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麵龐之上,最初浮現的亦是茫然困惑之態,其微微皺起眉頭,似在竭力思考著什麽。


    然而須臾之間,麵對蕙蘭質疑的目光,她如夢初醒般睜大了雙眼。


    緊接著,皇後的臉上綻開了一個轉瞬即逝的、如釋重負的笑容。


    這笑容,令蕙蘭瞬間警覺起來。仿佛其渾身的每一處肌肉都緊繃起來,湧起一種前所未有的虛弱與恐懼。


    蕙蘭心中,驀然想起皇後與言若在暖閣中的密談,憶起她的親口所言:“我不會讓自己的雙手沾滿鮮血,我要幹幹淨淨清清白白地,將大皇子推上太子之位,待他繼位,我便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後。”


    這個女人,其心思縝密、狠辣精明,實非蕙蘭所能想象。


    “看來,毒害三皇子之人,並非皇後!絕對不會是她!那麽,究竟是誰?究竟是誰毒殺了三皇子?是否與姐姐有關?莫非這一切皆是皇後設下的圈套,姐姐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被她牢牢套住?難道,我機關算盡,仍無法逃脫這個女人的算計嗎?”


    蕙蘭心中思緒紛亂如麻,她緊緊盯著皇後,真恨不得能讓皇後背後的陰險狠毒,暴露於眾人麵前。


    這邊,慕容複驚愕而又驚悸地聽著柳如海的匯報。


    “中毒、失語、癲狂”這些字眼,使他麵色如鐵,徹骨的仇恨與心疼,幾乎將他的雙眼燒得通紅。


    片刻後,慕容複用充滿怒火的目光,在嬪妃們的臉上一一掃過,才從牙縫中艱難地擠出一句話:“柳如海,朕命你五日之內,將真凶捉拿歸案!”


    他的雙手緊緊攥在一起,整個身體也禁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蕙蘭與皇後對視,心中驚懼不已。


    聞慕容複之聲,回首觀之,可見其顫抖之態。其顫抖與聲音,似皆由胸口、心間、骨縫中迸發。


    蕙蘭心疼慕容複,此刻,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君王,而是一位心碎的父親。


    柳如海接緊急入宮之口諭時,已知問題嚴重,但未料如此慘絕人寰,受害者竟是皇上命其苦苦尋覓一年之久的三皇子。除震驚外,別無他想。


    此時,他亦看出皇上之痛楚與憤恨,慌忙跪地,鄭重承諾:“皇上放心,微臣定當竭盡所能!”


    慕容複遲緩點頭,側身對一旁呆立之嬪妃們,氣若遊絲道:“不去慈寧宮了,以免太後知曉……傷心過度,朕回崇明殿了,你們……都散了吧!”


    蕙蘭目送慕容複緩緩離去。其矯健魁梧之身影,此時無比沉重。如山壓於其背上,令其腳步凝滯,每行一步皆無比艱難。


    接連兩日,蕙蘭未見皇上。她莫名擔憂,遣思冰往崇明殿打聽。


    思冰回報:“娘娘,路德海言皇上每日皆照常上早朝,然歸後便自鎖殿內,誰亦不見。”


    蕙蘭欲見慕容複,卻又不知如何寬慰,隻得作罷。


    三皇子之事,已為公開之秘密,雖表麵上,眾人皆諱莫如深,但私下裏,太監宮女相聚,竊竊私語,無一不震驚,無一不恐懼。


    眾嬪妃亦謹言慎行,恐有不當之處,惹皇上發怒。


    大理寺卿柳如海與少卿袁弘,在宮中晝夜不停地調查訊問。


    三皇子於宮中遭毒殺並被埋屍,上至各宮主位,下至宮女太監,皆有作案嫌疑。宮中眾人皆在焦急與恐懼中等待被盤問。


    蕙蘭亦未能幸免,被柳如海親自“審訊”。


    當被問及那晚她從翊坤宮侍疾歸來,路過棠梨宮時,是否有發現異常,蕙蘭堅決否認,隻道當時月色不錯,便在醉心殿附近的假山石上稍作停留,而後很快回宮。


    蕙蘭心中糾結,生怕追查下去,最終仍會牽連到姐姐。既然仵作驗屍未發現三皇子有高處墜落的外傷,她又不知那晚具體發生何事,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盡快撇清關係為好。


    整個後宮都被低沉壓抑的氛圍籠罩,人人自危。


    值得一提的是,發現三皇子屍骨當日,慕容複回到崇明殿後,親自下令將三皇子的生母安嬪從離宮放出,重住棠梨宮。


    安嬪得知兒子慘死,屍骨竟埋於宮中,狀若瘋癲,衝至埋屍的海棠樹下。


    蕙蘭聽聞,隔醉心殿後牆的角門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安嬪在那棵海棠樹下,哭得肝腸寸斷,幾近昏厥。臘月寒冬,北風凜冽,吹起安嬪單薄的衣衫和淩亂的長發,將她的哭聲送至遠方。


