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蕙蘭說得極為真摯。仿佛她已不再是宮廷中高高在上的蘭貴妃,而是那個被秋苓從江中救出、借住在她家的孤苦女子。
秋苓凝視著蕙蘭,眼中泛起一層淚光。
她正欲開口,卻突然轉頭,望向玉蘭林深處。
緊接著,她臉色劇變。
在蕙蘭還未反應過來之際,秋苓迅速伸手,將她拉到旁邊的廊亭下。
暮春時節,回廊下的紫藤花雖已凋謝,但茂密的枝葉依然綠意盎然,將整個廊亭緊緊籠罩。
她們躲在一根柱子後麵,蕙蘭的心跳愈發急促,她意識到秋苓似乎發現了什麽,便詫異問道:“怎麽了?你看到了什麽?”
秋苓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撥開紫藤葉,露出一條縫隙,壓低聲音道:“娘娘,您快看那邊!”
蕙蘭不由自主地俯下身,順著秋苓所指的方向,向玉蘭林裏望去。
隻見密林深處,一男一女正麵對麵站著,似乎在低聲商議著什麽。
那女子背對著她們,看不清麵容。
那男子側身而立,看得出身材高大威猛,隱約間有些熟悉。
就在這時,他向前邁了一步,轉過身來。
蕙蘭隻覺全身的血液瞬間凝固,猛地捂住嘴巴,遏製住即將脫口而出的驚叫。
因為她赫然看到,那是一個中年男子,而他左側臉頰靠近顴骨的地方,有一道醒目的傷疤。
蕙蘭緊緊盯著那個男人。
心跳在這一刻劇烈跳動,幾乎要從胸腔中蹦出。
沒錯,就是他,那個曾在秋苓家牆外與白元密謀的中年男人!
他終於現身了。
在緊張與激動的同時,蕙蘭心中也充滿了疑惑。
皇宮內苑,且臨近嬪妃居所,此刀疤臉究竟是何身份?怎會在此出現?
此時,與他相對而立的女子,不經意間轉過臉來,遠遠地向清音閣的方向瞥了一眼。
待看清那女子容貌,蕙蘭再次驚得瞠目結舌。
竟是欣嬪的宮女彤雲!
上午在慈寧宮時,就是她一直陪在欣嬪身側,並親口向太後稟報欣嬪有孕的消息。
猶如無數驚雷在蕙蘭耳畔炸響。
這個曾對白元發號施令的刀疤臉男人,竟然與欣嬪的宮女在一起!
蕙蘭深吸一口氣,使自己冷靜下來。
不過須臾之間,她已理清腦海中紛亂的思緒。
眼前的情形,無外乎兩種可能:
其一,彤雲或許是其他宮嬪安插在欣嬪身邊的眼線。欣嬪上午在眾目睽睽之下公布喜訊,恐怕已成為眾矢之的。
而彤雲此刻與刀疤臉在密林深處會麵,十之八九與欣嬪腹中胎兒有關。
第二種可能,蕙蘭雖極不情願相信,但也不得不承認,其存在具有合理性。
將她推入江中的幕後主使,不是別人,正是欣嬪。
而刀疤臉,乃欣嬪的人,故而才會出現在她的住所附近,與她的宮女密談。
蕙蘭思緒如潮,不過轉瞬之間。
她很快回過神來,明白當務之急,是立刻叫人過來,將刀疤男和彤雲控製起來。
按理說,欣嬪的清音閣周邊,應有駐守的侍衛。
然而,透過藤蔓的縫隙四處張望,蕙蘭發現這禦花園僻靜的一角,在她的視線範圍內,除了那一對仍在竊竊私語的男女,並無第三人。
蕙蘭冷靜思考,目前絕對不能前往清音閣求助,欣嬪是敵是友尚未可知。更為重要的是,若去清音閣,就必須經過這片玉蘭林,勢必會驚動刀疤臉和彤雲。
也不能大聲呼喊引人前來,附近是否有侍衛、需要多久才能到達,她都無從得知。
而眼前的刀疤臉,先是命令白元除掉蕙蘭,緊接著,白元又被他毒害身亡,足見,他是個心機深沉、心狠手辣的惡徒。
此次出來,蕙蘭是因上午察覺到秋苓和欣嬪的異樣,所以想單獨帶她來清音閣一趟,查明她和誠嬪之間的內情。萬萬沒想到,竟會莫名其妙地,遭遇刀疤臉。
秋苓顯然也認了出來,她回過頭,一臉驚恐地對蕙蘭說:“娘娘,那個男的,我見過……當時侍衛進我家院子尋你時,他就在外麵候著,躲躲閃閃、鬼鬼祟祟的……”
來不及細想,蕙蘭伏在秋苓的耳邊,急切叮囑:“對,他很可能就是推我落水的幕後黑手,必須立刻將其拿下……你在這兒盯著,盡量不要驚動他,本宮去叫人過來!”
