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幾年前,他和陳運達都是副省長,恰好常務副省長職缺。兩人誰能去,誰就可能是下一屆省長。中國的官員升遷機製,既不是西方的選舉機製,也不是古代的科舉機製,而是先秦時代的伯樂機製。千裏馬若想仕途順遂,就一定要自己去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伯樂。中國古話也了,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那麽多的千裏馬等著伯樂來挑選呢,而伯樂呢?既可以選千裏馬,也可以選百裏馬,甚至可以選裏馬,你需要怎樣的運氣才能被伯樂遇到?瞎貓碰死耗子的辦法肯定是不行的,你隻得自己去尋找。陳運達和彭清源,誰是千裏馬誰是百裏馬,暫且不論,他們也深知,關鍵在於那個賞識自己的伯樂。而伯樂呢?他不能賞識就賞識,他的伯樂名聲可是不能任意玷汙的,所以,他一定要選那匹起來確實是千裏馬的馬。於是,這兩匹馬一麵要尋找伯樂,一麵又要做出讓伯樂賞識的政績,同時,還要想方設法讓競爭對手給人的印象根本不是千裏馬。這一番明爭暗鬥,真可謂驚心動魄,兩人間多年來的貌合神離,也就徹底完結。
一輪極其殘酷的競爭,以彭清源的失敗告終。彭清源敗了,他敗得既不服又服。不服是他覺得自己比陳運達要出色得多,服卻是他很明白,自己所找到的那個伯樂和陳運達所找的伯樂,話的分量完全不在一個等級。嚴格來,敗的不是他,勝的也不是陳運達,輸贏僅僅在那兩位伯樂之間。
正所謂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正當彭清源考慮是不是該挪一挪地方的時候,趙德良來到江南省。
中國的官場結構,往往是本地和外地的結合,如果黨委書記是外來的,政府首長就是本地的。反之亦然。一般的省份,很清楚這種結構原則,通常都能和外來幹部相安無事。但另一方麵,外來幹部,在本地畢竟根基淺,場氣不旺,時不時受到當地幹部的製肘甚至是排擠。也正因為政治生態如此,麵往下麵派官員的時候,往往派的是黨委一把手,地方產生的,也大多是政府一把手。隻不過,江南省似乎和別的省不同,在這裏,外來幹部很難插足,通常都隻是搞一屆甚至兩三年就被擠走了。派來的如果是黨口幹部,大家清楚,這是一定要任命的,如果不通過選舉,麵追究下來,事兒就大了。但如果是政府幹部,幾乎都難以通過選舉。這些年來,麵陸續派了四位副省長過來,沒有一位當選為省長的,通常都隻是幹個一年半載,就不得不去了另外的省。
在一任外來的省委書記袁百鳴被擠走之後,當地人原以為會從本地產生一任省委書記。這種把戲,中央自然得很透澈,他們自然不能讓江南省的把戲得逞,很快就派來一位書記趙德良。
趙德良一直在北方工作,對南方的情況並不是分了解。在江南省,他隻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彭清源,他在中央黨校的同班同學。各級黨校是權力場產生場動力的最佳之所,某個人長期在一地做官,怎麽可能接觸到官場更廣闊的平台?靠的就是黨校,那是一個動力策源地。另一個朋友就是黎兆平,他們倆是大學時代的同學。了解江南官場生態,趙德良主要依靠的,就是這兩個人。
趙德良從彭清源那裏了解情況,自然聽不到關於陳運達的好話。一方麵,彭清源和陳運達競爭常務副省長,他是失敗者,兩人當時便已經徹底站到了對立麵。後來,袁百鳴甚至做夢,想將彭清源推到前台直接和陳運達競爭。彭清源也知道,t,國官場講究等級次序,陳運達是常務副省長,競爭省長名正言順,自己隻是一名老資格的副省長,想一躍而成為省長,難度極大。可袁百鳴是省委書記,他做著這樣的夢,彭清源能怎麽辦?隻能跟著他往前衝。這是彭清源和陳運達之間第二次類似於白刀戰的短兵相接。結果並不出乎彭清源的預料,陳運達勝了,他也並沒有敗,接替陳運達擔任常務副省長。
時隔不久,陳運達和袁百鳴徹底鬧翻,抓住蔣雨珊案,對袁百鳴大舉反擊,袁百鳴失去招架之功,隻得灰溜溜走人。陳運達受中央委托,主持了半年的工作。大家都以為,陳運達有可能成為新一任省委書記。誰都沒料到的是,中央派來的,竟然是彭清源的黨校同學趙德良。趙德良的年齡比彭清源好幾歲,在黨校時,他是兄弟,受到彭清源的多方照顧。到了江南省,彭清源卻成了趙德良的下級。
