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客,由南昌西開往北京西的高鐵,即將啟程。”


    廣播裏傳來一個甜美的女聲,撒貝寧告訴宋應星,這是後世的“舟車”,他們進京趕考需要走上半年的路,如今高鐵隻需要3個多時辰,如果是飛機,還會更快,隻需要一個多時辰。


    宋應星已經不再清澈的眼神裏,還是盛滿好奇,他驚歎現代的飛機是“騰雲駕霧。”


    撒貝寧還告訴宋應星,如今的華夏,真正能騰雲駕霧的,還是火箭——長征號如今已能把月球車一直帶到月亮上。


    “月亮?!”


    這下不止宋應星,所有古人都瞠目結舌,綜藝裏騰飛的火箭,好像從每個人心頭飛過,大家發出跟宋應星同樣的疑問。


    “那不是嫦娥居住的地方嗎?”


    撒貝寧回答了他們這個問題:“說出來您別失望,沒有嫦娥。”


    他話鋒一轉:“但是,我們從月亮上帶回了那兒的土壤。”


    秦皇漢武:原來天上真的沒有仙人嗎,後人們都能飛上月亮了,足見他們說的是真的。看來長生真的無望了,沒意思。


    俞悅是開著彈幕看的,綜藝的彈幕裏飄過一句月亮上不能種菜,這下古代的百姓們也失望極了,怎麽就不能種菜呢,沒意思。


    所有古人都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撒貝寧老師是不知道古人們都因為他一句話而失落無比了,他繼續告訴宋應星,華夏現在除了上天,還能入海。


    “‘奮鬥者’號深潛器,能夠直達海底萬米的深處。”語氣裏充滿了驕傲與自豪。


    宋應星感歎:“巧手奪天工,這三百多年後的‘天工開物’,了不起呀!”


    俞悅與有榮焉,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真正能夠做到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了,這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驕傲。


    撒貝寧又問宋應星,還想看些什麽,宋應星湊近撒貝寧,說自己還想看三百多年之後的“乃粒”,眼神裏帶著期盼。


    他們漫步在田間,撒貝寧向宋應星介紹,後世的華夏,已經可以用無人機種植糧食。


    宋應星充滿求知欲:“無人怎麽播種?”


    撒貝寧:“它上麵有攝像頭,還裝有傳感器,你還得給他編程...”


    接下來就是小撒老師的知識盲區了,他一拍手:“總之非常複雜,都是後世的科技,夠您再寫一本《天工開物》。”


    工科生表示聞風喪膽。


    天幕下古人們總算知道為什麽後世那麽多人都不用種地了。


    這時,又有幾個人向他們這邊走來,為首的是一個皮膚黝黑,穿一件格子襯衫的老人,撒貝寧向他微微鞠躬:“袁院士。”


    來人正是袁隆平院士,他向撒貝寧微一點頭:“小撒,你們是來這裏錄節目嗎。”他看向宋應星,問撒貝寧:“這位是?”


    撒貝寧:“您就當他是個演員吧,他扮演的是宋應星先生。”


    袁隆平:“是《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嗎,這是個偉大的科學家啊,我年少時,也讀過《天工開物》。”


    他說著,向宋應星伸出右手,宋應星卻向他行了個明朝古禮,撒貝寧對宋應星道:“宋先生,這是我們現代的禮儀,叫做握手禮。”


    終於,兩雙同樣蒼老而又有力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他們手上的皮膚同樣粗糙,甚至連皸裂的傷口都那麽相似。


    他們跨越了三百年的時光對視,四隻手交握的那一刻,是古與今的對話,是曆史的重疊,更是今人對古人的交代。


    最後的最後,宋應星向袁隆平討要了一株飽滿的稻穀,帶著這株稻穀,走向來時的路,和他的兩位兄長一樣,隻留給今人一個模糊不清的背影。


    天幕上好戲落幕,天幕下卻是民議沸騰,明朝的宋應星本人和天幕上一樣,準備和兄長一起迎接自己中舉的喜報。


    他提前得知了自己的人生軌跡,隻是痛惜亦兄亦友的知己都不得善終,著書立說的心誌卻愈加堅定。


    這次來給他報喜的卻不是學府的門吏。


    “聖旨到!”


    來人卻是宮裏的太監,宋府跪下接旨,原來是萬曆帝看過天幕以後,決定讓宋應星直接進翰林院修書。


    皇帝允他可以隨意走訪,大明官府會給他出資印刷,他不必再跟天幕上一樣六次趕考,他哥哥宋應昇則照常考試。


    宋應星接旨謝恩,這一次,他多了四十年時間修書,想必這本《天工開物》會再厚上不少,不知道這次他又會給那個世界三百年後的人們什麽樣的驚喜。


    俞悅看完以後,托腮坐在電腦前,她問觀眾們:“哎,你們說,袁爺爺是真的去和其他已經仙去的科學家們交流學問了吧。”


    彈幕一片附和。


    她又說:“我們也不能隻記得袁爺爺啊,還有那麽多那麽多或是為豐富我們的餐桌,或是為解決我們的疾病而努力——


    不,應該是所有為人類謀福祉的科學家們,都該被銘記。


    比如“中國雜交小麥之父”——李振聲;


    “中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能夠讓我們吃上又甜又大的西瓜的吳明珠院士;


    以及獲得諾貝爾獎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女士等等等等,他們每一個人,都該被我們銘記,也將被曆史銘記。”


    嬴政抓住重點:“似乎後世之人對這工科學問分得十分細致,之前悅娘子就說過,現代醫學的分支本科生怕是都分不清。”


    扶蘇也讚同道:“正是,他們好像還把每一種果子都派專人研究,這就是後世韓愈所說的‘術業有專攻’吧。”


    嬴政很心動,可惜也隻能心動一下,無他,人不夠耳。什麽時候他大秦能有後世人口的一半啊,始皇陛下覺得,到那個時候,他能一路平推匈奴。


    說到人,朱棣可就不困了,反正之前悅姑娘也淺淺的提過雜交水稻怎麽來的,既然雜交水稻雜交小麥都有了,那豈不是萬物都可雜交?


    朱棣不管,朱棣隻負責把自己的要求傳給下麵,反正他又不是工科生,老板要個七彩斑斕的黑怎麽就不行了呢。


    工部: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播完綜藝,俞悅也不打算出門了,幹脆洗漱睡覺,她可得存點精力才能好好逛吃大西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田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田辣椒並收藏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