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一門六進士
直播通古代:我帶古人逛吃華夏! 作者:秋田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俞悅倒是沒覺得某些樸素的現代的觀念和古代有什麽本質的區別,畢竟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有些東西是亙古不變的。
但她也沒有試圖糾正什麽就是了。
俞悅繼續說曾鞏:“曾鞏死磕策論文,而歐陽修恰恰是一位新古文運動的提倡者,因此,這對師徒一拍即合。
歐陽修時常對身邊的人說:‘過吾門百千人,獨於得此生為喜。’”
曾鞏幹脆起身,朝著老師歐陽修府邸的方向深深一揖,老師是他的伯樂,同時也是他人生的明燈。
俞悅:“同時,能夠成為歐陽修的徒弟,也使得曾鞏身價倍增,有了與朝堂大臣的機會。
曾鞏不但認識了歐陽修,結識了王安石,而且和杜衍、範仲淹等青年才俊都有書信來往。
他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為人處世的態度,自此名聞天下。
慶曆七年,曾鞏的父親曾易占去世,突聞噩耗。他於是隻能休學回鄉奔喪,同時也侍奉他的繼母。
曾鞏本來就是個孝順的人,他家境貧寒,有一個哥哥,四個弟弟,九個妹妹。
父親去世後,他侍奉繼母無微不至,又肩負起了照顧兄弟姐妹的重任,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的責任代替了他夜以繼日的苦讀。
正如曾鞏在《學舍記》中所寫:‘衣食藥物,廬舍器用。箕莒細碎之間,此餘之所經營以養也。’”
草莓奶糖:雖然不合適,但是我還是想說,他們家加上他總共十五個孩子,是有點厲害的。
一顆蘋果:+1,我都驚呆了,這得怎麽掙錢才夠養這一大家子啊。
九州一色的霜: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雖然古今觀念不一樣,但是這也太不一樣了。
秋以為期:如果是我我可能就直接找機會跑路了。
這一次。許多老祖宗們想法也都跟現代觀眾們一樣,這麽多孩子,恐怕存活率都不是很高的樣子。
曾鞏想起那些年自己家裏的光景,也是苦笑一聲,其實對於後人的不理解,從俞悅開始說他的故事的時候他就猜到了。
甚至見識過他們懟其他人的樣子,曾鞏覺得他們對自己還算是溫柔,起碼沒有直接說出太難聽的話。
但曾鞏知道,他們的溫柔也就到此為止了,如果真的再有什麽8後人們覺得離譜的事,恐怕他們就不會再留情了。
俞悅:“可能古代養娃對於今天來說成本很低吧,主打一個給口飯吃活著就行,而且我感覺更像生存遊戲。
就是窮人講究一個多子多福,孩子生的多點,如果運氣不錯成活率夠高的話,以後自己的養老問題也算有點保障。”
草莓奶糖:能理解一點,但不多。
俞悅:“問題不大,咱也不是研究這個的,大概知道有這麽個情況就行,咱們繼續聊其他的。
曾鞏雖然被這一大家子拖累,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他甚至帶著兄弟姐妹們一起讀書。
曾鞏先把他們都拉扯成年了,甚至還給曾家教出十幾個進士。”
草莓奶糖:好牛,我算是知道他為什麽上榜了。
一顆蘋果:這和跟我說他教出十幾個985,211的學生有什麽區別,那這位曾鞏先生完全就是教育界的大佬啊。
秋以為期:沒開玩笑,能不能讓他教我讀書,我也想讓我爸媽開心開心。
九州一色的霜:得先排隊吧。
確實得先排隊,已經有嗅覺敏銳的各個朝代的達官貴人們在私信曾鞏問他能不能給自家的紈絝們當家庭教師了。
曾鞏:......
你在為難我胖虎,你們知道我教出這十幾個進士耗費了多大的心血嗎!這破書誰愛教誰教,反正我不教!
