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長安。


    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身穿補丁布衣的貧民與身著戰甲的軍士混在一起。


    滿城的人個個喜笑顏開。


    畫麵推進到宮殿。


    李自成一身龍袍坐在金椅上。


    眾人朝拜山呼。


    ……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李自成發布檄文,稱“自古帝王興廢,兆於民心。嗟爾明朝,大數已終,嚴刑重斂,民不堪命”。】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國稱帝,國號大順,改西安為西京,建元永昌,以秦王殿為宮,追尊北宋時被契丹封為夏國王的李繼遷為太祖。】


    【又在秦王殿大宴西安城中縉紳大戶,把秦王府中的金銀器皿賞賜諸人,隨後道:


    “我大軍已逼近北京,但軍中缺餉,各位不是官吏便是豪強,金銀成堆,須拿出助軍需。”


    【四周兵士環屋而立,兵器映日寒光閃爍。】


    【宰相牛金星宣布,曾為九卿者出銀五萬,中丞者三萬,監司者一萬,知縣者五千。】


    【金銀到手,一切安排妥定,李自成開始大修西安城,開科取士。】


    【二月初二,渡黃河,攻克汾州等地。】


    【初五,進攻太原,三日城降。】


    【十六日,忻州歸降。】


    【三月初一,李自成攻克寧武關(山西忻州)大同總兵薑瓖、宣府總兵王承胤投降。】


    【十一日,義軍抵達宣府,舉城歡慶。】


    ……


    大秦。


    嬴政麵無表情。


    上一次所謂的“義軍”如此勢若破竹。


    還是他對麵的那個流氓。


    劉邦往蒙恬身後藏了藏。


    他是會選擋箭牌的。


    蒙恬感受著皇帝明晃晃的眼刀,宰了劉邦的心都有了。


    ……


    大漢。


    “這是被勝利衝昏頭腦了。”


    劉邦敲著桌麵,對李自成的做法十分不讚同。


    “大局未定,遼東未平。”


    “此時稱帝為時過早。”


    呂雉捋了捋袖口,淡淡道:


    “也許是他手下人等不及了呢。”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眉頭擰成一個疙瘩。


    “你在長安,追尊北宋時期,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的李繼遷為太祖?”


    “什麽腦子啊?”


    李建成與李世民也不理解。


    你這法理怎麽算啊?


    全是割據政權不提,還個個是非中原地區的割據政權。


    你不敢認大唐為祖,咬咬牙認後唐為祖也行啊?


    他們家阿耶都能認老子呢,你怕什麽?


    格局不夠大啊。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恒很生氣!


    “你個泥腿子!你還看不起我大宋了?!”


    “你憑什麽看不起我大宋啊!”


    “我大宋!……大宋……”


    所謂人窮誌短,馬瘦毛長。


    挨打就要立正。


    大明雖然後期不當人,但人家初中期能打啊。


    打的四周服服帖帖。


    大宋……從某種方麵來說也很能打……


    那麽輪流挨打都能挺三百年,何常不是一種本事?


    ……


    大明·永樂時期


    “唉……”


    朱棣長歎一聲。


    早知如此,還不如不遷都北京。


    也不會有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朱厚熜的庚戌之變,朱由檢的……三次圍京之變!


    “現如今,隻有遷都了。”


    朱高熾抿了抿嘴,看了一眼跟朱瞻基說悄悄話徐皇後,一咬牙道:


    “爹,兒子估計朱由檢不會遷都。”


    朱棣有氣無力的擺手道:


    “這時候不是逞意氣的時候。”


    “半壁江山讓出去,讓李自成跟遼東女真硬磕去。”


    “祖宗基業還是能保住的,江南之地在,一切還有機會重來。”


    朱高熾胖臉上浮現一抹苦笑。


    “可是爹,你覺得他會主動提這事嗎?”


    朱棣奇怪的看著他。


    “你餓糊塗了?”


    “皇帝能主動提南遷嗎?那不成宋高宗了。”


    朱高熾笑著歎氣:


    “是啊,所以這事就要大臣來提。”


    “問題來了,會有大臣主動去提嗎?”


