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並未察覺她們的存在,時而跳躍,時而停歇,悠然自得。
她們也輕聲屏息,小心翼翼地尾隨其後,緩緩爬行。
不知不覺,她們已隨野兔爬到了杜梨樹林的邊緣。
樹林下方,是一個斜坡,再往下,便是眼前這條幽靜的林間小路。
這時,那野兔似是受到驚嚇,突然一躍,跳入斜坡上的草叢,消失不見。
蕙蘭滿心失望,抬頭四處找尋。
刹那間,她發現林邊草叢中,潛伏著一名獵人。
他身著灰綠色短衣褲褂,頭戴樹葉編成的帽子,乍一看,與周圍草木渾然一體。
此刻,他正全神貫注地潛伏著,紋絲不動,對身後的一切毫無察覺。
蕙蘭和蕙梅躲在一棵樹後,好奇地注視著獵人。
很快,她們看到他從背後的箭筒中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瞄準斜坡下方。
蕙蘭的心瞬間揪緊,剛才那隻野兔,正是朝那個方向跑去。
不好!
獵人定是要射那隻野兔!
她壓低聲音,急切地對蕙梅說:“姐姐,那隻小兔子……獵人定然是發現了,要將它殺了!”
蕙梅也深感惋惜,但思索片刻,還是對蕙蘭說:“我們無法左右他,快回去吧,我有些害怕!”
蕙蘭緊張地思考著應對之策,急得快哭了:“怎麽辦?小兔子太可憐了,我不想讓它死……我們把獵人嚇跑吧……”說著,她看到了手腕上的玉玨。
月牙形的玉玨,姐妹倆各有一枚,是她們出生後,父親鄧百川贈予的禮物,寓意著她們姐妹的名字。
蕙梅的玉玨上刻著一朵臘梅花,蕙蘭的則是一朵蘭花,鄧夫人說這是蕙蘭。
那年端陽節,鄧夫人撚了五彩繩,將玉玨串起來,戴在她們倆的手腕上。
有時候,孩子的想法,單純善良中透著傻氣。
蕙蘭將玉玨從手腕上解下,對蕙梅低聲說:“我有辦法了……娘不是說這個很貴重,讓我們不要弄丟嗎?獵人殺小兔子,是為了飽腹,我把玉玨送給他,獵人換了銀子,可以買酒買肉,就不會再殺……”
她話未說完,隻見獵人拉滿弓弦,已做好射擊準備。
於是,蕙蘭不顧一切地從樹後探出頭,將那枚玉玨,朝獵人扔過去,喊道:“這個給你,放了小兔子吧!”
那玉玨不偏不倚地砸中獵人的後背,他猛地一震,手一抖,箭瞬間偏離了弓弦。
獵人下意識地撿起那枚玉玨,回過頭,惡狠狠地盯著蕙蘭和蕙梅,目光凶狠。
看樣子,他顯然未能射中那隻小兔子。
蕙梅嚇壞了,一邊後退,一邊責備蕙蘭道:“妹妹,你又闖禍了,看我不告訴娘去……”
蕙蘭並未懼怕,儼如小大人,鄭重其事地對獵人說道:“你莫要動怒,此玉可換得許多銀子!”
正在此時,林中傳來家丁與嬤嬤焦急的呼喊聲:“大小姐,二小姐,你們在何處?速出來,要出發了!”
那獵人臉色一變,向下張望一眼,便急速鑽出樹林,繞至小山崗的另一側,消失不見。
蕙蘭和蕙梅趁機沿原路返回。
她邊走邊苦苦哀求:“好姐姐,求你了,莫要告知娘親……我是為保護小兔子,你不也喜愛它嗎?”
蕙梅不耐地說:“知道了知道了!”
回到林邊,鄧夫人正焦急地等待她們。蕙蘭擔心獵人追來告狀,上前拉住鄧夫人的衣襟,乖巧地說:“娘,時候不早了,我們趕緊趕路吧!”
