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智上位之後,第一時間就將屬於林菀的人員盡數裁撤,全都換上了清河崔家本家之人。
不僅如此,他更是以防務優先為借口,將江寧城內,屬於其餘各家的勢力全部驅趕吞並。
將整個江寧城,打造成了獨屬他們清河崔家的一言堂。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自然全都逃不過崔盈盈的暗中支持。
畢竟兩家都是姓崔,且自從崔盈盈上位之後,清河崔家就以博陵崔家馬首是瞻。
之所以清河崔家能夠奪得頭籌,獨占江寧,那也與崔盈盈的支持脫不開幹係。
在崔明智完全掌控了江寧城後,崔盈盈就有意將其打造成一座軍事重鎮,成為崔家最後的保命手段,以及攻打北周的前沿陣地。
當然,這一切全都是暗中進行的,表麵上,博陵崔家和清河崔家還是彼此的競爭關係。
崔盈盈一家獨大,而清河崔家則是與其他幾家的五姓七望同氣連枝,共同對付崔盈盈和林菀。
原本崔盈盈的計劃很好,江寧也按照她的設想,建設的十分不錯。
隻可惜用人不淑,崔明智表麵上是個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大才。
但實際上卻是個什麽都不懂的軍事小白。
能將江寧打造成一座重鎮,也完全是因為之前林菀所部留下來的餘蔭,他隻不過是按部就班罷了。
將林菀所部盡數驅趕之後,剛開始的時候,還看不出什麽問題。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成不變的管理,慢慢就展現出了他的弊端。
林菀之前的計劃,的確也是想將江寧打造成軍事重鎮,進攻北周的前沿陣地。
隻不過,她所做的這一切,全都偏向於進攻方麵。
但崔盈盈和崔明智就不同了,他們是想將其打造成攻防兼備的軍事重鎮。
在完善了全部的工事之後,兩者間的矛盾就開始慢慢產生。
因為崔明智的不當管理,以及不停的安插崔姓族人,致使整個江寧城管理混亂不說,更是讓下麵的士卒怨聲哀道極為不滿。
當然,像崔家這樣的千年世家,其中肯定是有能人的。
隻不過,崔明智身為崔徵的嫡子,下一任的族長繼承人,又有誰敢質疑對方的決定?
隻要稍微有些頭腦的,都不會上趕著的去捅這個馬蜂窩。
更何況,崔明智將整個江寧拿下,讓整個崔家的實力突飛猛進,為族中子弟創造了無數前進的可能。
族人都對崔徵和崔明智這兩位老少族長褒獎有加,又有誰敢不知死活的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尋找不自在。
於是,在眾人的誇獎和讚美聲中,崔明智也漸漸迷失了自我,內心開始膨脹了起來。
當然,盡管內心膨脹,但他也是知道,自己能有今天,都是崔盈盈賜予的,所以對待崔盈盈的態度,不說言聽計從,隻能說卑躬屈膝了。
而崔徵,也看出了兒子已經被崔盈盈完全收服,雖然有意提醒,但想到如今的局勢,便也隻能望洋興歎,順其自然了。
畢竟現在清河崔家勢大,自己的博陵崔家隻不過是依附在人家身上,才能做大做強。
若是沒了崔盈盈的支持,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其餘幾家追上。
最關鍵的是,崔徵十分明白,崔盈盈是個有野心的女人,不可能與人分享果實,隻會做到一家獨大。
而他們五姓七望,早就是崔盈盈的囊中之物。
若不趁著現在對方還未完全發力,還將注意力集中在大唐,集中在李世民身上的時候主動投誠,那將來一旦對方抽出手來,第一個下手的,必定是同為五姓七望,同時崔姓世家的清河崔家。
畢竟,同為崔家家主,沒有人比他更知道想要吞並另一崔家的渴望了。
現在見自家兒子已經做出了抉擇,且崔盈盈如今勢大,即便五姓七望其餘幾家聯手,也斷然不是對方的對手。
所以,崔徵準備放棄了,打算成全崔盈盈,為清河崔家贏得一份生機。
於是乎,在崔徵的大力支持下,崔明智開始極速的向崔盈盈靠攏。
