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論天旱人饑狀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俞悅最後一句話說完,天幕也出現了(祭十二郎文)的全文。
春秋時期,孔子正給學生們講學,此刻看完這篇文章,也不禁一聲歎息,為那個幾百年後的弟子的一片拳拳之心。
劉徹看完倒是覺得韓愈文章也寫得不錯,簡潔明了又能從文字中傳出無限的情意,他大漢的漢賦美則美矣,敘事上好像不如這韓昌黎所作文章來的簡潔。
豬豬陛下摸著下巴思考怎麽利用這種文體。
東晉時期,李密細細讀了一遍這篇文章,再想到自己寫的《陳情表》,覺得俞悅倒也沒有說錯。他與這後世韓生倒頗有些相似之處。
李杜高三人組此刻正在登高,三人坐在山頂的涼亭中,杜甫讚歎道:“此文之真摯,莫有見之不落淚者,真恨不能與韓文公生同時也。”
李白哈哈大笑,給兩位好友斟滿酒杯,道:“觀他行文,當是至真至孝之人,即便無緣得見,也可為這種真情流露浮一大白!”
高適也露出笑意道:“正是如此,子美也不用太過惋惜,來,我們幹杯!”
憲宗時期,韓劉柳三人也正坐在一起,韓愈擺擺手,示意劉柳二人不用安慰自己。
他端起酒杯道:“誠如愚作,話有時而情無窮也,待我隨十二郎而去,自然能與他一訴衷腸。”
劉禹錫鼓掌道:“說得好,昌黎兄果然豁達,來,我和子厚敬你一杯。”
蘇軾也想到弟弟蘇轍,此刻弟弟不在自己身邊, 他決定寫封信給子由,嗯,以訴相思之苦。
而跟韓愈共情的,很多的是黎庶百姓,他們因為徭役,兵禍,天災各種各樣的原因,經曆的生離死別永遠比那些達官顯貴更多,更觸目驚心。
隻是他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隻知道分離就是分離,他們中的許多人也並不識字,連握筆都不會,更別說用文字來描寫苦痛。
然而天幕的訴說,和這篇情真意切的祭文,卻直直地寫進他們的心裏,許多人忍不住哭出了聲。
生離的盼望早日團聚,死別的通過眼淚寄托哀思。
大抵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要度。
俞悅平複了一下心情,聲音又重新變得輕快起來,她道:“然而他畢竟是韓愈,現代有網友戲稱他為鬥戰聖儒,簡直太貼切了。
他沒有消極太久,既然做了這個監察禦史,那麽他必然要行使權力,在其位,謀其政。
同樣是貞元十九年,時值關中大旱。然而京兆尹李實為邀功取寵,一麵隱瞞朝廷,一麵橫征暴斂,致使災情愈演愈烈。
韓愈見此,憂心如焚,決意為民請命,以減緩賦稅。
他為了弄清災情嚴重程度,便約同張署和李方叔二人,下到京城附近的農村去親自察看。
他目之所及,到處是逃荒要飯的饑民和餓死路邊的屍體,人們衣不遮體,不僅賣兒賣女,拆房賣地,而且竟以人屍充饑。
韓愈見此更加痛心疾首,當晚回到署衙,便寫下了《論天旱人饑狀》,書盡黎庶苦。
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樹以納稅錢1,寒餒道途,斃踣溝壑。
一字一句都是生民血淚。”
九州一色的霜:當年讀了原文以後,第一次認識到什麽叫做為民請命。
明月鬆間照:當時唐廷的社會風氣基本都是烏煙瘴氣的,德宗耳朵裏都是好話,突然出現韓愈說大實話,德宗氣得要死。
咪咪是隻小貓:然後就被貶為陽山縣令了。
叫我靚仔:德宗還是太年輕,這才哪到哪,後麵憲宗還有大招沒開呢。
