春去秋來,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快,也正因為過得太快,所以,人們總會覺得幸福的日子太過短暫。
就在第二年的冬月,身體一向硬朗的炮爺染上了風寒,一病不起。方秀蘭和馮冠生想盡了所有的辦法,按照幹爹的方子抓來了各種草藥,可幹爹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小兩口心急如焚。
那天夜裏,炮爺的精神突然好了起來,麵色紅潤起來的他竟然自己能坐起來了,小兩口很興奮,看樣子,幹爹的病情正在朝著“大病初愈”的方向發展。
可炮爺卻並不這麽認為,他將幹閨女幹女婿都叫到了身邊,拉著兩個人的手,教導他們要彼此體諒、相互恩愛,還讓二人一定要照顧好連長。馮冠生是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他勸炮爺:“幹爹,您這是說什麽呢?您會好的!您的身子骨比我都硬朗呢!您可千萬別再說這樣的話!”
炮爺笑著搖了搖頭:“自己的病自己知道,自己的命自己也知道!”說著,他一歎氣:“老天爺開眼啊!他對我柳家軒不薄!臨了給我送來了這麽好的閨女和女婿,沒想到我柳家軒孤苦了一輩子,到死炕邊竟然還有兩個送終的人,我知足啦!”
方秀蘭的眼淚唰的就下來了:“幹爹!該知足的我們!老天爺是開眼,讓我倆遇到了您這麽好的幹爹!我還沒孝敬夠您呢!您瞧,您現在的病這不是已經好了嗎?我不許您再說這樣的話!”
炮爺拉著方秀蘭的手,笑著說道:“傻閨女,哭啥?這人老了還有不走的理兒?幹爹這不是好了,按老話說啊,這叫回光返照,這可是積德的人才有的造化,是老天爺給我時間,讓我能跟你們好好的再說會兒話。”
炮爺說的沒有錯,當天的夜裏,這個好人在睡夢中與世長辭,離開的時候,他的臉上依舊掛著滿足的微笑……
村長柳文財帶著村裏的族人趕來了,他們按照“老柳家”的規矩,給炮爺辦了隆重的葬禮。按照炮爺生前的囑咐,他們把炮爺安葬在屋後的山坡上,葬禮上,方秀蘭和馮冠生為老人披麻戴孝,哭得肝腸寸斷,老柳家的族人無不為之動容。
連長,從炮爺走的那天的開始,它就終日不吃不喝的伏在炮爺的墳前,任馮冠生如何拖拽,它就是不肯離開,給它送去平時它最愛的肉骨頭,它連看都不看一眼。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馮冠生叫來方秀蘭,倆人將連長抬回了院子裏,並關緊了院門。見無法出門,連長就默默地偎到了院子裏平時炮爺曬太陽的那條青石旁,它翕張著鼻孔,好像在尋找著炮爺遺留的氣息。看著連長,方秀蘭和馮冠生的心都要碎了,他們無計可施,隻好打開院門,眼看著連長黯然的走向屋後的墳頭。
四天後,那條忠義的獵犬跟隨主人的腳步,離開了世間……馮冠生和方秀蘭知道炮爺舍不得連長,也知道連長離不開炮爺,於是,就在炮爺的墳邊,將連長掩埋了……
雖然悲痛,但日子還要繼續,生活漸漸的又恢複了平靜。
本來馮冠生以為自此之後便會和村民們和睦相處,但是那個月他去村公所領取口糧的時候,卻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村民們都在背後嘀咕:“炮爺的身子骨那麽硬實,一場風寒都扛不過去?”“就是就是!這裏麵肯定有蹊蹺!”
後來,村民們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在一番奇思妙想之後,竟得出了那樣一個結論:肯定是那對狗特務覷覦炮爺的家財,加害了炮爺!還有村民說的更邪乎:是那對特務在背後反革命,讓炮爺發現了,還沒來得及上告就被他倆滅了口!
馮冠生聽了那些話很生氣,回家後就告訴了方秀蘭,其實他的本意就是想讓方秀蘭平時少到村子裏去,誰知方秀蘭聽後暴跳如雷:“那些話是誰說的?他們憑什麽無憑無據的亂嚼舌頭!我去撕了他的嘴!”說完就要往屋外走。
馮冠生上前拉住她,歎著氣勸說道:“算了!都是些沒風沒影的話,你找誰理論去?以後還是少到村子裏去吧。”
方秀蘭委屈的蹲在地上直哭:“那些人咋那麽冤枉人呢!幹爹走了,咱們這心還碎著呢,他們這不是往人傷口上撒鹽嗎?!”