秋苓自然清楚事情的嚴重性,黑白分明的眼睛裏,閃爍著嚴肅認真的光芒:“娘娘您快去,我不會讓他發現的……再說了,他並不認識我,那天我是悄悄躲在門後瞥見他的,他並未留意到我!”
蕙蘭點點頭,感激地望著她,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這危急關頭,蕙蘭和秋苓仿佛又回到了在江邊小草屋裏、不分身份的尊卑貴賤、親密無間互相信任的時光。
蕙蘭弓著身,悄無聲息地走出了廊亭。
她沿著剛才來時的路,過了木橋,很快便到了河對岸的柳蔭下。
往前走了沒多遠,她便看到前方有幾個巡邏的侍衛走過來,心中不禁一喜。
正要迎上去,耳邊卻突然傳來一個少年沉穩的聲音:“蘭娘娘,您怎麽在這兒?”
蕙蘭愕然望去,卻見二皇子,出現在她斜前方的小路上,正穩步朝她走來。
許久沒看到二皇子了。
他向來勤勉,每日早出晚歸,到尚書齋讀書習字。
故而幾次去向太後請安,都沒能見他的麵。
再加上蕙蘭有了爍兒之後,也確實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侍弄這個小小嬰孩上。
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能抽出空,候在二皇子每日必經的路上,給他送幾塊親手做的糕點,再閑話幾句。
這會兒,二皇子滿臉驚喜,穩步走到了蕙蘭麵前,氣息平穩,興奮地望著她。
蕙蘭因為怕誤了時辰,致使刀疤臉逃走,再生變故,心急如焚下,有些心不在焉。
她麵露焦灼,語氣嚴肅地問了一句:“廷兒,你怎麽在這兒?今兒沒去尚書齋嗎?”
他依然笑著,神色沉穩地回答道:“午間讓休息,孩兒趁師傅睡著,偷偷溜了出來,想在禦花園裏逛逛……不想竟遇到蘭娘娘!”
縱然此刻焦急萬分,聽到二皇子的話,蕙蘭也不覺莞爾。再懂事好學,也畢竟是個孩子,也有調皮可愛的一麵。
沒時間再逗留了,蕙蘭急急道:“廷兒,蘭娘娘這會兒有事,不能陪你了……”
二皇子一下子收斂了笑容,怔怔地看我,露出委屈的神情:“蘭娘娘,孩兒好久都沒見您了,很想您……”
他垂下頭,聲音低了下去:“他們說,您有了四弟,有了自己的親生孩子,再也不會疼孩兒了!”
蕙蘭一愣,意識到二皇子誤會了。她趕忙取下腰間的帕子,擦去他額頭的汗水,沉聲道:“你放心,蘭娘娘會一如既往地喜歡廷兒、疼愛廷兒的……”
接著,她向對岸遠遠望了一眼,簡明扼要地解釋道:“事情是這樣的……河對岸有個歹人,蘭娘娘必須趕緊找人過來,將他擒獲!”
二皇子一驚,立刻警覺地問道:“歹人……是誰?”
蕙蘭搖搖頭,一臉凝重地囑咐他:“蘭娘娘也不認識……廷兒,你快回尚書齋去,不要再留在這裏,危險……歹人由蘭娘娘和侍衛來應對!”
他順從地點點頭,乖巧地說:“好的,兒臣聽蘭娘娘的,這就回去!”
