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則是在屋裏給韓悠然寫信,經過這半年來的互通書信,以及偶爾上門拜訪時的見麵,兩人慢慢已經熟悉了對方,所以平平對韓悠然也是想說什麽就直接寫在信上。
把他們新家的樣子給韓悠然簡單的畫了草圖,特別標注了他們將來住的屋子,雖然他們的新家不及韓家,但是平平還是很想跟韓悠然展示,以後等她嫁進來,他們屋裏的布置都由韓悠然說了算。
韓悠然接到信,就著草圖仔仔細細的看,想到以後和子昀在一起的日子就覺得期待。
韓夫人知道趙家換了新宅子也鬆了口氣,畢竟他們肯定不會讓閨女委屈,到時候就算不多帶下人,最起碼兩個貼身丫鬟是要跟過去的,之前趙家的院子實在是住不下。
韓夫人也知道趙家的情況,本來還想著到時候女兒嫁過去先將就一段時間,他們陪嫁的也有府城的宅子,到時候小兩口出來住也是行的,就是說出去有些不太好聽。
現在好了,趙家換了新宅子,韓夫人也沒有這方麵的擔心了,晚上還跟韓教授說趙衛平爹娘有本事會辦事,這樣到時候成親,兩家麵上也都好看。
要不然別人不說,親戚朋友去了也會覺得趙家清貧,少不了背後被人說,現在趙家的兩進院子雖然不大,但是也算體麵了,閨女嫁過去住的也不算委屈。
趙家這邊的院子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找到了新的買主,當時他們買的時候花了七十多兩,後來他們住的那幾年還修繕過房屋,所以這次賣出去賣到了八十兩。
趙懷玉拿著沉甸甸的銀錠,舒了一口氣,有了這筆銀子,家裏壓力能小很多。
搬來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份,安安拉著陳秋月專門跑到花市買了些種子仔細的種下,每天下學回來都要去看看她的花園子。
等賣院子的錢一到手,趙懷玉就跟陳秋月商量買人的事情,他們現在住的院子太大了,陳秋月每天還要忙著做繡活,肯定是幫不上什麽忙,所以都是趙母打理的。
平平安安在家的時候也會幫幫忙,但是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之前就說了換了宅子就要添人,特別是現在家裏要做的雜活更多了,必須要添置下人來做事。
“我同意,家裏現在都是娘在打理,最近鋪子裏忙,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就更好了,添個婆子在家裏做事很有必要。”
大宅子有大宅子的好,但是就是太大了,以前就一個小院,每天花上不到一個時辰也就收拾好了,現在可不行,前院後院都不小,靠家裏人不行。
“好,那我們商量商量都添幾個?”趙懷玉接著問道,家裏的事情他們都是有商有量,誰要是想的不周全可以互相提醒,這些年都是這麽過來的。
“首先是咱們要有個做雜活的婦人來做內宅的雜活,另外就是要給平平配個書童,最後就是看看要不要配個專門做粗活的男仆,在前院看門或者幫忙跑腿。”陳秋月想了想說道。
“內宅的婆子和書童都是必須要有的,至於看門跑腿的到時候我們看看情況,有合適的話就買下來,這個不急。”趙懷玉想了想說道,主要是他們家現在對外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
“行,那就這樣吧,咱們什麽時候去看人。”陳秋月有些新奇的問道,之前她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等我問問靠譜的人牙子,到時候說好了時間咱們再一起去看看。”趙懷玉也沒買過下人,所以得找人問問怎麽個流程。
五天後,趙懷玉帶著陳秋月去找他們買房子的中人介紹的人牙子,他們這種行當都是互通的,認識的人也多,所以趙懷玉一問,那個中人就把自己的友人推薦了過來。