    在蕙蘭聽來,那已非哭泣,而是發自內心、靈魂深處的悲慟與哀嚎。


    蕙蘭見此狀況,心中感慨頗多,久難平複。


    蕙蘭並不怨恨安嬪。雖然她剛入宮時,安嬪就在桂花餅中下毒,險些喪命於其手。此事還引發軒然大波,牽連婉嬪和淺檸公主。


    然而,蕙蘭一想到慘死的三皇子,年僅四歲的三皇子,想到安嬪是那孩子的生母,便心生憐憫,不忍過分苛責。


    她想,皇上想必也是如此心境,才會將她放出宮,重新善待。


    時間凝重遲緩,在每個人心頭沉重地壓過。


    大理寺那邊,亦無任何消息傳來。


    第三日午後,路德海突然來到醉心殿。


    他神色惶恐不安,一見蕙蘭便跪地哀求:“梅妃娘娘,快去看看皇上吧!”


    蕙蘭大驚,忙問:“皇上怎麽了?”


    路德海帶著哭腔道:“自前天起,皇上就一直在崇明殿,日夜不休,送去的膳食,他也幾乎未曾動筷……奴才擔心如此下去,皇上的龍體必會受損……娘娘的話,皇上尚能聽進,故而鬥膽求娘娘,去勸勸皇上吧!”


    路德海的這番話,讓蕙蘭心痛難忍,她懊悔自己顧慮太多,未能在第一時間探望皇上。


    她歎息一聲,讓路德海起身,然後吩咐思菱盛來剛熬好的雪梨銀耳粥,放入食盒,隨他去了崇明殿。


    許是慕容複特意放下了簾子,崇明殿內,光線幽暗。雕花五足銀熏爐中,正焚燒著大量香料,依稀可辨蕙草和芷蘭的香氣。嫋嫋升起的煙霧,飄飄渺渺地彌漫在室內,使得偌大殿堂,宛如籠罩在雲山霧海之中。


    走近後,蕙蘭才發覺慕容複正端坐於龍椅之上,幾案前堆疊著厚厚的折子。他消瘦了一圈,眼窩深陷,雙目布滿血絲。


    見蕙蘭入內,他似乎並不驚訝,隻是抬頭,勉強笑了笑,聲音沙啞:“來了?”


    仿佛蕙蘭每日皆來。他那牽強而憔悴的笑容,令蕙蘭眼眶發熱,幾欲落淚。


    蕙蘭深知,自從入宮以來,她對皇上的情感,愈發複雜。


    從最初的畏懼,到後來增添了感動,待他屢次為自己解圍,並對自己關懷備至後,她對他又漸生依賴。


    此時,見到慕容複此般模樣,全無帝王威嚴,蕙蘭心生難言的心疼與酸楚。


    她未發一言,緩緩蹲下身,盛了一碗雪梨銀耳粥,遞與皇上。他怔怔地看著蕙蘭,並未接手。


    蕙蘭執意用湯匙舀起一勺,輕輕吹了吹,送至他唇邊,嬌嗔道:“皇上偷懶不肯自己吃,那臣妾來喂你吧!”


    蕙蘭心想,對於此刻的皇上而言,再真摯的關懷,也如隔靴搔癢,無法使他釋懷。不如像平常一樣,撒嬌賣萌,暫時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平複煩亂悲痛的心緒。


    慕容複先是一愣,隨即張開嘴,順著蕙蘭的手,喝了一口。


    未等蕙蘭再盛,他突然握緊她的手,一把將她拉入懷中,而後將自己的臉,埋入蕙蘭頸窩。他的呼吸,熾熱地撲在蕙蘭的脖子上。


    良久,蕙蘭方聞慕容複之聲,略有哽咽,呢喃而出:“孰能如此殘忍,對年僅四歲之孩童下手?時而,朕實不願為帝,身不由己之事太多……為江山社稷,為朝堂安穩,須娶不喜之女,行不喜之事,到頭來,連親生之子亦守護不得!”


    長久以來,皇上於蕙蘭麵前,一直堅毅威嚴,睿智英明,無所不能,從未現如此脆弱敏感之態。


    見皇上於己前如此脆弱,蕙蘭微微歎息,不知何以慰之。


    “自古人生難兩全,世間之人,無論帝王將相,亦或販夫走卒,皆難逃‘得失’二字。於此得之,於彼失之。如皇上,得至高無上之權力,失兒女承歡膝下、平淡幸福之家常。”


    蕙蘭感慨之際,慕容複更緊地抱住蕙蘭,忽而無頭無腦道:“朕真想拋下所有,僅攜你一人……”


    言猶未盡,殿門砰然一聲,驟被人推開。


    路德海小步跑入,滿臉緊張,雙唇微顫:“皇上,柳如海大人求見!”