當然了,實在給得太多另說。
或者如果是我的偶像的話,也不是不行。反正我們曾老師主打一個底線靈活好變通。
俞悅:“曾鞏就這樣一直在家裏待到三十九歲,三十九歲這一年,他再次應試,而這次的主考官是歐陽修。
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
曾鞏這一次終於不再陪跑,他和弟弟曾牟、曾固、堂弟曾阜、妹夫王無咎、於彥森一起考中了進士。”
老祖宗們聽到這裏也都驚訝了。
李白對杜甫到:“他們家這進士是批發的嗎,同一場考試,一門中了六位。”
杜甫也覺得新鮮:“先前悅娘子說他家境貧寒,這次以後,恐怕一個寒門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李白點頭同意。
始皇大大也難得稀罕地抬頭瞅了瞅天幕,這科舉他已經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這玩意真這麽能吸引人才嗎?
可惜現在還是太早了,始皇大大難得歎了口氣,怎麽大秦的步子邁得這麽慢啊,他快捉急死了。
但真要讓他快點,那他決計又是不願意的,大秦如今邁步雖慢,但一切都是穩紮穩打,穩步前進。
始皇大大嘴上嫌棄,心裏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對於平行世界那個二世而亡的大秦來說,現在的大秦可謂新生。
同樣想把科舉考試完善的,當然還有我們的李二陛下,他眼饞啊,作為一個明君,他就不可能嫌棄人才太多好嗎。
不過想到世家的重重阻撓,二鳳又開始頭疼了,他當然知道晉升渠道完全被世家壟斷不是什麽好事。
可是如今大唐剛剛重修了《氏族譜》,各個世家已經退了一步,他現在太心急反而會壞事,隻能再等了。
二鳳含淚退場。
當然,除了皇帝們眼饞人才,更多的單純羨慕嫉妒曾鞏一家的文人更多些,尤其是那些屢試不第的。
畢竟那可是整整六位進士,別管他哪等哪科,六位進士足以讓曾家改換門庭了。又能有多少人不眼紅呢。
不過眼紅歸眼紅,大家也都知道,不是誰都能有那個命的,還是自己努力改變命運比較靠譜。
但無論如何,在曆朝曆代,曾鞏恐怕也都會成為一時傳奇,甚至變成老師們上課時的正麵典型永存了。
但她也沒有試圖糾正什麽就是了。
俞悅繼續說曾鞏:“曾鞏死磕策論文,而歐陽修恰恰是一位新古文運動的提倡者,因此,這對師徒一拍即合。
歐陽修時常對身邊的人說:‘過吾門百千人,獨於得此生為喜。’”
曾鞏幹脆起身,朝著老師歐陽修府邸的方向深深一揖,老師是他的伯樂,同時也是他人生的明燈。
俞悅:“同時,能夠成為歐陽修的徒弟,也使得曾鞏身價倍增,有了與朝堂大臣的機會。
曾鞏不但認識了歐陽修,結識了王安石,而且和杜衍、範仲淹等青年才俊都有書信來往。
他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為人處世的態度,自此名聞天下。
慶曆七年,曾鞏的父親曾易占去世,突聞噩耗。他於是隻能休學回鄉奔喪,同時也侍奉他的繼母。
曾鞏本來就是個孝順的人,他家境貧寒,有一個哥哥,四個弟弟,九個妹妹。
父親去世後,他侍奉繼母無微不至,又肩負起了照顧兄弟姐妹的重任,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的責任代替了他夜以繼日的苦讀。
正如曾鞏在《學舍記》中所寫:‘衣食藥物,廬舍器用。箕莒細碎之間,此餘之所經營以養也。’”
草莓奶糖:雖然不合適,但是我還是想說,他們家加上他總共十五個孩子,是有點厲害的。
一顆蘋果:+1,我都驚呆了,這得怎麽掙錢才夠養這一大家子啊。
九州一色的霜: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雖然古今觀念不一樣,但是這也太不一樣了。
秋以為期:如果是我我可能就直接找機會跑路了。
這一次。許多老祖宗們想法也都跟現代觀眾們一樣,這麽多孩子,恐怕存活率都不是很高的樣子。
