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兜兜轉轉,回到原點
超級神豪:帶巔峰羅斯締造王朝 作者:風走了八千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雙方第四場較量。
休斯頓火箭繼續坐鎮主場。
亞曆山大、哈利伯頓兩人防出心得,將盧卡·東契奇死死摁住。
達拉斯獨行俠節奏全無,進攻隻能靠球員單打獨鬥。
盧卡·東契奇很上頭,三分球手感無比冰涼,還哐哐亂扔。
盡管達拉斯獨行俠球員,給休斯頓火箭後場雙核,製造不少麻煩,可哈利伯頓靠著出色的進攻組織能力,將球隊進攻盤活。
og·阿奴諾比、勞裏·卡爾馬寧兩人挺身而出,帶領休斯頓火箭,以119比101,拿下達拉斯獨行俠,將總比分改寫成2比2。
本場比賽。
盧卡·東契奇首發登場37分鍾,29投9中,三分球10中1,罰球8中7,貢獻26分11助攻8籃板3搶斷的準三雙數據。
乍一看。
好像盧卡·東契奇數據還不錯。
可盧卡·東契奇表現並不好,非常拖球隊後腿。
盧卡·東契奇比勒布朗·詹姆斯,還吃球權,還十分粘球,經常要運一二十秒,能打就自己打,不能打就傳。
有沒有覺得。
盧卡·東契奇打法跟某人很像。
隻不過。
盧卡·東契奇技術更全麵,終結手段更多。但盧卡·東契奇速頻很慢,節奏很慢,尤其在他增重以後,盧卡·東契奇根本快不起來,隻能慢慢磨。
如果盧卡·東契奇打五號位,那麽他慢慢磨,沒有什麽問題,就像尼古拉·約基奇那樣,往籃下慢慢打,吸引包夾防守,再將球分出去。
盧卡·東契奇作為球隊控衛,進攻節拍器。
他慢。
隊友很難快起來。
慢慢打。
除非你進攻效率很高,絕大多數進攻回合,都能製造殺傷。
否則。
你很難將比賽殺死。
而且。
當你作為球隊持球大核,拿著球一直運運運,隊友很迷茫,很容易配合出現失誤。
慢節奏打球,一般都靠假動作,或者腳步移動,騙過對方防守。
有些時候。
隊友都被盧卡·東契奇晃到,他們轉身卡位,準備搶籃板球。
啪一下。
盧卡·東契奇將球傳過來,他們根本沒有做好接球準備,很容易出現失誤。及時倉促間,將球接住,大概率不會有太好出手機會。
因而。
很多時候。
盧卡·東契奇跟某人一樣,身邊需要那種隨時能接球就投,接球就幹的“接鍋俠”隊友。
當隊友有這麽一位核心主力時,你就不要指望隊友,能有太好發揮。絕大多數時間裏,他們都摸不到球,即使狀態火熱,手感滾燙,他們得到的球權有限。
像盧卡·東契奇這種球員,一旦失去球權,沒有球在手,他們很難有太好發揮。
盧卡·東契奇無球能力幾乎為零。
一旦他們上頭,別說帶動隊友,甚至還能防住隊友。
就像當年威斯布魯克一樣,拿著球無腦幹,杜蘭特手感滾燙,完全撈不到球,隻能跟著來回折返跑。
每個球員都有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就像zone模式一樣,隻要給他球,就能幹進去,各種神仙球,完全不講道理。
可當球員開啟zone模式時,完全接不到球,你讓他怎麽嘎嘎亂殺。
好幾分鍾,摸不到球,或者沒有太舒服進攻機會,手感怎麽可能保持住。
等你這邊上頭勁過去,想著傳球時,隊友已完全不在狀態,怎麽可能會有出色發揮。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1號位角色不斷演變。
最開始。
我們習慣性將1號位稱之為組織後衛。
顧名思義。
組織後衛負責串聯組織球隊進攻,控製場上節奏,將球交給最適合進攻終結的球員手中,輔助隊友完成進攻。
後來。
1號位被稱之為控球後衛。
他們隻需要負責把球帶過半場,再穩穩當當,將球交到隊內核心王牌手中。