鄧夫人見蕙蘭主動要求出發,喜不自禁,也就無暇責備她們,即刻讓她們上了馬車。
馬車前行,轆轆作響。
走了許久之後,鄧夫人才發覺蕙蘭手腕上的玉玨不見了,詢問起來,她謊稱不知何時丟失了。
鄧夫人埋怨了許久,但路途遙遠,無法返回尋找,隻得作罷。
後來,蕙蘭自知理虧,絕少提及此事。
隨著時光流逝,她將此事深埋記憶,極少想起。
蕙蘭凝視著慕容複,將這樁陳年往事詳盡道來,最後輕聲說道:“臣妾當年年幼,也算做了件蠢事,隻是不知這玉玨,如何到了皇上手中?”
慕容複凝視著蕙蘭,許久之後,沉聲道:“朕十七歲那年初夏,自京城赴江南。正午時分,行至此路,遭五弟所遣、匿於山崗的弓箭手伏擊。此箭手乃一獵人,亦是著名的神箭手,箭無虛發……然那日,他射向朕胸口之箭,卻偏了一寸。
隻因他即將放箭之時,有人以這枚玉玨,擊於其背,致其手抖……他見朕墜馬,未加多想,隻道朕必死無疑,又見有人入林,便匆匆逃離……而正緣於這偏出的一寸,朕雖身負重傷,卻保住了性命!”
蕙蘭驚訝地張開嘴巴,瞬間想起慕容複曾言:“……幸得貴人相助,箭偏些許,不然……他是蓄意取朕性命!”
“天啊!難道竟是我歪打正著,竟救了皇上?”
“那貴人……竟是我?!”
迎著蕙蘭驚愕的目光,慕容複接著道:“朕傷愈後,便布下天羅地網,追查元凶。最終,在五弟處發現端倪,順藤摸瓜,亦揪出了那名弓箭手。
那弓箭手,倒是老實交代了。他告知朕,在千鈞一發之際,不知從何處跑來兩個小女孩,其中一個,以為他在狩獵,將玉玨砸向他,言說將玉玨予他,放過那兔子……小女孩本意,是想救下一隻野兔。
弓箭手記得那是一對孿生姐妹,觀其衣著,應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扔玉佩的,應是妹妹,因那姐姐膽小,還言要回去告狀……”
慕容複對蕙蘭溫柔地笑道:“原來,是一位善良的小女孩,和一隻野兔,湊巧救了朕一命。
此後,朕每臨江南,或自江南還朝,途經那座小山崗,皆會駐足,稍作休憩。
朕登基次年冬日,於那片杜梨樹林中,偶得一隻垂死之野兔。其腿為獵人獸夾所斷。朕深知,此兔絕非當年那隻,然仍將其帶回宮中,欲悉心飼養。然不出半月,那野兔已逝,朕遂將之埋於醉心殿後的海棠樹下。
朕亦一直尋覓那小女孩,僅存線索,便是此枚玉玨。
朕遍尋京城諸玉齋,直至六年前,方從一年邁琢玉高手處,獲知青玉玨乃其為鄧家孿生姐妹所琢。
孿生姐妹,長姐名鄧蕙梅,小妹名鄧蕙蘭,玉玨由一整塊玉從中剖開,製成兩個月牙環狀。長姐之玨,雕有臘梅花;小妹之玨,則雕有蕙蘭花。
如此,與弓箭手之說吻合,救朕者,當為小妹……”
鄧蕙梅打斷慕容複之語,急道:“皇上,此乃陰差陽錯之誤會,她所救,僅一野兔而已……”
蕙蘭咬牙視之,始知其遠比己所想更愚鈍、更惡毒。
“姐姐,你豈不知己所犯乃死罪耶?與外臣通奸私奔、欺君罔上,任擇其一,皆足以誅滅九族。
僥悻保得性命,不思遠遁,反來禦前求見。非但搬弄是非,妄圖挑撥皇上與我之關係。
你不想想,若非皇上念及我當初陰差陽錯救他一命,豈會放過你,又豈會放過爹娘與整個鄧家?
姐姐,眼見回宮無望,便心生歹意,妄圖毀掉我與鄧家!
