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推行王道,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絕不是一個貪婪之人。
阿離微笑著說:“你才擁有幾個城池而已,就開始思考王道之事了。還是先關注一下壽春方麵是否會渡江攻擊你吧。”
她的話確實有道理。自我們占領襄陽已有半年之久,江南那邊始終沒有什麽動靜。
由於大江的阻隔,完顏猛也沒有再次派遣探子前去偵查。
我想親自前往江南查看情況,但阿離阻止了我。
她說目前最關鍵的是穩固已占領的地盤,並尋找新的人才。
我感到疑惑不解,既然需要保持穩定,為何不繼續任用楚國原有的官員呢?
他們熟悉當地情況,更有利於治理。
阿離露出一副失望的神情,仿佛對我的愚笨感到無奈。
她解釋道:“我跟你說了那麽多,難道你都忘記了?如今這些楚國官員願意為你效力,完全是因為你采取了霸道手段啊!”
“一但我們戰事不利,他們就會迅速改變立場。”
我問道“我再找也還是楚國人,難道讓狼軍校尉去管理楚人?”
阿離又喝了一杯酒,說道“都是楚人,但是跟你的關係是不一樣的,不論是什麽人,隻要跟你的利益綁在一起,那麽他們就會跟你同生共死了。”
我聽得雲裏霧裏,阿離也已經喝得醉醺醺的,這酒量著實讓人忍俊不禁。
我們繼續閑聊打趣了好一會,阿離就吵著說要回房休息。
看著其他人都在忙碌,時間尚早,我換了身衣服,牽了一匹馬想獨自出城去楚國鄉下走走。
當我來到城門口時,發現這裏已經由狼軍負責守衛,他們的裝備和氣勢都煥然一新。
領頭的都尉一見到我便激動不已,甚至說話都變得結結巴巴。
我朝他打了個手勢示意,他立刻明白過來,並攔住那些準備上前盤問我的狼軍士兵,讓我順利出城。
我騎著馬一路向東前行,沿途所見都是連綿不絕的水田,沒走多遠就能看見一座座村落。
不得不承認,楚國的人口密度的確遠超瀚海國。
農夫們在水田裏麵勞作,村落裏麵的婦女們開始準備晚飯,孩童們跑來跑去,一派田園風光。
確實跟阿離說的一樣,看來狼軍占領襄陽對這些楚國農夫來說影響不大。
驛道旁邊有一個小小的酒館,零星的坐著幾個客人。
店小二坐在櫃台後麵打盹,掌櫃扒拉著算盤無精打采。
看到我進來,小二才精神了一些,問我點什麽菜。
我拿出了一錠銀子,讓他挑揀好的上。
掌櫃看到銀子,眼睛都直了,拿起銀子,嘴裏答應連忙跑著去了後廚。
我看店裏的幾個客人桌子上稀疏的幾個小菜,說道“小二,給那幾位也加幾個菜,一壺酒,算我賬上。”
那幾個人聽了,連忙對我拱手道謝。
我也借機跟他們攀談起來。
一個褐色衣服的大哥對我說道“聽口音,貴人是從瀚海過來的吧?”
我說道“隨著狼軍過來做些買賣。”
眾人皆點頭,說是狼軍的大人下鄉不多見,在看我的眼神就有些畏懼。
他們一開始還比較拘謹,等著酒菜上來之後,大家越喝越多,逐漸開始放開了。
我問他們為什麽狼軍來了不跑到南方去。
一個老者摸著胡子說道“人能跑,地往哪裏跑?我家七代都在這裏耕種,誰來不得需要我交糧啊。”
另一個中年人喝了一杯酒說道“聽說瀚海來了一個總督大人,以後還不知道怎麽樣呢。”
眾人齊聲歎了一口氣,我問道“既然都是交稅,新總督也不會多收啊。”
那個老者又說道“難說,至少那些蛀蟲們肯定要中飽私囊了。”
旁邊一陣就咳嗽聲,老者尷尬的看了我一眼,這時候才想起了我的身份。
小店內一陣沉默,一群人跑了進來,打破了沉悶的氣氛。
領頭的是一個奇怪的年輕人,年紀跟我差不多。
之所以說他奇怪,是因為他穿著楚國文官才穿得那種寬袍大袖的衣服。
腳上卻沒有穿鞋,將袍子的下擺掀起來綁在腰間,露出沾滿了泥水的小腿。
他後麵跟著兩個同樣仕子打扮的年輕人,不過渾身上下沒有沾染一滴泥水。
那個領頭的年輕人,身材高大,劍眉朗目,長相十分英俊。
他一進屋就找了個靠牆的桌子坐下,大聲喊道“趕快給我上一壺酒!”