就像猶他爵士名宿約翰·斯托克頓。
他隻需要將球帶過半場,交給籃下卡好位置的卡爾·馬龍。或者通過擋拆配合,再將球送到卡爾·馬龍手裏就行。
再後來。
隨著一些天賦異稟的球員出現,1號位球員開始成為球隊進攻核心,他們既能串聯組織球隊進攻,又能成為球隊進攻終結點,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更偏向於進攻終結,成為隊內得分王。
1號位被重新定義。
如今對於1號位球員要求更高。
確切地說。
對每一個位置的球員要求更高,需要全能型人才,導致專精型人才越來越少。
以前我們可以看到像本·華萊士這種,進攻不行,防守拉滿,偏科極其嚴重的頂尖藍領球員。
隻喜歡搶籃板球的“花大蟲”羅德曼。
不喜歡得分,隻喜歡喂餅助攻的“基不攻”賈森·基德。
隻玩騷,隻玩花,一人拿球九人慌的“白巧克力”賈森·威廉姆斯。
如今籃球時代,很少看到絕活哥,極少有那種,將某項技術,練到極致的球員。
投籃能力值高的球員,更被教練喜歡跟認可,得分能力出色的球員,更被教練青睞。
因而。
現在nba聯盟,並不缺少優秀得分手。
可卻缺少頂尖進攻組織者,會組織串聯進攻的球員越來越少,或者說專注於串聯組織進攻的球員越來越少。
可我們需要那樣的球員。
尤其當巨星抱團成風以後,一個球隊擁有好幾個強力得分點時,該如何分配球權,成為一個難題。
你得確保每個核心巨頭,都得到相應球權,還要讓這些核心巨頭打舒服,還得把他們串聯組織在一起,使他們能發揮出1+1>2的威力。
拉簡·隆多退役後,善於組織串聯球隊進攻的1號位,就隻剩克裏斯·保羅一人。
盡管傳統意義上的組織後衛,逐漸消失在球迷視野中,可兜兜轉轉以後,他們以全新姿態,再次出現在我們麵前。
就像小球盛行以後,“人類五花肉精華”尼古拉·約基奇,幾乎殺穿nba聯盟。
尼古拉·約基奇算傳統中鋒跟現代中鋒的結合體,屬於多麵體中鋒,可他最強殺手鐧,仍是傳統中鋒技術。
尼古拉·約基奇中遠投殺不死人,他強在油漆區內,基本沒有對手。
一對一。
很少有球員,能將其防住。
一旦對方包夾協防,他還能將球傳出去,助攻隊友輕鬆得分。
如今還有人質疑奧尼爾籃下統治力,還會問出他能不能,統治如今這個時代。
單論進攻。
尼古拉·約基奇籃下殺傷力,頂多達到奧尼爾巔峰時期六成水準。能製裁奧尼爾的,隻有裁判吹罰尺度,以及砍鯊戰術。
就如今nba聯盟這些軟蛋中鋒,除了倒地假摔,造奧尼爾進攻犯規,沒有一個能抗住奧尼爾衝擊,奧尼爾掛著他們暴扣都行。
現在說中鋒時代再次來臨有點過分。
但nba聯盟未來一段時間裏,能夠拿下總冠軍的球隊,陣中必然要有一名強力中鋒。
中鋒時代一旦來臨,組織後衛的春天即將出現。
你不可能整場比賽,都讓中鋒自己帶球過半場。你不可能整場比賽,讓中鋒從三分線外拿球,往籃下衝。
當然。
肉盾型藍領中鋒,同樣會隨之出現。
所以。
兜兜轉轉。
又回到原點。
當然。
持球大核型高個控球後衛,一樣能帶領球隊奪冠,就像“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一樣。
隻可惜。
盧卡·東契奇不可能成為“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那樣的存在。
他如果不改變打法,很難帶領達拉斯獨行俠登頂。
雖然雙方第五場較量,回到自己熟悉的主場,盧卡·東契奇表現極其出色,再加上賈倫·布倫森、斯賓塞·丁翁迪發揮神勇,達拉斯獨行者以123比115,拿下比賽勝利。
可他們三人不能一直保持,如此炸裂的狀態。
而且。
達拉斯獨行者今晚能贏球。
丁翁迪功勞最大。
