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一直記得那個露天劇場。
也許是因為那時候他還是個遠沒有發育好的少年,因而眼睛望出去心裏感應到的空間,都比事物的原來麵貌要擴張許多——他記憶中的那個露天劇場很大,劇場的座位就是一級比一級高上去的水泥台麵,整個劇場的觀眾席是圓弧形的,正麵有水泥座基和天棚側幕的舞台也很大,而他記憶中的演出場麵,也是相當壯觀的。
那露天劇場在北京西郊,位於一大片舊有的和新蓋過的樓區內,屬於一個重要的機關,是機關召開全體大會的地方,晚上則經常用來演電影,到周末,則有歌舞一類的演出。
當時他的小哥在那機關的合作社——就是以副食品為主以日用百貨為輔的一家內部商店——當售貨員,小哥是個觀看演出的積極分子,不管那露天劇場裏演的是什麽,電影也好,歌舞也好,話劇也好,曲藝也好,戲曲也好,統統都看,而最愛看的是戲曲,戲曲裏最著迷的又是京劇,所以不僅商店裏的同事,就是許多的顧客(都在一個機關都熟悉)見了他也總打趣說:“小蔣呀,怎麽樣,該改名兒叫盈京了吧?”
小哥叫蔣盈平,京劇在革命聖地延安曾叫平劇,解放了,北平改叫北京,平劇也就改叫京劇,蔣盈平既是個京劇迷,豈不應改名兒叫蔣盈京麽?
小哥一直沒有改名兒,但對京劇的愛好卻伴隨著他的一生,京劇是他的——借用80年代走紅的一位女作家的一部書的名字——隱形伴侶。
2
他初一升初二之間的那個暑期,有一段是在小哥那裏度過的。小哥當時就住在商店後的一間屋子裏,那間屋子前門通向櫃台,後門通向那露天劇場,後門和露天劇場的背部之間是一大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雨後形成若幹水窪,入夜蛙聲一片,白天也時有蛙鳴;他曾在小哥售貨時一個人跑到那片荒地上去捕捉過青蛙,看著那青蛙就在眼前,似乎一彎腰拿手一罩便能罩住,其實難矣哉,常常是累出一身臭汗,急得頻頻跺腳,而整整一個上午毫無擄獲;那裏的青蛙也委實可惡,因為太多,也因為不願離開那片蕪地,所以即使他跺腳,也不過隻稍微跳開一些,暫停鼓噪而已,後來竟幹脆跺了腳也仍在他視線裏趴伏不動,肚子大鼓大癟,鼓著兩隻圓眼睛瞪著他,仿佛在譏笑他的低能與無奈。
那大機關裏有一個相當不小的花園,嚴格來說不是供遊覽休憩的花園,而是培植盆花樹苗以備辦公區擺放和栽種的花圃、花房、苗圃、幼樹構成的一個區域,在那美麗而幽靜的地方,可以望見不算太遠的頤和園裏的萬壽山及上麵的佛香閣、智慧海,還有隻呈現出灰色剪影的玉泉山及山上的妙高塔;白天在那地方嬉遊時,最令他驚訝的是可以聽到從頤和園裏傳過來的一種由遊人們發出的各種聲音混合而成的古怪音響,那模糊一片類似馬蜂歸巢的聲音既遙遠又清晰,既微弱而又絕不間斷,因而顯得神秘空,與那似乎近在眼前俯拾即是卻又屢捕不獲的草地青蛙一樣;多年以後,他悟出那都是人生的象征,至少是他個體生命處境的象征。
他至今感念小哥。使他在那裏度過了非同尋常的一個暑假。
3
小哥怎麽會當了個售貨員呢?
小哥也是蜀香中學的學生,比阿姐、田月明、鞠琴、崩龍珍、西人他們高一班,與田月明的姐姐田霞明同班,那時候父親偶爾帶我們去重慶的厲家班看京劇,像如今被人們視為武生泰鬥的厲慧良,那時還是個很年輕的演員,在厲家班裏也還掛不到頭牌,唱不了壓軸或大軸戲,那時候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唱旦角的厲慧敏,她似乎從正工青衣到刀馬旦全拿得下來,唱念做打樣樣俱佳,常常是由她唱壓軸或大軸戲,紅極一時;不知道為什麽後來她未能打出四川成為全國知名的演員,至今小哥議及這一點,還代她抱不平。
小哥念到高三時恰逢社會巨變,後來又隨父母進京,到北京時正規大學已不招生,是根本不招生還是已錯過了招生時間,我記不清了。總之,父母和他自己都不願意在家裏閑著,加上時代潮流所推動,他便去報考了華北革命大學,開始父母曾很為他自豪,其程度僅遜於為我們大哥——大哥是解放軍的一員,參加了解放廣東的戰鬥,當時在廣州;小哥開頭也很自豪,但沒多久就回來說:原來那並不是什麽正規的大學,而是一種對願意投入革命事業的知識分子開辦的短期政治訓練班,隨著政治理論的傳授思想改造的動員和學員們自我投入的進展,大學不斷地向國家各個方麵輸送著人才。那固然是足以引為自豪的一所新型大學,但於小哥卻實在是並不合適,比如他所分到的那個班上,30幾個人中隻有4個人是高中畢業生,其餘的或者是念過舊大學的大學生(有的沒念完,有的念完了未找到職業),或者是早已從業甚至在其職業範疇內已有所成就的文化人,如話劇導演、電影演員、報館記者、出版社編輯、畫家、詩人、既能口譯也能筆譯的通外文的人、開過照相館的攝影師……甚至還有一位能“大變活人”的魔術師,等等,小哥同他們混在一起固然大大地展拓了眼界,覺得新奇而有趣,但還沒到一年為期的學習結束,就不斷有這位去了劇團,不久便排出了話劇《雷雨》,那位去了電影製片廠,很快便在某部故事片中扮演了農婦……還有的去了報社、雜誌社,到畢業的時候,凡有專業才能的幾乎都被一搶而空,剩下的,便是小哥那樣的無一技之長而徒有清白曆史的小鬼(那些有專業才能的人曆史上大都多少有些個汙點),但經受過革大教育的小哥絕對地服從組織分配,於是便被“暫時”地分配到那大機關的合作社中賣貨。小哥賣貨期間確很安心,他的服務態度足可成為今日各大商場售貨員的楷模,不僅百問不煩、百拿不厭,甚而可以隔著櫃台同顧客娓娓談心——隻要沒有另外的顧客走近。小哥的安心除了他的進步思想而外,我想那出了後門就是的露天劇場,特別是那露天劇場中不時上演京戲,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那分配確是“暫時”的,機關的領導對小哥的情況心中有數,革大分配時一定有過交代——這樣純潔的有革命熱情的青年應當再好好培養,因而兩年後當正規大學統一招生時,小哥便得到了以“高幹”身份報考大學並優先考慮加以錄取的資格,當時小哥選擇了北京大學的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一放榜,他果然被錄取了!