要控製江南省的政治局麵,最重要的,自然是控製權力,用好人。趙德良經過一番運作,將彭清源放到了雍州市,擔任市委書記。雍州市一任書記周昕若,任期還有最後幾個月,年齡卻已經到了,他因為個人身體狀況,堅決要求徹底退休。如此一來,彭清源實際是在完成周昕若的任期,他自己的任期,還沒有開始,必須等即將召開的市黨代會,才能最後確定。
站在陳運達的角度,趙德良在江南省並無政治根基,如果讓彭清源順利當市委書記,趙德良和彭清源聯手,兩人的政治力量,一下子力口強了很多,這種格局,對陳運達顯然不利。齊天勝所的權力重建,是不是表明他想在市黨代會時做些手腳,將彭清源選下來?彭清源的市委書記一職,既是省委確定的,也是中央同意的,理論,地方很難改變。可即使中央任命,也要民意,假若在即將召開的黨代會,彭清源如果沒有被選市委委員,那就根本不可能進入市委常委會,自然也沒有資格擔任市委書記了。
彭清源和陳運達同齡。他最能理解陳運達的緊迫感。陳運達擔任省長,也不是正常換屆產生的。換屆之前,他擔任省長已經三年,嚴格來,現在才是他的第一屆,這一屆期滿,還有兩年時間,那時,陳運達五七歲。對於他來,最如意的算盤,應該是今年黨委換屆的時候,當省委書記。可這個夢因為趙德良的到來破滅了,他的未來,便有兩條出路,一是兩年後,政府換屆時,他繼續擔任一屆省長,一是在此期間,中央給他一次機會,在本省或者調往外省當一任書記。若想當書記,這兩年之內,必須實現,否則,中央任命一位年齡超過五七歲書記的可能,非常之。
然而,趙德良在江南省的地位一旦穩定,一兩年之間,陳運達若想順利再進一步,同樣可能性很。換句話,假若能夠在這次的黨委換屆中有所作為,比如擠走趙德良的話,陳運達接任書記的可能,就大得多。
做事要審時度勢,要順勢而為。做官也同樣如此。逆勢而動不是沒有可能取勝,一是耗費大,二是得你的實力如何。絕大多數情況,逆勢而動隻能以失敗告終。幾年前,陳運達曾搞過一次逆勢而動,他要將人家擠走的目的是達到了,可取而代之的目的,沒有達到。現在故伎重演,到底會是個什麽結果?人在官場走,要認命。官場有官場的秩序,你如果亂了這個秩序,你就一定得付出代價。
王宗平見彭清源在思考,並沒有出聲,直到彭清源問他,你怎麽這件事?他才,現在已經很明顯,黎兆平是被人當成了靶子,子彈射向的,卻不是黎兆平,而是背後的政治勢力。當務之急,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應該盡快想辦法把黎兆平弄出來。
彭清源,舒彥那邊的情況如何?
王宗平,省檢同意舒彥以代理律師身份介入此案,隻不過是緩兵之計,希望用這種辦法給龍曉鵬一些壓力,讓他別再對黎兆平用刑。也給舒彥調查此案提供一些方便。但若想阻止調查或者釋放黎兆平,這種辦法,顯然是不行的。彭清源,是啊。
一輪極其殘酷的競爭,以彭清源的失敗告終。彭清源敗了,他敗得既不服又服。不服是他覺得自己比陳運達要出色得多,服卻是他很明白,自己所找到的那個伯樂和陳運達所找的伯樂,話的分量完全不在一個等級。嚴格來,敗的不是他,勝的也不是陳運達,輸贏僅僅在那兩位伯樂之間。
正所謂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正當彭清源考慮是不是該挪一挪地方的時候,趙德良來到江南省。
中國的官場結構,往往是本地和外地的結合,如果黨委書記是外來的,政府首長就是本地的。反之亦然。一般的省份,很清楚這種結構原則,通常都能和外來幹部相安無事。但另一方麵,外來幹部,在本地畢竟根基淺,場氣不旺,時不時受到當地幹部的製肘甚至是排擠。也正因為政治生態如此,麵往下麵派官員的時候,往往派的是黨委一把手,地方產生的,也大多是政府一把手。隻不過,江南省似乎和別的省不同,在這裏,外來幹部很難插足,通常都隻是搞一屆甚至兩三年就被擠走了。派來的如果是黨口幹部,大家清楚,這是一定要任命的,如果不通過選舉,麵追究下來,事兒就大了。但如果是政府幹部,幾乎都難以通過選舉。這些年來,麵陸續派了四位副省長過來,沒有一位當選為省長的,通常都隻是幹個一年半載,就不得不去了另外的省。
在一任外來的省委書記袁百鳴被擠走之後,當地人原以為會從本地產生一任省委書記。這種把戲,中央自然得很透澈,他們自然不能讓江南省的把戲得逞,很快就派來一位書記趙德良。
