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定十八卷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死忠粉三天兩頭就找素材,還有榜一大哥的氪金支持,《天工開物》數易其稿後終於成書,定十八卷。
書成之日,他們三人共同見證。
刊印現場,宋應星笑著調侃道:“伯聚兄,這書印早了,我隻寫到造紙術,還沒來得及寫印刷呢。
經曆過書籍刊印之後,才知道這印刷技藝之精妙。”
氪金大佬塗紹煃也笑了:“長庚兄,無妨,你再加一篇,我再助你印一遍!”
幾人說說笑笑,宋應星自告奮勇,要給他們解釋一遍書是怎麽刊印的,雀躍不已。
他們也就由著他去,宋應昇有些無奈:“我這個三弟啊,隻要見到新鮮事物,便高興得像個孩子。”
宋應星已經站在一個正在寫樣的夥計身旁了,他向二人介紹道:“這印刷啊,分為寫樣,雕刻,刷印,裝訂四個階段,每個階段裏又有若幹個小工序,這裏便是寫樣。”
塗紹煃:“字跡端莊俊秀,力透紙背啊!”
宋應星又帶他們參觀了雕版,二人這才知道,原來力透紙背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不用力,就無法清晰地印刷出來。
宋應昇隨口問一個夥計,這本書雕了幾塊板,夥計搖搖頭,太多了,他確實不知道。
宋應星拉過兄長:“兄長,你問我呀,問我。”
宋應昇很給麵子的問他。
宋應星一臉驕傲:“《天工開物》共計18卷,字,123幅圖,雕版,不計其數!”
俞悅吐槽:“這不還是沒說雕了多少版嗎。”
宋應星繼續帶他們參觀刷印和裝訂,塗紹煃接過用江西上好的竹紙和徽州上好的鬆煙墨印成的書,仿佛已經聞到書香。
正在這時,夥計們呈上來已經刊印完畢的書,宋應昇和塗紹煃笑著恭喜宋應星達成畢生心願,他卻說,這是他們三人共同的心願。
書本真的拿在手裏的那一刻,三人都是一陣恍惚,好像心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開篇就是宋子曰,塗紹煃對宋應星的大誌向讚歎不已。
《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陶埏》、《冶鑄》、《舟車》、《錘鍛》、《燔石》、《膏液》、《殺青》、《五金》、《佳兵》、《丹青》。
時光回到清初,撒貝寧細數這十八篇內容,二人相視一笑,宋應星卻又想起,那一拜,竟成永別。
宋應星:“順治元年,我辭官回歸故裏。
順治二年,伯聚兄因家國破碎,攜全家逃難,在君山湖舟車翻覆,全家竟無一人幸免。
順治三年,家兄宋應昇,因成臣子之義,追殉前朝而去。”
他每每午夜夢回,都想隨他們而去,可耳邊總會響起書成之日,兩位兄長對他的叮嚀。
他好像看到了兩位兄長又出現在眼前,他們還是著大明的衣服,還是戴大明的冠冕,還是他記憶中的樣子。
而宋應星已經換上了新朝的衣服,也剃了頭發,他已經不再年輕,變成了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白須白發,連背都佝僂著直不起來了。
三人遙遙相望,兩位兄長隻逝去了十幾年,他們卻儼然隔了兩個時代。
塗紹煃還是像年輕時那樣,大笑著說這輩子與宋應星相識一場,他也算值得了,說完和宋應昇轉身步入黑暗。
宋應星深深一禮,他語帶哽咽:“伯聚兄,能有你這樣的朋友,是我人生中第一大快事。”這一次,卻再沒有人向他回禮了。
他目送兩位知己的背影,回頭萬裏,已是故人長絕。
俞悅看到這裏,想起自己的好友們,隨口挖了個坑:“我們華夏古代除了淒美的愛情故事之外,也有很多讓人動容的友情。
比如什麽管鮑之交,刎頸之交,莫逆之交,傾蓋如故,有機會的話給你們講講。”