別看小哥當過售貨員,論起來,至今他仍是我們家族中學曆最硬的一個——盡管他沒像阿姐那樣念過研究生,但他畢竟上過中國的最高學府啊!
4
他記得那一天,是個星期日,那一天對小哥非常重要,甚而可以說是小哥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天。
那一天一大早他就和爸爸媽媽出了家門,動作總比旁人慢幾拍的媽媽那天也居然“笨鳥先飛”般地做好了出遠門的種種準備,三個人一起乘有軌電車到了西直門,又從那裏轉乘郊區公共汽車去到北大。
正是仲春天氣,北大的未名湖碧波粼粼,未名塔(實際上是一座古典形狀的水塔)那秀麗的身影倒映湖中,迎春花尚未謝盡,榆葉梅正開得爛漫,白丁香紫丁香也競相怒放,隨風飄散出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鬆柏更見青翠,竹叢愈顯蒼潤,更有山坡上自由開放著的二月蘭和曼陀羅,加以蜂鳴鳥囀,遊絲飛絮,爸爸邊走邊歎:“真比頤和園昆明湖更有味道!”媽媽平日隻奏鍋碗瓢盆交響曲,全然陷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陣仗中,置身於這樣的環境,更是滿麵笑容,眉舒眼開,喃喃地說:“平兒真有福氣,在這樣的地方讀書!”
在臨湖軒附近遇上了鞠琴和常延茂,那時候他們已確定了關係但還沒有結婚,他們也是為同一目的而來的,鞠琴樂樂嗬嗬地說:“原來總是我們請小哥看我們的演出,今天倒是他請我們看他的演出了,真好玩!”
眨眼工夫又有一陣自行車鈴聲,大家扭頭一看,是崩龍珍騎著自行車來了,她住得離北大很近,常騎車進來,隻見她跳下來,滿臉不知是純粹地高興還是含有暗中覺得好笑的誇張表情,大聲地宣布說:“還不快去看,好大的海報!這回盈平可是梅蘭芳的地位!”
“月明怎麽還不來?”鞠琴問她,都知道崩龍珍和田月明聯係得最密,兩人常通電話。
“她麽?她怎麽舍得犧牲跟西人的幽會!”
都知道西人那時候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一早趕來北京,當晚再返回天津,跟田月明定期演出“鵲橋相會”。
“那就把西人也約來一起看她小表哥唱戲嘛!”
崩龍珍望著鞠琴隻是笑,又望望常延茂,說:“他們兩個可是隻喜歡吃西餐的家夥,不像你們,中外古今,兼收並蓄!”
“錫梅怕不會不來啊?”媽媽不由得地說。
沈錫梅是媽媽娘家的親戚,具體地說,是媽媽堂妹的女兒,原來也在蜀香中學念書,跟小哥同年級不同班,她後來上了林學院,學的園藝專業,畢業後分配在北京園林局當技術員,節假日有時也到他家即姨媽姨父家去,自然跟鞠琴、崩龍珍什麽的都認識,小哥登台獻藝,也請了她;小哥恨不得把所有的三親四友都請到,阿姐在河北不在北京,但他也請了阿姐那時的對象達野,達野在電話裏跟他說實在抱歉,他那天自己家裏偏有脫不了身的事,祝小哥演出成功!請到沈錫梅時,沈錫梅是答應一定到的,不過那天除了媽媽似乎別的人都難得想起她來。媽媽那句問話隻能算是自言自語,沒有人接她的話茬。
崩龍珍便領著大家先去看那海報。
多少年過去了。他還記得那大幅的海報,不是貼在告示欄上,而是刷在一座樓側麵的牆壁上。那時候什麽大鳴大放、反右鬥爭都還沒有起來,還不興貼大字報,因而那演出的告示便顯得新穎奇特甚而有些觸目驚心:
北京大學學生京劇社本星期日上午十點準時在
大禮堂開鑼演出精彩京劇折子戲占座從速!
徐明益魯羽詹德娟何康黃綠青程雄範玉娥
釣金龜拾玉鐲除三害
程派名劇:蔣盈平主演
春秋亭詹德娟、範玉娥、黃綠青
大團圓何康、魯羽、徐明益
常延茂仰頭看過後說:“嗬,別看是業餘的,生、旦、淨、末、醜,角色還挺齊全的!”
鞠琴嗬嗬嗬地隻是樂。
崩龍珍便說:“怎麽樣,蔣盈平是大台柱吧!”
鞠琴便說:“是大台柱,可他不是北大的梅蘭芳,他是北大的程硯秋!”
崩龍珍不懂京戲,她說:“反正都一樣,也可以說是北大的烏蘭諾娃!”那時候蘇聯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在中國同梅蘭芳、齊白石等藝術大師一樣,知名度如日中天。
媽媽看海報看得最仔細,她看完笑吟吟地說:“平兒真出風頭,你看,他唱大軸不算,前麵的演員除了一個程雄因為是花臉《鎖麟囊》用不上以外,其餘的全來傍他!真成了眾星拱月了!”
爸爸隻抿著嘴笑,故意說:“隻怕他一張嘴能把台下的人全嚇跑,程腔是那麽好唱的嗎?”