說完,他便轉過身,折回到剛才的那條小路上,朝著尚書齋的方向走去。
說話間,三個侍衛已經走了過來,見到蕙蘭,趕忙俯身行禮。
蕙蘭語氣沉穩地命令道:“快,對岸的玉蘭林裏,有陌生男子擅自闖入內宮,與宮女私會,你們快過去,將他們一並拿下……”
三個侍衛聽到蕙蘭的話,皆是神色一肅,應了一聲,便匆匆地向前奔去。
蕙蘭鬆了口氣,正想和侍衛們一同過去查看情況,忽聽身後的腳步聲突然變得嘈雜起來。
緊接著,便是驚恐的呼喊聲:“站住,快來人,有刺客……”
蕙蘭猛地回頭,瞬間驚呆了。
隻見一個身材魁梧、健壯有力的身影,如飛鳥般從木橋上飛奔而來,手持利刃,衝到了二皇子剛剛走的那條小徑上。
蕙蘭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她幾乎是下意識地,聲嘶力竭地胡亂喊著:“來人,抓刺客,快啊,救二皇子……”
她一邊呼喊著,一邊緊跟侍衛,追了過去。
須臾,蕙蘭便看到二皇子小小的身影,出現在兩旁滿是芍藥花的小徑上。他似乎不知發生了何事,正茫然地駐足觀望。
他身後不遠處,那個刺客,正不要命般地向他狂奔而去。
蕙蘭驚恐萬狀地高呼:“廷兒,快跑……快啊!”
然而,為時已晚。
那刺客,距離二皇子已近在咫尺。
小小少年,猝不及防間,似乎被嚇呆了,呆呆地站立著,連躲閃都沒有,隻是直勾勾地看著那刺客。
聽憑惡徒亮出手中閃著寒光的利刃,一步步向他逼近。
一時之間,四麵八方,都有侍衛和內監呼喊著圍攏過來。可惜最近的,也就是蕙蘭前麵的這三個侍衛。距離那刺客,還有幾丈遠。
鞭長莫及!
完了!
蕙蘭踉踉蹌蹌地向前奔去,恨不得長出雙翼,飛到二皇子身邊。
突然,她的腳下不知被何物纏住了,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瞬間,蕙蘭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再也爬不起來。她望著二皇子所在的方向,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卻見斜刺裏,一叢芍藥花後麵,突然閃出一個女子苗條纖細的身影。
透過朦朧的淚光,蕙蘭驚愕地看到,那女子毫不猶豫地直撲過來,擋在二皇子的麵前。
與此同時,伴隨著一聲淒厲的慘叫,那把利刃,直挺挺地刺向她的身體。
正午的陽光下,蕙蘭遠遠地看到噴湧而出的鮮血,觸目驚心。
那女子,依然直直地站著,護著二皇子,直到侍衛趕過去,方才軟綿綿地倒在了地上。
那刺客,突然一聲長嘯,接著便狂笑數聲,毫無懼色,亦無反抗之意,束手就縛。
蕙蘭自地上掙紮而起,強忍著腳踝處的劇痛,一瘸一拐地走了過去。
然後,她整個人都呆住了。
被侍衛按住雙手的刺客,正是那個刀疤臉男人。
而方才替二皇子擋刀的女子,此刻正倒臥血泊之中,胸前的衣衫,已被鮮血浸透,一片猩紅。
那張嬌豔的麵容,如冰雪般慘白,卻平靜異常,甚至能看到臉頰上若隱若現的梨渦。
是端貴妃!
二皇子,如受驚過度般,蜷縮於一叢芍藥花旁。
待見蕙蘭走近,他才哆哆嗦嗦地移至蕙蘭身側,顫抖著嘴唇,帶著哭腔喊道:“蘭娘娘,蘭娘娘……”
蕙蘭緊握二皇子的手,對著圍攏過來的侍衛和內監下令道:“快,將端貴妃就近安置,速請太醫……你,立刻去請太後和皇上過來!”
幾名內監連連應是,將昏迷不醒的端貴妃,抬到附近供嬪妃們逛禦花園時休憩更衣的屋子裏。
太後、慕容複和蘇太醫,幾乎同時抵達。
二皇子一見太後,便哭著撲了上去。
一向不苟言笑的太後,此刻麵色蒼白,她抱緊二皇子,迭聲問道:“廷兒,你可安好?可曾受傷?”