掌櫃笑了笑,卻並不著急上酒,看著那個年輕人發笑。
他一進門,整個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所有人開始調笑他起來,先前那個老者說道“孔明,你又去田裏捉蟲了?”
原來那個年輕人叫孔明,他笑著回答道“沒有,我是去看一下新犁好不好用。”
另一個人調侃道“我看皇上也不會親自來請你出山了,聽說總督大人剛到襄陽,你要不要去碰一下運氣?”
孔明倒是也不惱,說道“我等總督大人親自來請我呢。”
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也跟著笑了幾聲。
我問旁邊的人,這個孔明是什麽來曆。
他說孔明家族本來是壽春的望族,因為得罪了楚國皇帝才被貶到這裏,已經四代了。
到了孔明這一代,父母早亡,家裏已經剩了不到一百畝地,隻能勉強維護一個貴族的身份。
偏偏這個孔明又善於理財,整天除了讀書就是發表一些高談闊論,說是自己有不世之才。
又喜歡和泥腿子的農夫搞在一起,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不過農田裏都能用上。
能在酒館喝酒的都是跟他一樣差不多的小地主,大家都在想著怎麽多買幾畝地,多收幾鬥米。
他卻想著怎麽治理天下,又不肯去朝廷求官,大家隻當他草包,心裏虛。
反而成了七裏八鄉的笑柄,他為人又和善,開玩笑也不惱,因此眾人都喜歡跟他玩鬧。
我想起阿離的話,心想這人莫不是有些真本事。
正想上前搭話,他卻端著一碗酒朝我走了過來。
孔明將酒碗往桌子上一放,開口說道“兄台麵生的很,不知道是何處人士?”
我說道“在下趙阿鬱,瀚海人,來這裏做個小買賣。”
孔明凝視著我,說道“原來是趙兄,在下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阿離微笑著說:“你才擁有幾個城池而已,就開始思考王道之事了。還是先關注一下壽春方麵是否會渡江攻擊你吧。”
她的話確實有道理。自我們占領襄陽已有半年之久,江南那邊始終沒有什麽動靜。
由於大江的阻隔,完顏猛也沒有再次派遣探子前去偵查。
我想親自前往江南查看情況,但阿離阻止了我。
她說目前最關鍵的是穩固已占領的地盤,並尋找新的人才。
我感到疑惑不解,既然需要保持穩定,為何不繼續任用楚國原有的官員呢?
他們熟悉當地情況,更有利於治理。
阿離露出一副失望的神情,仿佛對我的愚笨感到無奈。
她解釋道:“我跟你說了那麽多,難道你都忘記了?如今這些楚國官員願意為你效力,完全是因為你采取了霸道手段啊!”
“一但我們戰事不利,他們就會迅速改變立場。”
我問道“我再找也還是楚國人,難道讓狼軍校尉去管理楚人?”
阿離又喝了一杯酒,說道“都是楚人,但是跟你的關係是不一樣的,不論是什麽人,隻要跟你的利益綁在一起,那麽他們就會跟你同生共死了。”
我聽得雲裏霧裏,阿離也已經喝得醉醺醺的,這酒量著實讓人忍俊不禁。
我們繼續閑聊打趣了好一會,阿離就吵著說要回房休息。
看著其他人都在忙碌,時間尚早,我換了身衣服,牽了一匹馬想獨自出城去楚國鄉下走走。
當我來到城門口時,發現這裏已經由狼軍負責守衛,他們的裝備和氣勢都煥然一新。
領頭的都尉一見到我便激動不已,甚至說話都變得結結巴巴。
我朝他打了個手勢示意,他立刻明白過來,並攔住那些準備上前盤問我的狼軍士兵,讓我順利出城。
我騎著馬一路向東前行,沿途所見都是連綿不絕的水田,沒走多遠就能看見一座座村落。
不得不承認,楚國的人口密度的確遠超瀚海國。
農夫們在水田裏麵勞作,村落裏麵的婦女們開始準備晚飯,孩童們跑來跑去,一派田園風光。
確實跟阿離說的一樣,看來狼軍占領襄陽對這些楚國農夫來說影響不大。
驛道旁邊有一個小小的酒館,零星的坐著幾個客人。
店小二坐在櫃台後麵打盹,掌櫃扒拉著算盤無精打采。
看到我進來,小二才精神了一些,問我點什麽菜。
我拿出了一錠銀子,讓他挑揀好的上。
掌櫃看到銀子,眼睛都直了,拿起銀子,嘴裏答應連忙跑著去了後廚。
我看店裏的幾個客人桌子上稀疏的幾個小菜,說道“小二,給那幾位也加幾個菜,一壺酒,算我賬上。”
那幾個人聽了,連忙對我拱手道謝。
我也借機跟他們攀談起來。
一個褐色衣服的大哥對我說道“聽口音,貴人是從瀚海過來的吧?”
