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悅是不知道古代這一盛況了,她給這位流芳百世的韓文公上了香,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後,慢慢地往外走。


    她最終在韓祠廣場坐下,目光遠眺,沒有看鏡頭,繼續說道:“然後憲宗在位15年就掛了,不得不說做韓愈的老板高低得需要點命硬在身上。


    憲宗去世後,穆宗即位,將他召回長安,他也一路官運亨通,做了京兆尹兼兵部侍郎。


    結果不出意外的又出意外了。


    長慶元年,鎮州發生兵變,督知兵馬使王庭湊殺害自己的頂頭上司成德節度使田弘正後,又殺害冀州節度使,占據冀州。


    唐廷震怒,穆宗派15萬大軍討逆,結果大敗而歸。緊接著他又圍困深州,形勢危急。


    於是身為兵部侍郎的韓愈挺身而出,決定孤身前去勸降王庭湊。


    群臣百姓無不為他擔憂,連穆宗在他出發後都後悔了,打算將他追回,他卻隻留下了一句話。


    ‘止,君之仁,死,臣之義。’


    陛下阻止我,是陛下的仁,但我卻有身為人臣的責任。


    到了鎮州後,迎接韓愈的,是叛軍的利刃出鞘和張弓搭弦。


    然而韓愈毫無懼色,甚至能和叛軍談笑風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直切叛軍要害。


    長慶二年,韓愈真的熄滅了王庭湊的反叛之心,使他表麵上歸順朝廷。


    他甚至還順手撈出了被圍困深州的刺史,要回了剛被王庭湊拿下的城池。”


    嬴政挑了挑眉,這韓愈倒真是個人才,要是拿給他對付那些不知好歹的六國遺民一定很好用吧。


    劉徹眼紅病已經不知道犯幾次了,看看人家,什麽叫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啊,再看看自己的滿朝文武,除了衛霍其他的都是什麽歪瓜裂棗。


    其他臣子:......


    你最好有事!


    李世民聽著天幕的描述,知道那個時候的唐廷怕是已經大勢已去,一時間連知道大唐有韓愈這麽個好兒郎都沒那麽高興了。


    李二第2567次痛罵:“該死的李隆基!”


    天幕能不能讓他穿越時空親手殺了這不肖子孫啊,很急。


    俞悅說著說著就走出了韓文公祠,她站在正門口對望,目光仿佛逾越千年時光,與那個大唐的先賢對視。


    她輕聲開口:“怎麽樣,叫他韓懟懟一點沒錯吧,雖然他是個儒生,但是真的很剛。


    可能大家現在提到儒生第一反應就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但是眾所周知,君子六藝是禮,樂,射,禦,書,數,射就是射箭,禦呢是駕馭馬車的技術。


    所以說,宋朝之前的儒生基本都是能文能武的,孔子周遊列國還帶佩劍呢。”


    春秋時期,正在講學的孔夫子有些疑惑,儒生能文能武不是很合理嗎,後人為什麽會覺得疑惑。


    老夫子看著眼前臉有些腫,正聽著自己講學的新學生陷入沉思。


    至於臉怎麽腫了,嗯,應該是他不小心摔跤了吧,跟自己可沒有丁點關係。


    宋朝以前的文人們也有些驚訝,後世儒生竟連君子六藝都不學了嗎,豈不是自廢武功。


    宋朝之後的大多數書生則是漲紅了臉,這小娘子,怎能憑空汙人清白呢,他們隻是...隻是...


    也不知道隻是了什麽出來。


    俞悅:“而且他是個純粹的儒生哦,從小學的就是孔孟之道,這點我們從他早些年的一些作品就能看得出來,比如《原道》、《原毀》之類的。


    之所以他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也是其他七人公認最強,後世稱為百代文宗,就是因為他還開展了古文運動。


    唐朝文學除了詩以外,當時的文章基本繼承了漢以來的賦文學,基本都是詞藻堆砌,美則美矣,但言之無物。


    於是韓愈帶頭呼籲文壇複古,也就是像先秦之前的文學一樣簡潔紀實,讓當時整個唐朝文壇風氣為之一新。


    所以蘇軾才說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九州一色的霜:看開心了,回頭就讓我學生默寫《師說》。