流言蜚語這次又占了上風,本來和村民漸漸和睦的關係,從此又陷入了冰點,從那以後,馮冠生和方秀蘭極少到村子裏走動。
時光荏苒,轉眼又到了開春,馮冠生開始整理起了自家門前的菜園子。有了去年幹爹的教授,今年他想讓秀蘭吃上自己種的蔬菜。可是,漸漸的他發現了一個問題:井裏的水越來越少!開始是水位的降低,後來幹脆竟有些幹涸了,別說挑水澆地,就連夫妻倆平時的生活用水都保證不了,每天他都跳進井裏取水,可井底滲出的那些水,剛夠他倆每天飲用的。
起初,馮冠生認為是自家的海拔較高的原因造成了缺水,可後來他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兒,山下的幾處水塘全都幹涸了!連水塘塘底的淤泥都出現了幹裂,從山上望下去,那些幹裂的水塘就像一隻隻烏龜的殼。
去村公所領到的口糧也一次比一次少,不過好在家裏有存糧,日子過得倒也不算辛苦。
菜地裏是空的,山下的糧田也是空的,那些秧苗甚至根本沒有露頭就枯死在地裏。馮冠生蹲在地頭兒望著天發呆:老天爺這是咋了?都說春雨貴如油,可眼下這夏天都過去了,咋就不見一滴雨呢!
那年秋月裏的一天,馮冠生垂頭喪氣的回到了家裏,方秀蘭從那手裏抽過那個幹癟的口袋,吃驚的問道:“咋了?一點兒口糧也沒給?”
馮冠生表情痛苦的搖了搖頭,說出了幾個讓方秀蘭震驚的字:“山下已經餓死人了!”
那是一九五九年的秋天,閉塞的環境讓他們不了解外麵發生了什麽,這一年,全國多地發生了旱災,一直延續到一九六一年,史上稱之為“三年困難時期”。
就在第二年的冬月,身體一向硬朗的炮爺染上了風寒,一病不起。方秀蘭和馮冠生想盡了所有的辦法,按照幹爹的方子抓來了各種草藥,可幹爹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小兩口心急如焚。
那天夜裏,炮爺的精神突然好了起來,麵色紅潤起來的他竟然自己能坐起來了,小兩口很興奮,看樣子,幹爹的病情正在朝著“大病初愈”的方向發展。
可炮爺卻並不這麽認為,他將幹閨女幹女婿都叫到了身邊,拉著兩個人的手,教導他們要彼此體諒、相互恩愛,還讓二人一定要照顧好連長。馮冠生是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他勸炮爺:“幹爹,您這是說什麽呢?您會好的!您的身子骨比我都硬朗呢!您可千萬別再說這樣的話!”
炮爺笑著搖了搖頭:“自己的病自己知道,自己的命自己也知道!”說著,他一歎氣:“老天爺開眼啊!他對我柳家軒不薄!臨了給我送來了這麽好的閨女和女婿,沒想到我柳家軒孤苦了一輩子,到死炕邊竟然還有兩個送終的人,我知足啦!”
方秀蘭的眼淚唰的就下來了:“幹爹!該知足的我們!老天爺是開眼,讓我倆遇到了您這麽好的幹爹!我還沒孝敬夠您呢!您瞧,您現在的病這不是已經好了嗎?我不許您再說這樣的話!”
