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無來由就會多些感激。這也是平白生出的。
掛了電話,她對著鏡子發呆,鏡子裏的蘋果臉對著她發呆。
腦袋裏有兩把聲音。
一個說:“條件那麽好,又這樣給你麵子,不要再拒絕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一個說:“心理建設沒做好,總覺得感覺不對,不對不對就是不對。”
她晃腦袋,談戀愛真是一道分析說明題。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不到周末,她提早見到了莫北。
這是頗巧合的,“雲騰”的老總希望何之軒帶同模特前去青浦的廠房試穿秋冬新款。“君遠”項目組的骨幹分子同梅麗和、潘以倫都去,另外還有兩位大熱的選秀選手同他們的經紀人。
這是楊筱光意料不到的,他們還坐到了何之軒的車上。反倒老陳老神在在,想是早就了解此事,抑或他根本就是操作者之一。
他說:“把所有雞蛋放一個籃子裏,未必不成功。”
梅麗也沒有異議。
他們何時達成協議?楊筱光感覺憋氣,坐在麵包車裏一路長籲短歎。
因何之軒的座駕滿座而謙虛讓位的潘以倫正坐在她身邊,聽她不住籲氣,就問:“誰又惹你了?”
楊筱光瞪他,他是她肚裏蛔蟲嗎?隻是領導都在座,這話不好說,她瞅瞅潘以倫修長的腿腳,胡亂冒了一句:“正太,你身高是不是又長了?”
潘以倫微笑:“雖然我年紀比你小,但也畢竟過了發育的年齡了。”
這話說得楊筱光愈加覺著自己像個大傻帽。
潘以倫說:“人多力量大,而且我也未必紅。”
楊筱光的小心肝又“咯噔”一下,她掩飾,並嘟囔:“如果你不想紅,最好不要進這個圈子。”
潘以倫轉過頭來認真看著她說:“對,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會比較痛苦。”
原來他這樣想的。
他這樣一說,她又那樣一想,倒也不怎樣憋氣了。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青浦,在那間裝修一新的簡約工作室裏,她看到了莫北,以及方竹。
“雲騰”那位聞名已久百折不撓的老總介紹:“這邊是我的顧問團隊,這邊是我的顧問律師,這邊還有支持民族產業的記者同誌,你們的到來令我充滿了信心。”
還輪不到楊筱光驚訝,這廂一波人就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表情都很精彩。
莫北似笑非笑,何之軒若有所思,方竹鎮定自若,潘以倫等一幹模特置身事外,隻有梅麗和老陳充分發揮公關人的優勢,暖場玩笑。
這太太太巧合了,楊筱光忍不住拉著莫北避開他人嘀咕:“你別同我說是巧合。”
莫北先胡扯:“好久不見,是不是有如隔三秋的感覺?”
楊筱光拍他的肩:“是啊是啊,想念得緊啊!快說快說,別講廢話。”
莫北說:“今日實屬巧合,其他則不是。”
楊筱光一想,方竹真乃七竅玲瓏心。
那廂的方竹正在說:“今天在李總這裏學到很多東西,時間也晚了,我回家趕了稿子再發給您確認。”
李總是個豪爽人,客氣得毫不掩飾,說:“方小姐哪裏話?若不是你介紹,我怎麽能請到莫先生做我們公司的法律顧問?才好同史密夫再坐到談判桌上把我們的運動品牌要回來。”
楊筱光想,人生的精彩在於巧合。
那頭的何之軒雖然在與“雲騰”的設計師們一起討論模特合適的款式,可未必聽不到這頭的對話。他們一見麵,是方竹先伸手來客套握手,楊筱光在一旁看著差點認為領導根本不肯放手。
方竹果真有點兒狼狽,連說:“李總客氣了,舉手之勞。”
李總是真客氣,要留方竹吃飯,說是今日貴客多,晚上訂了鎮上的農家菜,魚蝦都是現撈的,一般在城裏嚐不到。方竹還要推辭,何之軒轉過頭,說了一句:“李總一片熱忱,方小姐就不用客氣了。”
方竹臉色青紅不接,莫北在旁添一句:“是不是有鱸魚?”