    草莓奶糖:你可真是個活閻王。不過老師你不是教初中的嗎,我記得這是高中的內容吧。


    九州一色的霜:就當是提前預習了,反正遲早要學,而且這還是高考必背古詩文。


    明月鬆間照:好可憐,我都不敢想悅悅播一學期下來你學生會怎麽樣。


    魚魚魚魚:還好我畢業了,老師加大力度。


    俞悅默默為九州老師的學生點了根蠟,對不住了小朋友們,姐姐也是生計所迫,絕不是故意講這些的。


    她眉眼彎彎,繼續開口:“說到學生,韓愈做老師也是特別負責的。


    除了前麵我們說的他在國子監寫的《師說》以外,他還為他的另一個學生寫了一篇文章——《諱辯》。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也聽過這個故事,李唐王室特別重避諱,比如鯉魚直接改叫我鮮公了。


    而李賀,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所以就算他在鄉試中名列前茅,卻還是被剝奪進士資格。


    那作為他的老師,韓愈指定忍不了,一篇《諱辯》重拳出擊:


    ‘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父親名叫晉肅,兒子就不能參加科舉考進士,那麽如果父親名字裏有仁字,兒子是不是就不當人了?


    你就說攻擊性強不強吧。


    後來李賀果然在老師的幫助下拿到了鄉試的名次,可他在進京參加會試時,卻仍然以同樣的原因落榜。


    這一次,即使韓愈仍然幫他四處奔走,卻還是沒有改變結果,李賀最終也因為鬱鬱不得誌早早離世,年僅二十七歲。


    我們常說詩鬼李賀的文風森冷詭譎,讀來鬼氣森森,但他也曾經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啊。


    他也曾躊躇滿誌地寫下‘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這樣的文字。


    況且要說避諱,算起來李長吉也是正兒八經和李唐皇室能扯得上關係的宗親呢。”


    或許是俞悅的語氣太過惋惜,連直挺挺躺在床上的李賀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本來是在聽悅娘子說他的老師,老師最終以“韓文公”的美名流芳百世了,真好啊。


    他正在為老師高興呢,就聽到天幕說他是“詩鬼”,原來僅以詩名也可傳世嗎,李賀若有所思。


    李賀的母親看兒子似乎有了些許求生的意誌,趕緊趁機把藥端給他,勸道:


    “長吉我兒,你就把藥喝了吧,悅娘子說了,你的詩他們現在還記得,流傳了一千多年呢。”


    李賀看著母親花白的頭發,一時百感交集。


    這時他的私信卻突然亮起許多小紅點,他點開一看,最上麵的赫然是太宗文皇帝給他發的消息。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長吉。你受苦了,是朝廷對不住你。


    !!!


    李賀趕緊回複:


    [私信]唐—李賀:賀當不得太宗陛下一句受苦,走到今天,是賀時運不濟。


    李世民快氣死了,後世子孫真是好樣的,一天一個小驚喜,是怕他活的太久了是吧!


    他回複李賀: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朕已告知你的老師,讓他向皇帝上書,為你重開科考,若你真是有才之人,朝廷必不負你。


    李賀:!!!


    太宗陛下說要為他一人重開科考,上一個有這待遇的還是杜工部吧,他是在做夢嗎,是夢吧。


    這可是太宗陛下啊!


    杜甫:對對對,當時太宗陛下私信我的時候我就是這個感覺,你小子情緒也很到位嘛。


    等韓愈私信李賀讓他趕緊進京準備考試的時候,他才如夢初醒,然後他把藥麻利一口幹了,直接下床收拾行李。


    畢竟還是個少年人,自該神采飛揚一些,至於這次考試結果如何,想必都能解他一生心結吧。


    俞悅最後在韓文公祠門口獨照了一張,然後起身離開:“韓文公的故事我們就聊到這裏啦,大家有興趣的話一定要親自來看看。


    真的是一走近這裏就仿佛能夠跨越千年對話先賢,入股絕對不虧。


    那接下來我們就去吃吃吃了,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