此舉愚蠢至極!巢傾卵覆,安有完卵?如若觸怒皇上,追查到底,鄧家必將毀於一旦,她又豈能有好下場?”
慕容複麵無表情地看了鄧蕙梅一眼,冷哼一聲,方才緩緩說道:“對野兔尚且如此,何況是人?若是蘭兒知曉那獵人要射殺的是朕,定然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他頓了頓,聲音驟然變得森冷:“所以,你如今可明白了?蘭兒並非任何人的替身,她是朕的救命恩人,更是朕願用一生去細心嗬護的女子。朕不殺你,僅因你是她的親姐姐,否則……”
鄧蕙梅呆呆地看著慕容複,不禁打了個寒顫。
她的臉上雖有懼色,卻也流露出悲憤與不甘。
須臾,她回頭看向蕙蘭,輕聲道:“好,蘭兒,姐姐認輸。想不到,竟是我沾了你的光……今日一別,後會無期。作為姐姐,衷心祝你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中,能一直得天獨厚,永遠獲皇上寵幸,莫像我這般……”
春日暖陽下,鄧蕙梅的話語,輕柔無比,然而那張嬌媚的麵容,卻隱隱透出幾分猙獰。
“這哪是祝福,分明是詛咒。”
蕙蘭深深歎息,姐妹一場,自己已然仁至義盡,無法再忍耐了。
於是,她緊緊盯著鄧蕙梅,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妹妹自會以姐姐為戒,謹遵嬪妃之德……也希望姐姐您,好自為之……”
說罷,蕙蘭下了馬車,緩緩走到鄧蕙梅跟前,湊近她的耳邊,低聲道:“妹妹自然知曉後宮的權謀爭鬥……否則,姐姐又怎能精準地知曉,妹妹梳了望仙九鬟髻?”
鄧蕙梅愣了一下,而後用近乎微不可聞的聲音對蕙蘭說道:“事已至此,也無需再隱瞞,確有他人暗中相助。但你休想從我口中套出話來,我根本不知那人是誰,僅在出發前夜,收到一封匿名信箋罷了……故而,你莫要得意過早,宮中知曉你底細且厭惡你痛恨你之人不在少數,你的結局,未必比我好……”
鄧蕙梅話未說完,一旁的鄧百川已是滿臉焦灼與驚恐。
他生怕這個不爭氣的女兒在皇上麵前,說出更多不合時宜的話。
於是,他上前一步,一把將鄧蕙梅扯開,推倒在路邊,拔劍怒指,厲聲道:“再多說一句,我立刻斬下你的首級!”
看著暴怒的鄧百川,看著昨夜削去自己發髻的利刃,鄧蕙梅戰栗不止,瞬間閉口不言。
鄧百川揮手示意,兩名家丁迅速上前,將鄧蕙梅拖回了鄧家的馬車。
蕙蘭在一旁冷眼看著,並未阻攔,也不想再與姐姐多費口舌。
“看來,我所料不錯,後宮中有人早知我的秘密和身份,也洞悉姐姐的心思和圖謀。所以才提前給姐姐送信,助她順利換回身份回宮。那人目的何在?為何不直接揭穿我,反而要如此大費周章,妄圖讓姐姐再回宮?”
蕙蘭百思不得其解!
她目送著鄧蕙梅的背影,仿佛有一層陰影,悄然籠罩在這春日明媚的原野之上。和暖的風,似乎也帶來了一絲涼意,吹散了她心中滿溢的幸福與喜悅。
這邊,鄧百川轉身跪地,惶恐道:“臣教女無方,衝撞了皇上與蘭貴妃,罪該萬死!”
慕容複斜睨他一眼,沉聲道:“起來吧。”
繼而,他凝視著鄧百川,語中帶著幾分冷厲:“過往之事,朕念及蘭貴妃情麵,不再追究……但朕亦有底線,若你長女再生事端,危及蘭貴妃,朕絕不姑息!”
鄧百川臉色一變,鄭重應道:“皇上放心,臣擔保,她……絕不會再出現在皇上與蘭貴妃麵前!”