斯賓塞·丁翁迪今晚有點無敵,替補出戰不到26分鍾,15投11中,三分球7中5,罰球3中3,轟下全場第二高的30分,還有3籃板2助攻1蓋帽1搶斷進賬。
本場比賽。
盧卡·東契奇首發出戰37分鍾,出手19次,命中12球,三分球11中6,罰球5中5,砍下全場最高的35分,外加10籃板4助攻2搶斷。
盧卡·東契奇進攻端表現無可挑剔。
可他在防守端,並未能給休斯頓火箭球員上壓力。
謝伊·吉爾傑斯·亞曆山大首發登場35分鍾,19投10中,三分球4中1,罰球7中7,得到28分8籃板5助攻3搶斷1蓋帽。
泰瑞斯·哈利伯頓首發出戰34分鍾,出手21次,命中11球,三分球7中2,罰球3中2,拿到26分9助攻7籃板1搶斷1蓋帽的準兩雙數據。
休斯頓火箭輸在年輕沒經驗。
最後時刻。
他們未能頂住壓力。
丁翁迪有些無解的進攻,將他們震懾住,有點放不開,接連出現失誤。
雙方第六場較量。
休斯頓火箭坐鎮主場。
總比分2比3落後。
他們並無選擇,隻能放手一搏,全力以赴。
休斯頓火箭全隊從防守抓起,他們將達拉斯獨行俠其餘球員摁住,讓盧卡·東契奇自己打。
上半場比賽。
盧卡·東契奇體力還行,命中率不錯。
可隨著比賽進行,盧卡·東契奇體力跟不上,命中率開始下降。
隊友不給力。
盧卡·東契奇越打越氣。
隻能自己來。
盧卡·東契奇越打越上頭。
不僅未能進球,還出現各種失誤,被休斯頓火箭抓住機會,打出一波又一波的漂亮反擊。
休斯頓火箭第三節比賽,送給達拉斯獨行俠33比14的攻擊波,迅速將分差拉開。
110比80。
休斯頓火箭大勝達拉斯獨行俠30分。
本場比賽。
謝伊·吉爾傑斯·亞曆山大再次成為球隊得分王,他在首發登場的35分鍾時間裏,出手20次,命中11球,三分球7中3,罰球4中3,得到28分7籃板4助攻2搶斷。
泰瑞斯·哈利伯頓今晚進攻狀態一般,手感並不好,他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串聯組織進攻上,送出全場最多的13次助攻,屢屢給隊友送出精妙傳球。
而且。
哈利伯頓在防守端,給盧卡·東契奇製造不小麻煩。
盧卡·東契奇首發出戰37分鍾,29投10中,三分球9中2,罰球7中6,盡管拿到全場並列最高的28分,還有11籃板2助攻2搶斷進賬,可他全場比賽失誤最多,達到8次,還領到5個犯規。
盧卡·東契奇多次衝裁判抱怨,態度極其不好。裁判忍無可忍,隻能送給他一次技術犯規。
若非場邊教練組,以及達拉斯獨行俠球員反應快,第一時間將其帶走,盧卡·東契奇極有可能被罰出場外。
裁判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一次判罰,都那麽公平公正。
而且。
裁判立場不同。
他並非站在你的角度,或者對手角度,去執行判罰。
就在電光石火刹那,他覺得這一球有犯規,那麽他就會鳴哨。
有些時候,可能這一球有犯規,但裁判在那瞬間,沒有反應過來,或者因為某種原因,沒有鳴哨,那麽就有可能出現誤判。
就好比盧卡·東契奇持球突破上籃,哈利伯頓衝過去撲防封蓋。
球出手後。
哈利伯頓手下落時,不小心點到盧卡·東契奇。
這種球。
可吹可不吹。
第一。
球已經出手,哈利伯頓屬於正常防守動作,雖然打到手,可沒有影響到盧卡·東契奇投籃。
第二。
哈利伯頓打手,並沒有影響到盧卡·東契奇身體平衡,並非衝著人而去,沒有給盧卡·東契奇造成傷害。
就像進攻球員投籃出手時,如果球已經投出去,防守球員撲防封蓋,稍微點到手,一般裁判都不會理會。
裁判要吹。
同樣可以吹。
賽場上。
以裁判鳴哨為主。
隻要裁判不鳴哨,說明沒什麽問題。隻要裁判不鳴哨,就不要管那麽多,繼續打比賽就行。
就像雷吉·米勒推開喬丹,命中那一記,殺死比賽的三分球一樣。
裁判既然沒有吹,那麽就是一個好球。