他記得,那天他們一行走進大禮堂時,全都有點出乎意料,那燕京大學時代就蓋好的大禮堂雖說並不是特別的大,但也不能說小,僅僅是一個學生文藝社團的業餘演出,竟吸引了那麽多的觀眾,不僅有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更有許多的教職員工,爸爸說他看見了好幾位社會上非常著名的大學者老教授,後來知道那天連校長副校長也都到場了,也有從附近大學和機關單位聞訊跑來的戲迷,小哥後來說還有他們專門從城裏請來的行家,包括京劇界的演員(他們拜過師的)、評論家和著名票友,總之盛況空前,開鑼前已上了八九成座,開鑼後漸漸爆滿,到小哥上《鎖麟囊》時,甚而出現了許多“加座”——有人從附近辦公室、教室搬來椅子,坐在牆邊、過道上欣賞。
他記得,那天的演出專門在前麵劃出了一塊地盤,作為“家屬席”,他們一行人才得以安然落座,而且在最佳位置。
因為小哥那些戲友幾乎全到他家作過客、留過飯,所以他差不多都認得。看在台下認識甚至熟悉的人在台上唱戲,那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唱《釣金龜》裏那個老旦的他不熟,但唱張義的小醜魯羽他可是太熟悉了!魯羽在台下是個遠比小哥漂亮瀟灑的小夥子,隻是身量小了些,小哥他們一夥給他個綽號“袖珍美男子”,他真想不到美男子竟然甘心把自己的鼻子塗白,賤聲賤氣地在大庭廣眾當中演個小賤人,況且魯羽是學化學的,一個整天背化學方程式的大學生,怎麽會對毫無化學氣息的京劇這麽樣地感興趣呢?
無獨有偶,在《拾玉鐲》裏演劉媒婆的黃綠青也是個美男子,而且並非袖珍型,學的又是法語,那年頭有幾部法國電影在中國極受歡迎,如《勇士的奇遇》、《紅與黑》,都是由紅極一時的法國明星錢拉·菲利普主演的,黃綠青的長相雖說沒有堂皇到錢拉·菲利普那樣的程度,但確也依稀仿佛,而他,竟然也作賤自己,裝扮成一個彩旦,化妝時還重重地在上嘴皮點了個圓圓的媒婆痣,以種種誇張的動作和語調構成噱頭,博取包括校長在內的觀眾們的哄堂大笑。
是的,他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時總不免想,人類的天性裏,是確有當醜角為樂和看醜角為快的基因的……
《除三害》是一出比《釣金龜》和《拾玉鐲》高檔的戲,一般來說,《釣金龜》著重唱,《拾玉鐲》著重做,而《除三害》卻是唱做並重的,除了沒有武打,念白的要求也相當高。演這出戲的兩位,他知道是小哥最要好的朋友,程雄是學地質地理的,魁梧爽朗,活生生是一塊演壯漢周處的料,他的花臉唱腔聲震滿堂,不斷博得座中內行人的喝彩聲;令他又感驚異的是唱須生的範玉娥乃女扮男裝,範玉娥在台下眉清目秀,其相貌隻略遜於他表姐田月明而明顯超過阿姐、鞠琴和崩龍珍,範玉娥是學生物的,依他想來,這樣的女子既然愛好京劇,該演青衣、花旦才是,可她偏要戴上髯口,煞有介事地扮作古代長者,為了在《除三害》中與程雄旗鼓相當,看得出她使足了力氣,據爸爸一旁解說,她是依照馬連良那一派的唱法,馬派的唱法是盡量往瀟灑上靠而盡可能地避免激昂,她似乎唱做都嫌過火,但當她所扮演的勸諭周處的時吉老人唱到流水“周賢侄問名姓,為老朽與你說真情……”一段時,不僅台下的內行頻頻鼓掌、大聲叫“好——哇——”,唱畢幾乎全體觀眾也都為她一齊熱烈鼓掌。她家也在城內,經常到蔣家去玩,蔣盈平不在,她也能同他媽媽聊上一陣,他媽媽一度暗中希望小哥與她能對上象,但後來就知道,她與在《拾玉鐲》裏唱小生的已是一對戀人,那唱小生的何康是中文係的高材生,後來成為了一個有名的評論家。在小哥後來的生命途程中,何康、範玉娥是始終沒同他斷了聯係的一對。
……《鎖麟囊》終於開鑼了!
他知道,那一天雖然已經過去了那麽久,而且當年台下看戲的人,恐怕隻有極少極少的一部分,甚而隻有幾個,乃至於到今天隻有他一個,還能記得,還能追憶。但對於台上的小哥來說,卻恐怕是永銘於心,正如戲裏那隻鎖麟囊一樣,在靈魂裏永遠深深地珍存,並且會常常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仿佛從囊中取物一般,將那天演出的盛況一環環一寸寸地加以咀嚼、回味,而每一環每一寸,都仿佛是戲詞裏所唱的紅珊瑚、碧翡翠、赤金鏈、紫瑛簪、白玉環、雙風鏨、八寶釵釧,光華燦爛,寶孕光含……
他知道,曆經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業已退休的小哥仍珍藏著那一天演出的劇照,是他們京劇社的同仁拍的,那時候還沒有彩色膠片,用的又是120型的方盒子照相機,也沒條件用閃光燈,拍攝的技術又不過硬,拍出來的劇照有的焦距不準,有的取景不當,比如有好幾張舞台麵是歪斜的,有幾張取景還不錯,但適逢小哥引吭高歌,張開的嘴巴形成一個大黑洞,實為不雅,比較中看的大概隻有一兩張,不過時間過去太久,現在都已發黃,而底片又早已不知所終……
他知道,直到今天,一個人獨處時,取出那天演出的劇照仔細觀看、摩挲,仍是小哥最重要的人生樂趣……
他知道,小哥在後來的人生途程中,同事們、新交往的親友們,都不知道甚至難以想像他曾經唱過程派青衣。
實在的,即使在年輕的時候,一般見到小哥的人,也都不會覺得他漂亮,他絕非美男子,也並非纖弱女氣的男人,他胡子很重,即使天天耐心地用剃須刀刮得幹幹淨淨,頰邊唇上和下巴也總還是一片青色,他的下巴似乎有點短,往脖子裏頭退縮,一雙手也很大,唯有一雙眼睛大而明亮,並且同妹妹一樣,是雙眼皮,與另外三位兄弟的單眼皮、小眼睛或長眼睛的長相很不相同,但他也絕非妹妹蔣盈波那樣的深眼窩,也不是崩兒頭,這樣的一副長相,在台下沒誰會覺得是能夠男扮女裝的,然而在後台一化妝,勒起眉毛,貼上糊住鬢角的片子,打上粉底,塗好胭脂,另畫眉毛,再滿頭珠翠,一身帶水袖的戲裝,便全然沒有男氣了,那扮相雖不能說很好,但一出台,蓮步輕移,粉臉微偏,水袖一抖,遊絲般的程腔一吐,嗬,絕大多數觀眾立即認同了——分明一位古代女性!