    慕容複即刻起身,麵色凝重:“速傳!”


    蕙蘭心跳驟然加速,柳如海拜見皇上,想必三皇子之事已有端倪。


    蕙蘭雖欲知結果,但仍緩緩起身,躬身行禮,柔聲道:“既柳大人至此,臣妾便先告退,皇上保重龍體!”


    慕容複拉住蕙蘭之手:“無妨,你不必走,一同聽聽……蹲半日,累否?坐下,勿拘禮!”


    蕙蘭心頭湧上一股暖熱,她微微頷首,依言在皇上下首的龍鳳紋扶手椅上落座。


    甫一坐穩,柳如海便在路德海的引領下,匆匆邁入。他神色凝重,較領命那日,略顯輕鬆。


    向皇上和蕙蘭行禮後,他稍顯踟躕,吞吐難言。慕容複見狀,沉聲道:“梅妃非外人,直言便是!”


    柳如海這才跪地,惶恐道:“皇上,微臣……已查出毒害三皇子的真凶!”


    慕容複眉毛微搐,旋即恢複如常,但呼吸卻變得粗重,喘息須臾,才從牙縫中擠出一個字:“誰?”


    蕙蘭亦是緊緊凝視著柳如海,凝視著他即將脫口而出的答案,全身血液,在這一刻仿若凝滯。


    柳如海猶豫著,迎著慕容複急切的目光,小聲道:“是……張貴人!”


    “張貴人!”蕙蘭驚愕失色,須臾,回過神來,下意識地捂住了雙唇。


    昔日之容妃張玉榮,竟然是她!豈有此理!


    蕙蘭在震驚之餘,心情忽地輕鬆起來,“幸甚至哉,非吾姊也。餘終可釋此重負,毋庸寢食難安、提心吊膽矣。”


    繼而,她又心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失落,“果不其然,與皇後無涉。無怪乎其笑得如此如釋重負,查出真凶另有其人,她便可擺出置身事外之態,清清白白地脫身了。”


    慕容複聞柳如海之答,麵上依然毫無表情,但其肌肉卻難以抑製地微微顫動:“確乎如此?”


    柳如海如實答道:“千真萬確……冰泉殿原侍奉張貴人之宮女銀杏,於審訊時言多有失,致微臣發現破綻。


    其終承認張貴人曾於三皇子失蹤那晚,孤身一人往棠梨宮去矣。微臣繼而查得此毒藥之來源,乃張貴人透過其表弟,自京城安泰鏢局一鏢師處得來。


    茲事體大,微臣豈敢輕率!”


    慕容複不複鎮靜,起身而立,抬起微微發抖之手,厲聲道:“此毒婦……今在何處?引朕往見之!”


    此時,他將心中的憤恨與怨毒,於咬牙切齒間,盡數表露無遺。


    而後,消息不斷從冰泉宮傳出。


    慕容複與柳如海一同,親自審訊張玉榮。在人證物證確鑿的情形下,張玉榮對毒殺三皇子的過程供認不諱;


    慕容複怒發衝冠,拔劍欲殺張玉榮。六歲的二皇子慕容廷撲上前,抱住皇上的腿,嚎啕大哭,懇求不要殺了其娘親。慕容複無奈歎息,放下了劍;


    張玉榮被囚禁於離宮,聽候發落;


    皇後心懷慈悲,跪在崇明殿外,為張玉榮求情。稱張玉榮一時糊塗,請求皇上看在二皇子的份上留她一命。結果遭皇上怒斥,罵她善惡不辨,愚不可及。


    蕙蘭聞此消息,冷笑連連,“皇後,此番怕是又在謀劃什麽陰謀,妄圖從這樁慘事中謀利!


    她絕不可能無緣無故為張玉榮求情,就如上次,張玉榮被禁足時,皇後求了皇上,將她提前放出,結果張玉榮轉頭就針對我,策劃了麻風病事件。


    因此,我決不可掉以輕心,定要防備皇後趁亂反擊。”


    正當蕙蘭嚴陣以待時,當晚,慕容複卻突然在路德海的陪同下,來到醉心殿。


    蕙蘭迎上前去,正欲施禮問安,慕容複卻伸手扶住她,麵色凝重,言辭懇切道:“朕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


    皇上竟然用了“求”字!


    蕙蘭心中一驚,不禁渾身一顫,惶恐地看著慕容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後娘娘,請回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淺語若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淺語若塵並收藏皇後娘娘,請回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