曾鞏想起那些年自己家裏的光景,也是苦笑一聲,其實對於後人的不理解,從俞悅開始說他的故事的時候他就猜到了。
甚至見識過他們懟其他人的樣子,曾鞏覺得他們對自己還算是溫柔,起碼沒有直接說出太難聽的話。
但曾鞏知道,他們的溫柔也就到此為止了,如果真的再有什麽8後人們覺得離譜的事,恐怕他們就不會再留情了。
俞悅:“可能古代養娃對於今天來說成本很低吧,主打一個給口飯吃活著就行,而且我感覺更像生存遊戲。
就是窮人講究一個多子多福,孩子生的多點,如果運氣不錯成活率夠高的話,以後自己的養老問題也算有點保障。”
草莓奶糖:能理解一點,但不多。
俞悅:“問題不大,咱也不是研究這個的,大概知道有這麽個情況就行,咱們繼續聊其他的。
曾鞏雖然被這一大家子拖累,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他甚至帶著兄弟姐妹們一起讀書。
曾鞏先把他們都拉扯成年了,甚至還給曾家教出十幾個進士。”
草莓奶糖:好牛,我算是知道他為什麽上榜了。
一顆蘋果:這和跟我說他教出十幾個985,211的學生有什麽區別,那這位曾鞏先生完全就是教育界的大佬啊。
秋以為期:沒開玩笑,能不能讓他教我讀書,我也想讓我爸媽開心開心。
九州一色的霜:得先排隊吧。
確實得先排隊,已經有嗅覺敏銳的各個朝代的達官貴人們在私信曾鞏問他能不能給自家的紈絝們當家庭教師了。
曾鞏:......
你在為難我胖虎,你們知道我教出這十幾個進士耗費了多大的心血嗎!這破書誰愛教誰教,反正我不教!
當然了,實在給得太多另說。
或者如果是我的偶像的話,也不是不行。反正我們曾老師主打一個底線靈活好變通。
俞悅:“曾鞏就這樣一直在家裏待到三十九歲,三十九歲這一年,他再次應試,而這次的主考官是歐陽修。
歐陽修主持會試,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詩賦為輔命題。
曾鞏這一次終於不再陪跑,他和弟弟曾牟、曾固、堂弟曾阜、妹夫王無咎、於彥森一起考中了進士。”
老祖宗們聽到這裏也都驚訝了。
李白對杜甫到:“他們家這進士是批發的嗎,同一場考試,一門中了六位。”
杜甫也覺得新鮮:“先前悅娘子說他家境貧寒,這次以後,恐怕一個寒門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李白點頭同意。
始皇大大也難得稀罕地抬頭瞅了瞅天幕,這科舉他已經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這玩意真這麽能吸引人才嗎?
可惜現在還是太早了,始皇大大難得歎了口氣,怎麽大秦的步子邁得這麽慢啊,他快捉急死了。
但真要讓他快點,那他決計又是不願意的,大秦如今邁步雖慢,但一切都是穩紮穩打,穩步前進。
始皇大大嘴上嫌棄,心裏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對於平行世界那個二世而亡的大秦來說,現在的大秦可謂新生。
同樣想把科舉考試完善的,當然還有我們的李二陛下,他眼饞啊,作為一個明君,他就不可能嫌棄人才太多好嗎。
不過想到世家的重重阻撓,二鳳又開始頭疼了,他當然知道晉升渠道完全被世家壟斷不是什麽好事。
可是如今大唐剛剛重修了《氏族譜》,各個世家已經退了一步,他現在太心急反而會壞事,隻能再等了。
二鳳含淚退場。
當然,除了皇帝們眼饞人才,更多的單純羨慕嫉妒曾鞏一家的文人更多些,尤其是那些屢試不第的。
畢竟那可是整整六位進士,別管他哪等哪科,六位進士足以讓曾家改換門庭了。又能有多少人不眼紅呢。
不過眼紅歸眼紅,大家也都知道,不是誰都能有那個命的,還是自己努力改變命運比較靠譜。
但無論如何,在曆朝曆代,曾鞏恐怕也都會成為一時傳奇,甚至變成老師們上課時的正麵典型永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