《春秋亭》一折中,他頭一段還不怎麽叫好,可是當轉為流水,唱出“世上何嚐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之後,便越來越自如了,與丫頭梅香和管家薛良間的問答也掌握得節奏得宜、不溫不火,他的行腔是既高亢又婉轉,似噴泉又似抽絲,一句銜著一句,餘音繞著餘音,台底下則彩聲不斷,到“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小小囊兒何足道,救她饑渴勝瓊瑤”幾句唱完時,台下的掌聲便響成了一片……
《相認團圓》一折中,開頭小哥的表演並不突出,倒是魯羽以彩旦應工的腦後翹著一根獨辮的碧玉丫頭出盡了風頭,劇中貴婦趙守貞由《拾玉鐲》中飾孫玉姣的詹德娟扮演,《拾玉鐲》中是花旦,這《鎖麟囊》裏是青衣,也算一專多能了;隨著劇情一推進,趙守貞漸漸意識到淪為傭婦的薛湘靈(即小哥所扮的角)便是當年春秋亭中慷慨贈囊的恩人,於是便不斷讓碧玉為薛設座,先是一旁偏坐,後平起平坐,再後竟請到上坐,碧玉不服,有許多插科打諢,魯羽表演時隨機應變,臨場發揮,當趙守貞第三次喚碧玉時,他跑到台口,不服氣地對觀眾說:“您瞧瞧,我明明是魯羽,偏叫我碧玉,不信我有學生證您看……”接著便作掏兜狀,嘴裏還不停歇地吐葡萄皮兒般地自報家門說:化學係某某級某某班學號多少多少宿舍在某齋某層某室某床……逗得台底下的人哄堂大笑,他們係的同學甚至於有時打上了呼哨,事後小哥搖著頭說:“袖珍美男子真是個死討厭,甭管什麽戲碼,隻要有他上台他就一定要占據舞台中心,不勾得台底下怪聲叫好絕不甘休!”但一邊埋怨也還一邊忍不住要笑……
不過當小哥扮演的薛湘靈唱大段的“西皮原板”轉“流水”時,魯羽並沒有搗亂,而且看樣子在台上也是很樂於一旁欣賞,小哥把那“轎中人必定有一臉幽怨,她淚自彈,聲續斷,似杜鵑,啼別院,巴峽哀猿,動人心弦,好不慘然……”的回憶不僅唱得腔作九轉,聲情並茂,還配之以優雅的身段,舞動著雪白的水袖,實在精彩,台下又是掌聲喝彩聲交混為一片。
劇終時,扮演趙守貞的詹德娟不斷地甩著水袖向扮演薛湘靈的小哥屈膝萬福,而小哥扮演的薛湘靈,則不斷地相應舞袖謙辭,兩個人的動作極為優美,大概是業餘演出畢竟機會難得吧,兩人都大有戀戀不舍欲止又動之勢,竟把那一組一高一低的謝讓動作從台右持續到台左,又從台左返行到台右……台下的觀眾們都報以寬容的笑聲和掌聲。
5
散場了,人們陸續走光,隻有我們一群家屬站在前排一帶,一時不知該到哪兒去——去後台為時過早,因為小哥他們還在台上擺出各種姿勢讓拍照的同學拍照;出禮堂,則又怕同小哥他們失卻聯係,搞不好會弄得卸妝後的小哥到處找我們而我們又胡亂地找他,兩相錯過……
這時我忽然看見劇場後部,在散盡觀眾隻剩成片空座位的背景中,站立著一個人,我不禁揚聲喚她:“錫梅姐!”
的確是錫梅姐。她聽我一叫,便朝我們走了過來。
錫梅姐身高隻有一米五,又相當地胖,她一頭短發本不豐茂,臉龐左右兩邊不甚對稱,顴骨微突,又戴著副度數不淺的近視眼鏡,十足的其貌不揚;我看出來,她在眾表姐妹和當年的女同學群中,為此有著深深的自卑感,在我家聚會時就是如此,現在看完小哥的演出,要是我不叫她,她當然遲早會走過來的,但那恐怕就更要遲慢。
錫梅走過來先招呼我爸爸和媽媽,大家便都招呼她,媽媽拉過她手,問:“什麽時候來的?看全了盈平的《鎖麟囊》麽?唱得還好吧!”
“唱得好啊!”錫梅姐由衷地讚歎著。“真想不到盈平唱得這麽好!”錫梅姐跟小哥同齡,論月份似乎還要大些,所以稱小表哥不合適,稱小表弟也不相宜,隻好叫名字。又解釋說:“《除三害》沒唱完我就到了。路上車擠,晚了。好在沒錯過《鎖麟囊》——故事也好!”
鞠琴、崩龍珍都湊過去同她說話。三位女性站作一處,錫梅姐便實在不堪對比了。何況鞠琴姐和崩龍珍穿戴得都不僅雅潔俏麗,以那個時代的標準而論,還都很氣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相當新潮,鞠琴姐新做的頭發,墨菊式,崩龍珍一身淺灰的西裝衫裙,西裝上衣敞領裏露出淡粉色尖領綢襯衫,還別了一個淡紫色假寶石鑲銀邊的領針。可是我仔細端詳錫梅姐,就發現她那天也穿戴得格外仔細,墨藍的薄呢子短大衣一塵不染,裏麵是嶄新的紫紅色的開司米高領毛線衣,深褐色的線呢褲子盡管肥大,卻褲線筆挺,腳上一雙黑色的圓頭半高跟皮鞋,還挎著個黑顏色銅鎖扣的人造革坤包……那可真比哪回去我們家都顯得鄭重,我還嗅出她身上飄過一陣雪花膏的氣味。我正好奇呢,隻聽崩龍珍對錫梅姐說:“你這身衣服搭配得可不好,調子太沉了!”鞠琴姐也沒心沒肺地跟上去說:“是呀,這樣太老氣!”