李總大力點頭,莫北又說:“很久沒吃野生鱸魚了。”
方竹這下是恨不能狠狠剜莫北一刀。楊筱光則差些笑到打跌。
這幾個小時讓楊筱光覺得她還是頂專業的。
“雲騰”設計的新款真的不賴,有一款是仿民國流行的套頭毛衣,織工細膩,色調藍鬱鬱的,幹淨清爽得不得了。楊筱光看著潘以倫著在身上走了幾個台步,就在記事本上速寫下來。
她問莫北:“有沒有煙?”
莫北拿出香煙,她接來遞給潘以倫。潘以倫問:“你要我擺什麽姿勢?”
楊筱光說:“靠在牆壁上。”
潘以倫就懂了,他斜斜往一邊的遮蔽物上一靠,神態一瞬寂寥,把煙夾在手裏,扣在遮蔽物上做暗自熄滅狀。
何之軒也看出門道,他說:“再找一個女模特,穿短袖短旗袍,從遠處走過來。”
楊筱光點頭:“時光荏苒,還能加上滌絨衫版的今日,女模特穿‘雲騰’女裝中的主打白色棉布裙。”
方竹也點點頭:“老上海就流行絨線衫,大學生尤其愛,因為簡單保暖,還時髦。”
老陳鼓掌:“這樣的廣告片可以拍好幾集,放在網絡上讓觀眾猜劇情,一定火爆。所謂時光倒流七十年,突出‘雲騰’和上海灘共榮共辱的曆史。”
李總莫名感傷:“經典的東西曆久不衰,我們不能丟了自己最寶貴的牌子。”
大家一道鼓掌了。
幾套衣衫試下來,“君遠”的團隊都生了新思路,挺雀躍又興奮。
工作結束之後,何之軒決定:“每周都須來一次,試驗產品我們才能理解產品。”大夥都道“是”。
到了飯店裏,眾人才感覺腹似雷鳴。李總將東道主盡得相當體貼,菜式是早已經準備好的,等客人一來,就有滿席的酒菜。
服務生送茶水上來,正站在何之軒身邊,他就接手過來,轉個身給自己身邊的方竹倒了半杯。這個位置是楊筱光蓄意之下的成全,方竹躲都躲不掉,如今何之軒的茶也得受下來。
方竹這個習慣,楊筱光可是清楚。她自小家教嚴,吃飯時絕不準喝茶,方竹又不喜歡喝湯,隻好在吃飯前先飲半杯茶潤口。
可見沒忘記方竹這個習慣的不止是她,她挺高興。
方竹隻是心內深深地悸動了一下,裝作不在意,也隻能不在意。她是惴惴的,坐立不安的。身邊的那個人,這樣沉穩,這樣內斂,她是真怕自己稍遜半籌。
李總是真心高興的那一個,好像委屈了很久,身邊的朋友終於伸出援助之手。他在席間不住勸酒,還不住敬方竹,說:“有自己人站在自己這頭說話,我氣都順暢。”纏得方竹沒有法子。
方竹是不大會喝酒的,這楊筱光知道,不過她沒做聲,莫北也隻管自己吃魚,貓兒似的,半點聲色都不露。
果真,何之軒又倒了一杯茶遞給方竹,對李總說:“以茶代酒,天長地久。李總先幹為敬。”
李總真的先幹為敬,方竹無奈,跟著喝了茶,隨後坐下來,之後所有的酒都被何之軒給擋了。最後擋不住的是李總,醉得七葷八素,是眾人七手八腳把他抬上了他的車,叫了他工廠裏的司機來開了去。
楊筱光這一頓可吃得著實高興,被自己的創意給滿足了,先前的不愉快都忘記,食欲便大開。後來上了一道酒釀園子,就她一個人埋頭吃,還有人體貼地給她一碗碗盛好。
她以為是服務生,但卻是正太潘以倫。
他說:“吃甜食這樣不節製,小心夏天見不了人。”
楊筱光把小胸脯一挺:“本姑娘不稀罕。”
這時又上來一道餐後點心,可見李總是卯足了勁兒來招待的。楊筱光一瞧,樂了,她叫:“竹子,你最喜歡的餃子哎!還是芹菜餡的。”
這話一出口,方竹坐不住了,站起來,說:“我真得走了。”
何之軒說:“我送你。”
方竹望望莫北,莫北應當也是開了車來的,可莫北沒動,吃完鱸魚吃甲魚,和身邊的老陳談品牌專利權問題,正辯得投入。
楊筱光繼續低頭,她可還有三大碗酒釀圓子沒消滅。
方竹沒有選擇,她想,栽在朋友手裏也隻得一歎。
何之軒站起來,替她拉開了椅子。