那一球屬於明顯誤判。
換成某位球員,可能已經急得上躥下跳,甚至往地上一跪。
喬丹沒有。
休斯頓火箭繼續坐鎮主場。
亞曆山大、哈利伯頓兩人防出心得,將盧卡·東契奇死死摁住。
達拉斯獨行俠節奏全無,進攻隻能靠球員單打獨鬥。
盧卡·東契奇很上頭,三分球手感無比冰涼,還哐哐亂扔。
盡管達拉斯獨行俠球員,給休斯頓火箭後場雙核,製造不少麻煩,可哈利伯頓靠著出色的進攻組織能力,將球隊進攻盤活。
og·阿奴諾比、勞裏·卡爾馬寧兩人挺身而出,帶領休斯頓火箭,以119比101,拿下達拉斯獨行俠,將總比分改寫成2比2。
本場比賽。
盧卡·東契奇首發登場37分鍾,29投9中,三分球10中1,罰球8中7,貢獻26分11助攻8籃板3搶斷的準三雙數據。
乍一看。
好像盧卡·東契奇數據還不錯。
可盧卡·東契奇表現並不好,非常拖球隊後腿。
盧卡·東契奇比勒布朗·詹姆斯,還吃球權,還十分粘球,經常要運一二十秒,能打就自己打,不能打就傳。
有沒有覺得。
盧卡·東契奇打法跟某人很像。
隻不過。
盧卡·東契奇技術更全麵,終結手段更多。但盧卡·東契奇速頻很慢,節奏很慢,尤其在他增重以後,盧卡·東契奇根本快不起來,隻能慢慢磨。
如果盧卡·東契奇打五號位,那麽他慢慢磨,沒有什麽問題,就像尼古拉·約基奇那樣,往籃下慢慢打,吸引包夾防守,再將球分出去。
盧卡·東契奇作為球隊控衛,進攻節拍器。
他慢。
隊友很難快起來。
慢慢打。
除非你進攻效率很高,絕大多數進攻回合,都能製造殺傷。
否則。
你很難將比賽殺死。
而且。
當你作為球隊持球大核,拿著球一直運運運,隊友很迷茫,很容易配合出現失誤。
慢節奏打球,一般都靠假動作,或者腳步移動,騙過對方防守。
有些時候。
隊友都被盧卡·東契奇晃到,他們轉身卡位,準備搶籃板球。
啪一下。
盧卡·東契奇將球傳過來,他們根本沒有做好接球準備,很容易出現失誤。及時倉促間,將球接住,大概率不會有太好出手機會。
因而。
很多時候。
盧卡·東契奇跟某人一樣,身邊需要那種隨時能接球就投,接球就幹的“接鍋俠”隊友。
當隊友有這麽一位核心主力時,你就不要指望隊友,能有太好發揮。絕大多數時間裏,他們都摸不到球,即使狀態火熱,手感滾燙,他們得到的球權有限。
像盧卡·東契奇這種球員,一旦失去球權,沒有球在手,他們很難有太好發揮。
盧卡·東契奇無球能力幾乎為零。
一旦他們上頭,別說帶動隊友,甚至還能防住隊友。
就像當年威斯布魯克一樣,拿著球無腦幹,杜蘭特手感滾燙,完全撈不到球,隻能跟著來回折返跑。
每個球員都有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就像zone模式一樣,隻要給他球,就能幹進去,各種神仙球,完全不講道理。
可當球員開啟zone模式時,完全接不到球,你讓他怎麽嘎嘎亂殺。
好幾分鍾,摸不到球,或者沒有太舒服進攻機會,手感怎麽可能保持住。
等你這邊上頭勁過去,想著傳球時,隊友已完全不在狀態,怎麽可能會有出色發揮。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1號位角色不斷演變。
最開始。
我們習慣性將1號位稱之為組織後衛。
顧名思義。
組織後衛負責串聯組織球隊進攻,控製場上節奏,將球交給最適合進攻終結的球員手中,輔助隊友完成進攻。
後來。
1號位被稱之為控球後衛。
他們隻需要負責把球帶過半場,再穩穩當當,將球交到隊內核心王牌手中。
就像猶他爵士名宿約翰·斯托克頓。
他隻需要將球帶過半場,交給籃下卡好位置的卡爾·馬龍。或者通過擋拆配合,再將球送到卡爾·馬龍手裏就行。
再後來。
