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這樣想很好,爹娘也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不過這件事唯一需要你克服的有兩點,第一就是你要離開爹娘和家人去跟姑姑生活,當然你爹每年都會去府城,到時候有機會娘會跟著你爹一起去,其他時間就是隻能過年的時候接你回來,你明白這一點嗎?”
陳大嫂認真的看著閨女的眼睛問道。
“我明白。”陳宜斬釘截鐵的回道。
“好,這一點沒有問題的話,那去了府城你要聽姑姑姑父的話,他們都是很好的人,你不可犯小性子,特別是學手藝的時候,不舒服或者累了,就跟你姑姑說,你姑姑什麽性子你也知道,有什麽話不能憋在心裏,但是該好好學習的時候也要認真,要是讓我知道你在府城不好好學,到時候二話不說我們就會把你接回來,明白嗎?”
這次的事情本來就是陳秋月照顧家裏,要是朝外收徒,不說別的徒弟每年還有給師傅束修呢,他們已經占了很大的好處,要是宜丫頭去了不好好學,那就是辜負了對方的一片心意。
“我明白,我會好好跟著姑姑學的,也會乖乖聽話。”陳宜認真想想他娘的話,還是堅定的點點頭。
“好,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我明天就跟你爺奶說寫信去給你姑姑,這幾天在家裏收拾收拾,跟你的小夥伴道道別,再過幾天咱們就出發去府城。”陳大哥欣慰的說道,要是他有能力,自然不想讓閨女吃這份苦,但是現在的情況,這樣選擇是最好的。
“乖女兒,爹娘也舍不得你,但是為了以後,爹娘必須要狠下來心。”真到下了決定的這一刻,陳大嫂又有些難受了,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之後不能在身邊看著,就算知道小姑子不會虧待女兒,但是還是擔心。
“我知道爹娘是為了我好。”
站起來把閨女抱進懷裏,陳大嫂雙眼通紅,陳宜這會兒也有些難受了,想到以後要離開家裏,說話的聲音也哽咽起來。
陳大哥看著抱在一起的母女兩個,扭過頭看向窗外,眼角的紅如出一轍。
陳父陳母知道老大一家的決定之後點點頭,這確實是好事,就是要受離別之苦和學習手藝的苦,不過要是學成了,現在所受的一切都會成為種下的種子,靜待開花結果的時候。
孫二娘知道之後,還有些羨慕,她現在正懷著第二胎,現在才剛剛四個月,自己要是有個女兒,狠狠心也要送去。
“行了,你現在懷著身孕,別想東想西了,肚子弄不好還是個兒子呢?”陳樹開口勸道。
“我知道,我也沒想什麽,就是覺得姑姐厲害,宜姐隻要好好學,將來的好日子指日可待。”孫二娘有些羨慕,她雖然手裏也有錢,但是都是爹娘給的,她自己沒掙過一文錢,雖然婦道人家隻要養兒育女操持家務就好,但是要是能自己賺錢那腰杆多直啊。
陳秋月這邊接到回信就趕緊讓趙懷玉幫著看。
“信裏說,過些天大哥帶著宜姐兒來府城。”趙懷玉看向陳秋月。
“太好了,家裏隻要願意送宜姐兒過來,我肯定好好教。”陳秋月對這個結果很高興,這件事對陳家是好事,她自然希望家裏人能答應下來。
陳秋月也不怕別人說她拉拔娘家,這手藝本來就是她從陳家帶來的,後來也是她自己慢慢學的,教給誰怎麽教她自己能做主。
看著一臉滿足的陳秋月,趙懷玉跟著高興,陳家越好,他娘子越放心,他也跟著安心。
事情既然定下來,陳秋月就在飯桌上把事情說了出來,對於這件事,趙父趙母沒有任何想法,就像陳秋月想的,這是她自己的本事,想怎麽做他們沒有質疑的立場。
平平對宜姐兒就是當妹妹看,自然不會說什麽,倒是安安興奮的不行,她在家裏就是最小的孩子,等宜姐兒來了她就是姐姐了。