懷念著你的味道
方竹明白,總是回避不會是辦法。再一次坐到何之軒的車裏,她沒有再讓何之軒的副駕座的門白開,而是深深吸一口氣,坐了進去。
在倒追何之軒的日子裏,她最心神不定的就是坐在何之軒的身邊,因為他的神態心情一定是老僧入定,從不起波瀾的模樣。
在白月光灑向大地的悲傷夜晚,何之軒的吻把的她的悲傷掃在月光之下,可她仍不能確定,她坐在何之軒的身邊,他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郊區通向市區的高架在夜晚十分通暢,車子走得順,人的心思不大順。方竹一直不做聲,她是一直不曉得要怎麽同何之軒說話的。
分開這麽多年,好像交流都有了障礙,不在一起的時候,她在腦子裏一遍遍回放他們的過往,倒是比電影更流暢,可人到了眼前,又卡了帶子。
方竹想,要麽睡過去吧!把今晚全部忘記。
但是她不是何之軒,她不會知道何之軒怎麽說。何之軒說:“謝謝你,方竹。”
這麽一擊即中,他從來不去回避任何人和事,除了她最初的追求。
方竹感覺相當糟糕,好像明星曝光戀情,非得找一些理由來解釋來掩飾。她說:“怎麽這樣說呢?我們還是朋友,不是嗎?”
她說話的時候沒有去看何之軒的表情,並排的距離隻有一個好處,她不用從對方的眉頭眼額多加揣測。
何之軒笑了,他笑的很輕聲,還是那樣好聽。他的聲音原本就是可以當男主播的,他不知道她當年多麽喜歡他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的聲調。
他講:“方竹,你總能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從不會失誤。”
這叫什麽話?他在抱怨?還是諷刺?他的聲音這樣平緩,她聽不出來,可她還是不由自主繼續添油加醋:“很多人分開了,老死不相往來,那樣真不好。你瞧,我們還能是朋友,多好?我正好接了這樣的一個采訪,我讚同你們公司的計劃,你真的不用謝我,我是公事公辦,又能幫朋友一個小忙,何樂而不為呢?我是個有責任心的記者,你以前可是教會我很多的,我覺得你說得都對。我們要客觀,要真實,還要有民族情操。何之軒,你說我講的對不對?”
何之軒在微笑,方竹聽他的聲音就知道他在微笑。他說:“你說的都對,沒有錯。”
這樣短的一句話之後,再也沒有說話。方竹輕輕籲一口氣。他惜言如金的好處在於,她不用絞盡腦汁去應對。她覺得她同他之間,不管發生什麽,不管各自對對方的心意如何,她都不願意在明麵上輸得太慘。
車子輕輕一轉,已經進了市區,道路突然就變得明亮起來,人行道邊的商店霓虹燦爛如天上星輝,看得都是熱鬧的。
何之軒問她:“感冒都好了?”
這話還是能讓方竹心底輕輕一觸的。她點點頭。
前麵到了一處十字路口,前麵是紅燈,車停了。
何之軒轉過頭,他望住正偷偷望著他的方竹。
他們很久都沒有這樣直視對方,經年的分離,從未如此接近,眼神相交,似過千年。太熾熱了,會出事。
方竹想的沒有錯,確實如此。
何之軒鬆開了握住方向盤的手,伸過來,在她尚未回過神的那片刻,按在了她的下巴上。
那相觸的是久違的體溫,溫柔地通過肌膚傳遞到心底。方竹的心,跳得匆促而慌亂,就怕一瞬之後,潰退千裏。
這些年她午夜夢回,懷念他身上淡淡煙草的味道,正如辛曉琪那一首幸福又感傷的歌。
他是在大學畢業那一年學會抽煙,因為尋工作壓力大,後來同她在一起,也抽得凶,因為壓力更大。
她說“我們結婚吧”,何之軒當時沒有反對,隻是抽了一支煙,一支煙以後,他問:“什麽時候去領證?”