其餘幾家雖然察覺到了什麽,但卻已經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清河崔家快速壯大,而無可奈何。
於是,當他們得知蘇定方與薛仁貴紛紛從揚州戰場撤出,轉戰其他地方的時候,擔心會被當成炮灰,於是便在第一時間集結族人,撤出長江沿岸,撤往了江南東道中部。
對此,崔盈盈和崔明智並未有何表示,甚至迅速的抽調兵力,將幾家空餘出來的勢力真空地盡數占領。
由於崔盈盈與林菀此時正在前線攻打大唐,所以,抽調的兵力基本都是從江寧調集的。
而當薛仁貴渡過長江,兵臨城下的時候,江寧其實就已經沒有多少兵馬。
隻不過,因為之前的全力打造,盡管江寧人馬缺少,但若是拚命阻擋,防守上一兩個月,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隻不過,作為一個軍事草包的崔明智,並不明白此間道理,隻是按照表麵上的兵力對比,就做出了根本不可能守住江寧的錯誤判斷。
從一開始,崔明智就已經有了逃跑的打算。
而當崔盈盈得知薛仁貴進攻江寧,便立刻派遣使者前去和談。
在得到薛仁貴的許諾,答應結成同盟之後,便讓崔明智適當的為薛仁貴提供一些必要的糧草和軍械補充。
隻是,讓崔盈盈沒想到的是,崔明智在得知己方已經與薛仁貴結盟,便愚蠢的認為,雙方已是自己人。
於是,為了迎合崔盈盈和結交薛仁貴,崔明智直接便將江寧城內囤積的海量物資提取出了大半,用以犒勞嶺南軍。
薛仁貴一開始並不想進攻江寧,也沒有把握拿下江寧城。
之所以大軍壓進,那也隻不過是想給江南東道施加壓力,想從崔盈盈身上占點便宜。
卻不曾想,對方竟然給自己來了這麽大一個驚喜。
得到大量糧草和軍械補給的他,迅速調整了策略,將原本討要好處的想法拋到九霄雲外,直接打起了江寧城的主意。
果不其然,在與崔明智接觸了幾次,適當的釋放了一些善意之後,這個草包便天真的以為,自己已經和嶺南軍達成了同盟,已經可以高枕無憂了。
不僅如此,他更是以防務優先為借口,將江寧城內,屬於其餘各家的勢力全部驅趕吞並。
將整個江寧城,打造成了獨屬他們清河崔家的一言堂。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自然全都逃不過崔盈盈的暗中支持。
畢竟兩家都是姓崔,且自從崔盈盈上位之後,清河崔家就以博陵崔家馬首是瞻。
之所以清河崔家能夠奪得頭籌,獨占江寧,那也與崔盈盈的支持脫不開幹係。
在崔明智完全掌控了江寧城後,崔盈盈就有意將其打造成一座軍事重鎮,成為崔家最後的保命手段,以及攻打北周的前沿陣地。
當然,這一切全都是暗中進行的,表麵上,博陵崔家和清河崔家還是彼此的競爭關係。
崔盈盈一家獨大,而清河崔家則是與其他幾家的五姓七望同氣連枝,共同對付崔盈盈和林菀。
原本崔盈盈的計劃很好,江寧也按照她的設想,建設的十分不錯。
隻可惜用人不淑,崔明智表麵上是個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大才。
但實際上卻是個什麽都不懂的軍事小白。
能將江寧打造成一座重鎮,也完全是因為之前林菀所部留下來的餘蔭,他隻不過是按部就班罷了。
將林菀所部盡數驅趕之後,剛開始的時候,還看不出什麽問題。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成不變的管理,慢慢就展現出了他的弊端。
林菀之前的計劃,的確也是想將江寧打造成軍事重鎮,進攻北周的前沿陣地。
隻不過,她所做的這一切,全都偏向於進攻方麵。
但崔盈盈和崔明智就不同了,他們是想將其打造成攻防兼備的軍事重鎮。
在完善了全部的工事之後,兩者間的矛盾就開始慢慢產生。
因為崔明智的不當管理,以及不停的安插崔姓族人,致使整個江寧城管理混亂不說,更是讓下麵的士卒怨聲哀道極為不滿。
當然,像崔家這樣的千年世家,其中肯定是有能人的。
隻不過,崔明智身為崔徵的嫡子,下一任的族長繼承人,又有誰敢質疑對方的決定?