九州一色的霜:得了吧,你挖的武侯祠的坑到現在還沒填。
草莓奶糖:果然張無忌他媽說的對,漂亮女人都是會騙人的。
俞悅:“別念了別念了,去去去,下一站就去成都行了吧。”
觀眾們這才放過她。
俞悅:“可是難道你們不羨慕這樣的友情嗎,他們兩個支持了他一輩子,直到一個人的心願變成三個人共同的心願。”
就要芋泥波波:好朋友是治愈生活的良方。
咪咪是隻小貓:要不說還得是央媽會拍呢,簡直就是我的淡屍斑精華。
始皇大大的狗:我就不一樣了,我這個毒婦隻會羨慕嫉妒到陰暗扭曲。
明月鬆間照:看到大家的精神狀態一如既往地穩定我就放心了,好怕你們背著我偷偷原諒世界。
藍莓芝士多:謝謝我的互聯網嘴替們,差點以為隻有我一個人被房貸壓垮。
草莓奶糖:朋友,你是不是漏了車貸結婚生娃bb。
古人們驚呆了。
白居易對元稹道:“這些後人怎麽一個賽一個的消極啊,他們不是衣食富足不愁吃穿嗎。”
元稹:“不也有人調侃過你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嗎,後世之人並不蒙昧,所以煩心事自然也多。”
白居易想想長安的物價和高不可攀的房價,想想自己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買得起,忽然覺得他也要瘋了呢。
王安石卻覺得後輩們也太厭世了些,年輕人嘛,自該是朝氣蓬勃的,他於是寫了篇文章,發在自己的動態。
王荊公勉勵年輕人切不可妄自菲薄,言辭懇切,並不是說教,更像一個長者在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後輩諄諄教誨。
總之主打一個人間值得。
文字總有這樣的力量,成為華夏人重要的精神食糧,啊不對,按現代網友的話來說,是成為我們的淡屍斑精華。
網友們對這篇不打雞血,不是心靈雞湯的心靈雞湯接受十分良好。
回到綜藝,宋應星剛回憶完往事,門外忽然有許多人給他送來禮物,原來今年已經是康熙元年了。
當地知縣帶著鄉鄰們,送來的禮物都是他們根據宋應星《天工開物》裏的法子製成的用品,有油,紙張,布帛,還有一壇好酒。
宋應星沒有收他們的禮物,他謙虛地說,這些都是鄉親們自己用勞動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和他關係不大。
最後大家隻是把酒分了,帶著對來年的無限期盼,幹了這碗用《曲蘖》裏的法子釀成的甘澧。
眾人散去後,撒貝寧問宋應星,想不想跟他到三百年後看看,二人欣然成行。
書成之日,他們三人共同見證。
刊印現場,宋應星笑著調侃道:“伯聚兄,這書印早了,我隻寫到造紙術,還沒來得及寫印刷呢。
經曆過書籍刊印之後,才知道這印刷技藝之精妙。”
氪金大佬塗紹煃也笑了:“長庚兄,無妨,你再加一篇,我再助你印一遍!”
幾人說說笑笑,宋應星自告奮勇,要給他們解釋一遍書是怎麽刊印的,雀躍不已。
他們也就由著他去,宋應昇有些無奈:“我這個三弟啊,隻要見到新鮮事物,便高興得像個孩子。”
宋應星已經站在一個正在寫樣的夥計身旁了,他向二人介紹道:“這印刷啊,分為寫樣,雕刻,刷印,裝訂四個階段,每個階段裏又有若幹個小工序,這裏便是寫樣。”
塗紹煃:“字跡端莊俊秀,力透紙背啊!”
宋應星又帶他們參觀了雕版,二人這才知道,原來力透紙背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不用力,就無法清晰地印刷出來。
宋應昇隨口問一個夥計,這本書雕了幾塊板,夥計搖搖頭,太多了,他確實不知道。
宋應星拉過兄長:“兄長,你問我呀,問我。”
宋應昇很給麵子的問他。
宋應星一臉驕傲:“《天工開物》共計18卷,字,123幅圖,雕版,不計其數!”