方竹趁著父親去北京開會,周阿姨又出去買菜的檔口偷偷回家拿了戶口本,同何之軒手拉手去了民政局。那天大約是宜婚嫁的黃道吉日,領證的人相當多。排隊等候的時候,何之軒又摸出了香煙,被方竹一把搶過去。
“有害健康,不利民生。”
他就笑一笑,說:“好的,老婆。”
這話說得真是甜蜜,那個時刻,方竹直覺得他們的愛情可以直到山無棱天地絕。
在等著民政局阿姨敲章時,何之軒緊緊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心全部都是汗,他的表情拘謹嚴肅又認真。她聞著他身上淡淡的煙草氣息,心慢慢就平靜了。
阿姨認得她戶口所在地代表的意義,望望穿著樸素的何之軒,拍馬屁似地打趣:“傻小子娶媳婦了,運氣真不錯!”
何之軒的瞬間就變了變色,方竹發現了,捏了捏他的手臂,含羞帶嗔:“傻小子,以後怎樣對媳婦,你可要掂量著啊!”
何之軒反應過來,說:“工資一定上交,一定上交。”
民政局阿姨都笑出聲來。
領完證的那天下午,她對何之軒說:“你同我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可以生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我怕冷清,這樣最好。”
何之軒說:“你說好就好。”
那晚他們叫來了在這個城市裏最親近的朋友們,唱著“少年人,灑脫做人”直到天明。回到何之軒的亭子間,兩個人都已經累的不行。
何之軒在新婚的早晨,挽了袖子淘米,準備為方竹做早餐。他知道唱了一夜的歌,她餓了。但方竹從他的身後輕輕抱住他,整個人膩在他的背上。
他說:“方竹,別淘氣。”
方竹對著他的背脊嗬氣:“我沒——”
沒有說完,何之軒已經轉過身,手還是濕嗒嗒的,隻能用手臂環抱住她。
方竹小聲說:“我們結婚了呀!”
兩枚紅章,兩本證書。他們已經轉換身份,什麽都要學習去做,有一個新開始等著他們。
何之軒轉個身吻她,話語在唇齒之間:“謝謝你提醒了我啊!”
那個早晨似乎應該很熱,方竹汗流浹背。
何之軒的表情很緊張,她也很緊張。他們調整、嚐試、配合又挫敗。她吃疼,不知道該怎麽做,身體承受的衝擊,那麽陌生,但血液漸漸沸騰,要衝破那一點。
這是大膽的莽撞的,成就這樣一個全新的人生。
他們的臉都紅得要滴血。
但其實那個早晨是帶著一點兒春夏交界的奇異寒涼的。
當他們將被子蓋在身上時,才發覺熱血之後有點兒冷。方竹枕在何之軒溫暖的胸膛上,望著天窗外蒙蒙的天空。她隻覺得全身侵染了他的氣息,就像嬰兒脫胎換骨,站在這個起點,重新成長。
那時候並不知道凡是成長,都會有代價。
何之軒就這樣看著方竹,她的眼神又恍惚,麵色潤紅,驚疑不定。她往後退了一退,避開了他的手指。
這樣的她,是惶惑的,是迷茫的。在白月光的夜晚,她就像流浪的小孩,不知道該去向何方。那晚麵對的就是這樣的她。他曾經以為她住在黃金城堡,但卻發現她同樣一無所有。
她對陌生的世界躍躍欲試,那神情那姿態,像極了最初的他。
他一直沒有同她說過,當年高考結束,背著行囊來到這座繁華之城,他與她有過同樣的憧憬和迷惘。
這樣真不好。兩個憧憬得不到實現的人在現實麵前毫無準備地一起奔跑,最終會跌得很慘。
他想,如果其中一個人有了更好的準備,也許一切也將不一樣。這需要時間,而激情往往令人忽視時間。
何之軒收回了手,他冷靜下來。
他知道,方竹又退了,跌過以後知道痛。這麽多年,誰都沒有白過。她的麵色那樣怪,充滿期待,又極力想要回避,還有一絲難堪。
正如這個城市的性格,扭捏的,矛盾的,不坦誠又從不認輸,自以為是地非要維持表麵光輝燦爛。
他們的步調還不一致,這些年各顧各的跑,也許彼此的跑道已成為亂麻線。他得理一理,便專心開車。
後來一直沒有多說什麽話,一路到了方竹的家門口,何之軒突然就問:“不請我上去坐坐?”