蕙蘭一怔,覺得父親話中有話,但此等場合,自是不便詢問。
慕容複亦是微微一愕,旋即點點頭,對鄧百川道:“如此甚好,你且繼續趕路,過了前方山崗,朕與蘭貴妃將另擇他路……就此別過!”
鄧百川躬身道:“臣告退,恭祝皇上與蘭貴妃,一路平安順遂!”
言罷,他起身退步,登鞍上馬,催鞭驅馬而去。
蕙蘭目送父親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此時的鄧百川,與蕙蘭一般,終於卸下了一年多來的重負,心境輕鬆。
然而,一想到自己半生拚搏得來的英名與清譽,險些被鄧蕙梅這個孽女的所作所為毀於一旦,心中又充滿懊惱與無奈。
待鄧家一行人消失不見,蕙蘭也重回馬車,繼續前行。
車廂內,思菱早已喜出望外,低聲道:“娘娘,皇上竟然什麽都知曉,真是太好了……娘娘您再也不必提心吊膽了!”
思冰,似乎仍未從驚愕中回過神來,上下打量蕙蘭,訥訥道:“怪不得呢,怪不得奴婢覺得娘娘回宮後似變了個人,原來如此……思菱姐姐,你是否早就知情?竟一直隱瞞!”
思菱微笑著,用手指輕敲她的頭:“此等事,豈敢告知於你?你心直口快,萬一不慎泄露出去……”
思冰一愣,滿臉受傷地嘟囔道:“怎會如此?在姐姐眼中,妹妹竟是如此不可靠之人嗎?”
蕙蘭掀開馬車的帷幕,看了一眼護衛的侍衛。
跟隨在慕容複身旁的,除了陳同,還有上次與他一同去過雲若寺、並從錦城護送她回宮的白侍衛。
他們皆是慕容複的親信。
隨行的宮女,僅有思冰和思菱。而這二女,乃是後宮中蕙蘭最為信賴之人。
因此,此次江南之行,應當是再安全不過了。
她們也輕聲屏息,小心翼翼地尾隨其後,緩緩爬行。
不知不覺,她們已隨野兔爬到了杜梨樹林的邊緣。
樹林下方,是一個斜坡,再往下,便是眼前這條幽靜的林間小路。
這時,那野兔似是受到驚嚇,突然一躍,跳入斜坡上的草叢,消失不見。
蕙蘭滿心失望,抬頭四處找尋。
刹那間,她發現林邊草叢中,潛伏著一名獵人。
他身著灰綠色短衣褲褂,頭戴樹葉編成的帽子,乍一看,與周圍草木渾然一體。
此刻,他正全神貫注地潛伏著,紋絲不動,對身後的一切毫無察覺。
蕙蘭和蕙梅躲在一棵樹後,好奇地注視著獵人。
很快,她們看到他從背後的箭筒中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瞄準斜坡下方。
蕙蘭的心瞬間揪緊,剛才那隻野兔,正是朝那個方向跑去。
不好!
獵人定是要射那隻野兔!
她壓低聲音,急切地對蕙梅說:“姐姐,那隻小兔子……獵人定然是發現了,要將它殺了!”
蕙梅也深感惋惜,但思索片刻,還是對蕙蘭說:“我們無法左右他,快回去吧,我有些害怕!”
蕙蘭緊張地思考著應對之策,急得快哭了:“怎麽辦?小兔子太可憐了,我不想讓它死……我們把獵人嚇跑吧……”說著,她看到了手腕上的玉玨。
月牙形的玉玨,姐妹倆各有一枚,是她們出生後,父親鄧百川贈予的禮物,寓意著她們姐妹的名字。
蕙梅的玉玨上刻著一朵臘梅花,蕙蘭的則是一朵蘭花,鄧夫人說這是蕙蘭。
那年端陽節,鄧夫人撚了五彩繩,將玉玨串起來,戴在她們倆的手腕上。
有時候,孩子的想法,單純善良中透著傻氣。
蕙蘭將玉玨從手腕上解下,對蕙梅低聲說:“我有辦法了……娘不是說這個很貴重,讓我們不要弄丟嗎?獵人殺小兔子,是為了飽腹,我把玉玨送給他,獵人換了銀子,可以買酒買肉,就不會再殺……”
她話未說完,隻見獵人拉滿弓弦,已做好射擊準備。
於是,蕙蘭不顧一切地從樹後探出頭,將那枚玉玨,朝獵人扔過去,喊道:“這個給你,放了小兔子吧!”