我看到錫梅姐的臉一層深過一層地迅即紅漲起來,兩隻手不知所措地搓著挎包背帶……
他一直記得那個露天劇場。
也許是因為那時候他還是個遠沒有發育好的少年,因而眼睛望出去心裏感應到的空間,都比事物的原來麵貌要擴張許多——他記憶中的那個露天劇場很大,劇場的座位就是一級比一級高上去的水泥台麵,整個劇場的觀眾席是圓弧形的,正麵有水泥座基和天棚側幕的舞台也很大,而他記憶中的演出場麵,也是相當壯觀的。
那露天劇場在北京西郊,位於一大片舊有的和新蓋過的樓區內,屬於一個重要的機關,是機關召開全體大會的地方,晚上則經常用來演電影,到周末,則有歌舞一類的演出。
當時他的小哥在那機關的合作社——就是以副食品為主以日用百貨為輔的一家內部商店——當售貨員,小哥是個觀看演出的積極分子,不管那露天劇場裏演的是什麽,電影也好,歌舞也好,話劇也好,曲藝也好,戲曲也好,統統都看,而最愛看的是戲曲,戲曲裏最著迷的又是京劇,所以不僅商店裏的同事,就是許多的顧客(都在一個機關都熟悉)見了他也總打趣說:“小蔣呀,怎麽樣,該改名兒叫盈京了吧?”
小哥叫蔣盈平,京劇在革命聖地延安曾叫平劇,解放了,北平改叫北京,平劇也就改叫京劇,蔣盈平既是個京劇迷,豈不應改名兒叫蔣盈京麽?
小哥一直沒有改名兒,但對京劇的愛好卻伴隨著他的一生,京劇是他的——借用80年代走紅的一位女作家的一部書的名字——隱形伴侶。
2
他初一升初二之間的那個暑期,有一段是在小哥那裏度過的。小哥當時就住在商店後的一間屋子裏,那間屋子前門通向櫃台,後門通向那露天劇場,後門和露天劇場的背部之間是一大片雜草叢生的荒地,雨後形成若幹水窪,入夜蛙聲一片,白天也時有蛙鳴;他曾在小哥售貨時一個人跑到那片荒地上去捕捉過青蛙,看著那青蛙就在眼前,似乎一彎腰拿手一罩便能罩住,其實難矣哉,常常是累出一身臭汗,急得頻頻跺腳,而整整一個上午毫無擄獲;那裏的青蛙也委實可惡,因為太多,也因為不願離開那片蕪地,所以即使他跺腳,也不過隻稍微跳開一些,暫停鼓噪而已,後來竟幹脆跺了腳也仍在他視線裏趴伏不動,肚子大鼓大癟,鼓著兩隻圓眼睛瞪著他,仿佛在譏笑他的低能與無奈。
那大機關裏有一個相當不小的花園,嚴格來說不是供遊覽休憩的花園,而是培植盆花樹苗以備辦公區擺放和栽種的花圃、花房、苗圃、幼樹構成的一個區域,在那美麗而幽靜的地方,可以望見不算太遠的頤和園裏的萬壽山及上麵的佛香閣、智慧海,還有隻呈現出灰色剪影的玉泉山及山上的妙高塔;白天在那地方嬉遊時,最令他驚訝的是可以聽到從頤和園裏傳過來的一種由遊人們發出的各種聲音混合而成的古怪音響,那模糊一片類似馬蜂歸巢的聲音既遙遠又清晰,既微弱而又絕不間斷,因而顯得神秘空,與那似乎近在眼前俯拾即是卻又屢捕不獲的草地青蛙一樣;多年以後,他悟出那都是人生的象征,至少是他個體生命處境的象征。
他至今感念小哥。使他在那裏度過了非同尋常的一個暑假。
3
小哥怎麽會當了個售貨員呢?
小哥也是蜀香中學的學生,比阿姐、田月明、鞠琴、崩龍珍、西人他們高一班,與田月明的姐姐田霞明同班,那時候父親偶爾帶我們去重慶的厲家班看京劇,像如今被人們視為武生泰鬥的厲慧良,那時還是個很年輕的演員,在厲家班裏也還掛不到頭牌,唱不了壓軸或大軸戲,那時候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唱旦角的厲慧敏,她似乎從正工青衣到刀馬旦全拿得下來,唱念做打樣樣俱佳,常常是由她唱壓軸或大軸戲,紅極一時;不知道為什麽後來她未能打出四川成為全國知名的演員,至今小哥議及這一點,還代她抱不平。
小哥念到高三時恰逢社會巨變,後來又隨父母進京,到北京時正規大學已不招生,是根本不招生還是已錯過了招生時間,我記不清了。總之,父母和他自己都不願意在家裏閑著,加上時代潮流所推動,他便去報考了華北革命大學,開始父母曾很為他自豪,其程度僅遜於為我們大哥——大哥是解放軍的一員,參加了解放廣東的戰鬥,當時在廣州;小哥開頭也很自豪,但沒多久就回來說:原來那並不是什麽正規的大學,而是一種對願意投入革命事業的知識分子開辦的短期政治訓練班,隨著政治理論的傳授思想改造的動員和學員們自我投入的進展,大學不斷地向國家各個方麵輸送著人才。那固然是足以引為自豪的一所新型大學,但於小哥卻實在是並不合適,比如他所分到的那個班上,30幾個人中隻有4個人是高中畢業生,其餘的或者是念過舊大學的大學生(有的沒念完,有的念完了未找到職業),或者是早已從業甚至在其職業範疇內已有所成就的文化人,如話劇導演、電影演員、報館記者、出版社編輯、畫家、詩人、既能口譯也能筆譯的通外文的人、開過照相館的攝影師……甚至還有一位能“大變活人”的魔術師,等等,小哥同他們混在一起固然大大地展拓了眼界,覺得新奇而有趣,但還沒到一年為期的學習結束,就不斷有這位去了劇團,不久便排出了話劇《雷雨》,那位去了電影製片廠,很快便在某部故事片中扮演了農婦……還有的去了報社、雜誌社,到畢業的時候,凡有專業才能的幾乎都被一搶而空,剩下的,便是小哥那樣的無一技之長而徒有清白曆史的小鬼(那些有專業才能的人曆史上大都多少有些個汙點),但經受過革大教育的小哥絕對地服從組織分配,於是便被“暫時”地分配到那大機關的合作社中賣貨。小哥賣貨期間確很安心,他的服務態度足可成為今日各大商場售貨員的楷模,不僅百問不煩、百拿不厭,甚而可以隔著櫃台同顧客娓娓談心——隻要沒有另外的顧客走近。小哥的安心除了他的進步思想而外,我想那出了後門就是的露天劇場,特別是那露天劇場中不時上演京戲,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那分配確是“暫時”的,機關的領導對小哥的情況心中有數,革大分配時一定有過交代——這樣純潔的有革命熱情的青年應當再好好培養,因而兩年後當正規大學統一招生時,小哥便得到了以“高幹”身份報考大學並優先考慮加以錄取的資格,當時小哥選擇了北京大學的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一放榜,他果然被錄取了!
