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天工開物》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俞悅痛恨這種賣國行為,卻除了罵他兩句什麽都做不到,越想越糟心,她幹脆繼續播放綜藝,這種人相信出來以後也會社死。
綜藝裏,袁隆平用一句話串聯了兩個相隔了三百多年的時代,撒貝寧依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繼續講述:
“年輕的袁隆平,從此開始雜交水稻的研究,後來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生剛才提到的《天工開物》,出版距今已有384年,作者,是一位明代科學家,叫‘宋應星’。”
鏡頭時光回溯到明末,正在田裏研究水稻的宋應星聞言一愣:“啊?誰叫我?”
田裏勞作的另一個人對他道:“宋應星,你哥叫你!”
宋應星趕緊把食指豎在唇邊,示意他小點聲,自己偷偷跑到田裏躲起來,準備趁兄長不注意溜走。
哥哥宋應昇早在鄰人偷偷給他指人的時候就看見宋應星了,卻背過身去假裝沒有看到,特意拉長了音調喊到:“宋~應~星~!”
宋應星趕緊試圖跑路,結果宋應昇猛地一個轉身,將他逮個正著:“宋應星!”
宋應昇大笑,心想可算逮到你小子了。
宋應昇:“你上來。”宋應星:“你下來。”
宋應昇:“你出來。”宋應星:“你進來。”
麵對這個強種弟弟,宋應昇搖頭歎氣,對宋應星語重心長地道:“三弟,你也是中了舉人的人,要端莊,學聖賢。”
宋應星牛脾氣也上來了,他對哥哥道:“我學不了端莊的聖賢,我要做這田裏的聖賢。”
宋應昇奇了:“這田裏哪位是聖賢?你們說!”
結果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回答他:“神農氏啊!”鄰人笑的有些不好意思:“長庚告訴我的,”長庚是宋應星的字。
宋應星豪情萬丈:“我要學神農氏,種好五穀!這樣,全天下的人才有飯吃!兄長,這可是大學問!”
宋應昇哭笑不得:“這稻田裏有什麽學問?”
宋應星向兄長招招手,嫌他走的太慢,幹脆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拉著他往田裏走:“來,我告訴你。”
他指著一株稻穗讓兄長看:“兄長你看這株。”又指另一株:“再看這株。”
宋應昇不解其意:“這兩株,有什麽區別?”
宋應星一臉的無可救藥,不想回答,還是鄰人憨笑道:“這株胖一點。”
宋應星才補充道:“這株的籽粒比這株的多了一倍!”
宋應昇這才仔細看去,可看了半天還是沒看出來:“有嗎?”
鄰人回答他:“有!”生怕他不信,還特意重重點了點頭。
宋應星有些激動,他問兄長:“你想啊,要是這田裏所有的稻子,都像這株的籽粒一樣,會怎樣?”
宋應昇:“會豐收,收成會翻倍!”
宋應星循循善誘:“你再想,要是這禾苗,像高粱一樣高呢?”
宋應昇這回笑了,他說宋應星說夢話,鄰人們卻也都笑著說:“沒準兒,沒準兒。”
於是宋應昇仔細思索後,他問弟弟:“要真像高粱一樣高,那你會做什麽?”
“我啊。”宋應星期待地想著,真有那一天的話:“我就躺在這禾苗下麵,美美的做一個美夢。”
宋應昇:“什麽美夢?”
青年宋應星躺在田裏,憧憬地對兄長,也是對所有人道:“做一個讓天下人衣食富足的美夢!”
大家也都躺下來,宋應昇望著天上的太陽,語氣感慨:“那確實是美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基就是讓每個人都衣食飽暖。”
宋應星一骨碌爬起來對宋應昇道:“兄長,這耕田的技能,還有這製造水車的技藝,這可都是讓天下人富足的大學問!”
宋應昇也坐起來:“說得好!是大學問,應該為這大學問,著書立言!”
宋應星一拍大腿:“我就是這麽想的,我決定把所有有用的實學,全部集中在一起,寫一本書,寫一本有利家國,有利百姓的好書!”
宋應昇為他喝彩:“好!隻是這書名叫什麽。”
“書名叫...”宋應星思索過後,站起身來:“書名叫,《天工開物》。”
撒貝寧的旁白在舞台定格於這一刻時響起:“以《天工開物》,傳承科技傳統的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用一粒種子造福世界的現代科學家袁隆平。
他們都是心懷夢想的人,禾下乘涼,天下富足,是兩位相隔了三百多年的華夏科學家心裏共同的夢。
千百年來,華夏曆代科學家,一直在延續和傳承一個華夏民族共同的科學夢想,那就是,發展科學,利益民生,造福人類,促進文明。
今天,就讓我們一塊,來識讀這本華夏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
畫麵在這時暗下來,切到演播廳,是女主持人大略介紹了《天工開物》裏記錄的各種流傳下來的手工藝。
介紹完後,她和幾位專家一起品讀《天工開物》。
天幕下的明朝,宋應星也和綜藝裏的那個宋應星一樣,滿懷憧憬,原來他最後真的成書了!