    “提了,就是眾矢之的,皇帝能保住他嗎?”


    朱棣覺得就朱由檢那性格啊……


    必然是卸磨殺驢啊!


    “……他娘的……”


    ……


    【三月初一,崇禎召兵部尚書張國維、庶吉士史可程、進士朱長治、陳州諸生張鑻議政。】


    【張鑻提出請太子監國南京。無果。】


    【初二,大學士李建泰奏請南遷,願奉太子先行。】


    【崇禎帝又向閣臣詢問,表示李建泰建議南遷,但是國君死社稷,自己應當何去何從。】


    【大學士範景文、左都禦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奏請先奉太子撫軍江南,但是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大聲斥責諸臣意欲仿效唐肅宗自立為帝。範景文等人不再敢言。】


    【崇禎帝又問戰守之策,眾臣默然,崇禎感歎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此後,再有大臣提出南遷,崇禎都表示死守京城。】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盤腿坐在榻上,冷笑著:


    “真是,好惡毒的誅心之語啊。”


    擁戴太子,有了擁立之功,既可以保富貴,又到了安全的江南。


    這話就差直說你們難道要皇帝一個人在北京死社稷嗎?


    李泌背負雙手,仰天長歎。


    “國不國,君不君,臣不臣。”


    ……


    【這不是崇禎第一次想要南遷了。】


    【鬆錦之戰後,崇禎皇帝就與首輔周延儒秘密商議南遷事宜,並叮囑周延儒千萬不要泄露消息。】


    【天啟皇帝的張皇後聽到消息以後,就問崇禎皇帝的周皇後:“此周延儒誤皇叔也,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南遷一事就擱淺了。】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已經率軍攻進了山西。崇禎秘密召見李明睿、李邦華、呂大器商量南遷事宜。】


    【李明睿非常坦率要求南遷,“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可內斷之聖心,外度之時勢,不可一刻遲延者也”】


    【要求皇帝不要跟群臣商議了,一定要乾綱獨斷。】


    【崇禎道:“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讚襄,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坐汝。”】


    ……


    大隋。


    楊堅氣的一拍桌子!


    “你說這人!”


    崇禎皇帝言下之意是告訴李明睿,他早就想遷都了,隻是因為沒有人支持所以才拖延到現在。


    他的想法和李明睿一樣,但是如果大臣們不同意怎麽辦?


    這是大事,因此崇禎讓李明睿保密,萬萬不可泄露出去,否則治他的罪。


    獨孤伽羅見怪不怪道:


    “他可以獨斷,但是貪慕虛名。”


    “就像篡位者要三辭帝位一樣。”


    楊堅氣憤的臉為之一僵。


    罵的好狠啊!


    獨孤伽羅一邊撐著臉,一邊百無聊賴道:


    “小人物怕懲罰,大人物怕曆史。朱由檢也不例外。”


    “天子守國門嗎。”


    “以前守不住什麽東西,最後的臉麵還是要守一守的。”


    ……


    {他媽……這跟陳新甲與清軍議和的情形一模一樣!}


    {陳新甲議和是崇禎皇帝指使的,但是議和的消息泄露了,崇禎就殺掉陳新甲,然後跟大臣們說議和的事是陳新甲背著自己幹的,以此來推卸責任。}


    {這人知道待在北京隻有死路一條,非常想南遷,但是又不願背上罵名,要將南遷的責任推給臣下,推給提出建議的人。}


    {然後這背鍋的臣子他還不包,當完抹布就扔……誰能跟啊。}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泡菜國飲稀悅,前腳克扣士兵餐費,後腳想讓士兵戒嚴全城,拿自己當全小將了。}


    {比不了,那能比嗎?}


    {出事前,每個士兵十年大紅包,我吃肉你們也吃肉!喝個屁的湯。}


    {出事後,是的,兩千億都是我花的。}


    {有好事的時候想到你,有鍋背的時候自己來!這種老板誰不想跟啊!}


    {現在,了解劉邦的含金量了吧。}


    ……


    大漢。


    劉邦撓了撓肚皮,咧嘴笑道:


    “嘿嘿……”


    “看來後世子孫的主事們,也不怎麽當人啊。”


    “能遇見乃公這種開明的頭頭,你們樂去吧!”