掛了電話,她對著鏡子發呆,鏡子裏的蘋果臉對著她發呆。
腦袋裏有兩把聲音。
一個說:“條件那麽好,又這樣給你麵子,不要再拒絕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一個說:“心理建設沒做好,總覺得感覺不對,不對不對就是不對。”
她晃腦袋,談戀愛真是一道分析說明題。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不到周末,她提早見到了莫北。
這是頗巧合的,“雲騰”的老總希望何之軒帶同模特前去青浦的廠房試穿秋冬新款。“君遠”項目組的骨幹分子同梅麗和、潘以倫都去,另外還有兩位大熱的選秀選手同他們的經紀人。
這是楊筱光意料不到的,他們還坐到了何之軒的車上。反倒老陳老神在在,想是早就了解此事,抑或他根本就是操作者之一。
他說:“把所有雞蛋放一個籃子裏,未必不成功。”
梅麗也沒有異議。
他們何時達成協議?楊筱光感覺憋氣,坐在麵包車裏一路長籲短歎。
因何之軒的座駕滿座而謙虛讓位的潘以倫正坐在她身邊,聽她不住籲氣,就問:“誰又惹你了?”
楊筱光瞪他,他是她肚裏蛔蟲嗎?隻是領導都在座,這話不好說,她瞅瞅潘以倫修長的腿腳,胡亂冒了一句:“正太,你身高是不是又長了?”
潘以倫微笑:“雖然我年紀比你小,但也畢竟過了發育的年齡了。”
這話說得楊筱光愈加覺著自己像個大傻帽。
潘以倫說:“人多力量大,而且我也未必紅。”
楊筱光的小心肝又“咯噔”一下,她掩飾,並嘟囔:“如果你不想紅,最好不要進這個圈子。”
潘以倫轉過頭來認真看著她說:“對,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會比較痛苦。”
原來他這樣想的。
他這樣一說,她又那樣一想,倒也不怎樣憋氣了。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青浦,在那間裝修一新的簡約工作室裏,她看到了莫北,以及方竹。
“雲騰”那位聞名已久百折不撓的老總介紹:“這邊是我的顧問團隊,這邊是我的顧問律師,這邊還有支持民族產業的記者同誌,你們的到來令我充滿了信心。”
還輪不到楊筱光驚訝,這廂一波人就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表情都很精彩。
莫北似笑非笑,何之軒若有所思,方竹鎮定自若,潘以倫等一幹模特置身事外,隻有梅麗和老陳充分發揮公關人的優勢,暖場玩笑。
這太太太巧合了,楊筱光忍不住拉著莫北避開他人嘀咕:“你別同我說是巧合。”
莫北先胡扯:“好久不見,是不是有如隔三秋的感覺?”
楊筱光拍他的肩:“是啊是啊,想念得緊啊!快說快說,別講廢話。”
莫北說:“今日實屬巧合,其他則不是。”
楊筱光一想,方竹真乃七竅玲瓏心。
那廂的方竹正在說:“今天在李總這裏學到很多東西,時間也晚了,我回家趕了稿子再發給您確認。”
李總是個豪爽人,客氣得毫不掩飾,說:“方小姐哪裏話?若不是你介紹,我怎麽能請到莫先生做我們公司的法律顧問?才好同史密夫再坐到談判桌上把我們的運動品牌要回來。”
楊筱光想,人生的精彩在於巧合。
那頭的何之軒雖然在與“雲騰”的設計師們一起討論模特合適的款式,可未必聽不到這頭的對話。他們一見麵,是方竹先伸手來客套握手,楊筱光在一旁看著差點認為領導根本不肯放手。
方竹果真有點兒狼狽,連說:“李總客氣了,舉手之勞。”
李總是真客氣,要留方竹吃飯,說是今日貴客多,晚上訂了鎮上的農家菜,魚蝦都是現撈的,一般在城裏嚐不到。方竹還要推辭,何之軒轉過頭,說了一句:“李總一片熱忱,方小姐就不用客氣了。”
方竹臉色青紅不接,莫北在旁添一句:“是不是有鱸魚?”
