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濤這會兒安靜了下來,但他聽了這些還是有點不服氣。
“您說的有那麽點道理,可我就覺得憋屈,這一天到晚辛辛苦苦的還要無端受這些個無理取鬧,居然還有動手的?”
“你就非得和這幾個人置氣?你幹什麽都會碰到這種人,這麽多業主你咋不看那些好的?劉叔,還有上次的呂老師和趙姐,他們的這些正能量可也不少,你非得和這麽幾個人過不去?
我問你業主和我們有仇嗎?人家花大幾百萬跑這兒買房是沒事幹和你找事兒?
你知道集團有位副總曾經說過一句話,業主花幾百萬買的房,可能是他這輩子的收入。
還要還著房貸,說是給銀行實際上是給開發商在一輩子打工,咱就不能多點理解和包容。
你是幹物業的可業主不懂啊,站在他的角度,他就認為你不讓我回家他就認為這些地方我該停車。
咱們是幹這個了解這些,所以就得要有耐心有包容的去麵對去解決。
打個比方,你到飯店吃飯菜上的慢了或者有點啥問題了你會怎麽辦?你是不是也去找服務員,遇到個火爆點的是不是也會去罵人啥的?
可這和服務員有多大關係?但是你幹了這個就得受這份氣,難不成都不幹了?
老板花錢請咱們來是解決問題的,結果因為咱的原因和業主杠起來,那他這店還開不開他這事還做不做?”
聽到這些,張俊濤已經完全平靜下來。
仔細想來也是這麽個道理,幹嘛非要盯著這一兩個人一兩件事的?自己以前不管是創業期還是到外麵旅遊的時候,不也能碰到這種糟心人糟心事兒嗎?
再看看王洪慶苦口婆心的樣子,不覺有些慚愧,“領導,對不住了,今天要不是您,我……”
“沒關係,沒有人天生就做得多好,你們這代其實不容易,看似機會很多,可實際壓力很大。
在爆炸式的信息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本心,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以後這種事兒還會再發生,記住一點,你是給自己在做,給自己家人在搏,這副擔子不能說扔就扔。
離了你誰都可以上,隻是做的好壞罷了。而業主始終是業主他不會改變。你想想,因為他的習慣也好素質也罷讓你丟了工作失去平台的劃來嗎?
而恰恰處理好這些問題這些事情,又是能力的體現,這個一定要記住,以後再不能衝動了。”
“我懂了領導,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就會把它做好,以後再不會這樣衝動了。”
張俊濤說完,忽然又想起那天晚上清運垃圾的事兒。閆軍是指望不上了,他就把自己的看法又重申了一遍。
“難。”王洪慶聽了以後沉默了一會兒,才發出一聲感歎。
他從抽屜裏翻了翻,拿出一個文件夾遞了過來,張俊濤不解地接過來,打開一看,沒一會兒,他皺著眉頭吃驚的抬起頭,“建築垃圾清運這塊兒居然虧了這麽多?”
