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被一隻隱形的巨手扼住喉嚨,蕙蘭遽然從軟榻上站起,須臾間的窒息,令她幾近昏厥。
“自盡?又是自盡!且又是服用毒龍丸自盡!”蕙蘭低聲呢喃,思緒飄向遠方。
將她推入江中的侍衛白元,服毒龍丸自盡;指使白元的刀疤臉高湛,服毒龍丸自盡;與高湛在玉蘭林密謀的宮女彤雲,在陰謀敗露後,撞禦花園石碑自盡……
而今,鄧府的家丁,竟然也自盡身亡,同樣是服用了毒龍丸。
更關鍵的是,他渾身是傷藏於山洞,被陳同發現並供述鄧百川夫婦被土匪劫走的消息後,方才服毒自盡。
蕙蘭推斷,其所言必定有假。他並非什麽重傷的幸存者,而是劫走鄧氏夫婦之人,蓄意製造的假象,故意留下的傳話人。
目的就是迷惑眾人,讓大家皆信,鄧氏夫婦是被冠綏山的土匪所劫!
“果然不簡單!父親和母親並非被土匪劫走,而是落入了端妃的父親林正軒所設圈套。
皇上即將派敬國公和榮威將軍共赴西北抗敵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林正軒之所以如此,就是要阻止父親前往西北!
那麽,他究竟將我的父母如何了?是囚禁了起來?還是……已經殺了?”
念及林正軒的陰險狠辣,蕙蘭隻覺心如刀絞。
相較於被土匪劫走,鄧百川夫婦落入林正軒之手,恐怕更是凶險異常。
“當下,我該如何是好?我並未有確鑿證據,將林正軒定罪。甚至,連可靠證人也無從尋覓!那些見證他罪惡之人,在與他同流合汙後,皆情願赴死。
故而,即便我推斷合理,也斷定一切乃端妃之父林正軒所為,他依舊是太後口中的股肱之臣,是榮耀顯赫的寧安侯。其長子,乃是文武雙全的榮威將軍林鴻哲,亦是率軍抗擊西北匈奴的不二人選。”
蕙蘭無奈歎息,問陳同道:“皇上如今身在何處?”
陳同稍作遲疑,語氣凝重地答道:“娘娘,西北局勢,恐怕異常凶險……皇上此時不在宮中,聽聞連夜召見了王渤大人和榮威將軍後,又與他們一同,親自前往京郊的禁軍帳營去了……皇上如此日夜操勞、不眠不休,微臣鬥膽猜測,想必是有大事發生!”
蕙蘭輕扶額頭,霎時冷汗涔涔、心神大亂。
“皇上,皇上!在我最需要您的時候,卻連您的麵也見不到。唉,您不僅是我的夫君,更是帝王。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皆需您來守護。”
陳同似是突然想起什麽,話鋒一轉,急切說道:“對了娘娘,林念瑤在青岩山失蹤後,微臣謹遵您的旨意,這些日子一直派人監視榮威將軍和溫秋實……剛剛得到消息,說是已經探聽到,溫秋實將於明日卯時,啟程前往襄陽!”
蕙蘭一愣,心中飛速思量。
“如此巧合,林鴻飛獲皇上委以重任,即將出征西北。而此時,溫秋實卻要離開京城,前往襄陽。
如此想來,林念瑤定是被其兄所救,並藏匿於某處。而今林鴻飛赴西北,恐無力護妹周全,方使她與溫秋實離京。
定然如此!
林念瑤對溫秋實情誼深厚,若她尚在人世,豈有不尋溫秋實之理!且與溫秋實同赴襄陽,亦是她擺脫姐姐的不二之選!
欲揭開寧安侯林正軒與端妃林樂瑤之罪惡,林念瑤乃唯一突破口。她知曉爹爹與姐姐所為,此前礙於親情,三緘其口。
而今,曆經欣嬪滑胎及萬丈崖之事後,她應已洞悉端妃真麵目,知自己一直所護之親姐姐,不僅欺騙、利用她,甚至設局欲除之。
或在失望之餘,將端妃所作所為盡告於我。更或知曉我爹娘現狀與所在。此乃我眼前唯一之希望,必須緊握。”
蕙蘭看向陳同,沉聲道:“陳同,速做準備,本宮明日卯時前,需喬裝出宮,先於京郊官道守候,截住溫秋實之馬車……若本宮所料不差,林念瑤必在車上!”