    “百年都不出一個呀!哈哈哈哈哈哈!”


    呂雉嫌棄的往旁邊坐了坐。


    ……


    【崇禎皇帝詳細問了南遷的具體方法,李明睿建議可以偽稱到曲阜朝聖,然後快馬加鞭南下,二十天內即可過黃河、淮河,到達安全的淮安地界。】


    ……


    {你等會!黃河淮河那是兩條河啊!你怎麽跑到淮安地界的?}


    {忘了?弘治時期治黃河?明朝黃河不是從現在的山東入渤海,而是奪了淮河中下遊的水道,從江蘇北部入黃海,所以黃河與淮河是一體的。}


    ……


    【由於崇禎帝的猶疑不定,南遷計劃一拖再拖,一直到李自成攻下山西,馬上就要兵臨北京城下了。】


    【李邦華、李明睿再次上奏疏,提出了另一個南遷方案,即太子去南京、皇帝守北京,這樣起碼在北京被攻下後,還有一個無可爭議的合法繼承人在安全地帶,免得明朝出現群龍無首的狀況。】


    ……


    天幕上。


    『李自成』率兵從山西南下,目標直指京師。


    而身處京師的『崇禎』則一會向下,一會回歸原位,搖擺不定。


    而在江淮之地。


    『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高傑』駐紮在江淮流域,四地合稱為“江淮四鎮”。


    『左良玉』則駐紮在武昌一帶。


    五人頭上寫著一個數字『大軍四十萬』


    隨後一動不動的看著崇禎在那搖擺。


    ……


    【因為當時已經沒有多餘的軍隊護送太子南下,必須征召新兵,而征召新兵是要花錢的。】


    【沒有充足的資金,不僅無法征募新兵,而且南下途中也無法犒賞將士,勢必會有很多麻煩。】


    【李明睿提出,因為國庫緊張,費用應由皇帝的內庫出。】


    【但崇禎皇帝堅持認為應由戶部開列一個特殊的支出項。】


    【李明睿認為如果動用國庫中僅剩的儲備,北邊防線將受到致命傷害,而如果抽調北京城防軍隊或者邊防軍,就等於放棄北方和中原,南下之行無異於逃跑。】


    【李明睿請皇帝為宗廟社稷考慮,趕緊下決斷,不要臨渴掘井。崇禎皇帝最後也沒拿定主意。】


    【這個方案最終也未能落實。】


    ……


    {你特麽的……這時候就別犯扣了!掏錢就掏錢吧!}


    {掏錢的前提是有錢可掏……崇禎兜裏現在比臉幹淨,他拿啥掏啊。}


    {這事其實僵死了,崇禎知道這幫人貪汙有錢,就讓戶部出錢,但國庫其實也沒錢。}


    {《甲申紀事》中寫了當時國庫空虛的情況:“新庫中止二千三百餘金。老庫中止貯籍沒史家資,金帶犀杯衣服之類,隻千餘金。沅為予言,此項已準作鞏駙馬家公主造墳之用,待他具領狀來,即應發去。外隻有錦衣衛解來加納校尉銀六百兩,寶元局易錢銀三百兩,貯書辦處,為守城之用。”}


    {mad,扣地皮嘩啦,國庫都湊不出十萬兩銀子。}


    {而崇禎自己,都混到開始賣宮裏的金銀器皿了,大殿裏的銅壺都當掉充作軍餉了。到最後,連人參這種藥材都變賣了。}


    {沒錢,內庫沒錢,國庫也沒錢!}


    {那錢呢!}


    {周奎:是啊,那錢呢?!}


    {李自成:是啊,錢啊。}


    ……


    東晉·明帝時期


    司馬紹用筆杆子撓了撓頭。


    “崇禎皇帝能順利遷往南京,依托黃河、淮河、長江天塹進行抵抗,未嚐不是一條生路。”


    “不過……”


    能否就此挽救明朝的國運還是個未知數。


    因為這人的人格缺陷太大了。


    這一點可就不是錢能解決的事情了。


    ……


    【待李自成一天天逼近北京。李明睿公開上疏要求南遷,這一次他換了個說法,叫作皇帝“親征”,留下太子鎮守北京。】


    ……


    大宋·孝宗時期


    趙昚的臉頓時沉了下來。


    皇帝親征應該向北征清軍,或者向西征李自成,怎麽向南親征呢?