“趙老爺趙夫人,你們到了。”人牙子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一張臉上堆滿了笑容。
“我們這次主要是想要買一個做粗活的婆子和年紀小點的書童。”客套過後,趙懷玉把他們的需求說了出來。
“沒問題,有沒有什麽特別的要求呢?”每家對下人的要求不一樣,或者有什麽忌諱,人牙子都會提前問清楚。
“婆子的話隻要人老實能幹就行,不要滑頭的,書童要機靈一點的,年紀在六七歲左右,其他到時候沒什麽。”趙懷玉做了這麽多年的掌櫃,看人還是很有一手的,合不合適,他接觸一下多問幾句就知道。
“您這要求沒問題,我帶您去挑挑人吧。”他們被帶到一個很大的院子,沒過一會兒,人牙子就帶著一群中年婦人和孩童出來了。
陳秋月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麵,看著麵前衣著破爛,麵容淒慘的女人孩子,本來還有些興奮的心情突然低落下來,都是苦難人,要不然也不會到賣身的地步。
趙懷玉比陳秋月見識過得黑暗麵要多,這種對他來說不算什麽,跟著人牙子聽他一一介紹每個人的情況。
挑了幾個合眼緣的,又問了幾個問題,趙懷玉最後選中了一個四十歲的文婆子和六歲的男孩,兩個人的身世都很淒苦。
文婆子家裏男人愛賭,最後為了還欠下的銀子就把文婆子偷偷騙出來賣了,至於另外的一個小男孩,家裏孩子多日子苦,爹娘養活不了隻能賣了,要不然在家裏也養不活。
文婆子和男孩一共花了八兩銀子,拿過他們的身契,趙懷玉和陳秋月就帶著兩人往家裏走。
兩人現在都不知道主人家的脾性,默默地跟在二人身後,不敢吭聲,主人家掌握著下人的生殺大權,要是遇到善心的主子還好,遇到那等刻薄的,日子必定艱難。
等到了家裏,陳秋月先讓文婆子去燒水,兩人身上不知道多久沒有洗澡了,不僅衣裳破舊,走近了還能聞到一股餿味。
“你們一會兒先清洗一下,我去找量身舊衣服給你們,洗好了直接換上。”
接著陳秋月就拉著趙懷玉回屋裏了,文婆子找趙母以前的舊衣裳就行,男孩的衣裳更好說了,平平小時候的衣裳有不少陳秋月還收著呢。
把他們新家的樣子給韓悠然簡單的畫了草圖,特別標注了他們將來住的屋子,雖然他們的新家不及韓家,但是平平還是很想跟韓悠然展示,以後等她嫁進來,他們屋裏的布置都由韓悠然說了算。
韓悠然接到信,就著草圖仔仔細細的看,想到以後和子昀在一起的日子就覺得期待。
韓夫人知道趙家換了新宅子也鬆了口氣,畢竟他們肯定不會讓閨女委屈,到時候就算不多帶下人,最起碼兩個貼身丫鬟是要跟過去的,之前趙家的院子實在是住不下。
韓夫人也知道趙家的情況,本來還想著到時候女兒嫁過去先將就一段時間,他們陪嫁的也有府城的宅子,到時候小兩口出來住也是行的,就是說出去有些不太好聽。
現在好了,趙家換了新宅子,韓夫人也沒有這方麵的擔心了,晚上還跟韓教授說趙衛平爹娘有本事會辦事,這樣到時候成親,兩家麵上也都好看。
要不然別人不說,親戚朋友去了也會覺得趙家清貧,少不了背後被人說,現在趙家的兩進院子雖然不大,但是也算體麵了,閨女嫁過去住的也不算委屈。
趙家這邊的院子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找到了新的買主,當時他們買的時候花了七十多兩,後來他們住的那幾年還修繕過房屋,所以這次賣出去賣到了八十兩。
趙懷玉拿著沉甸甸的銀錠,舒了一口氣,有了這筆銀子,家裏壓力能小很多。
搬來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份,安安拉著陳秋月專門跑到花市買了些種子仔細的種下,每天下學回來都要去看看她的花園子。
等賣院子的錢一到手,趙懷玉就跟陳秋月商量買人的事情,他們現在住的院子太大了,陳秋月每天還要忙著做繡活,肯定是幫不上什麽忙,所以都是趙母打理的。