原來,這是一份裝修期建築垃圾清運費的報表。
一期自裝修開始至今,不含這次開始清運的一共結了三次賬。這三次頭兩次清運720車每車580元,第三次清運415車每車清運620元,共計67萬餘元。
而一期總共收取的建築垃圾費才三十萬出頭,光這一項就已經虧了三十餘萬,再加上這次,可以說是全部在貼錢清運。
“不是說清運建築垃圾這塊兒物業還能掙不少錢,怎麽會這樣?這裏麵……”
“這裏麵什麽事兒都沒有,但誰也沒辦法。”王洪慶知道他心裏所想,就給他慢慢的做了解釋。
現行的裝修垃圾清運費是每平方米三元,這個價格是物價部門核定的,距今已經快二十年了。
那會兒,一車的清運費才八十元左右,物業的確能賺不少錢。可後來,大約在十年前因為政府治理渣土車,所有車輛統一管理,車廂加蓋辦理手續啥的,運費一下子就漲到了兩百多一車。車的運輸量也因為車廂加蓋變小了,但總的來說,物業還能賺錢隻是賺的少了。
可近幾年,一個是周邊的垃圾填埋場基本都飽和了,車輛清運越來越遠,每車的傾倒費也是翻了幾倍。加上油價,人工都大幅上漲,這清運費也就隨之漲到了四百五左右一車,這個時候物業就比較難了。
但是說實話,就這樣勉強也能保持收支平衡。如果有些業主砸非承重牆和改擴的在加收點費用,還能有點結餘。
可現在,這個項目清運垃圾被原先拆遷的村子盯上了。本身,建築的土方就是他們的,現在這塊不給也不行,開發商也沒辦法就壓下來給了他們,這價錢直接就漲到了580元一車,而且還不給你好好裝。
再加上霧霾原因動不動就停運,一積攢就是一大堆,好不容易準運了可就那幾天時間,你還得求著人家派車來,價錢就又漲到了620元一車,就這都是再三談下來的。
而這次更是直接放話,沒有750元一車根本就不拉,這好說歹說得先拉走,馬上交房了實在堆不得。
“這幫村民就沒人能管嗎?這不是霸占市場是什麽?”張俊濤聽完氣憤不已。
王洪慶倒是很平靜,“你看問題太淺了。”
看見張俊濤不解的神情,又緩緩開口,“你想,在這之前這些村民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多少代了?他們苦不苦?
前些年農村戶口連個學都不好上,進個廠子都不好進,除了上大學有什麽出路?憑什麽不讓人吃一口開發建設的紅利?
而且你把人家的地都征了,這些人以後的營生是什麽?就給那幾套房那點兒錢你讓他們徹底脫離了農民這個詞兒,他們以後怎麽生存?
是有不少分了許多房位置還不錯,光是收租子都可以幾代衣食無憂,可他畢竟是少數,而且大都是在一線城市。
真正像咱們這些地方的村民,按現在的政策可不像以前一家一棟小樓的幾十個小間能出租。
現在都是高層是小區,每家都拿出來租的就那麽兩三套,到手的也就二三百萬,你看買一套大點兒的商品房夠不?
“那也比城市這些打工的強不少吧。”
“話是沒錯,可他們坐吃山空的你讓這些人幹什麽?突然有了房有了錢,一個個的都不知道以後的路,就是願意出來上班的,不是幹個保安就是幹個保潔,可這下一代呢?”
張俊濤點點頭,這個倒是真是這個理,之前他老爸銀行有一個保潔,就是家裏拆遷分了不少錢,結果兒女都給自己買了寶馬奧迪的,一天天的沒事幹,就是耍耍牌無所事事,隻有那保潔還在每天上班,用他的話說不能閑,閑下來這錢幾天就霍霍完了,孫子孫女也不好好上學,這以後咋辦?
“這幾年咱們單位多少保安保潔家裏拆遷分到錢不幹的,一個個現在都在家閑著。
這方麵也沒個正確引導啥的,一下子富起來都不會了。
之前咱們一個保安主管也是因為這辭職,找到問我以後幹啥,這小子還算機靈點兒看得遠,你知道我咋給他建議的?”
看張俊濤搖搖頭又接著說道:“我跟他說,拿錢買套商品房全家搬出去,你已經不是純粹的農民了,回遷房就是一個新村。
為了下一代必須搬出去,讓孩子適應新的生活養成新的習慣。這樣對孩子以後上學就業,直到步入社會都是不一樣的。
剩下的買輛車一般的能代步就行,去跑網約車。哪怕跑半天歇半天,但是不能閑著,一個月好歹也有幾千的收入,人不至於頹下來。
再有剩的存個大額,回遷的房子租出去收點租子,這樣一來環境也變了,別人找你借錢也能看到你都花了,過個幾年後再看情況規劃。
不至於啥都不幹燒的慌,沒幾年你就會後悔。”
“這倒也是個辦法。”張俊濤對此倒是很認可,人不能閑,閑下來就是事。
“這主要是看一家之主咋給家裏掌舵,他隻要沒被迷住眼咋都好說,你像宋誌勇他老子缺錢嗎?人家拆遷分下來也不少,但就是不給他買車,找人送到咱們這兒說啥先讓他兒子待幾年在說,這就是眼光,就是智慧。”
張俊濤邊聽邊點頭,他突然感到奇怪,聽領導這麽講,這些村民撈這點兒占這些的也就這個階段倒是能說的過去。可聽說他對村民清運這塊兒發了不少脾氣,和對方吵了幾仗都摔了杯子,這又是為什麽?