隻要稍微有些頭腦的,都不會上趕著的去捅這個馬蜂窩。
更何況,崔明智將整個江寧拿下,讓整個崔家的實力突飛猛進,為族中子弟創造了無數前進的可能。
族人都對崔徵和崔明智這兩位老少族長褒獎有加,又有誰敢不知死活的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尋找不自在。
於是,在眾人的誇獎和讚美聲中,崔明智也漸漸迷失了自我,內心開始膨脹了起來。
當然,盡管內心膨脹,但他也是知道,自己能有今天,都是崔盈盈賜予的,所以對待崔盈盈的態度,不說言聽計從,隻能說卑躬屈膝了。
而崔徵,也看出了兒子已經被崔盈盈完全收服,雖然有意提醒,但想到如今的局勢,便也隻能望洋興歎,順其自然了。
畢竟現在清河崔家勢大,自己的博陵崔家隻不過是依附在人家身上,才能做大做強。
若是沒了崔盈盈的支持,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其餘幾家追上。
最關鍵的是,崔徵十分明白,崔盈盈是個有野心的女人,不可能與人分享果實,隻會做到一家獨大。
而他們五姓七望,早就是崔盈盈的囊中之物。
若不趁著現在對方還未完全發力,還將注意力集中在大唐,集中在李世民身上的時候主動投誠,那將來一旦對方抽出手來,第一個下手的,必定是同為五姓七望,同時崔姓世家的清河崔家。
畢竟,同為崔家家主,沒有人比他更知道想要吞並另一崔家的渴望了。
現在見自家兒子已經做出了抉擇,且崔盈盈如今勢大,即便五姓七望其餘幾家聯手,也斷然不是對方的對手。
所以,崔徵準備放棄了,打算成全崔盈盈,為清河崔家贏得一份生機。
於是乎,在崔徵的大力支持下,崔明智開始極速的向崔盈盈靠攏。
其餘幾家雖然察覺到了什麽,但卻已經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清河崔家快速壯大,而無可奈何。
於是,當他們得知蘇定方與薛仁貴紛紛從揚州戰場撤出,轉戰其他地方的時候,擔心會被當成炮灰,於是便在第一時間集結族人,撤出長江沿岸,撤往了江南東道中部。
對此,崔盈盈和崔明智並未有何表示,甚至迅速的抽調兵力,將幾家空餘出來的勢力真空地盡數占領。
由於崔盈盈與林菀此時正在前線攻打大唐,所以,抽調的兵力基本都是從江寧調集的。
而當薛仁貴渡過長江,兵臨城下的時候,江寧其實就已經沒有多少兵馬。
隻不過,因為之前的全力打造,盡管江寧人馬缺少,但若是拚命阻擋,防守上一兩個月,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隻不過,作為一個軍事草包的崔明智,並不明白此間道理,隻是按照表麵上的兵力對比,就做出了根本不可能守住江寧的錯誤判斷。
從一開始,崔明智就已經有了逃跑的打算。
而當崔盈盈得知薛仁貴進攻江寧,便立刻派遣使者前去和談。
在得到薛仁貴的許諾,答應結成同盟之後,便讓崔明智適當的為薛仁貴提供一些必要的糧草和軍械補充。
隻是,讓崔盈盈沒想到的是,崔明智在得知己方已經與薛仁貴結盟,便愚蠢的認為,雙方已是自己人。
於是,為了迎合崔盈盈和結交薛仁貴,崔明智直接便將江寧城內囤積的海量物資提取出了大半,用以犒勞嶺南軍。
薛仁貴一開始並不想進攻江寧,也沒有把握拿下江寧城。
之所以大軍壓進,那也隻不過是想給江南東道施加壓力,想從崔盈盈身上占點便宜。
卻不曾想,對方竟然給自己來了這麽大一個驚喜。
得到大量糧草和軍械補給的他,迅速調整了策略,將原本討要好處的想法拋到九霄雲外,直接打起了江寧城的主意。
果不其然,在與崔明智接觸了幾次,適當的釋放了一些善意之後,這個草包便天真的以為,自己已經和嶺南軍達成了同盟,已經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