“娘,宜妹妹什麽時候來,什麽時候來呀?”安安拉著陳秋月的手臂來回晃,現在這個家裏最希望陳宜來的,倒變成安安了。
“信上說,過些日子你大舅舅就帶著你宜妹妹就來府城,沒幾天的時間了,你就安心等著吧。”陳秋月摸摸女兒的頭,小姑娘這樣子她很高興,兩個小姐妹相處的好,她能省不少心。
“好,那到時候宜妹妹來了,就跟我一起住好不好,我的床那麽大,住我們兩個足夠的。”
“好,這都不是問題,到時候宜姐兒來了,你帶著她好好熟悉熟悉府城還有家裏,娘相信你可以做個很好的姐姐。”陳秋月鼓勵道。
“那必須的。”安安在書院裏就是孩子們的領頭,對於他娘給的任務拍拍胸脯保證的很好。
十日後,陳大哥帶著陳宜到了府城,趕路不輕鬆,陳宜年紀也小,但是就算是身體上疲累,但是精神頭倒是很好,這一路上她見識了太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陳大哥也很耐心的跟女兒講解。
因為陳秋月他們搬了家,陳大哥不知道這個點趙家宅子有沒有人,就帶著陳宜直接去了趙家的鋪子,陳宜從進了府城眼睛就有些看不過來了,跟在陳大哥身邊東張西望。
“到了,這就是你姑姑姑父的鋪子,走吧。”陳大哥看著不遠處的鋪子說道。
這一會兒趙家雜貨鋪人來人往,生意看起來是越來越好了,陳宜知道姑姑家有一個鋪子,但是沒有親眼見到還是沒有什麽感覺,現在跟著他爹過來,倒是有些怯場了。
“妹夫。”陳大哥等趙懷玉接待完一波客人之後才開口招呼。
“大哥,你什麽時候來的,剛怎麽不吭聲,快,裏麵坐,哎呦,宜姐也來了,快,你姑姑這幾天就等著你呢。”趙懷玉沒想到陳大哥直接帶著孩子來鋪子。
“你們不是搬了新家嗎,我想著怕不知道有沒有人在家,就直接來鋪子裏了。”陳大哥背後的籮筐裏還有陳家給準備的喬遷禮,都是一些精巧的物件,算是一份心意,吃的東西陳大哥帶著孩子也不方便。
“秋月算的就是你們這幾天要到,所以就沒來鋪子裏,在家裏等著你們呢。”趙懷玉把人請進來,倒了兩杯茶水給父女兩個。
陳大嫂認真的看著閨女的眼睛問道。
“我明白。”陳宜斬釘截鐵的回道。
“好,這一點沒有問題的話,那去了府城你要聽姑姑姑父的話,他們都是很好的人,你不可犯小性子,特別是學手藝的時候,不舒服或者累了,就跟你姑姑說,你姑姑什麽性子你也知道,有什麽話不能憋在心裏,但是該好好學習的時候也要認真,要是讓我知道你在府城不好好學,到時候二話不說我們就會把你接回來,明白嗎?”
這次的事情本來就是陳秋月照顧家裏,要是朝外收徒,不說別的徒弟每年還有給師傅束修呢,他們已經占了很大的好處,要是宜丫頭去了不好好學,那就是辜負了對方的一片心意。
“我明白,我會好好跟著姑姑學的,也會乖乖聽話。”陳宜認真想想他娘的話,還是堅定的點點頭。
“好,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我明天就跟你爺奶說寫信去給你姑姑,這幾天在家裏收拾收拾,跟你的小夥伴道道別,再過幾天咱們就出發去府城。”陳大哥欣慰的說道,要是他有能力,自然不想讓閨女吃這份苦,但是現在的情況,這樣選擇是最好的。
“乖女兒,爹娘也舍不得你,但是為了以後,爹娘必須要狠下來心。”真到下了決定的這一刻,陳大嫂又有些難受了,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之後不能在身邊看著,就算知道小姑子不會虧待女兒,但是還是擔心。
“我知道爹娘是為了我好。”
站起來把閨女抱進懷裏,陳大嫂雙眼通紅,陳宜這會兒也有些難受了,想到以後要離開家裏,說話的聲音也哽咽起來。
陳大哥看著抱在一起的母女兩個,扭過頭看向窗外,眼角的紅如出一轍。
