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靈桃有忐忑,有期待也有激動,市券上麵寫著她的名字,將來繳納商稅的時候也是以她的名義。
雖然這是兩房共有的生意,但知道記在自己名下,她還是忍不住歡喜,這代表著趙家的信任和接納。
趙老大和趙老二都沒參與這事,前者已經失去了兒女的敬愛,後者知道自家婆娘和小兒子都是不省心的東西,自己不摻和,到時趙二郎也好做事。
“二郎,爹不如你三叔四叔聰明,很多事情都想不到,但你娘和三郎我管著呢,你要做啥自己去做,家裏的地不用你惦記。”
趙老二臉色的溝壑又多了幾道,“等三郎到了成親的年紀,我就會把家分了,三郎……將來怎麽樣,全靠他自己,我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你這個當哥哥的就更不用去管,誰都是爹娘生的,沒道理要一個去顧著另一個。”
趙二郎憑心而論,他對這個親弟弟沒什麽感情,兩人一向性子不合,雖然住在一個屋簷下,但還沒有趙大郎來的親。
他不是沒想過好好教,可沒說兩句趙三郎就摔門翻白眼,任誰都不會熱臉貼冷屁股,可要說一點感情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畢竟打斷骨頭連著筋,將來趙三郎的日子過的不好,他能幫還是會幫一把,但絕對不會費心費力。
屋子裏添了兩個櫃子和桌子,地麵十分幹淨齊整,一看就不是許氏收拾的,估計又是奶奶幫忙打掃了一下。
他趴在箱子邊看自己的寶貝,好幾套沒有用過的筆墨紙硯,四嬸說等自己將來生了兒子就能用的上,可那得等多久啊!
像蓉寶嘉寶都是五歲才摸筆,他就算今年娶媳婦,明年生孩子,也得還要個七八年才能用的上,到時不知道這些東西會不會放壞。
吳氏近來精神很好,有蓉寶嘉寶念書的緣故,也有大孫子娶媳婦的緣故,還有幾個兒子現在都能掙很多錢的緣故。
她睡的早,醒的也早,沒有點油燈,搬著長凳子坐到門外,點了屋簷下的燈籠做衣裳。
趙老頭以前的衣裳都是那種耐髒耐磨的葛衣和麻衣,她最近做的這幾塊料子都是好看的棉布,就是覺得有一天,自家老頭子不用下地幹活了,也穿些好衣裳。
日光東升,後院裏的雞“咯咯咯”的叫個不停。
許靈桃穿好衣服就拿著籃子去撿雞蛋,順便把家裏的雞都放出來覓食,以前分家得來的雞都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她前幾天才跟吳氏去鎮上買了十幾隻小雞仔,如今剛長大一些,淡黃色的毛,小嘴巴小爪子,叫聲又細又小,十分可愛。
鍋裏的豆粥熬的濃稠,配上饅頭和油水菜,這樣吃一頓肚子裏才有勁,下地幹活也能輕鬆一點。
趙大郎在她起床後也跟著起身,夫妻倆各自忙活一會,就把自己收拾出來的幹菜野貨,各種竹編裝上車,還有晴姐慧姐打的絡字,許靈桃做的鞋墊,趙老頭打的草鞋,雞蛋葫蘆瓢,反正能賣錢的東西都有。
許氏看著好奇,“桃子啊,你們這是幹嘛去啊?”