隨著一些天賦異稟的球員出現,1號位球員開始成為球隊進攻核心,他們既能串聯組織球隊進攻,又能成為球隊進攻終結點,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更偏向於進攻終結,成為隊內得分王。
1號位被重新定義。
如今對於1號位球員要求更高。
確切地說。
對每一個位置的球員要求更高,需要全能型人才,導致專精型人才越來越少。
以前我們可以看到像本·華萊士這種,進攻不行,防守拉滿,偏科極其嚴重的頂尖藍領球員。
隻喜歡搶籃板球的“花大蟲”羅德曼。
不喜歡得分,隻喜歡喂餅助攻的“基不攻”賈森·基德。
隻玩騷,隻玩花,一人拿球九人慌的“白巧克力”賈森·威廉姆斯。
如今籃球時代,很少看到絕活哥,極少有那種,將某項技術,練到極致的球員。
投籃能力值高的球員,更被教練喜歡跟認可,得分能力出色的球員,更被教練青睞。
因而。
現在nba聯盟,並不缺少優秀得分手。
可卻缺少頂尖進攻組織者,會組織串聯進攻的球員越來越少,或者說專注於串聯組織進攻的球員越來越少。
可我們需要那樣的球員。
尤其當巨星抱團成風以後,一個球隊擁有好幾個強力得分點時,該如何分配球權,成為一個難題。
你得確保每個核心巨頭,都得到相應球權,還要讓這些核心巨頭打舒服,還得把他們串聯組織在一起,使他們能發揮出1+1>2的威力。
拉簡·隆多退役後,善於組織串聯球隊進攻的1號位,就隻剩克裏斯·保羅一人。
盡管傳統意義上的組織後衛,逐漸消失在球迷視野中,可兜兜轉轉以後,他們以全新姿態,再次出現在我們麵前。
就像小球盛行以後,“人類五花肉精華”尼古拉·約基奇,幾乎殺穿nba聯盟。
尼古拉·約基奇算傳統中鋒跟現代中鋒的結合體,屬於多麵體中鋒,可他最強殺手鐧,仍是傳統中鋒技術。
尼古拉·約基奇中遠投殺不死人,他強在油漆區內,基本沒有對手。
一對一。
很少有球員,能將其防住。
一旦對方包夾協防,他還能將球傳出去,助攻隊友輕鬆得分。
如今還有人質疑奧尼爾籃下統治力,還會問出他能不能,統治如今這個時代。
單論進攻。
尼古拉·約基奇籃下殺傷力,頂多達到奧尼爾巔峰時期六成水準。能製裁奧尼爾的,隻有裁判吹罰尺度,以及砍鯊戰術。
就如今nba聯盟這些軟蛋中鋒,除了倒地假摔,造奧尼爾進攻犯規,沒有一個能抗住奧尼爾衝擊,奧尼爾掛著他們暴扣都行。
現在說中鋒時代再次來臨有點過分。
但nba聯盟未來一段時間裏,能夠拿下總冠軍的球隊,陣中必然要有一名強力中鋒。
中鋒時代一旦來臨,組織後衛的春天即將出現。
你不可能整場比賽,都讓中鋒自己帶球過半場。你不可能整場比賽,讓中鋒從三分線外拿球,往籃下衝。
當然。
肉盾型藍領中鋒,同樣會隨之出現。
所以。
兜兜轉轉。
又回到原點。
當然。
持球大核型高個控球後衛,一樣能帶領球隊奪冠,就像“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一樣。
隻可惜。
盧卡·東契奇不可能成為“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那樣的存在。
他如果不改變打法,很難帶領達拉斯獨行俠登頂。
雖然雙方第五場較量,回到自己熟悉的主場,盧卡·東契奇表現極其出色,再加上賈倫·布倫森、斯賓塞·丁翁迪發揮神勇,達拉斯獨行者以123比115,拿下比賽勝利。
可他們三人不能一直保持,如此炸裂的狀態。
而且。
達拉斯獨行者今晚能贏球。
丁翁迪功勞最大。
斯賓塞·丁翁迪今晚有點無敵,替補出戰不到26分鍾,15投11中,三分球7中5,罰球3中3,轟下全場第二高的30分,還有3籃板2助攻1蓋帽1搶斷進賬。
本場比賽。
盧卡·東契奇首發出戰37分鍾,出手19次,命中12球,三分球11中6,罰球5中5,砍下全場最高的35分,外加10籃板4助攻2搶斷。