別看小哥當過售貨員,論起來,至今他仍是我們家族中學曆最硬的一個——盡管他沒像阿姐那樣念過研究生,但他畢竟上過中國的最高學府啊!
4
他記得那一天,是個星期日,那一天對小哥非常重要,甚而可以說是小哥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天。
那一天一大早他就和爸爸媽媽出了家門,動作總比旁人慢幾拍的媽媽那天也居然“笨鳥先飛”般地做好了出遠門的種種準備,三個人一起乘有軌電車到了西直門,又從那裏轉乘郊區公共汽車去到北大。
正是仲春天氣,北大的未名湖碧波粼粼,未名塔(實際上是一座古典形狀的水塔)那秀麗的身影倒映湖中,迎春花尚未謝盡,榆葉梅正開得爛漫,白丁香紫丁香也競相怒放,隨風飄散出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鬆柏更見青翠,竹叢愈顯蒼潤,更有山坡上自由開放著的二月蘭和曼陀羅,加以蜂鳴鳥囀,遊絲飛絮,爸爸邊走邊歎:“真比頤和園昆明湖更有味道!”媽媽平日隻奏鍋碗瓢盆交響曲,全然陷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陣仗中,置身於這樣的環境,更是滿麵笑容,眉舒眼開,喃喃地說:“平兒真有福氣,在這樣的地方讀書!”
在臨湖軒附近遇上了鞠琴和常延茂,那時候他們已確定了關係但還沒有結婚,他們也是為同一目的而來的,鞠琴樂樂嗬嗬地說:“原來總是我們請小哥看我們的演出,今天倒是他請我們看他的演出了,真好玩!”
眨眼工夫又有一陣自行車鈴聲,大家扭頭一看,是崩龍珍騎著自行車來了,她住得離北大很近,常騎車進來,隻見她跳下來,滿臉不知是純粹地高興還是含有暗中覺得好笑的誇張表情,大聲地宣布說:“還不快去看,好大的海報!這回盈平可是梅蘭芳的地位!”
“月明怎麽還不來?”鞠琴問她,都知道崩龍珍和田月明聯係得最密,兩人常通電話。
“她麽?她怎麽舍得犧牲跟西人的幽會!”
都知道西人那時候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一早趕來北京,當晚再返回天津,跟田月明定期演出“鵲橋相會”。
“那就把西人也約來一起看她小表哥唱戲嘛!”
崩龍珍望著鞠琴隻是笑,又望望常延茂,說:“他們兩個可是隻喜歡吃西餐的家夥,不像你們,中外古今,兼收並蓄!”
“錫梅怕不會不來啊?”媽媽不由得地說。
沈錫梅是媽媽娘家的親戚,具體地說,是媽媽堂妹的女兒,原來也在蜀香中學念書,跟小哥同年級不同班,她後來上了林學院,學的園藝專業,畢業後分配在北京園林局當技術員,節假日有時也到他家即姨媽姨父家去,自然跟鞠琴、崩龍珍什麽的都認識,小哥登台獻藝,也請了她;小哥恨不得把所有的三親四友都請到,阿姐在河北不在北京,但他也請了阿姐那時的對象達野,達野在電話裏跟他說實在抱歉,他那天自己家裏偏有脫不了身的事,祝小哥演出成功!請到沈錫梅時,沈錫梅是答應一定到的,不過那天除了媽媽似乎別的人都難得想起她來。媽媽那句問話隻能算是自言自語,沒有人接她的話茬。
崩龍珍便領著大家先去看那海報。
多少年過去了。他還記得那大幅的海報,不是貼在告示欄上,而是刷在一座樓側麵的牆壁上。那時候什麽大鳴大放、反右鬥爭都還沒有起來,還不興貼大字報,因而那演出的告示便顯得新穎奇特甚而有些觸目驚心:
北京大學學生京劇社本星期日上午十點準時在
大禮堂開鑼演出精彩京劇折子戲占座從速!
徐明益魯羽詹德娟何康黃綠青程雄範玉娥
釣金龜拾玉鐲除三害
程派名劇:蔣盈平主演
春秋亭詹德娟、範玉娥、黃綠青
大團圓何康、魯羽、徐明益
常延茂仰頭看過後說:“嗬,別看是業餘的,生、旦、淨、末、醜,角色還挺齊全的!”
鞠琴嗬嗬嗬地隻是樂。
崩龍珍便說:“怎麽樣,蔣盈平是大台柱吧!”
鞠琴便說:“是大台柱,可他不是北大的梅蘭芳,他是北大的程硯秋!”
崩龍珍不懂京戲,她說:“反正都一樣,也可以說是北大的烏蘭諾娃!”那時候蘇聯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在中國同梅蘭芳、齊白石等藝術大師一樣,知名度如日中天。
媽媽看海報看得最仔細,她看完笑吟吟地說:“平兒真出風頭,你看,他唱大軸不算,前麵的演員除了一個程雄因為是花臉《鎖麟囊》用不上以外,其餘的全來傍他!真成了眾星拱月了!”
爸爸隻抿著嘴笑,故意說:“隻怕他一張嘴能把台下的人全嚇跑,程腔是那麽好唱的嗎?”