    你們又在內涵我大宋!


    北狩什麽的……那情況能一樣嗎!


    ……


    【但是,這一次受到了首輔陳演的堅決反對。】


    【陳演將李明睿的奏疏透露給了兵科給事中光時亨,讓他出來公開反對。】


    【於是,光時亨稱南遷是邪說,不斬李明睿不能安人心。】


    【李明睿因為受到皇帝警告,不好為自己辯護,所以他不能像陳新甲一樣,說南遷的主意皇帝也同意。】


    【崇禎這次算是有點兒良心,沒有把李明睿像陳新甲那樣殺掉,但他還是不敢公開自己南遷的意願,於是南遷計劃又一次擱置。】


    【崇禎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李邦華與李明睿又分別提出了兩個南遷方案。】


    【李邦華提出太子南遷、皇帝留守,李明睿提出皇帝南遷、太子留守。】


    【沒想到,崇禎帝突然態度大變,公開宣稱,祖宗們好不容易才在北京定都,現在李自成等“流寇”來了,如果輕易地就把祖宗基業丟掉,怎麽對得起祖宗、對得起百姓?】


    【如果他一個人跑了,那宗廟社稷怎麽辦?十二陵怎麽辦?京城老百姓怎麽辦?】


    【如果實在不行了,自己作為國君為社稷而死,也是正義所在。】


    【崇禎此言一出,有大臣又提出,讓太子去南京監軍,但也遭到了反對。】


    【崇禎道,自己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太子)孩子家,能做什麽事?】


    ……


    大元·世祖時期


    忽必烈嗤笑一笑。


    “什麽都幹不好,話倒是說的硬氣。”


    “你死了是一了百了,這爛攤子誰收拾?”


    “死社稷……金哀宗那才叫死社稷!”


    “竭盡全力卻無力回天,最後把希望寄托於金末帝身上,城破殉國!”


    “至於你……”


    “隻是怕遭罵名,怕被人指責逃跑,怕遺臭萬年罷了。”


    帳內眾臣沉默不語。


    看了這麽多皇帝,眾人心裏對崇禎的做法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他需要大臣們舉國請求,需要大家三番五次地集體跪在地上請求他南遷。


    他才會“被迫”答應。


    這樣,南遷是被大家逼的,南遷或者逃跑的罪名就能安在群臣頭上。


    但群臣會答應嗎?


    就崇禎的性格,怎麽會有人答應呢?


    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


    他們的例子在那裏擺著呢。


    誰能相信皇帝?誰敢相信皇帝?


    ……


    大明。


    “砰!”的一聲巨響!


    朱元璋怒火中燒!


    “廢物!一群廢物!”


    “拖拖踏踏!不成大器!”


    “迂腐,懦弱!”


    “要遷就遷!不遷就打!”


    “一群殺才!都該死!都該死!”


    暴怒的帝王殺氣騰騰,除了那如磐石不動的皇後。


    其餘侍人俱都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好了。”


    輕柔的二字一出,眾侍人心上的大石瞬間落地。


    馬皇後握住朱元璋的手臂,一邊拍著他的背,一邊輕聲道:


    “天子死社稷。”


    朱元璋氣笑了。


    “天子死社稷……好一個天子死社稷。”


    “吸百姓的血,把國家搞得生靈塗炭!”


    “話說的冠冕堂皇,自己連性命都保全不了!”


    “他死社稷?他憑什麽死社稷!”


    “天啟留下的大明雖不是什麽中興之世,但也決然不會是日薄西山!”


    “他都幹了什麽!”


    “他死社稷!他憑什麽!憑什麽!他不能死!”


    朱元璋劍指著天幕,須發橫張,大聲怒喝著:


    “你給老子活著!活著!”


    “你給咱治好大明!治好大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品大韭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品大韭菜並收藏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