李總大力點頭,莫北又說:“很久沒吃野生鱸魚了。”
方竹這下是恨不能狠狠剜莫北一刀。楊筱光則差些笑到打跌。
這幾個小時讓楊筱光覺得她還是頂專業的。
“雲騰”設計的新款真的不賴,有一款是仿民國流行的套頭毛衣,織工細膩,色調藍鬱鬱的,幹淨清爽得不得了。楊筱光看著潘以倫著在身上走了幾個台步,就在記事本上速寫下來。
她問莫北:“有沒有煙?”
莫北拿出香煙,她接來遞給潘以倫。潘以倫問:“你要我擺什麽姿勢?”
楊筱光說:“靠在牆壁上。”
潘以倫就懂了,他斜斜往一邊的遮蔽物上一靠,神態一瞬寂寥,把煙夾在手裏,扣在遮蔽物上做暗自熄滅狀。
何之軒也看出門道,他說:“再找一個女模特,穿短袖短旗袍,從遠處走過來。”
楊筱光點頭:“時光荏苒,還能加上滌絨衫版的今日,女模特穿‘雲騰’女裝中的主打白色棉布裙。”
方竹也點點頭:“老上海就流行絨線衫,大學生尤其愛,因為簡單保暖,還時髦。”
老陳鼓掌:“這樣的廣告片可以拍好幾集,放在網絡上讓觀眾猜劇情,一定火爆。所謂時光倒流七十年,突出‘雲騰’和上海灘共榮共辱的曆史。”
李總莫名感傷:“經典的東西曆久不衰,我們不能丟了自己最寶貴的牌子。”
大家一道鼓掌了。
幾套衣衫試下來,“君遠”的團隊都生了新思路,挺雀躍又興奮。
工作結束之後,何之軒決定:“每周都須來一次,試驗產品我們才能理解產品。”大夥都道“是”。
到了飯店裏,眾人才感覺腹似雷鳴。李總將東道主盡得相當體貼,菜式是早已經準備好的,等客人一來,就有滿席的酒菜。
服務生送茶水上來,正站在何之軒身邊,他就接手過來,轉個身給自己身邊的方竹倒了半杯。這個位置是楊筱光蓄意之下的成全,方竹躲都躲不掉,如今何之軒的茶也得受下來。
方竹這個習慣,楊筱光可是清楚。她自小家教嚴,吃飯時絕不準喝茶,方竹又不喜歡喝湯,隻好在吃飯前先飲半杯茶潤口。
可見沒忘記方竹這個習慣的不止是她,她挺高興。
方竹隻是心內深深地悸動了一下,裝作不在意,也隻能不在意。她是惴惴的,坐立不安的。身邊的那個人,這樣沉穩,這樣內斂,她是真怕自己稍遜半籌。
李總是真心高興的那一個,好像委屈了很久,身邊的朋友終於伸出援助之手。他在席間不住勸酒,還不住敬方竹,說:“有自己人站在自己這頭說話,我氣都順暢。”纏得方竹沒有法子。
方竹是不大會喝酒的,這楊筱光知道,不過她沒做聲,莫北也隻管自己吃魚,貓兒似的,半點聲色都不露。
果真,何之軒又倒了一杯茶遞給方竹,對李總說:“以茶代酒,天長地久。李總先幹為敬。”
李總真的先幹為敬,方竹無奈,跟著喝了茶,隨後坐下來,之後所有的酒都被何之軒給擋了。最後擋不住的是李總,醉得七葷八素,是眾人七手八腳把他抬上了他的車,叫了他工廠裏的司機來開了去。
楊筱光這一頓可吃得著實高興,被自己的創意給滿足了,先前的不愉快都忘記,食欲便大開。後來上了一道酒釀園子,就她一個人埋頭吃,還有人體貼地給她一碗碗盛好。
她以為是服務生,但卻是正太潘以倫。
他說:“吃甜食這樣不節製,小心夏天見不了人。”
楊筱光把小胸脯一挺:“本姑娘不稀罕。”
這時又上來一道餐後點心,可見李總是卯足了勁兒來招待的。楊筱光一瞧,樂了,她叫:“竹子,你最喜歡的餃子哎!還是芹菜餡的。”
這話一出口,方竹坐不住了,站起來,說:“我真得走了。”
何之軒說:“我送你。”
方竹望望莫北,莫北應當也是開了車來的,可莫北沒動,吃完鱸魚吃甲魚,和身邊的老陳談品牌專利權問題,正辯得投入。
楊筱光繼續低頭,她可還有三大碗酒釀圓子沒消滅。
方竹沒有選擇,她想,栽在朋友手裏也隻得一歎。
何之軒站起來,替她拉開了椅子。
