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濤這會兒也有點上頭了,王洪慶的這種惆悵感染到了他,心情同樣變得沉重起來。
照這樣算法,這個開發商的品牌物業。以後的路是不是越走越窄了?
“物業要想做好,不是一個項目那幾個人就行的,物業的專業性還是很強的。
你看咱們除了項目之外,總公司還有一堆人,專門做項目的專業指導,製度匯編、績效考核、培訓檢查、品質督導、集中采購,包括涉及到工商稅務,協會和上級主管單位,以及質監局,避雷,供水供電,公安消防,社區街辦,勞動司法這些職能部門的溝通配合。
這些事如果下放到各項目,那又得多少人去操作,哪還有精力去做好日常服務?
你知道嗎,公司那幾個主管領導的工資都是集團開的,咱物業根本就承擔不起,其他人的費用也是各項目分攤。
現在咱公司除了幾個寫字樓商業項目能盈利,住宅項目不虧的少賺的都是不錯了。”
“可還有市場化沒有開發商背景的,活得也挺好的也能正常運轉下來。”張俊濤開口說道。
“所以我說這個行業被我們這種玩壞了,同樣的物業費,你去參照對比一下,不是我誇口,在這兒待慣了在那種地方你就不習慣。
可也正是這樣,真正地產退潮的時候,跟人家比起來我們不一定活得比人家好,因為他們的業主已經習慣這種正常化的物業服務,而咱們的業主心理落差就太大了。”
“說到底都是一個錢。”張俊濤點點頭。
“沒錯,企業存在就是掙錢。沒錢,減編製降標準然後業主拒繳費,這就是個死循環,這種情況你換誰來都不行。
隻有掙了錢,企業才會反饋,去做一些方便業主有利於業主的事,冬天扶手暖包,熱飲,社區活動這些沒錢怎麽搞?”
“可有些企業為什麽不願意走?不掙錢不幹就完了。”
“走?你說的容易,一大攤子人咋辦?在這兒待一天就能收一天錢,錢少了有錢少的幹法。
說到底不會虧錢,真虧錢的你留都留不住,喊破天也是為了掙錢,就是剛才說的降低標準少服務,最後死循環,這隻是個時間問題,久了的話都得爆發。”王洪慶撇了撇嘴。
“那現在不是鼓勵成立業委會自管自治,這樣不是對物業就有監管有督促了。”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王洪慶聽了這話搖頭一笑,伸手掐滅了煙又咂了一口酒,“業委會不好幹,勞心勞力千辛萬苦地運作起來,終於成立了。
完了和物業待的時間一長,這才發現很多問題想當然了。
收益你拿走,可以,服務要提高,維修要及時,沒問題,錢呢?咱不說提高費用,光是五花八門不交費的他就沒辦法。
停車問題,充電問題,亂搭亂建,寵物飼養,噪音擾民,樓道堆放這些個事你能解決哪個?
業委會成立不是光給物業套上緊箍咒,他得有責任,這些關於業主關注的問題,物業肯定是按他的要求辦,可這事換誰來也不成。
時間一長,被物業把問題引導過來又成了挨罵的,這回不罵物業罵業委會了。
我這義務勞動一天天累死累活的,還要挨罵受訓的憑什麽?要麽散夥,要麽就變了性質。
你不是說我貪嗎?不是說我和物業蛇鼠一窩嗎?別白說咱就這麽幹了。
所以說,有業委會成立後物業好轉的,可那些受項目大小,人員構成等多方麵因素促成,真沒有複製性,你就找不出幾個來。
咱就說換物業,成,把物業換了。
可除了體量大點的項目,說白了人家一測算能掙錢,這才有人願意來,想吸引品牌的,那更是項目本身的定位和體量都不錯的。
可這種小區換物業,首要前提是不會漲價,在原基礎上提升物業服務。
而換的那些說墊資幾百萬來的你信嗎?
我不信,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讓他把幾百萬打到監管賬戶去,按計劃招標完成你看有幾家願意?真給你花點了,這錢還不是在從你身上賺回去。
跑這兒來不為掙錢隻為回饋社會,誰信哪?前麵管了多少年留了一堆問題,沒有錢你讓他咋解決?敢動大修資金你試試,罵不死你才怪!