那玉玨不偏不倚地砸中獵人的後背,他猛地一震,手一抖,箭瞬間偏離了弓弦。
獵人下意識地撿起那枚玉玨,回過頭,惡狠狠地盯著蕙蘭和蕙梅,目光凶狠。
看樣子,他顯然未能射中那隻小兔子。
蕙梅嚇壞了,一邊後退,一邊責備蕙蘭道:“妹妹,你又闖禍了,看我不告訴娘去……”
蕙蘭並未懼怕,儼如小大人,鄭重其事地對獵人說道:“你莫要動怒,此玉可換得許多銀子!”
正在此時,林中傳來家丁與嬤嬤焦急的呼喊聲:“大小姐,二小姐,你們在何處?速出來,要出發了!”
那獵人臉色一變,向下張望一眼,便急速鑽出樹林,繞至小山崗的另一側,消失不見。
蕙蘭和蕙梅趁機沿原路返回。
她邊走邊苦苦哀求:“好姐姐,求你了,莫要告知娘親……我是為保護小兔子,你不也喜愛它嗎?”
蕙梅不耐地說:“知道了知道了!”
回到林邊,鄧夫人正焦急地等待她們。蕙蘭擔心獵人追來告狀,上前拉住鄧夫人的衣襟,乖巧地說:“娘,時候不早了,我們趕緊趕路吧!”
鄧夫人見蕙蘭主動要求出發,喜不自禁,也就無暇責備她們,即刻讓她們上了馬車。
馬車前行,轆轆作響。
走了許久之後,鄧夫人才發覺蕙蘭手腕上的玉玨不見了,詢問起來,她謊稱不知何時丟失了。
鄧夫人埋怨了許久,但路途遙遠,無法返回尋找,隻得作罷。
後來,蕙蘭自知理虧,絕少提及此事。
隨著時光流逝,她將此事深埋記憶,極少想起。
蕙蘭凝視著慕容複,將這樁陳年往事詳盡道來,最後輕聲說道:“臣妾當年年幼,也算做了件蠢事,隻是不知這玉玨,如何到了皇上手中?”
慕容複凝視著蕙蘭,許久之後,沉聲道:“朕十七歲那年初夏,自京城赴江南。正午時分,行至此路,遭五弟所遣、匿於山崗的弓箭手伏擊。此箭手乃一獵人,亦是著名的神箭手,箭無虛發……然那日,他射向朕胸口之箭,卻偏了一寸。
隻因他即將放箭之時,有人以這枚玉玨,擊於其背,致其手抖……他見朕墜馬,未加多想,隻道朕必死無疑,又見有人入林,便匆匆逃離……而正緣於這偏出的一寸,朕雖身負重傷,卻保住了性命!”
蕙蘭驚訝地張開嘴巴,瞬間想起慕容複曾言:“……幸得貴人相助,箭偏些許,不然……他是蓄意取朕性命!”
“天啊!難道竟是我歪打正著,竟救了皇上?”
“那貴人……竟是我?!”