俞悅吐槽:“這不還是沒說雕了多少版嗎。”
宋應星繼續帶他們參觀刷印和裝訂,塗紹煃接過用江西上好的竹紙和徽州上好的鬆煙墨印成的書,仿佛已經聞到書香。
正在這時,夥計們呈上來已經刊印完畢的書,宋應昇和塗紹煃笑著恭喜宋應星達成畢生心願,他卻說,這是他們三人共同的心願。
書本真的拿在手裏的那一刻,三人都是一陣恍惚,好像心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開篇就是宋子曰,塗紹煃對宋應星的大誌向讚歎不已。
《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陶埏》、《冶鑄》、《舟車》、《錘鍛》、《燔石》、《膏液》、《殺青》、《五金》、《佳兵》、《丹青》。
時光回到清初,撒貝寧細數這十八篇內容,二人相視一笑,宋應星卻又想起,那一拜,竟成永別。
宋應星:“順治元年,我辭官回歸故裏。
順治二年,伯聚兄因家國破碎,攜全家逃難,在君山湖舟車翻覆,全家竟無一人幸免。
順治三年,家兄宋應昇,因成臣子之義,追殉前朝而去。”
他每每午夜夢回,都想隨他們而去,可耳邊總會響起書成之日,兩位兄長對他的叮嚀。
他好像看到了兩位兄長又出現在眼前,他們還是著大明的衣服,還是戴大明的冠冕,還是他記憶中的樣子。
而宋應星已經換上了新朝的衣服,也剃了頭發,他已經不再年輕,變成了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白須白發,連背都佝僂著直不起來了。
三人遙遙相望,兩位兄長隻逝去了十幾年,他們卻儼然隔了兩個時代。
塗紹煃還是像年輕時那樣,大笑著說這輩子與宋應星相識一場,他也算值得了,說完和宋應昇轉身步入黑暗。
宋應星深深一禮,他語帶哽咽:“伯聚兄,能有你這樣的朋友,是我人生中第一大快事。”這一次,卻再沒有人向他回禮了。
他目送兩位知己的背影,回頭萬裏,已是故人長絕。
俞悅看到這裏,想起自己的好友們,隨口挖了個坑:“我們華夏古代除了淒美的愛情故事之外,也有很多讓人動容的友情。
比如什麽管鮑之交,刎頸之交,莫逆之交,傾蓋如故,有機會的話給你們講講。”
九州一色的霜:得了吧,你挖的武侯祠的坑到現在還沒填。
草莓奶糖:果然張無忌他媽說的對,漂亮女人都是會騙人的。
俞悅:“別念了別念了,去去去,下一站就去成都行了吧。”
觀眾們這才放過她。
俞悅:“可是難道你們不羨慕這樣的友情嗎,他們兩個支持了他一輩子,直到一個人的心願變成三個人共同的心願。”
就要芋泥波波:好朋友是治愈生活的良方。
咪咪是隻小貓:要不說還得是央媽會拍呢,簡直就是我的淡屍斑精華。
始皇大大的狗:我就不一樣了,我這個毒婦隻會羨慕嫉妒到陰暗扭曲。
明月鬆間照:看到大家的精神狀態一如既往地穩定我就放心了,好怕你們背著我偷偷原諒世界。
藍莓芝士多:謝謝我的互聯網嘴替們,差點以為隻有我一個人被房貸壓垮。
草莓奶糖:朋友,你是不是漏了車貸結婚生娃bb。
古人們驚呆了。
白居易對元稹道:“這些後人怎麽一個賽一個的消極啊,他們不是衣食富足不愁吃穿嗎。”
元稹:“不也有人調侃過你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嗎,後世之人並不蒙昧,所以煩心事自然也多。”
白居易想想長安的物價和高不可攀的房價,想想自己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買得起,忽然覺得他也要瘋了呢。
王安石卻覺得後輩們也太厭世了些,年輕人嘛,自該是朝氣蓬勃的,他於是寫了篇文章,發在自己的動態。
王荊公勉勵年輕人切不可妄自菲薄,言辭懇切,並不是說教,更像一個長者在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後輩諄諄教誨。
總之主打一個人間值得。
文字總有這樣的力量,成為華夏人重要的精神食糧,啊不對,按現代網友的話來說,是成為我們的淡屍斑精華。
網友們對這篇不打雞血,不是心靈雞湯的心靈雞湯接受十分良好。
回到綜藝,宋應星剛回憶完往事,門外忽然有許多人給他送來禮物,原來今年已經是康熙元年了。
當地知縣帶著鄉鄰們,送來的禮物都是他們根據宋應星《天工開物》裏的法子製成的用品,有油,紙張,布帛,還有一壇好酒。
宋應星沒有收他們的禮物,他謙虛地說,這些都是鄉親們自己用勞動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和他關係不大。
最後大家隻是把酒分了,帶著對來年的無限期盼,幹了這碗用《曲蘖》裏的法子釀成的甘澧。
眾人散去後,撒貝寧問宋應星,想不想跟他到三百年後看看,二人欣然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