王洪慶一聽他的疑問笑了起來,“集團是讓物業必須找他們,這個我沒辦法。我也確實理解,可為什麽要吵仗?不但吵仗我每次哄著讓他們先拉,末了還拖著不給他們簽字,為什麽?”
是啊,為什麽?張俊濤聽到這個問題又踢了回來更是迷惑。
“沒有集團的電話,這幫人不找過去我是不會主動簽字的。”王洪慶又補充了一句,臉上還露出一抹狡猾的笑容。
為什麽集團來電話才簽字?
突然,他腦子裏靈光一閃想到了什麽,“集團是讓我們用他們,但是沒讓物業虧這麽多,而且物業也沒錢付這個必須由集團來付,隻有這樣……”張俊濤不說了,他心裏明白了。
是,這裏麵也是有學問的,這些事兒老板不會過問的這麽細,你痛痛快快地把賬結了。
可一虧就是大幾十萬,人家集團也有話說,我讓你找他你不會按市場價走,你是真把老板的錢不當錢。
這裏外裏他王洪慶不肚子疼才怪,搞不好還懷疑到他的人品,隻有這樣我讓你拉但價錢還高,拉的不好的我就不結賬,你找集團去。
他頂不住了,自然會要求物業簽字付款,這樣,老板問起來都不用物業回話,自然就有人去解釋。
這也是一頭老狐狸,可再一想,這樣未嚐不是一種生存的經驗。
他知道這是王洪慶在教他做事,心裏不由感激對方對自己的一再容忍和提點,但是說破不點破,以後,可不能再這樣了。
“還好,這也就是這個階段,多少他不是長期的,等裝修期過了也就好了。”
“你小子想的又簡單了,垃圾這一塊,這麽大的項目,你一年不往裏麵扔個十萬八萬的你試試?”王洪慶搖搖頭。
這咋裝修期過了還要貼錢?這又是什麽道道?
“您說的有那麽點道理,可我就覺得憋屈,這一天到晚辛辛苦苦的還要無端受這些個無理取鬧,居然還有動手的?”
“你就非得和這幾個人置氣?你幹什麽都會碰到這種人,這麽多業主你咋不看那些好的?劉叔,還有上次的呂老師和趙姐,他們的這些正能量可也不少,你非得和這麽幾個人過不去?
我問你業主和我們有仇嗎?人家花大幾百萬跑這兒買房是沒事幹和你找事兒?
你知道集團有位副總曾經說過一句話,業主花幾百萬買的房,可能是他這輩子的收入。
還要還著房貸,說是給銀行實際上是給開發商在一輩子打工,咱就不能多點理解和包容。
你是幹物業的可業主不懂啊,站在他的角度,他就認為你不讓我回家他就認為這些地方我該停車。
咱們是幹這個了解這些,所以就得要有耐心有包容的去麵對去解決。
打個比方,你到飯店吃飯菜上的慢了或者有點啥問題了你會怎麽辦?你是不是也去找服務員,遇到個火爆點的是不是也會去罵人啥的?
可這和服務員有多大關係?但是你幹了這個就得受這份氣,難不成都不幹了?
老板花錢請咱們來是解決問題的,結果因為咱的原因和業主杠起來,那他這店還開不開他這事還做不做?”
聽到這些,張俊濤已經完全平靜下來。
仔細想來也是這麽個道理,幹嘛非要盯著這一兩個人一兩件事的?自己以前不管是創業期還是到外麵旅遊的時候,不也能碰到這種糟心人糟心事兒嗎?
再看看王洪慶苦口婆心的樣子,不覺有些慚愧,“領導,對不住了,今天要不是您,我……”
“沒關係,沒有人天生就做得多好,你們這代其實不容易,看似機會很多,可實際壓力很大。
在爆炸式的信息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本心,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以後這種事兒還會再發生,記住一點,你是給自己在做,給自己家人在搏,這副擔子不能說扔就扔。
離了你誰都可以上,隻是做的好壞罷了。而業主始終是業主他不會改變。你想想,因為他的習慣也好素質也罷讓你丟了工作失去平台的劃來嗎?