趙二郎在灶房大聲道:“四叔開了個雜貨鋪,我們把東西放裏麵賣呢。”
他端著半碗粥出門,“娘,你不是說要上山嗎?我剛才瞧見好幾個嬸子背著筐往山上去了。”
“這群貪財婆娘。”許氏一聽頓時急眼,從柴房隨便拿個背簍就火燒屁股一樣往山上跑。
她現在已經不賣雞毛了,有一個更掙錢的東西,就是山上的各種野菜,兩大筐能有二十多文呢。
趙二郎在中間吞了不少錢,不是坑親娘,而是怕許氏有錢之後又惦記娘家。
六十文一天,半個月就有一兩多,按照許氏的脾氣,一定會去娘家炫耀,到時被爹娘哥嫂哄哄,錢全給出去了。
趙二郎覺得自己虧的慌,他寧願這錢是被許氏花了,也不想便宜他舅舅家。
雜貨鋪開張很隨意,頭天把地方收拾出來,貨物擺上,第二天尋個好時辰,點了幾個炮仗熱鬧熱鬧。
這周圍沒什麽店鋪,但位置好,處於三條大路的交匯口,地方也大,一些竹編的東西都能放下。
大家夥有時圖近就直接去店裏買菜,都是一大早運進城的新鮮貨,不比集市上的差。
還有趙氏做的各種醃菜,成本就是些鹽和酒,味道十分不錯,很得大家夥喜歡。
生意在一天一天的變好,到蓉寶嘉寶放假那天,一天都有兩百文的掙頭了。
原本接人的是趙二郎,可老楊頭想外孫,就攬過這事。
放假當天,他駕著馬車去接人。
蓉寶嘉寶還不知道爹娘去府城的事,她和嘉寶在門口找了半天也沒見到趙老四的人影。
吃了幾樣東西,又圍在一塊說了會話,蓉寶終於忍不住嘀咕出聲,“爹不會忘記我們放假了吧。”
嘉寶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畢竟六哥就經常被忘記,他又往人群裏看了一圈,突然發現一輛十分眼熟的馬車。
兩人猛然起身,跑過去圍著拉車的小黑馬轉來轉去。
蓉寶不太自信道:“這好像是舅舅家的馬車。”
嘉寶又看了幾眼車廂,十分肯定道:“就是舅舅家的馬車。”
“舅舅回來了,”蓉寶驚呼出聲,“舅舅人呢。”
她扯著嗓子喊,“舅舅!”
這一喊幾乎讓周圍一大半的男人都扭頭看過來,嘉寶趕緊躲到車廂後,他小聲道:“你別喊,說不定是姥爺來接我們呢。”
蓉寶也躲過來,“那姥爺在哪呀?”
嘉寶的目光落在巷口。
老楊頭就住在城裏,一下子就到了學堂門口,可蓉寶嘉寶今日散學比較晚,半天都不見人影,他瞧見周邊有賣吃食的,就拿錢轉了一圈,剛想回去,腳就不自覺的往人堆擠去,想看看是什麽熱鬧。
人堆裏是三個婦人,兩個躺坐在地上,衣裳淩亂,臉上還有紅痕,站著的那個也沒好到哪去,臉上被抓的沒一塊好肉,但衣服和頭發還算整齊。
蓉寶嘉寶從大人的屁股後麵擠進去,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裏麵的老楊頭。
雖然這是兩房共有的生意,但知道記在自己名下,她還是忍不住歡喜,這代表著趙家的信任和接納。
趙老大和趙老二都沒參與這事,前者已經失去了兒女的敬愛,後者知道自家婆娘和小兒子都是不省心的東西,自己不摻和,到時趙二郎也好做事。
“二郎,爹不如你三叔四叔聰明,很多事情都想不到,但你娘和三郎我管著呢,你要做啥自己去做,家裏的地不用你惦記。”
趙老二臉色的溝壑又多了幾道,“等三郎到了成親的年紀,我就會把家分了,三郎……將來怎麽樣,全靠他自己,我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你這個當哥哥的就更不用去管,誰都是爹娘生的,沒道理要一個去顧著另一個。”
趙二郎憑心而論,他對這個親弟弟沒什麽感情,兩人一向性子不合,雖然住在一個屋簷下,但還沒有趙大郎來的親。
他不是沒想過好好教,可沒說兩句趙三郎就摔門翻白眼,任誰都不會熱臉貼冷屁股,可要說一點感情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畢竟打斷骨頭連著筋,將來趙三郎的日子過的不好,他能幫還是會幫一把,但絕對不會費心費力。
屋子裏添了兩個櫃子和桌子,地麵十分幹淨齊整,一看就不是許氏收拾的,估計又是奶奶幫忙打掃了一下。
他趴在箱子邊看自己的寶貝,好幾套沒有用過的筆墨紙硯,四嬸說等自己將來生了兒子就能用的上,可那得等多久啊!