懷念著你的味道
方竹明白,總是回避不會是辦法。再一次坐到何之軒的車裏,她沒有再讓何之軒的副駕座的門白開,而是深深吸一口氣,坐了進去。
在倒追何之軒的日子裏,她最心神不定的就是坐在何之軒的身邊,因為他的神態心情一定是老僧入定,從不起波瀾的模樣。
在白月光灑向大地的悲傷夜晚,何之軒的吻把的她的悲傷掃在月光之下,可她仍不能確定,她坐在何之軒的身邊,他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郊區通向市區的高架在夜晚十分通暢,車子走得順,人的心思不大順。方竹一直不做聲,她是一直不曉得要怎麽同何之軒說話的。
分開這麽多年,好像交流都有了障礙,不在一起的時候,她在腦子裏一遍遍回放他們的過往,倒是比電影更流暢,可人到了眼前,又卡了帶子。
方竹想,要麽睡過去吧!把今晚全部忘記。
但是她不是何之軒,她不會知道何之軒怎麽說。何之軒說:“謝謝你,方竹。”
這麽一擊即中,他從來不去回避任何人和事,除了她最初的追求。
方竹感覺相當糟糕,好像明星曝光戀情,非得找一些理由來解釋來掩飾。她說:“怎麽這樣說呢?我們還是朋友,不是嗎?”
她說話的時候沒有去看何之軒的表情,並排的距離隻有一個好處,她不用從對方的眉頭眼額多加揣測。
何之軒笑了,他笑的很輕聲,還是那樣好聽。他的聲音原本就是可以當男主播的,他不知道她當年多麽喜歡他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的聲調。
他講:“方竹,你總能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從不會失誤。”
這叫什麽話?他在抱怨?還是諷刺?他的聲音這樣平緩,她聽不出來,可她還是不由自主繼續添油加醋:“很多人分開了,老死不相往來,那樣真不好。你瞧,我們還能是朋友,多好?我正好接了這樣的一個采訪,我讚同你們公司的計劃,你真的不用謝我,我是公事公辦,又能幫朋友一個小忙,何樂而不為呢?我是個有責任心的記者,你以前可是教會我很多的,我覺得你說得都對。我們要客觀,要真實,還要有民族情操。何之軒,你說我講的對不對?”
何之軒在微笑,方竹聽他的聲音就知道他在微笑。他說:“你說的都對,沒有錯。”
這樣短的一句話之後,再也沒有說話。方竹輕輕籲一口氣。他惜言如金的好處在於,她不用絞盡腦汁去應對。她覺得她同他之間,不管發生什麽,不管各自對對方的心意如何,她都不願意在明麵上輸得太慘。
車子輕輕一轉,已經進了市區,道路突然就變得明亮起來,人行道邊的商店霓虹燦爛如天上星輝,看得都是熱鬧的。
何之軒問她:“感冒都好了?”
這話還是能讓方竹心底輕輕一觸的。她點點頭。
前麵到了一處十字路口,前麵是紅燈,車停了。
何之軒轉過頭,他望住正偷偷望著他的方竹。
他們很久都沒有這樣直視對方,經年的分離,從未如此接近,眼神相交,似過千年。太熾熱了,會出事。
方竹想的沒有錯,確實如此。
何之軒鬆開了握住方向盤的手,伸過來,在她尚未回過神的那片刻,按在了她的下巴上。
那相觸的是久違的體溫,溫柔地通過肌膚傳遞到心底。方竹的心,跳得匆促而慌亂,就怕一瞬之後,潰退千裏。
這些年她午夜夢回,懷念他身上淡淡煙草的味道,正如辛曉琪那一首幸福又感傷的歌。
他是在大學畢業那一年學會抽煙,因為尋工作壓力大,後來同她在一起,也抽得凶,因為壓力更大。
她說“我們結婚吧”,何之軒當時沒有反對,隻是抽了一支煙,一支煙以後,他問:“什麽時候去領證?”