二皇子搖搖頭,心有餘悸地答道:“孫兒無事……多虧了端娘娘,是她替孫兒擋了刀……”
太後鬆開二皇子,看向榻上的端貴妃,又看了看慕容複,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還有什麽好猶豫的……論賢淑,論忠心,六宮嬪妃,無人能及!”
與此同時,蘇太醫已經趕過去替端貴妃診治,一番查看後,沉凝道:“回稟皇上,回稟太後……端貴妃並未被刺中要害部位。眼下昏迷,隻是驚嚇過度再加上失血的緣故……微臣已為她敷上止血的藥物,想來應無性命之憂!”
太後輕舒了口氣,撫胸道:“上天庇佑,真是萬幸啊!”
慕容複的目光,威嚴而帶著惱恨,在屋裏掃視了一周,最後,落在蕙蘭臉上,遲疑一瞬,終於柔和下來,沉聲道:“蘇太醫,給蘭貴妃也診一下,她的腳,應該是扭傷了!”
蕙蘭心中一暖,即便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他還是注意到了自己。
她在窗前的椅子上坐下,蘇太醫過來,檢查之後,便打開藥箱,為她敷上了白色的藥膏,細細叮囑:“娘娘不必擔心,這藥膏您拿回去,每日早晚各敷一次!”
蕙蘭點頭應著,隻聽慕容複厲聲道:“凶徒何在?”
一個侍衛忙回答:“啟稟皇上,就在隔壁,已經捆起來了……”
蕙蘭站起身,蹣跚著走到慕容複麵前,直視著他,緩緩道:“皇上,刺客……就是那個刀疤臉男人,曾和白元在一起,去蘇門鎮尋過臣妾的……”
蕙蘭話音未落,陳同走了進來,麵容肅穆地稟告道:“皇上,刺客的身份已經查明,名叫高湛……是之前宮裏的一個侍衛頭目,有些功夫在身。因玩忽職守,在當值期間飲酒,被除了名,逐出了宮,此後便不知去向。”
他頓了一下,又道:“臉上的疤痕,也是出宮後才有的……微臣之前曾見過他!”
慕容複咬牙切齒道:“那他今日是如何混進宮的?”
秋苓凝視著蕙蘭,眼中泛起一層淚光。
她正欲開口,卻突然轉頭,望向玉蘭林深處。
緊接著,她臉色劇變。
在蕙蘭還未反應過來之際,秋苓迅速伸手,將她拉到旁邊的廊亭下。
暮春時節,回廊下的紫藤花雖已凋謝,但茂密的枝葉依然綠意盎然,將整個廊亭緊緊籠罩。
她們躲在一根柱子後麵,蕙蘭的心跳愈發急促,她意識到秋苓似乎發現了什麽,便詫異問道:“怎麽了?你看到了什麽?”
秋苓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撥開紫藤葉,露出一條縫隙,壓低聲音道:“娘娘,您快看那邊!”
蕙蘭不由自主地俯下身,順著秋苓所指的方向,向玉蘭林裏望去。
隻見密林深處,一男一女正麵對麵站著,似乎在低聲商議著什麽。
那女子背對著她們,看不清麵容。
那男子側身而立,看得出身材高大威猛,隱約間有些熟悉。
就在這時,他向前邁了一步,轉過身來。
蕙蘭隻覺全身的血液瞬間凝固,猛地捂住嘴巴,遏製住即將脫口而出的驚叫。
因為她赫然看到,那是一個中年男子,而他左側臉頰靠近顴骨的地方,有一道醒目的傷疤。
蕙蘭緊緊盯著那個男人。
心跳在這一刻劇烈跳動,幾乎要從胸腔中蹦出。
沒錯,就是他,那個曾在秋苓家牆外與白元密謀的中年男人!
他終於現身了。
在緊張與激動的同時,蕙蘭心中也充滿了疑惑。
皇宮內苑,且臨近嬪妃居所,此刀疤臉究竟是何身份?怎會在此出現?
此時,與他相對而立的女子,不經意間轉過臉來,遠遠地向清音閣的方向瞥了一眼。
待看清那女子容貌,蕙蘭再次驚得瞠目結舌。
竟是欣嬪的宮女彤雲!