哥哥宋應昇卻不無擔憂:“三弟,隻是你若真寫此書,那...”
宋應星知道兄長的擔憂:“兄長,我知道你想說什麽,隻是這是我畢生的夢想,功名利祿固然是好,可若注定沒有,也不必硬求。”
宋應昇歎了口氣,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有他自己的主意,便也不再多言。
皇帝們一如既往地派人把剛剛女主持人所說的《天工開物》的內容都記下來,開元李隆基讓李杜二人直接跟後輩們交易。
隻能說,不愧是玩的最花的皇帝之一,腦子沒壞掉之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無師自通地學會利用明星效應,還玩的挺溜。
唐—李白:不知後世小友們可願與李某交易一本《天工開物》,李某可以為其新作一詩。
唐—杜甫:杜某也一樣。
清朝以前的皇帝們都傻眼了,還能這麽玩?那還等什麽,這群文人天天嚷嚷不得誌這不是現成的為國分憂的大好機會嗎,上啊!
隻是有人偷偷掉隊了。
始皇大大的狗:始皇大大,你為什麽不說話,是不想要書嗎。
嬴政:......
草莓奶糖:好家夥,粉到深處自然黑是吧,頭一次見舞到正主臉上揭短的。
嬴政臉色肉眼可見地黑了下去,這後輩簡直豈有此理!不過他也隻能問眾臣:“眾位可有何拿得出手的詩作?”
看得出來,始皇大大還是挺想要這本書的。
眾臣:呃.....
好在那個“黑粉”還是給了始皇陛下一個台階。
始皇大大的狗:嘿嘿,如果可以的話,始皇大大讓蒙毅上卿舞個劍什麽的就好。
那蒙毅能怎麽辦呢,看著自家陛下含蓄的眼神,蒙毅也隻能含淚營業了。
九州一色的霜:大膽點啊,讓始皇給你寫首四言詩啊!
始皇大大的狗:給我寫祭詩嗎!結尾嗚呼哀哉是吧。
俞悅笑得不行。
其他皇帝則是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原來不止文臣,武將後世也愛啊,那琴棋書畫詩酒茶,奇技淫巧和廚藝也應該都有受眾吧。
於是其他皇帝們也開始找各種專業人才出來營業,俞悅直播間裏潛水的許多不同專業的人才也大開眼界。
繼上一次信我還是信他後,第二次古今文化技術交流在無聲地碰撞。
綜藝裏,袁隆平用一句話串聯了兩個相隔了三百多年的時代,撒貝寧依舊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繼續講述:
“年輕的袁隆平,從此開始雜交水稻的研究,後來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生剛才提到的《天工開物》,出版距今已有384年,作者,是一位明代科學家,叫‘宋應星’。”
鏡頭時光回溯到明末,正在田裏研究水稻的宋應星聞言一愣:“啊?誰叫我?”
田裏勞作的另一個人對他道:“宋應星,你哥叫你!”
宋應星趕緊把食指豎在唇邊,示意他小點聲,自己偷偷跑到田裏躲起來,準備趁兄長不注意溜走。
哥哥宋應昇早在鄰人偷偷給他指人的時候就看見宋應星了,卻背過身去假裝沒有看到,特意拉長了音調喊到:“宋~應~星~!”
宋應星趕緊試圖跑路,結果宋應昇猛地一個轉身,將他逮個正著:“宋應星!”
宋應昇大笑,心想可算逮到你小子了。
宋應昇:“你上來。”宋應星:“你下來。”
宋應昇:“你出來。”宋應星:“你進來。”
麵對這個強種弟弟,宋應昇搖頭歎氣,對宋應星語重心長地道:“三弟,你也是中了舉人的人,要端莊,學聖賢。”
宋應星牛脾氣也上來了,他對哥哥道:“我學不了端莊的聖賢,我要做這田裏的聖賢。”
宋應昇奇了:“這田裏哪位是聖賢?你們說!”
結果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回答他:“神農氏啊!”鄰人笑的有些不好意思:“長庚告訴我的,”長庚是宋應星的字。
宋應星豪情萬丈:“我要學神農氏,種好五穀!這樣,全天下的人才有飯吃!兄長,這可是大學問!”
宋應昇哭笑不得:“這稻田裏有什麽學問?”
宋應星向兄長招招手,嫌他走的太慢,幹脆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拉著他往田裏走:“來,我告訴你。”
他指著一株稻穗讓兄長看:“兄長你看這株。”又指另一株:“再看這株。”
宋應昇不解其意:“這兩株,有什麽區別?”
宋應星一臉的無可救藥,不想回答,還是鄰人憨笑道:“這株胖一點。”
宋應星才補充道:“這株的籽粒比這株的多了一倍!”