盧卡·東契奇進攻端表現無可挑剔。
可他在防守端,並未能給休斯頓火箭球員上壓力。
謝伊·吉爾傑斯·亞曆山大首發登場35分鍾,19投10中,三分球4中1,罰球7中7,得到28分8籃板5助攻3搶斷1蓋帽。
泰瑞斯·哈利伯頓首發出戰34分鍾,出手21次,命中11球,三分球7中2,罰球3中2,拿到26分9助攻7籃板1搶斷1蓋帽的準兩雙數據。
休斯頓火箭輸在年輕沒經驗。
最後時刻。
他們未能頂住壓力。
丁翁迪有些無解的進攻,將他們震懾住,有點放不開,接連出現失誤。
雙方第六場較量。
休斯頓火箭坐鎮主場。
總比分2比3落後。
他們並無選擇,隻能放手一搏,全力以赴。
休斯頓火箭全隊從防守抓起,他們將達拉斯獨行俠其餘球員摁住,讓盧卡·東契奇自己打。
上半場比賽。
盧卡·東契奇體力還行,命中率不錯。
可隨著比賽進行,盧卡·東契奇體力跟不上,命中率開始下降。
隊友不給力。
盧卡·東契奇越打越氣。
隻能自己來。
盧卡·東契奇越打越上頭。
不僅未能進球,還出現各種失誤,被休斯頓火箭抓住機會,打出一波又一波的漂亮反擊。
休斯頓火箭第三節比賽,送給達拉斯獨行俠33比14的攻擊波,迅速將分差拉開。
110比80。
休斯頓火箭大勝達拉斯獨行俠30分。
本場比賽。
謝伊·吉爾傑斯·亞曆山大再次成為球隊得分王,他在首發登場的35分鍾時間裏,出手20次,命中11球,三分球7中3,罰球4中3,得到28分7籃板4助攻2搶斷。
泰瑞斯·哈利伯頓今晚進攻狀態一般,手感並不好,他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串聯組織進攻上,送出全場最多的13次助攻,屢屢給隊友送出精妙傳球。
而且。
哈利伯頓在防守端,給盧卡·東契奇製造不小麻煩。
盧卡·東契奇首發出戰37分鍾,29投10中,三分球9中2,罰球7中6,盡管拿到全場並列最高的28分,還有11籃板2助攻2搶斷進賬,可他全場比賽失誤最多,達到8次,還領到5個犯規。
盧卡·東契奇多次衝裁判抱怨,態度極其不好。裁判忍無可忍,隻能送給他一次技術犯規。
若非場邊教練組,以及達拉斯獨行俠球員反應快,第一時間將其帶走,盧卡·東契奇極有可能被罰出場外。
裁判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一次判罰,都那麽公平公正。
而且。
裁判立場不同。
他並非站在你的角度,或者對手角度,去執行判罰。
就在電光石火刹那,他覺得這一球有犯規,那麽他就會鳴哨。
有些時候,可能這一球有犯規,但裁判在那瞬間,沒有反應過來,或者因為某種原因,沒有鳴哨,那麽就有可能出現誤判。
就好比盧卡·東契奇持球突破上籃,哈利伯頓衝過去撲防封蓋。
球出手後。
哈利伯頓手下落時,不小心點到盧卡·東契奇。
這種球。
可吹可不吹。
第一。
球已經出手,哈利伯頓屬於正常防守動作,雖然打到手,可沒有影響到盧卡·東契奇投籃。
第二。
哈利伯頓打手,並沒有影響到盧卡·東契奇身體平衡,並非衝著人而去,沒有給盧卡·東契奇造成傷害。
就像進攻球員投籃出手時,如果球已經投出去,防守球員撲防封蓋,稍微點到手,一般裁判都不會理會。
裁判要吹。
同樣可以吹。
賽場上。
以裁判鳴哨為主。
隻要裁判不鳴哨,說明沒什麽問題。隻要裁判不鳴哨,就不要管那麽多,繼續打比賽就行。
就像雷吉·米勒推開喬丹,命中那一記,殺死比賽的三分球一樣。
裁判既然沒有吹,那麽就是一個好球。
那一球屬於明顯誤判。
換成某位球員,可能已經急得上躥下跳,甚至往地上一跪。
喬丹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