看著熱鬧而已,你到那些換了的小區去問問,有幾個真正感覺滿意的了?時間一長,還不都一個樣。
這些靠開發商補貼打出來的品牌,真讓他光著膀子去拚,還真不一定能打。”
張俊濤也給自己點了根煙,王洪慶說的這些,他自己分析是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可他也沒辦法反駁,畢竟,事實上大部分情況的確如此。
“難怪總是聽人說社區街辦那些,對成立業委會換物業的並不支持。”
“支持,怎麽不支持?你按流程走沒人和你打絆子,可人家有自己的工作,隻能靠你們自己去跑,去拉票唱票走程序的沒毛病吧。
咱就說現在很多業主提出自治自管,你怎麽自治?成立一個物業公司?那還不一樣又回到原點了。
就咱一期這大小的項目,想做好點你找個專業點的職業經理人,每個月沒個萬兒八千的誰給你幹,完了大小事兒你業委會還都得出頭。
碰上個電梯困人,摔傷滑倒的安全事故,誰去談?賠不賠?都不讓掙錢了這錢誰攤?就今天這種問題他怎麽辦?
這些業委會人幹的一樣勞心勞肺的活兒,你給人發錢不?多了不說你敢給個三五千的,那報表一出來業主不噴死你才怪。
那些說不成立公司就招些人的,行,你項目有專業設備的那些,你且等著三天兩頭用大修資金。
沒有專業性計劃性的維護,設備能好得了?那些專業要求檢測標準的誰去負責?
那麽多職能部門誰去跑誰去辦手續?最後出了事故出了問題誰來擔責?誰來對受損的業主負責?
政府消防安全檢查,特種設備檢查,過去有問題對物業處罰,有事故追究物業領導責任。
可你自管自治了誰去負這個責?業委會那些個熱心腸的,專業不專業咱不說,最後在攤點事你願意嗎?而且你攤都沒法攤,那就是一自然人,你怎麽追究責任?
說實話,最有可能自治的是那些老舊小區,沒什麽設備設施,水電直供也沒有暖氣啥的,硬件條件是有了,可這種小區留下來的,不是老弱生活困難的就是出租戶,你就根本沒辦法實施,中心隻是不想交錢。”
可能是喝酒的原因,王洪慶把心裏所想,不管對的錯的全都倒了出來。
照這樣算法,這個開發商的品牌物業。以後的路是不是越走越窄了?
“物業要想做好,不是一個項目那幾個人就行的,物業的專業性還是很強的。
你看咱們除了項目之外,總公司還有一堆人,專門做項目的專業指導,製度匯編、績效考核、培訓檢查、品質督導、集中采購,包括涉及到工商稅務,協會和上級主管單位,以及質監局,避雷,供水供電,公安消防,社區街辦,勞動司法這些職能部門的溝通配合。
這些事如果下放到各項目,那又得多少人去操作,哪還有精力去做好日常服務?
你知道嗎,公司那幾個主管領導的工資都是集團開的,咱物業根本就承擔不起,其他人的費用也是各項目分攤。
現在咱公司除了幾個寫字樓商業項目能盈利,住宅項目不虧的少賺的都是不錯了。”
“可還有市場化沒有開發商背景的,活得也挺好的也能正常運轉下來。”張俊濤開口說道。
“所以我說這個行業被我們這種玩壞了,同樣的物業費,你去參照對比一下,不是我誇口,在這兒待慣了在那種地方你就不習慣。
可也正是這樣,真正地產退潮的時候,跟人家比起來我們不一定活得比人家好,因為他們的業主已經習慣這種正常化的物業服務,而咱們的業主心理落差就太大了。”
“說到底都是一個錢。”張俊濤點點頭。
“沒錯,企業存在就是掙錢。沒錢,減編製降標準然後業主拒繳費,這就是個死循環,這種情況你換誰來都不行。
隻有掙了錢,企業才會反饋,去做一些方便業主有利於業主的事,冬天扶手暖包,熱飲,社區活動這些沒錢怎麽搞?”