蕙蘭之語,不僅令陳同愣住,連旁側的思菱亦大驚失色:“娘娘,您不可隨意出宮啊,太後本就對您……若被她知曉……”
蕙蘭咬緊牙關,堅定道:“父母遭歹人挾持,生死未卜;皇上又已赴軍營,本宮身為後宮嬪妃,無法近身……事已至此,別無他法,本宮隻能靠自己,隻能如此,冒險一試了!”
陳同沉默片刻,目視蕙蘭,低聲道:“娘娘,不如這樣,如果皇上明日卯時前仍未回宮,屆時,微臣設法前往軍營尋皇上,您去見溫秋實和林念瑤,您看如何……”
蕙蘭深知別無他法,點頭應允。
長夜無眠!
蕙蘭幾乎是在數著更漏聲,等待著黑夜散去的那一刻。
田青受命在崇明殿附近守候。慕容複回宮,他便立刻來報。然而,窗紙發白,仍未見其身影。
這意味著,慕容複整夜留在軍營。
見不到他,蕙蘭隻得按昨晚與陳同商定的計劃,放手一搏。
卯時前,陳同如約而至,稱已準備就緒。
蕙蘭與思菱,隨即悄悄尾隨,離開醉心殿,在禦花園供嬪妃更衣的房間換裝後,從西北方向的角門出宮。
守門小侍衛皆識得陳同,知其乃慕容複身邊之人,故而未加盤問,便放我們出去。
宮外早有套好的馬車等候。蕙蘭與思菱乘馬車,陳同騎馬,迅速向城外馳去。
此時辰尚早,行人稀少。唯有馬車疾馳的轆轆聲,伴著馬蹄的得得聲,回蕩在空曠的街道上。
蕙蘭心情急切,又略感茫然。
她全然不知前方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麽。
出了京城不久,行至一岔路口,隨著一聲馬嘶,陳同勒住韁繩,同時讓車夫停車。
蕙蘭掀開馬車帷幔,見陳同已下馬,疾步走到馬車跟前。
他鄭重叮囑蕙蘭與思菱:“娘娘,你們在此路邊等候,溫秋實稍後定會從此經過……微臣需改道前往軍營,期望能見到皇上,將敬國公之事速速呈報,也祈願您這邊能有佳音!”
蕙蘭頷首,誠摯言道:“陳同,有勞了!”
他看向思菱,微微一笑:“娘娘言重……此乃微臣分內之事。微臣麵見皇上後,會折返接上你們,而後護送你們回宮!”
言罷,他作別手勢,利落地翻身上馬,一抖韁繩,高呼“駕”,那駿馬,即刻飛馳而去。
陳同離開後,車夫將馬車停於路邊,蕙蘭與思菱掀開帷幔一條縫隙,彼此皆目不轉睛地凝視京城方向。
溫秋實若卯時出發,此時辰應快到了。
夏日白晝漸長,天很快便亮了。一輪赤日,自東方隱約群山間,緩緩升起。
京城外這條官道,已有早起的商販與行人零星經過。
約一盞茶時間,在她們來時方向,終於現出一輛馬車,轆轆前行,緩緩而來。
那輛寬闊的、四周垂著帷幔的紅漆馬車,以及車上握著馬鞭、一臉憨態的車夫,皆是蕙蘭極為熟悉的。
她精神一振,低聲道:“來了!”
馬車漸行漸近,思菱覷準時機,扶著蕙蘭跳下,攔在了溫家馬車前方。
她揮動雙手,高聲喊道:“勞煩停車!”
深灰色帷幔,幾乎瞬間被掀開,一個男子探出腦袋,滿臉驚恐地看著思菱。
清瘦俊逸的麵容,清澈憂鬱的眼眸,不是溫秋實又是誰?!
此刻的思菱,一身小廝裝扮,溫秋實起初並未認出,卻還是趕忙讓車夫停車,而後皺眉朝思菱喊道:“你在此作甚?”