他記得,那天他們一行走進大禮堂時,全都有點出乎意料,那燕京大學時代就蓋好的大禮堂雖說並不是特別的大,但也不能說小,僅僅是一個學生文藝社團的業餘演出,竟吸引了那麽多的觀眾,不僅有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更有許多的教職員工,爸爸說他看見了好幾位社會上非常著名的大學者老教授,後來知道那天連校長副校長也都到場了,也有從附近大學和機關單位聞訊跑來的戲迷,小哥後來說還有他們專門從城裏請來的行家,包括京劇界的演員(他們拜過師的)、評論家和著名票友,總之盛況空前,開鑼前已上了八九成座,開鑼後漸漸爆滿,到小哥上《鎖麟囊》時,甚而出現了許多“加座”——有人從附近辦公室、教室搬來椅子,坐在牆邊、過道上欣賞。
他記得,那天的演出專門在前麵劃出了一塊地盤,作為“家屬席”,他們一行人才得以安然落座,而且在最佳位置。
因為小哥那些戲友幾乎全到他家作過客、留過飯,所以他差不多都認得。看在台下認識甚至熟悉的人在台上唱戲,那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唱《釣金龜》裏那個老旦的他不熟,但唱張義的小醜魯羽他可是太熟悉了!魯羽在台下是個遠比小哥漂亮瀟灑的小夥子,隻是身量小了些,小哥他們一夥給他個綽號“袖珍美男子”,他真想不到美男子竟然甘心把自己的鼻子塗白,賤聲賤氣地在大庭廣眾當中演個小賤人,況且魯羽是學化學的,一個整天背化學方程式的大學生,怎麽會對毫無化學氣息的京劇這麽樣地感興趣呢?
無獨有偶,在《拾玉鐲》裏演劉媒婆的黃綠青也是個美男子,而且並非袖珍型,學的又是法語,那年頭有幾部法國電影在中國極受歡迎,如《勇士的奇遇》、《紅與黑》,都是由紅極一時的法國明星錢拉·菲利普主演的,黃綠青的長相雖說沒有堂皇到錢拉·菲利普那樣的程度,但確也依稀仿佛,而他,竟然也作賤自己,裝扮成一個彩旦,化妝時還重重地在上嘴皮點了個圓圓的媒婆痣,以種種誇張的動作和語調構成噱頭,博取包括校長在內的觀眾們的哄堂大笑。
是的,他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時總不免想,人類的天性裏,是確有當醜角為樂和看醜角為快的基因的……
《除三害》是一出比《釣金龜》和《拾玉鐲》高檔的戲,一般來說,《釣金龜》著重唱,《拾玉鐲》著重做,而《除三害》卻是唱做並重的,除了沒有武打,念白的要求也相當高。演這出戲的兩位,他知道是小哥最要好的朋友,程雄是學地質地理的,魁梧爽朗,活生生是一塊演壯漢周處的料,他的花臉唱腔聲震滿堂,不斷博得座中內行人的喝彩聲;令他又感驚異的是唱須生的範玉娥乃女扮男裝,範玉娥在台下眉清目秀,其相貌隻略遜於他表姐田月明而明顯超過阿姐、鞠琴和崩龍珍,範玉娥是學生物的,依他想來,這樣的女子既然愛好京劇,該演青衣、花旦才是,可她偏要戴上髯口,煞有介事地扮作古代長者,為了在《除三害》中與程雄旗鼓相當,看得出她使足了力氣,據爸爸一旁解說,她是依照馬連良那一派的唱法,馬派的唱法是盡量往瀟灑上靠而盡可能地避免激昂,她似乎唱做都嫌過火,但當她所扮演的勸諭周處的時吉老人唱到流水“周賢侄問名姓,為老朽與你說真情……”一段時,不僅台下的內行頻頻鼓掌、大聲叫“好——哇——”,唱畢幾乎全體觀眾也都為她一齊熱烈鼓掌。她家也在城內,經常到蔣家去玩,蔣盈平不在,她也能同他媽媽聊上一陣,他媽媽一度暗中希望小哥與她能對上象,但後來就知道,她與在《拾玉鐲》裏唱小生的已是一對戀人,那唱小生的何康是中文係的高材生,後來成為了一個有名的評論家。在小哥後來的生命途程中,何康、範玉娥是始終沒同他斷了聯係的一對。
……《鎖麟囊》終於開鑼了!
他知道,那一天雖然已經過去了那麽久,而且當年台下看戲的人,恐怕隻有極少極少的一部分,甚而隻有幾個,乃至於到今天隻有他一個,還能記得,還能追憶。但對於台上的小哥來說,卻恐怕是永銘於心,正如戲裏那隻鎖麟囊一樣,在靈魂裏永遠深深地珍存,並且會常常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仿佛從囊中取物一般,將那天演出的盛況一環環一寸寸地加以咀嚼、回味,而每一環每一寸,都仿佛是戲詞裏所唱的紅珊瑚、碧翡翠、赤金鏈、紫瑛簪、白玉環、雙風鏨、八寶釵釧,光華燦爛,寶孕光含……
他知道,曆經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業已退休的小哥仍珍藏著那一天演出的劇照,是他們京劇社的同仁拍的,那時候還沒有彩色膠片,用的又是120型的方盒子照相機,也沒條件用閃光燈,拍攝的技術又不過硬,拍出來的劇照有的焦距不準,有的取景不當,比如有好幾張舞台麵是歪斜的,有幾張取景還不錯,但適逢小哥引吭高歌,張開的嘴巴形成一個大黑洞,實為不雅,比較中看的大概隻有一兩張,不過時間過去太久,現在都已發黃,而底片又早已不知所終……
他知道,直到今天,一個人獨處時,取出那天演出的劇照仔細觀看、摩挲,仍是小哥最重要的人生樂趣……
他知道,小哥在後來的人生途程中,同事們、新交往的親友們,都不知道甚至難以想像他曾經唱過程派青衣。
實在的,即使在年輕的時候,一般見到小哥的人,也都不會覺得他漂亮,他絕非美男子,也並非纖弱女氣的男人,他胡子很重,即使天天耐心地用剃須刀刮得幹幹淨淨,頰邊唇上和下巴也總還是一片青色,他的下巴似乎有點短,往脖子裏頭退縮,一雙手也很大,唯有一雙眼睛大而明亮,並且同妹妹一樣,是雙眼皮,與另外三位兄弟的單眼皮、小眼睛或長眼睛的長相很不相同,但他也絕非妹妹蔣盈波那樣的深眼窩,也不是崩兒頭,這樣的一副長相,在台下沒誰會覺得是能夠男扮女裝的,然而在後台一化妝,勒起眉毛,貼上糊住鬢角的片子,打上粉底,塗好胭脂,另畫眉毛,再滿頭珠翠,一身帶水袖的戲裝,便全然沒有男氣了,那扮相雖不能說很好,但一出台,蓮步輕移,粉臉微偏,水袖一抖,遊絲般的程腔一吐,嗬,絕大多數觀眾立即認同了——分明一位古代女性!