“可有些企業為什麽不願意走?不掙錢不幹就完了。”
“走?你說的容易,一大攤子人咋辦?在這兒待一天就能收一天錢,錢少了有錢少的幹法。
說到底不會虧錢,真虧錢的你留都留不住,喊破天也是為了掙錢,就是剛才說的降低標準少服務,最後死循環,這隻是個時間問題,久了的話都得爆發。”王洪慶撇了撇嘴。
“那現在不是鼓勵成立業委會自管自治,這樣不是對物業就有監管有督促了。”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王洪慶聽了這話搖頭一笑,伸手掐滅了煙又咂了一口酒,“業委會不好幹,勞心勞力千辛萬苦地運作起來,終於成立了。
完了和物業待的時間一長,這才發現很多問題想當然了。
收益你拿走,可以,服務要提高,維修要及時,沒問題,錢呢?咱不說提高費用,光是五花八門不交費的他就沒辦法。
停車問題,充電問題,亂搭亂建,寵物飼養,噪音擾民,樓道堆放這些個事你能解決哪個?
業委會成立不是光給物業套上緊箍咒,他得有責任,這些關於業主關注的問題,物業肯定是按他的要求辦,可這事換誰來也不成。
時間一長,被物業把問題引導過來又成了挨罵的,這回不罵物業罵業委會了。
我這義務勞動一天天累死累活的,還要挨罵受訓的憑什麽?要麽散夥,要麽就變了性質。
你不是說我貪嗎?不是說我和物業蛇鼠一窩嗎?別白說咱就這麽幹了。
所以說,有業委會成立後物業好轉的,可那些受項目大小,人員構成等多方麵因素促成,真沒有複製性,你就找不出幾個來。
咱就說換物業,成,把物業換了。
可除了體量大點的項目,說白了人家一測算能掙錢,這才有人願意來,想吸引品牌的,那更是項目本身的定位和體量都不錯的。
可這種小區換物業,首要前提是不會漲價,在原基礎上提升物業服務。
而換的那些說墊資幾百萬來的你信嗎?
我不信,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讓他把幾百萬打到監管賬戶去,按計劃招標完成你看有幾家願意?真給你花點了,這錢還不是在從你身上賺回去。
跑這兒來不為掙錢隻為回饋社會,誰信哪?前麵管了多少年留了一堆問題,沒有錢你讓他咋解決?敢動大修資金你試試,罵不死你才怪!
看著熱鬧而已,你到那些換了的小區去問問,有幾個真正感覺滿意的了?時間一長,還不都一個樣。
這些靠開發商補貼打出來的品牌,真讓他光著膀子去拚,還真不一定能打。”
張俊濤也給自己點了根煙,王洪慶說的這些,他自己分析是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可他也沒辦法反駁,畢竟,事實上大部分情況的確如此。
“難怪總是聽人說社區街辦那些,對成立業委會換物業的並不支持。”
“支持,怎麽不支持?你按流程走沒人和你打絆子,可人家有自己的工作,隻能靠你們自己去跑,去拉票唱票走程序的沒毛病吧。
咱就說現在很多業主提出自治自管,你怎麽自治?成立一個物業公司?那還不一樣又回到原點了。
就咱一期這大小的項目,想做好點你找個專業點的職業經理人,每個月沒個萬兒八千的誰給你幹,完了大小事兒你業委會還都得出頭。
碰上個電梯困人,摔傷滑倒的安全事故,誰去談?賠不賠?都不讓掙錢了這錢誰攤?就今天這種問題他怎麽辦?
這些業委會人幹的一樣勞心勞肺的活兒,你給人發錢不?多了不說你敢給個三五千的,那報表一出來業主不噴死你才怪。
那些說不成立公司就招些人的,行,你項目有專業設備的那些,你且等著三天兩頭用大修資金。
沒有專業性計劃性的維護,設備能好得了?那些專業要求檢測標準的誰去負責?
那麽多職能部門誰去跑誰去辦手續?最後出了事故出了問題誰來擔責?誰來對受損的業主負責?
政府消防安全檢查,特種設備檢查,過去有問題對物業處罰,有事故追究物業領導責任。
可你自管自治了誰去負這個責?業委會那些個熱心腸的,專業不專業咱不說,最後在攤點事你願意嗎?而且你攤都沒法攤,那就是一自然人,你怎麽追究責任?
說實話,最有可能自治的是那些老舊小區,沒什麽設備設施,水電直供也沒有暖氣啥的,硬件條件是有了,可這種小區留下來的,不是老弱生活困難的就是出租戶,你就根本沒辦法實施,中心隻是不想交錢。”
可能是喝酒的原因,王洪慶把心裏所想,不管對的錯的全都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