思菱微笑著打招呼:“溫太醫,您不識得奴婢了?”
說罷,她向後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我家娘娘得知您今日要回襄陽,特來送您!”
溫秋實順著她的目光看向蕙蘭,四目相對的瞬間,他頓時愣住了。
蕙蘭走到他的馬車前,輕聲道:“實哥哥,可否讓我上車說幾句話!”
他麵露懼色,結結巴巴道:“蘭兒,你如何在此?你……你不能上來……”
蕙蘭不等他說完,便一把掀開帷幔,敏捷地攀上車。
不出所料,寬敞的車廂內,果然不止溫秋實一人。
他對麵的座位上,坐著一位年輕女子。女子衣著素雅,麵容沉靜,似乎對蕙蘭的到來並不驚訝。
鵝黃色的夾衫,淺綠色的襦裙。烏黑的秀發,梳成精致的百合髻,看上去,宛如清新秀麗的小家碧玉。
兩人對視,蕙蘭露出友善的微笑,輕聲道:“念瑤姑娘,別來無恙!”
迎著蕙蘭的目光,林念瑤也微微一笑,清晰地說道:“我就知曉,臨行前,必會與蘭貴妃一見!”
一旁的溫秋實,看看蕙蘭,又看看林念瑤,神色緊張,惶恐不安。
蕙蘭安撫他道:“實哥哥,你不必害怕,我今日前來,是有要事央求念瑤姑娘,並非前來阻攔你們……你不妨先下車等候,我與念瑤姑娘說幾句話,說完便放你們走!”
林念瑤亦向他頷首,語氣輕柔:“放心,我亦想與蘭貴妃道別。”溫秋實步下馬車,車廂內,僅餘蕙蘭與林念瑤。
蕙蘭直視林念瑤,單刀直入:“念瑤姑娘,你應知曉本宮今日尋你所為何事?你不辭而別,想必是對你姐姐徹底死心了吧!”
林念瑤側過臉,輕聲言道:“我已無姐姐,娘娘現今所見,乃全新的林念瑤……昔日的林念瑤,已然逝去。從今往後,我與……端妃,乃至整個林家,再無瓜葛!”
蕙蘭緊盯著她,和顏悅色地說:“有無關聯,豈是你一言可定?你可以不認林樂瑤,難道也要與你兄長恩斷義絕?”
提及兄長,林念瑤急速轉身,淚水充盈眼眶:“此乃哥哥所言。他言林家兩個女兒,已毀其一,不能再讓我身陷絕境……故而,他讓我隨溫秋實離開,遠離林家,徹底與之決裂,不再受牽製,亦不再受牽連!”
蕙蘭心中暗自感歎,林鴻飛對其小妹,著實疼惜。
她問林念瑤:“當初,是你兄長將你自萬丈崖邊救走,對否?”
她點頭,坦言道:“沒錯,離開前夜,姐姐與她的宮女花如密謀,命她在送我回青岩山的林家別院時,借機於途中殺我……她不知,哥哥早有預料。
次日清晨,兄長便沿路安排了人手暗中保護我,又命人悄悄給我遞了紙條,要我將計就計,在萬丈崖佯裝跳崖自盡……而後,他藏身於崖邊密林,偽造了我自盡的現場,便帶我從小路下山……”
蕙蘭麵色沉靜地問道:“那你……如今還要為林樂瑤的罪行保密嗎?”
林念瑤緩緩搖頭,滿臉痛苦地說:“娘娘,我明白您的來意,但我真的無能為力。關於她的所作所為,您應該也都知曉……她命人推您落水,派人刺殺您,妄圖取您性命。
我勸她收手,勸她主動坦白,她非但不肯,還說她所做之事皆萬無一失,未留任何蛛絲馬跡……想來也是,那些人都已死無對證,誰也無法奈何她……我和您一樣,空口白話。而且,我不能去告發她……娘娘,請勿逼我!”