而恰恰處理好這些問題這些事情,又是能力的體現,這個一定要記住,以後再不能衝動了。”
“我懂了領導,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就會把它做好,以後再不會這樣衝動了。”
張俊濤說完,忽然又想起那天晚上清運垃圾的事兒。閆軍是指望不上了,他就把自己的看法又重申了一遍。
“難。”王洪慶聽了以後沉默了一會兒,才發出一聲感歎。
他從抽屜裏翻了翻,拿出一個文件夾遞了過來,張俊濤不解地接過來,打開一看,沒一會兒,他皺著眉頭吃驚的抬起頭,“建築垃圾清運這塊兒居然虧了這麽多?”
原來,這是一份裝修期建築垃圾清運費的報表。
一期自裝修開始至今,不含這次開始清運的一共結了三次賬。這三次頭兩次清運720車每車580元,第三次清運415車每車清運620元,共計67萬餘元。
而一期總共收取的建築垃圾費才三十萬出頭,光這一項就已經虧了三十餘萬,再加上這次,可以說是全部在貼錢清運。
“不是說清運建築垃圾這塊兒物業還能掙不少錢,怎麽會這樣?這裏麵……”
“這裏麵什麽事兒都沒有,但誰也沒辦法。”王洪慶知道他心裏所想,就給他慢慢的做了解釋。
現行的裝修垃圾清運費是每平方米三元,這個價格是物價部門核定的,距今已經快二十年了。
那會兒,一車的清運費才八十元左右,物業的確能賺不少錢。可後來,大約在十年前因為政府治理渣土車,所有車輛統一管理,車廂加蓋辦理手續啥的,運費一下子就漲到了兩百多一車。車的運輸量也因為車廂加蓋變小了,但總的來說,物業還能賺錢隻是賺的少了。
可近幾年,一個是周邊的垃圾填埋場基本都飽和了,車輛清運越來越遠,每車的傾倒費也是翻了幾倍。加上油價,人工都大幅上漲,這清運費也就隨之漲到了四百五左右一車,這個時候物業就比較難了。
但是說實話,就這樣勉強也能保持收支平衡。如果有些業主砸非承重牆和改擴的在加收點費用,還能有點結餘。
可現在,這個項目清運垃圾被原先拆遷的村子盯上了。本身,建築的土方就是他們的,現在這塊不給也不行,開發商也沒辦法就壓下來給了他們,這價錢直接就漲到了580元一車,而且還不給你好好裝。
再加上霧霾原因動不動就停運,一積攢就是一大堆,好不容易準運了可就那幾天時間,你還得求著人家派車來,價錢就又漲到了620元一車,就這都是再三談下來的。
而這次更是直接放話,沒有750元一車根本就不拉,這好說歹說得先拉走,馬上交房了實在堆不得。
“這幫村民就沒人能管嗎?這不是霸占市場是什麽?”張俊濤聽完氣憤不已。
王洪慶倒是很平靜,“你看問題太淺了。”
看見張俊濤不解的神情,又緩緩開口,“你想,在這之前這些村民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多少代了?他們苦不苦?
前些年農村戶口連個學都不好上,進個廠子都不好進,除了上大學有什麽出路?憑什麽不讓人吃一口開發建設的紅利?
而且你把人家的地都征了,這些人以後的營生是什麽?就給那幾套房那點兒錢你讓他們徹底脫離了農民這個詞兒,他們以後怎麽生存?
是有不少分了許多房位置還不錯,光是收租子都可以幾代衣食無憂,可他畢竟是少數,而且大都是在一線城市。
真正像咱們這些地方的村民,按現在的政策可不像以前一家一棟小樓的幾十個小間能出租。
現在都是高層是小區,每家都拿出來租的就那麽兩三套,到手的也就二三百萬,你看買一套大點兒的商品房夠不?
“那也比城市這些打工的強不少吧。”
“話是沒錯,可他們坐吃山空的你讓這些人幹什麽?突然有了房有了錢,一個個的都不知道以後的路,就是願意出來上班的,不是幹個保安就是幹個保潔,可這下一代呢?”