我說道“隨著狼軍過來做些買賣。”
眾人皆點頭,說是狼軍的大人下鄉不多見,在看我的眼神就有些畏懼。
他們一開始還比較拘謹,等著酒菜上來之後,大家越喝越多,逐漸開始放開了。
我問他們為什麽狼軍來了不跑到南方去。
一個老者摸著胡子說道“人能跑,地往哪裏跑?我家七代都在這裏耕種,誰來不得需要我交糧啊。”
另一個中年人喝了一杯酒說道“聽說瀚海來了一個總督大人,以後還不知道怎麽樣呢。”
眾人齊聲歎了一口氣,我問道“既然都是交稅,新總督也不會多收啊。”
那個老者又說道“難說,至少那些蛀蟲們肯定要中飽私囊了。”
旁邊一陣就咳嗽聲,老者尷尬的看了我一眼,這時候才想起了我的身份。
小店內一陣沉默,一群人跑了進來,打破了沉悶的氣氛。
領頭的是一個奇怪的年輕人,年紀跟我差不多。
之所以說他奇怪,是因為他穿著楚國文官才穿得那種寬袍大袖的衣服。
腳上卻沒有穿鞋,將袍子的下擺掀起來綁在腰間,露出沾滿了泥水的小腿。
他後麵跟著兩個同樣仕子打扮的年輕人,不過渾身上下沒有沾染一滴泥水。
那個領頭的年輕人,身材高大,劍眉朗目,長相十分英俊。
他一進屋就找了個靠牆的桌子坐下,大聲喊道“趕快給我上一壺酒!”
掌櫃笑了笑,卻並不著急上酒,看著那個年輕人發笑。
他一進門,整個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所有人開始調笑他起來,先前那個老者說道“孔明,你又去田裏捉蟲了?”
原來那個年輕人叫孔明,他笑著回答道“沒有,我是去看一下新犁好不好用。”
另一個人調侃道“我看皇上也不會親自來請你出山了,聽說總督大人剛到襄陽,你要不要去碰一下運氣?”
孔明倒是也不惱,說道“我等總督大人親自來請我呢。”
眾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也跟著笑了幾聲。
我問旁邊的人,這個孔明是什麽來曆。
他說孔明家族本來是壽春的望族,因為得罪了楚國皇帝才被貶到這裏,已經四代了。
到了孔明這一代,父母早亡,家裏已經剩了不到一百畝地,隻能勉強維護一個貴族的身份。
偏偏這個孔明又善於理財,整天除了讀書就是發表一些高談闊論,說是自己有不世之才。
又喜歡和泥腿子的農夫搞在一起,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不過農田裏都能用上。
能在酒館喝酒的都是跟他一樣差不多的小地主,大家都在想著怎麽多買幾畝地,多收幾鬥米。
他卻想著怎麽治理天下,又不肯去朝廷求官,大家隻當他草包,心裏虛。
反而成了七裏八鄉的笑柄,他為人又和善,開玩笑也不惱,因此眾人都喜歡跟他玩鬧。
我想起阿離的話,心想這人莫不是有些真本事。
正想上前搭話,他卻端著一碗酒朝我走了過來。
孔明將酒碗往桌子上一放,開口說道“兄台麵生的很,不知道是何處人士?”
我說道“在下趙阿鬱,瀚海人,來這裏做個小買賣。”
孔明凝視著我,說道“原來是趙兄,在下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