平平安安在家的時候也會幫幫忙,但是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之前就說了換了宅子就要添人,特別是現在家裏要做的雜活更多了,必須要添置下人來做事。
“我同意,家裏現在都是娘在打理,最近鋪子裏忙,我能幫上忙的地方就更好了,添個婆子在家裏做事很有必要。”
大宅子有大宅子的好,但是就是太大了,以前就一個小院,每天花上不到一個時辰也就收拾好了,現在可不行,前院後院都不小,靠家裏人不行。
“好,那我們商量商量都添幾個?”趙懷玉接著問道,家裏的事情他們都是有商有量,誰要是想的不周全可以互相提醒,這些年都是這麽過來的。
“首先是咱們要有個做雜活的婦人來做內宅的雜活,另外就是要給平平配個書童,最後就是看看要不要配個專門做粗活的男仆,在前院看門或者幫忙跑腿。”陳秋月想了想說道。
“內宅的婆子和書童都是必須要有的,至於看門跑腿的到時候我們看看情況,有合適的話就買下來,這個不急。”趙懷玉想了想說道,主要是他們家現在對外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
“行,那就這樣吧,咱們什麽時候去看人。”陳秋月有些新奇的問道,之前她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等我問問靠譜的人牙子,到時候說好了時間咱們再一起去看看。”趙懷玉也沒買過下人,所以得找人問問怎麽個流程。
五天後,趙懷玉帶著陳秋月去找他們買房子的中人介紹的人牙子,他們這種行當都是互通的,認識的人也多,所以趙懷玉一問,那個中人就把自己的友人推薦了過來。
“趙老爺趙夫人,你們到了。”人牙子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一張臉上堆滿了笑容。
“我們這次主要是想要買一個做粗活的婆子和年紀小點的書童。”客套過後,趙懷玉把他們的需求說了出來。
“沒問題,有沒有什麽特別的要求呢?”每家對下人的要求不一樣,或者有什麽忌諱,人牙子都會提前問清楚。
“婆子的話隻要人老實能幹就行,不要滑頭的,書童要機靈一點的,年紀在六七歲左右,其他到時候沒什麽。”趙懷玉做了這麽多年的掌櫃,看人還是很有一手的,合不合適,他接觸一下多問幾句就知道。
“您這要求沒問題,我帶您去挑挑人吧。”他們被帶到一個很大的院子,沒過一會兒,人牙子就帶著一群中年婦人和孩童出來了。
陳秋月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麵,看著麵前衣著破爛,麵容淒慘的女人孩子,本來還有些興奮的心情突然低落下來,都是苦難人,要不然也不會到賣身的地步。
趙懷玉比陳秋月見識過得黑暗麵要多,這種對他來說不算什麽,跟著人牙子聽他一一介紹每個人的情況。
挑了幾個合眼緣的,又問了幾個問題,趙懷玉最後選中了一個四十歲的文婆子和六歲的男孩,兩個人的身世都很淒苦。
文婆子家裏男人愛賭,最後為了還欠下的銀子就把文婆子偷偷騙出來賣了,至於另外的一個小男孩,家裏孩子多日子苦,爹娘養活不了隻能賣了,要不然在家裏也養不活。
文婆子和男孩一共花了八兩銀子,拿過他們的身契,趙懷玉和陳秋月就帶著兩人往家裏走。
兩人現在都不知道主人家的脾性,默默地跟在二人身後,不敢吭聲,主人家掌握著下人的生殺大權,要是遇到善心的主子還好,遇到那等刻薄的,日子必定艱難。
等到了家裏,陳秋月先讓文婆子去燒水,兩人身上不知道多久沒有洗澡了,不僅衣裳破舊,走近了還能聞到一股餿味。
“你們一會兒先清洗一下,我去找量身舊衣服給你們,洗好了直接換上。”
接著陳秋月就拉著趙懷玉回屋裏了,文婆子找趙母以前的舊衣裳就行,男孩的衣裳更好說了,平平小時候的衣裳有不少陳秋月還收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