方竹趁著父親去北京開會,周阿姨又出去買菜的檔口偷偷回家拿了戶口本,同何之軒手拉手去了民政局。那天大約是宜婚嫁的黃道吉日,領證的人相當多。排隊等候的時候,何之軒又摸出了香煙,被方竹一把搶過去。
“有害健康,不利民生。”
他就笑一笑,說:“好的,老婆。”
這話說得真是甜蜜,那個時刻,方竹直覺得他們的愛情可以直到山無棱天地絕。
在等著民政局阿姨敲章時,何之軒緊緊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心全部都是汗,他的表情拘謹嚴肅又認真。她聞著他身上淡淡的煙草氣息,心慢慢就平靜了。
阿姨認得她戶口所在地代表的意義,望望穿著樸素的何之軒,拍馬屁似地打趣:“傻小子娶媳婦了,運氣真不錯!”
何之軒的瞬間就變了變色,方竹發現了,捏了捏他的手臂,含羞帶嗔:“傻小子,以後怎樣對媳婦,你可要掂量著啊!”
何之軒反應過來,說:“工資一定上交,一定上交。”
民政局阿姨都笑出聲來。
領完證的那天下午,她對何之軒說:“你同我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可以生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我怕冷清,這樣最好。”
何之軒說:“你說好就好。”
那晚他們叫來了在這個城市裏最親近的朋友們,唱著“少年人,灑脫做人”直到天明。回到何之軒的亭子間,兩個人都已經累的不行。
何之軒在新婚的早晨,挽了袖子淘米,準備為方竹做早餐。他知道唱了一夜的歌,她餓了。但方竹從他的身後輕輕抱住他,整個人膩在他的背上。
他說:“方竹,別淘氣。”
方竹對著他的背脊嗬氣:“我沒——”
沒有說完,何之軒已經轉過身,手還是濕嗒嗒的,隻能用手臂環抱住她。
方竹小聲說:“我們結婚了呀!”
兩枚紅章,兩本證書。他們已經轉換身份,什麽都要學習去做,有一個新開始等著他們。
何之軒轉個身吻她,話語在唇齒之間:“謝謝你提醒了我啊!”
那個早晨似乎應該很熱,方竹汗流浹背。
何之軒的表情很緊張,她也很緊張。他們調整、嚐試、配合又挫敗。她吃疼,不知道該怎麽做,身體承受的衝擊,那麽陌生,但血液漸漸沸騰,要衝破那一點。
這是大膽的莽撞的,成就這樣一個全新的人生。
他們的臉都紅得要滴血。
但其實那個早晨是帶著一點兒春夏交界的奇異寒涼的。
當他們將被子蓋在身上時,才發覺熱血之後有點兒冷。方竹枕在何之軒溫暖的胸膛上,望著天窗外蒙蒙的天空。她隻覺得全身侵染了他的氣息,就像嬰兒脫胎換骨,站在這個起點,重新成長。
那時候並不知道凡是成長,都會有代價。
何之軒就這樣看著方竹,她的眼神又恍惚,麵色潤紅,驚疑不定。她往後退了一退,避開了他的手指。
這樣的她,是惶惑的,是迷茫的。在白月光的夜晚,她就像流浪的小孩,不知道該去向何方。那晚麵對的就是這樣的她。他曾經以為她住在黃金城堡,但卻發現她同樣一無所有。
她對陌生的世界躍躍欲試,那神情那姿態,像極了最初的他。
他一直沒有同她說過,當年高考結束,背著行囊來到這座繁華之城,他與她有過同樣的憧憬和迷惘。
這樣真不好。兩個憧憬得不到實現的人在現實麵前毫無準備地一起奔跑,最終會跌得很慘。
他想,如果其中一個人有了更好的準備,也許一切也將不一樣。這需要時間,而激情往往令人忽視時間。
何之軒收回了手,他冷靜下來。
他知道,方竹又退了,跌過以後知道痛。這麽多年,誰都沒有白過。她的麵色那樣怪,充滿期待,又極力想要回避,還有一絲難堪。
正如這個城市的性格,扭捏的,矛盾的,不坦誠又從不認輸,自以為是地非要維持表麵光輝燦爛。
他們的步調還不一致,這些年各顧各的跑,也許彼此的跑道已成為亂麻線。他得理一理,便專心開車。
後來一直沒有多說什麽話,一路到了方竹的家門口,何之軒突然就問:“不請我上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