林念姝的這番話,說得無比沉痛,亦無比真誠。
誠然,死裏逃生的她,仿若重獲新生。此時,她隻想遠離端妃,與溫秋實遠走襄陽,開啟嶄新的人生。
蕙蘭深感自己不應強人所難,要求她再度出麵,指證林樂瑤,將她重新卷入是非之中!
失望如潮水般湧上蕙蘭心頭,“難道,林念瑤當真沒有林樂瑤的任何罪證?莫非我此次冒險出宮,就這般徒勞無功嗎?”
蕙蘭審視著林念瑤,突然意識到什麽,不禁脫口問道:“既然你對她構不成威脅,她為何還要不顧姐妹情分,痛下殺手?”
林念瑤渾身一震,低頭不語。
蕙蘭凝視著她,冷厲問道:“如此說來,你定然知曉內情,或是手握證據……這些證據,於端妃而言,足以致命,對吧?否則,她豈會連自己的親妹妹也不放過!”
林念瑤遽然抬頭,目光閃爍,欲言又止。
蕙蘭終是難忍,眼中含淚,沉聲道:“念瑤,我求求你。五日之前,我爹娘在從江南回京途中,遭人劫持。我敢斷言,此事必是你父親與端妃指使所為。
可如今我不知他們身在何處,甚至生死未卜……若你知曉任何線索,可否告知於我?且不談身份,你我皆為家中幼女,皆孝順珍愛自己的父母,你不妨設身處地為我想想……”
她話未說完,便被林念瑤打斷:“娘娘,您說您父母被人劫走了?”
蕙蘭深吸一口氣,頷首示意,竭力平複情緒。
林念姝滿臉悲憫,聲音微顫:“娘娘,我向您擔保,我真的對此事一無所知。這些天,我被哥哥藏於他的府邸,未曾回林府,連父親的麵都未見。
而哥哥,他與父親素來不睦,平日裏往來甚少。近期,他一直在為出兵西北做籌備,無暇顧及父親!”
蕙蘭直視她的雙眼,懇切道:“你隻需告訴本宮,白元、高湛、彤雲……還有雲雀,為何都對你姐姐和父親言聽計從?甚至不惜斷送性命?”
林念瑤愣了一下,正欲答話,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驟然由遠及近傳來。
蕙蘭警覺地掀開帷幔,不禁怔住了。
隻見一人一騎,風馳電掣般飛奔而至,須臾便至眼前。
“自盡?又是自盡!且又是服用毒龍丸自盡!”蕙蘭低聲呢喃,思緒飄向遠方。
將她推入江中的侍衛白元,服毒龍丸自盡;指使白元的刀疤臉高湛,服毒龍丸自盡;與高湛在玉蘭林密謀的宮女彤雲,在陰謀敗露後,撞禦花園石碑自盡……
而今,鄧府的家丁,竟然也自盡身亡,同樣是服用了毒龍丸。
更關鍵的是,他渾身是傷藏於山洞,被陳同發現並供述鄧百川夫婦被土匪劫走的消息後,方才服毒自盡。
蕙蘭推斷,其所言必定有假。他並非什麽重傷的幸存者,而是劫走鄧氏夫婦之人,蓄意製造的假象,故意留下的傳話人。
目的就是迷惑眾人,讓大家皆信,鄧氏夫婦是被冠綏山的土匪所劫!
“果然不簡單!父親和母親並非被土匪劫走,而是落入了端妃的父親林正軒所設圈套。
皇上即將派敬國公和榮威將軍共赴西北抗敵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林正軒之所以如此,就是要阻止父親前往西北!
那麽,他究竟將我的父母如何了?是囚禁了起來?還是……已經殺了?”
念及林正軒的陰險狠辣,蕙蘭隻覺心如刀絞。
相較於被土匪劫走,鄧百川夫婦落入林正軒之手,恐怕更是凶險異常。
“當下,我該如何是好?我並未有確鑿證據,將林正軒定罪。甚至,連可靠證人也無從尋覓!那些見證他罪惡之人,在與他同流合汙後,皆情願赴死。
故而,即便我推斷合理,也斷定一切乃端妃之父林正軒所為,他依舊是太後口中的股肱之臣,是榮耀顯赫的寧安侯。其長子,乃是文武雙全的榮威將軍林鴻哲,亦是率軍抗擊西北匈奴的不二人選。”
蕙蘭無奈歎息,問陳同道:“皇上如今身在何處?”