張俊濤點點頭,這個倒是真是這個理,之前他老爸銀行有一個保潔,就是家裏拆遷分了不少錢,結果兒女都給自己買了寶馬奧迪的,一天天的沒事幹,就是耍耍牌無所事事,隻有那保潔還在每天上班,用他的話說不能閑,閑下來這錢幾天就霍霍完了,孫子孫女也不好好上學,這以後咋辦?
“這幾年咱們單位多少保安保潔家裏拆遷分到錢不幹的,一個個現在都在家閑著。
這方麵也沒個正確引導啥的,一下子富起來都不會了。
之前咱們一個保安主管也是因為這辭職,找到問我以後幹啥,這小子還算機靈點兒看得遠,你知道我咋給他建議的?”
看張俊濤搖搖頭又接著說道:“我跟他說,拿錢買套商品房全家搬出去,你已經不是純粹的農民了,回遷房就是一個新村。
為了下一代必須搬出去,讓孩子適應新的生活養成新的習慣。這樣對孩子以後上學就業,直到步入社會都是不一樣的。
剩下的買輛車一般的能代步就行,去跑網約車。哪怕跑半天歇半天,但是不能閑著,一個月好歹也有幾千的收入,人不至於頹下來。
再有剩的存個大額,回遷的房子租出去收點租子,這樣一來環境也變了,別人找你借錢也能看到你都花了,過個幾年後再看情況規劃。
不至於啥都不幹燒的慌,沒幾年你就會後悔。”
“這倒也是個辦法。”張俊濤對此倒是很認可,人不能閑,閑下來就是事。
“這主要是看一家之主咋給家裏掌舵,他隻要沒被迷住眼咋都好說,你像宋誌勇他老子缺錢嗎?人家拆遷分下來也不少,但就是不給他買車,找人送到咱們這兒說啥先讓他兒子待幾年在說,這就是眼光,就是智慧。”
張俊濤邊聽邊點頭,他突然感到奇怪,聽領導這麽講,這些村民撈這點兒占這些的也就這個階段倒是能說的過去。可聽說他對村民清運這塊兒發了不少脾氣,和對方吵了幾仗都摔了杯子,這又是為什麽?
王洪慶一聽他的疑問笑了起來,“集團是讓物業必須找他們,這個我沒辦法。我也確實理解,可為什麽要吵仗?不但吵仗我每次哄著讓他們先拉,末了還拖著不給他們簽字,為什麽?”
是啊,為什麽?張俊濤聽到這個問題又踢了回來更是迷惑。
“沒有集團的電話,這幫人不找過去我是不會主動簽字的。”王洪慶又補充了一句,臉上還露出一抹狡猾的笑容。
為什麽集團來電話才簽字?
突然,他腦子裏靈光一閃想到了什麽,“集團是讓我們用他們,但是沒讓物業虧這麽多,而且物業也沒錢付這個必須由集團來付,隻有這樣……”張俊濤不說了,他心裏明白了。
是,這裏麵也是有學問的,這些事兒老板不會過問的這麽細,你痛痛快快地把賬結了。
可一虧就是大幾十萬,人家集團也有話說,我讓你找他你不會按市場價走,你是真把老板的錢不當錢。
這裏外裏他王洪慶不肚子疼才怪,搞不好還懷疑到他的人品,隻有這樣我讓你拉但價錢還高,拉的不好的我就不結賬,你找集團去。
他頂不住了,自然會要求物業簽字付款,這樣,老板問起來都不用物業回話,自然就有人去解釋。
這也是一頭老狐狸,可再一想,這樣未嚐不是一種生存的經驗。
他知道這是王洪慶在教他做事,心裏不由感激對方對自己的一再容忍和提點,但是說破不點破,以後,可不能再這樣了。
“還好,這也就是這個階段,多少他不是長期的,等裝修期過了也就好了。”
“你小子想的又簡單了,垃圾這一塊,這麽大的項目,你一年不往裏麵扔個十萬八萬的你試試?”王洪慶搖搖頭。
這咋裝修期過了還要貼錢?這又是什麽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