草莓奶糖:說起來昌黎公真的好聰明啊,他不說是老板的錯,說是底下人沒有領會老板的意思。
藍莓芝士多:上恩雖宏,下困猶甚。看看看看,陛下你皇恩浩蕩,底層百姓卻還是苦不堪言,肯定是有人從中作梗。什麽叫說話的藝術啊。
魚魚魚魚:在學了在學了。
始皇大大的狗:但是他同時也很剛啊,直接說是此群臣之為所言,陛下之位所知者也。就差指著同事鼻子罵人屍位素餐了。
西瓜火龍果:不然怎麽能叫韓懟懟呢。
李世民又在摔杯子了,這是什麽野無遺賢梅開二度,這些後世子孫,真是不抽一頓不足以平他的怒火。
武則天正跟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同遊禦花園,看完韓愈言辭懇切的奏折也起了愛才之心:“倒是個好的。”
太平公主扶著母親的手走得很穩,有意無意地說了句:“這德宗怎的跟三郎一樣,也聽不得人說不是。”
不像我。
隻是這三個字到底沒說出口。
武則天若有所思地瞥了她一眼,沒說話。
李實從看到這篇《論天旱人饑狀》奏折原文就直接嚇得癱軟在地,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完了。
他火速到後院收拾細軟,準備直接跑路,卻在剛剛踏出府邸門口跟德宗派來抄家的大臣打了個照麵,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唐憲宗李純看完彈幕微微坐直身子,這韓愈還能寫出什麽來?!總有種不祥的預感是怎麽回事。
韓愈又想到那年他所看到的關中情形,說上一句人間煉獄也不為過,再想到如今搖搖欲墜的唐廷,隻能和好友對視苦笑。
而被他關懷著的百姓們也感念他的恩情,有家底殷實的人家已經在出錢出力給他建生祠了。
韓愈後來聽說後還呼籲大家不用做到如此地步,他隻是做了分內之事罷了。
然而華夏百姓是有點反骨在身上的,你不讓我建我偏要建,越來越多的百姓都在自發參與進來。
於是就變成了韓愈在前麵喊,你們不要再建啦留點木頭冬天當柴燒取暖也行啊,百姓們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給你你就拿著。
他逃,他們追,他插翅難飛。
一時間這件事成為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劉禹錫勸他:“昌黎兄,這也是因為你是可愛之人,百姓們才如此對你,你就莫要推辭了,不然說不得會愈演愈烈。”
柳宗元也難得展開笑顏:“是啊,昌黎兄,別人想要如此殊榮還不得其法呢。”
韓愈能怎麽辦呢,他也隻能無奈地點點頭,他發了條動態。
“那韓某就愧領了。”
春秋時期,孔子正給學生們講學,此刻看完這篇文章,也不禁一聲歎息,為那個幾百年後的弟子的一片拳拳之心。
劉徹看完倒是覺得韓愈文章也寫得不錯,簡潔明了又能從文字中傳出無限的情意,他大漢的漢賦美則美矣,敘事上好像不如這韓昌黎所作文章來的簡潔。
豬豬陛下摸著下巴思考怎麽利用這種文體。
東晉時期,李密細細讀了一遍這篇文章,再想到自己寫的《陳情表》,覺得俞悅倒也沒有說錯。他與這後世韓生倒頗有些相似之處。
李杜高三人組此刻正在登高,三人坐在山頂的涼亭中,杜甫讚歎道:“此文之真摯,莫有見之不落淚者,真恨不能與韓文公生同時也。”
李白哈哈大笑,給兩位好友斟滿酒杯,道:“觀他行文,當是至真至孝之人,即便無緣得見,也可為這種真情流露浮一大白!”
高適也露出笑意道:“正是如此,子美也不用太過惋惜,來,我們幹杯!”