《春秋亭》一折中,他頭一段還不怎麽叫好,可是當轉為流水,唱出“世上何嚐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之後,便越來越自如了,與丫頭梅香和管家薛良間的問答也掌握得節奏得宜、不溫不火,他的行腔是既高亢又婉轉,似噴泉又似抽絲,一句銜著一句,餘音繞著餘音,台底下則彩聲不斷,到“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小小囊兒何足道,救她饑渴勝瓊瑤”幾句唱完時,台下的掌聲便響成了一片……
《相認團圓》一折中,開頭小哥的表演並不突出,倒是魯羽以彩旦應工的腦後翹著一根獨辮的碧玉丫頭出盡了風頭,劇中貴婦趙守貞由《拾玉鐲》中飾孫玉姣的詹德娟扮演,《拾玉鐲》中是花旦,這《鎖麟囊》裏是青衣,也算一專多能了;隨著劇情一推進,趙守貞漸漸意識到淪為傭婦的薛湘靈(即小哥所扮的角)便是當年春秋亭中慷慨贈囊的恩人,於是便不斷讓碧玉為薛設座,先是一旁偏坐,後平起平坐,再後竟請到上坐,碧玉不服,有許多插科打諢,魯羽表演時隨機應變,臨場發揮,當趙守貞第三次喚碧玉時,他跑到台口,不服氣地對觀眾說:“您瞧瞧,我明明是魯羽,偏叫我碧玉,不信我有學生證您看……”接著便作掏兜狀,嘴裏還不停歇地吐葡萄皮兒般地自報家門說:化學係某某級某某班學號多少多少宿舍在某齋某層某室某床……逗得台底下的人哄堂大笑,他們係的同學甚至於有時打上了呼哨,事後小哥搖著頭說:“袖珍美男子真是個死討厭,甭管什麽戲碼,隻要有他上台他就一定要占據舞台中心,不勾得台底下怪聲叫好絕不甘休!”但一邊埋怨也還一邊忍不住要笑……
不過當小哥扮演的薛湘靈唱大段的“西皮原板”轉“流水”時,魯羽並沒有搗亂,而且看樣子在台上也是很樂於一旁欣賞,小哥把那“轎中人必定有一臉幽怨,她淚自彈,聲續斷,似杜鵑,啼別院,巴峽哀猿,動人心弦,好不慘然……”的回憶不僅唱得腔作九轉,聲情並茂,還配之以優雅的身段,舞動著雪白的水袖,實在精彩,台下又是掌聲喝彩聲交混為一片。
劇終時,扮演趙守貞的詹德娟不斷地甩著水袖向扮演薛湘靈的小哥屈膝萬福,而小哥扮演的薛湘靈,則不斷地相應舞袖謙辭,兩個人的動作極為優美,大概是業餘演出畢竟機會難得吧,兩人都大有戀戀不舍欲止又動之勢,竟把那一組一高一低的謝讓動作從台右持續到台左,又從台左返行到台右……台下的觀眾們都報以寬容的笑聲和掌聲。
5
散場了,人們陸續走光,隻有我們一群家屬站在前排一帶,一時不知該到哪兒去——去後台為時過早,因為小哥他們還在台上擺出各種姿勢讓拍照的同學拍照;出禮堂,則又怕同小哥他們失卻聯係,搞不好會弄得卸妝後的小哥到處找我們而我們又胡亂地找他,兩相錯過……
這時我忽然看見劇場後部,在散盡觀眾隻剩成片空座位的背景中,站立著一個人,我不禁揚聲喚她:“錫梅姐!”
的確是錫梅姐。她聽我一叫,便朝我們走了過來。
錫梅姐身高隻有一米五,又相當地胖,她一頭短發本不豐茂,臉龐左右兩邊不甚對稱,顴骨微突,又戴著副度數不淺的近視眼鏡,十足的其貌不揚;我看出來,她在眾表姐妹和當年的女同學群中,為此有著深深的自卑感,在我家聚會時就是如此,現在看完小哥的演出,要是我不叫她,她當然遲早會走過來的,但那恐怕就更要遲慢。
錫梅走過來先招呼我爸爸和媽媽,大家便都招呼她,媽媽拉過她手,問:“什麽時候來的?看全了盈平的《鎖麟囊》麽?唱得還好吧!”
“唱得好啊!”錫梅姐由衷地讚歎著。“真想不到盈平唱得這麽好!”錫梅姐跟小哥同齡,論月份似乎還要大些,所以稱小表哥不合適,稱小表弟也不相宜,隻好叫名字。又解釋說:“《除三害》沒唱完我就到了。路上車擠,晚了。好在沒錯過《鎖麟囊》——故事也好!”
鞠琴、崩龍珍都湊過去同她說話。三位女性站作一處,錫梅姐便實在不堪對比了。何況鞠琴姐和崩龍珍穿戴得都不僅雅潔俏麗,以那個時代的標準而論,還都很氣派,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相當新潮,鞠琴姐新做的頭發,墨菊式,崩龍珍一身淺灰的西裝衫裙,西裝上衣敞領裏露出淡粉色尖領綢襯衫,還別了一個淡紫色假寶石鑲銀邊的領針。可是我仔細端詳錫梅姐,就發現她那天也穿戴得格外仔細,墨藍的薄呢子短大衣一塵不染,裏麵是嶄新的紫紅色的開司米高領毛線衣,深褐色的線呢褲子盡管肥大,卻褲線筆挺,腳上一雙黑色的圓頭半高跟皮鞋,還挎著個黑顏色銅鎖扣的人造革坤包……那可真比哪回去我們家都顯得鄭重,我還嗅出她身上飄過一陣雪花膏的氣味。我正好奇呢,隻聽崩龍珍對錫梅姐說:“你這身衣服搭配得可不好,調子太沉了!”鞠琴姐也沒心沒肺地跟上去說:“是呀,這樣太老氣!”
我看到錫梅姐的臉一層深過一層地迅即紅漲起來,兩隻手不知所措地搓著挎包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