迎著蕙蘭驚愕的目光,慕容複接著道:“朕傷愈後,便布下天羅地網,追查元凶。最終,在五弟處發現端倪,順藤摸瓜,亦揪出了那名弓箭手。
那弓箭手,倒是老實交代了。他告知朕,在千鈞一發之際,不知從何處跑來兩個小女孩,其中一個,以為他在狩獵,將玉玨砸向他,言說將玉玨予他,放過那兔子……小女孩本意,是想救下一隻野兔。
弓箭手記得那是一對孿生姐妹,觀其衣著,應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扔玉佩的,應是妹妹,因那姐姐膽小,還言要回去告狀……”
慕容複對蕙蘭溫柔地笑道:“原來,是一位善良的小女孩,和一隻野兔,湊巧救了朕一命。
此後,朕每臨江南,或自江南還朝,途經那座小山崗,皆會駐足,稍作休憩。
朕登基次年冬日,於那片杜梨樹林中,偶得一隻垂死之野兔。其腿為獵人獸夾所斷。朕深知,此兔絕非當年那隻,然仍將其帶回宮中,欲悉心飼養。然不出半月,那野兔已逝,朕遂將之埋於醉心殿後的海棠樹下。
朕亦一直尋覓那小女孩,僅存線索,便是此枚玉玨。
朕遍尋京城諸玉齋,直至六年前,方從一年邁琢玉高手處,獲知青玉玨乃其為鄧家孿生姐妹所琢。
孿生姐妹,長姐名鄧蕙梅,小妹名鄧蕙蘭,玉玨由一整塊玉從中剖開,製成兩個月牙環狀。長姐之玨,雕有臘梅花;小妹之玨,則雕有蕙蘭花。
如此,與弓箭手之說吻合,救朕者,當為小妹……”
鄧蕙梅打斷慕容複之語,急道:“皇上,此乃陰差陽錯之誤會,她所救,僅一野兔而已……”
蕙蘭咬牙視之,始知其遠比己所想更愚鈍、更惡毒。
“姐姐,你豈不知己所犯乃死罪耶?與外臣通奸私奔、欺君罔上,任擇其一,皆足以誅滅九族。
僥悻保得性命,不思遠遁,反來禦前求見。非但搬弄是非,妄圖挑撥皇上與我之關係。
你不想想,若非皇上念及我當初陰差陽錯救他一命,豈會放過你,又豈會放過爹娘與整個鄧家?
姐姐,眼見回宮無望,便心生歹意,妄圖毀掉我與鄧家!
此舉愚蠢至極!巢傾卵覆,安有完卵?如若觸怒皇上,追查到底,鄧家必將毀於一旦,她又豈能有好下場?”
慕容複麵無表情地看了鄧蕙梅一眼,冷哼一聲,方才緩緩說道:“對野兔尚且如此,何況是人?若是蘭兒知曉那獵人要射殺的是朕,定然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
他頓了頓,聲音驟然變得森冷:“所以,你如今可明白了?蘭兒並非任何人的替身,她是朕的救命恩人,更是朕願用一生去細心嗬護的女子。朕不殺你,僅因你是她的親姐姐,否則……”
鄧蕙梅呆呆地看著慕容複,不禁打了個寒顫。
她的臉上雖有懼色,卻也流露出悲憤與不甘。
須臾,她回頭看向蕙蘭,輕聲道:“好,蘭兒,姐姐認輸。想不到,竟是我沾了你的光……今日一別,後會無期。作為姐姐,衷心祝你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中,能一直得天獨厚,永遠獲皇上寵幸,莫像我這般……”
春日暖陽下,鄧蕙梅的話語,輕柔無比,然而那張嬌媚的麵容,卻隱隱透出幾分猙獰。
“這哪是祝福,分明是詛咒。”
蕙蘭深深歎息,姐妹一場,自己已然仁至義盡,無法再忍耐了。
於是,她緊緊盯著鄧蕙梅,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妹妹自會以姐姐為戒,謹遵嬪妃之德……也希望姐姐您,好自為之……”
說罷,蕙蘭下了馬車,緩緩走到鄧蕙梅跟前,湊近她的耳邊,低聲道:“妹妹自然知曉後宮的權謀爭鬥……否則,姐姐又怎能精準地知曉,妹妹梳了望仙九鬟髻?”