憲宗時期,韓劉柳三人也正坐在一起,韓愈擺擺手,示意劉柳二人不用安慰自己。
他端起酒杯道:“誠如愚作,話有時而情無窮也,待我隨十二郎而去,自然能與他一訴衷腸。”
劉禹錫鼓掌道:“說得好,昌黎兄果然豁達,來,我和子厚敬你一杯。”
蘇軾也想到弟弟蘇轍,此刻弟弟不在自己身邊, 他決定寫封信給子由,嗯,以訴相思之苦。
而跟韓愈共情的,很多的是黎庶百姓,他們因為徭役,兵禍,天災各種各樣的原因,經曆的生離死別永遠比那些達官顯貴更多,更觸目驚心。
隻是他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隻知道分離就是分離,他們中的許多人也並不識字,連握筆都不會,更別說用文字來描寫苦痛。
然而天幕的訴說,和這篇情真意切的祭文,卻直直地寫進他們的心裏,許多人忍不住哭出了聲。
生離的盼望早日團聚,死別的通過眼淚寄托哀思。
大抵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要度。
俞悅平複了一下心情,聲音又重新變得輕快起來,她道:“然而他畢竟是韓愈,現代有網友戲稱他為鬥戰聖儒,簡直太貼切了。
他沒有消極太久,既然做了這個監察禦史,那麽他必然要行使權力,在其位,謀其政。
同樣是貞元十九年,時值關中大旱。然而京兆尹李實為邀功取寵,一麵隱瞞朝廷,一麵橫征暴斂,致使災情愈演愈烈。
韓愈見此,憂心如焚,決意為民請命,以減緩賦稅。
他為了弄清災情嚴重程度,便約同張署和李方叔二人,下到京城附近的農村去親自察看。
他目之所及,到處是逃荒要飯的饑民和餓死路邊的屍體,人們衣不遮體,不僅賣兒賣女,拆房賣地,而且竟以人屍充饑。
韓愈見此更加痛心疾首,當晚回到署衙,便寫下了《論天旱人饑狀》,書盡黎庶苦。
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樹以納稅錢1,寒餒道途,斃踣溝壑。
一字一句都是生民血淚。”
九州一色的霜:當年讀了原文以後,第一次認識到什麽叫做為民請命。
明月鬆間照:當時唐廷的社會風氣基本都是烏煙瘴氣的,德宗耳朵裏都是好話,突然出現韓愈說大實話,德宗氣得要死。
咪咪是隻小貓:然後就被貶為陽山縣令了。
叫我靚仔:德宗還是太年輕,這才哪到哪,後麵憲宗還有大招沒開呢。
草莓奶糖:說起來昌黎公真的好聰明啊,他不說是老板的錯,說是底下人沒有領會老板的意思。
藍莓芝士多:上恩雖宏,下困猶甚。看看看看,陛下你皇恩浩蕩,底層百姓卻還是苦不堪言,肯定是有人從中作梗。什麽叫說話的藝術啊。
魚魚魚魚:在學了在學了。
始皇大大的狗:但是他同時也很剛啊,直接說是此群臣之為所言,陛下之位所知者也。就差指著同事鼻子罵人屍位素餐了。
西瓜火龍果:不然怎麽能叫韓懟懟呢。
李世民又在摔杯子了,這是什麽野無遺賢梅開二度,這些後世子孫,真是不抽一頓不足以平他的怒火。
武則天正跟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同遊禦花園,看完韓愈言辭懇切的奏折也起了愛才之心:“倒是個好的。”
太平公主扶著母親的手走得很穩,有意無意地說了句:“這德宗怎的跟三郎一樣,也聽不得人說不是。”
不像我。
隻是這三個字到底沒說出口。
武則天若有所思地瞥了她一眼,沒說話。
李實從看到這篇《論天旱人饑狀》奏折原文就直接嚇得癱軟在地,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完了。
他火速到後院收拾細軟,準備直接跑路,卻在剛剛踏出府邸門口跟德宗派來抄家的大臣打了個照麵,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唐憲宗李純看完彈幕微微坐直身子,這韓愈還能寫出什麽來?!總有種不祥的預感是怎麽回事。
韓愈又想到那年他所看到的關中情形,說上一句人間煉獄也不為過,再想到如今搖搖欲墜的唐廷,隻能和好友對視苦笑。
而被他關懷著的百姓們也感念他的恩情,有家底殷實的人家已經在出錢出力給他建生祠了。
韓愈後來聽說後還呼籲大家不用做到如此地步,他隻是做了分內之事罷了。
然而華夏百姓是有點反骨在身上的,你不讓我建我偏要建,越來越多的百姓都在自發參與進來。
於是就變成了韓愈在前麵喊,你們不要再建啦留點木頭冬天當柴燒取暖也行啊,百姓們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給你你就拿著。
他逃,他們追,他插翅難飛。
一時間這件事成為百姓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劉禹錫勸他:“昌黎兄,這也是因為你是可愛之人,百姓們才如此對你,你就莫要推辭了,不然說不得會愈演愈烈。”
柳宗元也難得展開笑顏:“是啊,昌黎兄,別人想要如此殊榮還不得其法呢。”
韓愈能怎麽辦呢,他也隻能無奈地點點頭,他發了條動態。
“那韓某就愧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