陳父陳母知道老大一家的決定之後點點頭,這確實是好事,就是要受離別之苦和學習手藝的苦,不過要是學成了,現在所受的一切都會成為種下的種子,靜待開花結果的時候。
孫二娘知道之後,還有些羨慕,她現在正懷著第二胎,現在才剛剛四個月,自己要是有個女兒,狠狠心也要送去。
“行了,你現在懷著身孕,別想東想西了,肚子弄不好還是個兒子呢?”陳樹開口勸道。
“我知道,我也沒想什麽,就是覺得姑姐厲害,宜姐隻要好好學,將來的好日子指日可待。”孫二娘有些羨慕,她雖然手裏也有錢,但是都是爹娘給的,她自己沒掙過一文錢,雖然婦道人家隻要養兒育女操持家務就好,但是要是能自己賺錢那腰杆多直啊。
陳秋月這邊接到回信就趕緊讓趙懷玉幫著看。
“信裏說,過些天大哥帶著宜姐兒來府城。”趙懷玉看向陳秋月。
“太好了,家裏隻要願意送宜姐兒過來,我肯定好好教。”陳秋月對這個結果很高興,這件事對陳家是好事,她自然希望家裏人能答應下來。
陳秋月也不怕別人說她拉拔娘家,這手藝本來就是她從陳家帶來的,後來也是她自己慢慢學的,教給誰怎麽教她自己能做主。
看著一臉滿足的陳秋月,趙懷玉跟著高興,陳家越好,他娘子越放心,他也跟著安心。
事情既然定下來,陳秋月就在飯桌上把事情說了出來,對於這件事,趙父趙母沒有任何想法,就像陳秋月想的,這是她自己的本事,想怎麽做他們沒有質疑的立場。
平平對宜姐兒就是當妹妹看,自然不會說什麽,倒是安安興奮的不行,她在家裏就是最小的孩子,等宜姐兒來了她就是姐姐了。
“娘,宜妹妹什麽時候來,什麽時候來呀?”安安拉著陳秋月的手臂來回晃,現在這個家裏最希望陳宜來的,倒變成安安了。
“信上說,過些日子你大舅舅就帶著你宜妹妹就來府城,沒幾天的時間了,你就安心等著吧。”陳秋月摸摸女兒的頭,小姑娘這樣子她很高興,兩個小姐妹相處的好,她能省不少心。
“好,那到時候宜妹妹來了,就跟我一起住好不好,我的床那麽大,住我們兩個足夠的。”
“好,這都不是問題,到時候宜姐兒來了,你帶著她好好熟悉熟悉府城還有家裏,娘相信你可以做個很好的姐姐。”陳秋月鼓勵道。
“那必須的。”安安在書院裏就是孩子們的領頭,對於他娘給的任務拍拍胸脯保證的很好。
十日後,陳大哥帶著陳宜到了府城,趕路不輕鬆,陳宜年紀也小,但是就算是身體上疲累,但是精神頭倒是很好,這一路上她見識了太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陳大哥也很耐心的跟女兒講解。
因為陳秋月他們搬了家,陳大哥不知道這個點趙家宅子有沒有人,就帶著陳宜直接去了趙家的鋪子,陳宜從進了府城眼睛就有些看不過來了,跟在陳大哥身邊東張西望。
“到了,這就是你姑姑姑父的鋪子,走吧。”陳大哥看著不遠處的鋪子說道。
這一會兒趙家雜貨鋪人來人往,生意看起來是越來越好了,陳宜知道姑姑家有一個鋪子,但是沒有親眼見到還是沒有什麽感覺,現在跟著他爹過來,倒是有些怯場了。
“妹夫。”陳大哥等趙懷玉接待完一波客人之後才開口招呼。
“大哥,你什麽時候來的,剛怎麽不吭聲,快,裏麵坐,哎呦,宜姐也來了,快,你姑姑這幾天就等著你呢。”趙懷玉沒想到陳大哥直接帶著孩子來鋪子。
“你們不是搬了新家嗎,我想著怕不知道有沒有人在家,就直接來鋪子裏了。”陳大哥背後的籮筐裏還有陳家給準備的喬遷禮,都是一些精巧的物件,算是一份心意,吃的東西陳大哥帶著孩子也不方便。
“秋月算的就是你們這幾天要到,所以就沒來鋪子裏,在家裏等著你們呢。”趙懷玉把人請進來,倒了兩杯茶水給父女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