宋應昇這才仔細看去,可看了半天還是沒看出來:“有嗎?”
鄰人回答他:“有!”生怕他不信,還特意重重點了點頭。
宋應星有些激動,他問兄長:“你想啊,要是這田裏所有的稻子,都像這株的籽粒一樣,會怎樣?”
宋應昇:“會豐收,收成會翻倍!”
宋應星循循善誘:“你再想,要是這禾苗,像高粱一樣高呢?”
宋應昇這回笑了,他說宋應星說夢話,鄰人們卻也都笑著說:“沒準兒,沒準兒。”
於是宋應昇仔細思索後,他問弟弟:“要真像高粱一樣高,那你會做什麽?”
“我啊。”宋應星期待地想著,真有那一天的話:“我就躺在這禾苗下麵,美美的做一個美夢。”
宋應昇:“什麽美夢?”
青年宋應星躺在田裏,憧憬地對兄長,也是對所有人道:“做一個讓天下人衣食富足的美夢!”
大家也都躺下來,宋應昇望著天上的太陽,語氣感慨:“那確實是美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基就是讓每個人都衣食飽暖。”
宋應星一骨碌爬起來對宋應昇道:“兄長,這耕田的技能,還有這製造水車的技藝,這可都是讓天下人富足的大學問!”
宋應昇也坐起來:“說得好!是大學問,應該為這大學問,著書立言!”
宋應星一拍大腿:“我就是這麽想的,我決定把所有有用的實學,全部集中在一起,寫一本書,寫一本有利家國,有利百姓的好書!”
宋應昇為他喝彩:“好!隻是這書名叫什麽。”
“書名叫...”宋應星思索過後,站起身來:“書名叫,《天工開物》。”
撒貝寧的旁白在舞台定格於這一刻時響起:“以《天工開物》,傳承科技傳統的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用一粒種子造福世界的現代科學家袁隆平。
他們都是心懷夢想的人,禾下乘涼,天下富足,是兩位相隔了三百多年的華夏科學家心裏共同的夢。
千百年來,華夏曆代科學家,一直在延續和傳承一個華夏民族共同的科學夢想,那就是,發展科學,利益民生,造福人類,促進文明。
今天,就讓我們一塊,來識讀這本華夏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
畫麵在這時暗下來,切到演播廳,是女主持人大略介紹了《天工開物》裏記錄的各種流傳下來的手工藝。
介紹完後,她和幾位專家一起品讀《天工開物》。
天幕下的明朝,宋應星也和綜藝裏的那個宋應星一樣,滿懷憧憬,原來他最後真的成書了!
哥哥宋應昇卻不無擔憂:“三弟,隻是你若真寫此書,那...”
宋應星知道兄長的擔憂:“兄長,我知道你想說什麽,隻是這是我畢生的夢想,功名利祿固然是好,可若注定沒有,也不必硬求。”
宋應昇歎了口氣,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有他自己的主意,便也不再多言。
皇帝們一如既往地派人把剛剛女主持人所說的《天工開物》的內容都記下來,開元李隆基讓李杜二人直接跟後輩們交易。
隻能說,不愧是玩的最花的皇帝之一,腦子沒壞掉之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無師自通地學會利用明星效應,還玩的挺溜。
唐—李白:不知後世小友們可願與李某交易一本《天工開物》,李某可以為其新作一詩。
唐—杜甫:杜某也一樣。
清朝以前的皇帝們都傻眼了,還能這麽玩?那還等什麽,這群文人天天嚷嚷不得誌這不是現成的為國分憂的大好機會嗎,上啊!
隻是有人偷偷掉隊了。
始皇大大的狗:始皇大大,你為什麽不說話,是不想要書嗎。
嬴政:......
草莓奶糖:好家夥,粉到深處自然黑是吧,頭一次見舞到正主臉上揭短的。
嬴政臉色肉眼可見地黑了下去,這後輩簡直豈有此理!不過他也隻能問眾臣:“眾位可有何拿得出手的詩作?”
看得出來,始皇大大還是挺想要這本書的。
眾臣:呃.....
好在那個“黑粉”還是給了始皇陛下一個台階。
始皇大大的狗:嘿嘿,如果可以的話,始皇大大讓蒙毅上卿舞個劍什麽的就好。
那蒙毅能怎麽辦呢,看著自家陛下含蓄的眼神,蒙毅也隻能含淚營業了。
九州一色的霜:大膽點啊,讓始皇給你寫首四言詩啊!
始皇大大的狗:給我寫祭詩嗎!結尾嗚呼哀哉是吧。
俞悅笑得不行。
其他皇帝則是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原來不止文臣,武將後世也愛啊,那琴棋書畫詩酒茶,奇技淫巧和廚藝也應該都有受眾吧。
於是其他皇帝們也開始找各種專業人才出來營業,俞悅直播間裏潛水的許多不同專業的人才也大開眼界。
繼上一次信我還是信他後,第二次古今文化技術交流在無聲地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