上午在慈寧宮時,就是她一直陪在欣嬪身側,並親口向太後稟報欣嬪有孕的消息。
猶如無數驚雷在蕙蘭耳畔炸響。
這個曾對白元發號施令的刀疤臉男人,竟然與欣嬪的宮女在一起!
蕙蘭深吸一口氣,使自己冷靜下來。
不過須臾之間,她已理清腦海中紛亂的思緒。
眼前的情形,無外乎兩種可能:
其一,彤雲或許是其他宮嬪安插在欣嬪身邊的眼線。欣嬪上午在眾目睽睽之下公布喜訊,恐怕已成為眾矢之的。
而彤雲此刻與刀疤臉在密林深處會麵,十之八九與欣嬪腹中胎兒有關。
第二種可能,蕙蘭雖極不情願相信,但也不得不承認,其存在具有合理性。
將她推入江中的幕後主使,不是別人,正是欣嬪。
而刀疤臉,乃欣嬪的人,故而才會出現在她的住所附近,與她的宮女密談。
蕙蘭思緒如潮,不過轉瞬之間。
她很快回過神來,明白當務之急,是立刻叫人過來,將刀疤男和彤雲控製起來。
按理說,欣嬪的清音閣周邊,應有駐守的侍衛。
然而,透過藤蔓的縫隙四處張望,蕙蘭發現這禦花園僻靜的一角,在她的視線範圍內,除了那一對仍在竊竊私語的男女,並無第三人。
蕙蘭冷靜思考,目前絕對不能前往清音閣求助,欣嬪是敵是友尚未可知。更為重要的是,若去清音閣,就必須經過這片玉蘭林,勢必會驚動刀疤臉和彤雲。
也不能大聲呼喊引人前來,附近是否有侍衛、需要多久才能到達,她都無從得知。
而眼前的刀疤臉,先是命令白元除掉蕙蘭,緊接著,白元又被他毒害身亡,足見,他是個心機深沉、心狠手辣的惡徒。
此次出來,蕙蘭是因上午察覺到秋苓和欣嬪的異樣,所以想單獨帶她來清音閣一趟,查明她和誠嬪之間的內情。萬萬沒想到,竟會莫名其妙地,遭遇刀疤臉。
秋苓顯然也認了出來,她回過頭,一臉驚恐地對蕙蘭說:“娘娘,那個男的,我見過……當時侍衛進我家院子尋你時,他就在外麵候著,躲躲閃閃、鬼鬼祟祟的……”
來不及細想,蕙蘭伏在秋苓的耳邊,急切叮囑:“對,他很可能就是推我落水的幕後黑手,必須立刻將其拿下……你在這兒盯著,盡量不要驚動他,本宮去叫人過來!”
秋苓自然清楚事情的嚴重性,黑白分明的眼睛裏,閃爍著嚴肅認真的光芒:“娘娘您快去,我不會讓他發現的……再說了,他並不認識我,那天我是悄悄躲在門後瞥見他的,他並未留意到我!”
蕙蘭點點頭,感激地望著她,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這危急關頭,蕙蘭和秋苓仿佛又回到了在江邊小草屋裏、不分身份的尊卑貴賤、親密無間互相信任的時光。
蕙蘭弓著身,悄無聲息地走出了廊亭。
她沿著剛才來時的路,過了木橋,很快便到了河對岸的柳蔭下。
往前走了沒多遠,她便看到前方有幾個巡邏的侍衛走過來,心中不禁一喜。
正要迎上去,耳邊卻突然傳來一個少年沉穩的聲音:“蘭娘娘,您怎麽在這兒?”
蕙蘭愕然望去,卻見二皇子,出現在她斜前方的小路上,正穩步朝她走來。
許久沒看到二皇子了。
他向來勤勉,每日早出晚歸,到尚書齋讀書習字。
故而幾次去向太後請安,都沒能見他的麵。
再加上蕙蘭有了爍兒之後,也確實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侍弄這個小小嬰孩上。
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能抽出空,候在二皇子每日必經的路上,給他送幾塊親手做的糕點,再閑話幾句。
這會兒,二皇子滿臉驚喜,穩步走到了蕙蘭麵前,氣息平穩,興奮地望著她。
蕙蘭因為怕誤了時辰,致使刀疤臉逃走,再生變故,心急如焚下,有些心不在焉。
她麵露焦灼,語氣嚴肅地問了一句:“廷兒,你怎麽在這兒?今兒沒去尚書齋嗎?”