趙德良一直在北方工作,對南方的情況並不是分了解。在江南省,他隻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彭清源,他在中央黨校的同班同學。各級黨校是權力場產生場動力的最佳之所,某個人長期在一地做官,怎麽可能接觸到官場更廣闊的平台?靠的就是黨校,那是一個動力策源地。另一個朋友就是黎兆平,他們倆是大學時代的同學。了解江南官場生態,趙德良主要依靠的,就是這兩個人。
趙德良從彭清源那裏了解情況,自然聽不到關於陳運達的好話。一方麵,彭清源和陳運達競爭常務副省長,他是失敗者,兩人當時便已經徹底站到了對立麵。後來,袁百鳴甚至做夢,想將彭清源推到前台直接和陳運達競爭。彭清源也知道,t,國官場講究等級次序,陳運達是常務副省長,競爭省長名正言順,自己隻是一名老資格的副省長,想一躍而成為省長,難度極大。可袁百鳴是省委書記,他做著這樣的夢,彭清源能怎麽辦?隻能跟著他往前衝。這是彭清源和陳運達之間第二次類似於白刀戰的短兵相接。結果並不出乎彭清源的預料,陳運達勝了,他也並沒有敗,接替陳運達擔任常務副省長。
時隔不久,陳運達和袁百鳴徹底鬧翻,抓住蔣雨珊案,對袁百鳴大舉反擊,袁百鳴失去招架之功,隻得灰溜溜走人。陳運達受中央委托,主持了半年的工作。大家都以為,陳運達有可能成為新一任省委書記。誰都沒料到的是,中央派來的,竟然是彭清源的黨校同學趙德良。趙德良的年齡比彭清源好幾歲,在黨校時,他是兄弟,受到彭清源的多方照顧。到了江南省,彭清源卻成了趙德良的下級。
要控製江南省的政治局麵,最重要的,自然是控製權力,用好人。趙德良經過一番運作,將彭清源放到了雍州市,擔任市委書記。雍州市一任書記周昕若,任期還有最後幾個月,年齡卻已經到了,他因為個人身體狀況,堅決要求徹底退休。如此一來,彭清源實際是在完成周昕若的任期,他自己的任期,還沒有開始,必須等即將召開的市黨代會,才能最後確定。
站在陳運達的角度,趙德良在江南省並無政治根基,如果讓彭清源順利當市委書記,趙德良和彭清源聯手,兩人的政治力量,一下子力口強了很多,這種格局,對陳運達顯然不利。齊天勝所的權力重建,是不是表明他想在市黨代會時做些手腳,將彭清源選下來?彭清源的市委書記一職,既是省委確定的,也是中央同意的,理論,地方很難改變。可即使中央任命,也要民意,假若在即將召開的黨代會,彭清源如果沒有被選市委委員,那就根本不可能進入市委常委會,自然也沒有資格擔任市委書記了。
彭清源和陳運達同齡。他最能理解陳運達的緊迫感。陳運達擔任省長,也不是正常換屆產生的。換屆之前,他擔任省長已經三年,嚴格來,現在才是他的第一屆,這一屆期滿,還有兩年時間,那時,陳運達五七歲。對於他來,最如意的算盤,應該是今年黨委換屆的時候,當省委書記。可這個夢因為趙德良的到來破滅了,他的未來,便有兩條出路,一是兩年後,政府換屆時,他繼續擔任一屆省長,一是在此期間,中央給他一次機會,在本省或者調往外省當一任書記。若想當書記,這兩年之內,必須實現,否則,中央任命一位年齡超過五七歲書記的可能,非常之。
然而,趙德良在江南省的地位一旦穩定,一兩年之間,陳運達若想順利再進一步,同樣可能性很。換句話,假若能夠在這次的黨委換屆中有所作為,比如擠走趙德良的話,陳運達接任書記的可能,就大得多。
做事要審時度勢,要順勢而為。做官也同樣如此。逆勢而動不是沒有可能取勝,一是耗費大,二是得你的實力如何。絕大多數情況,逆勢而動隻能以失敗告終。幾年前,陳運達曾搞過一次逆勢而動,他要將人家擠走的目的是達到了,可取而代之的目的,沒有達到。現在故伎重演,到底會是個什麽結果?人在官場走,要認命。官場有官場的秩序,你如果亂了這個秩序,你就一定得付出代價。
王宗平見彭清源在思考,並沒有出聲,直到彭清源問他,你怎麽這件事?他才,現在已經很明顯,黎兆平是被人當成了靶子,子彈射向的,卻不是黎兆平,而是背後的政治勢力。當務之急,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應該盡快想辦法把黎兆平弄出來。
彭清源,舒彥那邊的情況如何?
王宗平,省檢同意舒彥以代理律師身份介入此案,隻不過是緩兵之計,希望用這種辦法給龍曉鵬一些壓力,讓他別再對黎兆平用刑。也給舒彥調查此案提供一些方便。但若想阻止調查或者釋放黎兆平,這種辦法,顯然是不行的。彭清源,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