炮爺拉著方秀蘭的手,笑著說道:“傻閨女,哭啥?這人老了還有不走的理兒?幹爹這不是好了,按老話說啊,這叫回光返照,這可是積德的人才有的造化,是老天爺給我時間,讓我能跟你們好好的再說會兒話。”
炮爺說的沒有錯,當天的夜裏,這個好人在睡夢中與世長辭,離開的時候,他的臉上依舊掛著滿足的微笑……
村長柳文財帶著村裏的族人趕來了,他們按照“老柳家”的規矩,給炮爺辦了隆重的葬禮。按照炮爺生前的囑咐,他們把炮爺安葬在屋後的山坡上,葬禮上,方秀蘭和馮冠生為老人披麻戴孝,哭得肝腸寸斷,老柳家的族人無不為之動容。
連長,從炮爺走的那天的開始,它就終日不吃不喝的伏在炮爺的墳前,任馮冠生如何拖拽,它就是不肯離開,給它送去平時它最愛的肉骨頭,它連看都不看一眼。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馮冠生叫來方秀蘭,倆人將連長抬回了院子裏,並關緊了院門。見無法出門,連長就默默地偎到了院子裏平時炮爺曬太陽的那條青石旁,它翕張著鼻孔,好像在尋找著炮爺遺留的氣息。看著連長,方秀蘭和馮冠生的心都要碎了,他們無計可施,隻好打開院門,眼看著連長黯然的走向屋後的墳頭。
四天後,那條忠義的獵犬跟隨主人的腳步,離開了世間……馮冠生和方秀蘭知道炮爺舍不得連長,也知道連長離不開炮爺,於是,就在炮爺的墳邊,將連長掩埋了……
雖然悲痛,但日子還要繼續,生活漸漸的又恢複了平靜。
本來馮冠生以為自此之後便會和村民們和睦相處,但是那個月他去村公所領取口糧的時候,卻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村民們都在背後嘀咕:“炮爺的身子骨那麽硬實,一場風寒都扛不過去?”“就是就是!這裏麵肯定有蹊蹺!”
後來,村民們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在一番奇思妙想之後,竟得出了那樣一個結論:肯定是那對狗特務覷覦炮爺的家財,加害了炮爺!還有村民說的更邪乎:是那對特務在背後反革命,讓炮爺發現了,還沒來得及上告就被他倆滅了口!
馮冠生聽了那些話很生氣,回家後就告訴了方秀蘭,其實他的本意就是想讓方秀蘭平時少到村子裏去,誰知方秀蘭聽後暴跳如雷:“那些話是誰說的?他們憑什麽無憑無據的亂嚼舌頭!我去撕了他的嘴!”說完就要往屋外走。
馮冠生上前拉住她,歎著氣勸說道:“算了!都是些沒風沒影的話,你找誰理論去?以後還是少到村子裏去吧。”
方秀蘭委屈的蹲在地上直哭:“那些人咋那麽冤枉人呢!幹爹走了,咱們這心還碎著呢,他們這不是往人傷口上撒鹽嗎?!”
流言蜚語這次又占了上風,本來和村民漸漸和睦的關係,從此又陷入了冰點,從那以後,馮冠生和方秀蘭極少到村子裏走動。
時光荏苒,轉眼又到了開春,馮冠生開始整理起了自家門前的菜園子。有了去年幹爹的教授,今年他想讓秀蘭吃上自己種的蔬菜。可是,漸漸的他發現了一個問題:井裏的水越來越少!開始是水位的降低,後來幹脆竟有些幹涸了,別說挑水澆地,就連夫妻倆平時的生活用水都保證不了,每天他都跳進井裏取水,可井底滲出的那些水,剛夠他倆每天飲用的。
起初,馮冠生認為是自家的海拔較高的原因造成了缺水,可後來他發現,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兒,山下的幾處水塘全都幹涸了!連水塘塘底的淤泥都出現了幹裂,從山上望下去,那些幹裂的水塘就像一隻隻烏龜的殼。
去村公所領到的口糧也一次比一次少,不過好在家裏有存糧,日子過得倒也不算辛苦。
菜地裏是空的,山下的糧田也是空的,那些秧苗甚至根本沒有露頭就枯死在地裏。馮冠生蹲在地頭兒望著天發呆:老天爺這是咋了?都說春雨貴如油,可眼下這夏天都過去了,咋就不見一滴雨呢!
那年秋月裏的一天,馮冠生垂頭喪氣的回到了家裏,方秀蘭從那手裏抽過那個幹癟的口袋,吃驚的問道:“咋了?一點兒口糧也沒給?”
馮冠生表情痛苦的搖了搖頭,說出了幾個讓方秀蘭震驚的字:“山下已經餓死人了!”
那是一九五九年的秋天,閉塞的環境讓他們不了解外麵發生了什麽,這一年,全國多地發生了旱災,一直延續到一九六一年,史上稱之為“三年困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