他依然笑著,神色沉穩地回答道:“午間讓休息,孩兒趁師傅睡著,偷偷溜了出來,想在禦花園裏逛逛……不想竟遇到蘭娘娘!”
縱然此刻焦急萬分,聽到二皇子的話,蕙蘭也不覺莞爾。再懂事好學,也畢竟是個孩子,也有調皮可愛的一麵。
沒時間再逗留了,蕙蘭急急道:“廷兒,蘭娘娘這會兒有事,不能陪你了……”
二皇子一下子收斂了笑容,怔怔地看我,露出委屈的神情:“蘭娘娘,孩兒好久都沒見您了,很想您……”
他垂下頭,聲音低了下去:“他們說,您有了四弟,有了自己的親生孩子,再也不會疼孩兒了!”
蕙蘭一愣,意識到二皇子誤會了。她趕忙取下腰間的帕子,擦去他額頭的汗水,沉聲道:“你放心,蘭娘娘會一如既往地喜歡廷兒、疼愛廷兒的……”
接著,她向對岸遠遠望了一眼,簡明扼要地解釋道:“事情是這樣的……河對岸有個歹人,蘭娘娘必須趕緊找人過來,將他擒獲!”
二皇子一驚,立刻警覺地問道:“歹人……是誰?”
蕙蘭搖搖頭,一臉凝重地囑咐他:“蘭娘娘也不認識……廷兒,你快回尚書齋去,不要再留在這裏,危險……歹人由蘭娘娘和侍衛來應對!”
他順從地點點頭,乖巧地說:“好的,兒臣聽蘭娘娘的,這就回去!”
說完,他便轉過身,折回到剛才的那條小路上,朝著尚書齋的方向走去。
說話間,三個侍衛已經走了過來,見到蕙蘭,趕忙俯身行禮。
蕙蘭語氣沉穩地命令道:“快,對岸的玉蘭林裏,有陌生男子擅自闖入內宮,與宮女私會,你們快過去,將他們一並拿下……”
三個侍衛聽到蕙蘭的話,皆是神色一肅,應了一聲,便匆匆地向前奔去。
蕙蘭鬆了口氣,正想和侍衛們一同過去查看情況,忽聽身後的腳步聲突然變得嘈雜起來。
緊接著,便是驚恐的呼喊聲:“站住,快來人,有刺客……”
蕙蘭猛地回頭,瞬間驚呆了。
隻見一個身材魁梧、健壯有力的身影,如飛鳥般從木橋上飛奔而來,手持利刃,衝到了二皇子剛剛走的那條小徑上。
蕙蘭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她幾乎是下意識地,聲嘶力竭地胡亂喊著:“來人,抓刺客,快啊,救二皇子……”
她一邊呼喊著,一邊緊跟侍衛,追了過去。
須臾,蕙蘭便看到二皇子小小的身影,出現在兩旁滿是芍藥花的小徑上。他似乎不知發生了何事,正茫然地駐足觀望。
他身後不遠處,那個刺客,正不要命般地向他狂奔而去。
蕙蘭驚恐萬狀地高呼:“廷兒,快跑……快啊!”
然而,為時已晚。
那刺客,距離二皇子已近在咫尺。
小小少年,猝不及防間,似乎被嚇呆了,呆呆地站立著,連躲閃都沒有,隻是直勾勾地看著那刺客。
聽憑惡徒亮出手中閃著寒光的利刃,一步步向他逼近。
一時之間,四麵八方,都有侍衛和內監呼喊著圍攏過來。可惜最近的,也就是蕙蘭前麵的這三個侍衛。距離那刺客,還有幾丈遠。
鞭長莫及!
完了!