鄧蕙梅愣了一下,而後用近乎微不可聞的聲音對蕙蘭說道:“事已至此,也無需再隱瞞,確有他人暗中相助。但你休想從我口中套出話來,我根本不知那人是誰,僅在出發前夜,收到一封匿名信箋罷了……故而,你莫要得意過早,宮中知曉你底細且厭惡你痛恨你之人不在少數,你的結局,未必比我好……”
鄧蕙梅話未說完,一旁的鄧百川已是滿臉焦灼與驚恐。
他生怕這個不爭氣的女兒在皇上麵前,說出更多不合時宜的話。
於是,他上前一步,一把將鄧蕙梅扯開,推倒在路邊,拔劍怒指,厲聲道:“再多說一句,我立刻斬下你的首級!”
看著暴怒的鄧百川,看著昨夜削去自己發髻的利刃,鄧蕙梅戰栗不止,瞬間閉口不言。
鄧百川揮手示意,兩名家丁迅速上前,將鄧蕙梅拖回了鄧家的馬車。
蕙蘭在一旁冷眼看著,並未阻攔,也不想再與姐姐多費口舌。
“看來,我所料不錯,後宮中有人早知我的秘密和身份,也洞悉姐姐的心思和圖謀。所以才提前給姐姐送信,助她順利換回身份回宮。那人目的何在?為何不直接揭穿我,反而要如此大費周章,妄圖讓姐姐再回宮?”
蕙蘭百思不得其解!
她目送著鄧蕙梅的背影,仿佛有一層陰影,悄然籠罩在這春日明媚的原野之上。和暖的風,似乎也帶來了一絲涼意,吹散了她心中滿溢的幸福與喜悅。
這邊,鄧百川轉身跪地,惶恐道:“臣教女無方,衝撞了皇上與蘭貴妃,罪該萬死!”
慕容複斜睨他一眼,沉聲道:“起來吧。”
繼而,他凝視著鄧百川,語中帶著幾分冷厲:“過往之事,朕念及蘭貴妃情麵,不再追究……但朕亦有底線,若你長女再生事端,危及蘭貴妃,朕絕不姑息!”
鄧百川臉色一變,鄭重應道:“皇上放心,臣擔保,她……絕不會再出現在皇上與蘭貴妃麵前!”
蕙蘭一怔,覺得父親話中有話,但此等場合,自是不便詢問。
慕容複亦是微微一愕,旋即點點頭,對鄧百川道:“如此甚好,你且繼續趕路,過了前方山崗,朕與蘭貴妃將另擇他路……就此別過!”
鄧百川躬身道:“臣告退,恭祝皇上與蘭貴妃,一路平安順遂!”
言罷,他起身退步,登鞍上馬,催鞭驅馬而去。
蕙蘭目送父親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此時的鄧百川,與蕙蘭一般,終於卸下了一年多來的重負,心境輕鬆。
然而,一想到自己半生拚搏得來的英名與清譽,險些被鄧蕙梅這個孽女的所作所為毀於一旦,心中又充滿懊惱與無奈。
待鄧家一行人消失不見,蕙蘭也重回馬車,繼續前行。
車廂內,思菱早已喜出望外,低聲道:“娘娘,皇上竟然什麽都知曉,真是太好了……娘娘您再也不必提心吊膽了!”
思冰,似乎仍未從驚愕中回過神來,上下打量蕙蘭,訥訥道:“怪不得呢,怪不得奴婢覺得娘娘回宮後似變了個人,原來如此……思菱姐姐,你是否早就知情?竟一直隱瞞!”
思菱微笑著,用手指輕敲她的頭:“此等事,豈敢告知於你?你心直口快,萬一不慎泄露出去……”
思冰一愣,滿臉受傷地嘟囔道:“怎會如此?在姐姐眼中,妹妹竟是如此不可靠之人嗎?”
蕙蘭掀開馬車的帷幕,看了一眼護衛的侍衛。
跟隨在慕容複身旁的,除了陳同,還有上次與他一同去過雲若寺、並從錦城護送她回宮的白侍衛。
他們皆是慕容複的親信。
隨行的宮女,僅有思冰和思菱。而這二女,乃是後宮中蕙蘭最為信賴之人。
因此,此次江南之行,應當是再安全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