像蓉寶嘉寶都是五歲才摸筆,他就算今年娶媳婦,明年生孩子,也得還要個七八年才能用的上,到時不知道這些東西會不會放壞。
吳氏近來精神很好,有蓉寶嘉寶念書的緣故,也有大孫子娶媳婦的緣故,還有幾個兒子現在都能掙很多錢的緣故。
她睡的早,醒的也早,沒有點油燈,搬著長凳子坐到門外,點了屋簷下的燈籠做衣裳。
趙老頭以前的衣裳都是那種耐髒耐磨的葛衣和麻衣,她最近做的這幾塊料子都是好看的棉布,就是覺得有一天,自家老頭子不用下地幹活了,也穿些好衣裳。
日光東升,後院裏的雞“咯咯咯”的叫個不停。
許靈桃穿好衣服就拿著籃子去撿雞蛋,順便把家裏的雞都放出來覓食,以前分家得來的雞都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她前幾天才跟吳氏去鎮上買了十幾隻小雞仔,如今剛長大一些,淡黃色的毛,小嘴巴小爪子,叫聲又細又小,十分可愛。
鍋裏的豆粥熬的濃稠,配上饅頭和油水菜,這樣吃一頓肚子裏才有勁,下地幹活也能輕鬆一點。
趙大郎在她起床後也跟著起身,夫妻倆各自忙活一會,就把自己收拾出來的幹菜野貨,各種竹編裝上車,還有晴姐慧姐打的絡字,許靈桃做的鞋墊,趙老頭打的草鞋,雞蛋葫蘆瓢,反正能賣錢的東西都有。
許氏看著好奇,“桃子啊,你們這是幹嘛去啊?”
趙二郎在灶房大聲道:“四叔開了個雜貨鋪,我們把東西放裏麵賣呢。”
他端著半碗粥出門,“娘,你不是說要上山嗎?我剛才瞧見好幾個嬸子背著筐往山上去了。”
“這群貪財婆娘。”許氏一聽頓時急眼,從柴房隨便拿個背簍就火燒屁股一樣往山上跑。
她現在已經不賣雞毛了,有一個更掙錢的東西,就是山上的各種野菜,兩大筐能有二十多文呢。
趙二郎在中間吞了不少錢,不是坑親娘,而是怕許氏有錢之後又惦記娘家。
六十文一天,半個月就有一兩多,按照許氏的脾氣,一定會去娘家炫耀,到時被爹娘哥嫂哄哄,錢全給出去了。
趙二郎覺得自己虧的慌,他寧願這錢是被許氏花了,也不想便宜他舅舅家。
雜貨鋪開張很隨意,頭天把地方收拾出來,貨物擺上,第二天尋個好時辰,點了幾個炮仗熱鬧熱鬧。
這周圍沒什麽店鋪,但位置好,處於三條大路的交匯口,地方也大,一些竹編的東西都能放下。
大家夥有時圖近就直接去店裏買菜,都是一大早運進城的新鮮貨,不比集市上的差。
還有趙氏做的各種醃菜,成本就是些鹽和酒,味道十分不錯,很得大家夥喜歡。
生意在一天一天的變好,到蓉寶嘉寶放假那天,一天都有兩百文的掙頭了。
原本接人的是趙二郎,可老楊頭想外孫,就攬過這事。
放假當天,他駕著馬車去接人。
蓉寶嘉寶還不知道爹娘去府城的事,她和嘉寶在門口找了半天也沒見到趙老四的人影。
吃了幾樣東西,又圍在一塊說了會話,蓉寶終於忍不住嘀咕出聲,“爹不會忘記我們放假了吧。”
嘉寶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畢竟六哥就經常被忘記,他又往人群裏看了一圈,突然發現一輛十分眼熟的馬車。
兩人猛然起身,跑過去圍著拉車的小黑馬轉來轉去。
蓉寶不太自信道:“這好像是舅舅家的馬車。”
嘉寶又看了幾眼車廂,十分肯定道:“就是舅舅家的馬車。”
“舅舅回來了,”蓉寶驚呼出聲,“舅舅人呢。”
她扯著嗓子喊,“舅舅!”
這一喊幾乎讓周圍一大半的男人都扭頭看過來,嘉寶趕緊躲到車廂後,他小聲道:“你別喊,說不定是姥爺來接我們呢。”
蓉寶也躲過來,“那姥爺在哪呀?”
嘉寶的目光落在巷口。
老楊頭就住在城裏,一下子就到了學堂門口,可蓉寶嘉寶今日散學比較晚,半天都不見人影,他瞧見周邊有賣吃食的,就拿錢轉了一圈,剛想回去,腳就不自覺的往人堆擠去,想看看是什麽熱鬧。
人堆裏是三個婦人,兩個躺坐在地上,衣裳淩亂,臉上還有紅痕,站著的那個也沒好到哪去,臉上被抓的沒一塊好肉,但衣服和頭發還算整齊。
蓉寶嘉寶從大人的屁股後麵擠進去,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裏麵的老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