蕙蘭踉踉蹌蹌地向前奔去,恨不得長出雙翼,飛到二皇子身邊。
突然,她的腳下不知被何物纏住了,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瞬間,蕙蘭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再也爬不起來。她望著二皇子所在的方向,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卻見斜刺裏,一叢芍藥花後麵,突然閃出一個女子苗條纖細的身影。
透過朦朧的淚光,蕙蘭驚愕地看到,那女子毫不猶豫地直撲過來,擋在二皇子的麵前。
與此同時,伴隨著一聲淒厲的慘叫,那把利刃,直挺挺地刺向她的身體。
正午的陽光下,蕙蘭遠遠地看到噴湧而出的鮮血,觸目驚心。
那女子,依然直直地站著,護著二皇子,直到侍衛趕過去,方才軟綿綿地倒在了地上。
那刺客,突然一聲長嘯,接著便狂笑數聲,毫無懼色,亦無反抗之意,束手就縛。
蕙蘭自地上掙紮而起,強忍著腳踝處的劇痛,一瘸一拐地走了過去。
然後,她整個人都呆住了。
被侍衛按住雙手的刺客,正是那個刀疤臉男人。
而方才替二皇子擋刀的女子,此刻正倒臥血泊之中,胸前的衣衫,已被鮮血浸透,一片猩紅。
那張嬌豔的麵容,如冰雪般慘白,卻平靜異常,甚至能看到臉頰上若隱若現的梨渦。
是端貴妃!
二皇子,如受驚過度般,蜷縮於一叢芍藥花旁。
待見蕙蘭走近,他才哆哆嗦嗦地移至蕙蘭身側,顫抖著嘴唇,帶著哭腔喊道:“蘭娘娘,蘭娘娘……”
蕙蘭緊握二皇子的手,對著圍攏過來的侍衛和內監下令道:“快,將端貴妃就近安置,速請太醫……你,立刻去請太後和皇上過來!”
幾名內監連連應是,將昏迷不醒的端貴妃,抬到附近供嬪妃們逛禦花園時休憩更衣的屋子裏。
太後、慕容複和蘇太醫,幾乎同時抵達。
二皇子一見太後,便哭著撲了上去。
一向不苟言笑的太後,此刻麵色蒼白,她抱緊二皇子,迭聲問道:“廷兒,你可安好?可曾受傷?”
二皇子搖搖頭,心有餘悸地答道:“孫兒無事……多虧了端娘娘,是她替孫兒擋了刀……”
太後鬆開二皇子,看向榻上的端貴妃,又看了看慕容複,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還有什麽好猶豫的……論賢淑,論忠心,六宮嬪妃,無人能及!”
與此同時,蘇太醫已經趕過去替端貴妃診治,一番查看後,沉凝道:“回稟皇上,回稟太後……端貴妃並未被刺中要害部位。眼下昏迷,隻是驚嚇過度再加上失血的緣故……微臣已為她敷上止血的藥物,想來應無性命之憂!”
太後輕舒了口氣,撫胸道:“上天庇佑,真是萬幸啊!”
慕容複的目光,威嚴而帶著惱恨,在屋裏掃視了一周,最後,落在蕙蘭臉上,遲疑一瞬,終於柔和下來,沉聲道:“蘇太醫,給蘭貴妃也診一下,她的腳,應該是扭傷了!”
蕙蘭心中一暖,即便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他還是注意到了自己。
她在窗前的椅子上坐下,蘇太醫過來,檢查之後,便打開藥箱,為她敷上了白色的藥膏,細細叮囑:“娘娘不必擔心,這藥膏您拿回去,每日早晚各敷一次!”
蕙蘭點頭應著,隻聽慕容複厲聲道:“凶徒何在?”
一個侍衛忙回答:“啟稟皇上,就在隔壁,已經捆起來了……”
蕙蘭站起身,蹣跚著走到慕容複麵前,直視著他,緩緩道:“皇上,刺客……就是那個刀疤臉男人,曾和白元在一起,去蘇門鎮尋過臣妾的……”
蕙蘭話音未落,陳同走了進來,麵容肅穆地稟告道:“皇上,刺客的身份已經查明,名叫高湛……是之前宮裏的一個侍衛頭目,有些功夫在身。因玩忽職守,在當值期間飲酒,被除了名,逐出了宮,此後便不知去向。”
他頓了一下,又道:“臉上的疤痕,也是出宮後才有的……微臣之前曾見過他!”
慕容複咬牙切齒道:“那他今日是如何混進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