陳同稍作遲疑,語氣凝重地答道:“娘娘,西北局勢,恐怕異常凶險……皇上此時不在宮中,聽聞連夜召見了王渤大人和榮威將軍後,又與他們一同,親自前往京郊的禁軍帳營去了……皇上如此日夜操勞、不眠不休,微臣鬥膽猜測,想必是有大事發生!”
蕙蘭輕扶額頭,霎時冷汗涔涔、心神大亂。
“皇上,皇上!在我最需要您的時候,卻連您的麵也見不到。唉,您不僅是我的夫君,更是帝王。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皆需您來守護。”
陳同似是突然想起什麽,話鋒一轉,急切說道:“對了娘娘,林念瑤在青岩山失蹤後,微臣謹遵您的旨意,這些日子一直派人監視榮威將軍和溫秋實……剛剛得到消息,說是已經探聽到,溫秋實將於明日卯時,啟程前往襄陽!”
蕙蘭一愣,心中飛速思量。
“如此巧合,林鴻飛獲皇上委以重任,即將出征西北。而此時,溫秋實卻要離開京城,前往襄陽。
如此想來,林念瑤定是被其兄所救,並藏匿於某處。而今林鴻飛赴西北,恐無力護妹周全,方使她與溫秋實離京。
定然如此!
林念瑤對溫秋實情誼深厚,若她尚在人世,豈有不尋溫秋實之理!且與溫秋實同赴襄陽,亦是她擺脫姐姐的不二之選!
欲揭開寧安侯林正軒與端妃林樂瑤之罪惡,林念瑤乃唯一突破口。她知曉爹爹與姐姐所為,此前礙於親情,三緘其口。
而今,曆經欣嬪滑胎及萬丈崖之事後,她應已洞悉端妃真麵目,知自己一直所護之親姐姐,不僅欺騙、利用她,甚至設局欲除之。
或在失望之餘,將端妃所作所為盡告於我。更或知曉我爹娘現狀與所在。此乃我眼前唯一之希望,必須緊握。”
蕙蘭看向陳同,沉聲道:“陳同,速做準備,本宮明日卯時前,需喬裝出宮,先於京郊官道守候,截住溫秋實之馬車……若本宮所料不差,林念瑤必在車上!”
蕙蘭之語,不僅令陳同愣住,連旁側的思菱亦大驚失色:“娘娘,您不可隨意出宮啊,太後本就對您……若被她知曉……”
蕙蘭咬緊牙關,堅定道:“父母遭歹人挾持,生死未卜;皇上又已赴軍營,本宮身為後宮嬪妃,無法近身……事已至此,別無他法,本宮隻能靠自己,隻能如此,冒險一試了!”
陳同沉默片刻,目視蕙蘭,低聲道:“娘娘,不如這樣,如果皇上明日卯時前仍未回宮,屆時,微臣設法前往軍營尋皇上,您去見溫秋實和林念瑤,您看如何……”
蕙蘭深知別無他法,點頭應允。
長夜無眠!
蕙蘭幾乎是在數著更漏聲,等待著黑夜散去的那一刻。
田青受命在崇明殿附近守候。慕容複回宮,他便立刻來報。然而,窗紙發白,仍未見其身影。
這意味著,慕容複整夜留在軍營。
見不到他,蕙蘭隻得按昨晚與陳同商定的計劃,放手一搏。
卯時前,陳同如約而至,稱已準備就緒。
蕙蘭與思菱,隨即悄悄尾隨,離開醉心殿,在禦花園供嬪妃更衣的房間換裝後,從西北方向的角門出宮。
守門小侍衛皆識得陳同,知其乃慕容複身邊之人,故而未加盤問,便放我們出去。
宮外早有套好的馬車等候。蕙蘭與思菱乘馬車,陳同騎馬,迅速向城外馳去。
此時辰尚早,行人稀少。唯有馬車疾馳的轆轆聲,伴著馬蹄的得得聲,回蕩在空曠的街道上。
蕙蘭心情急切,又略感茫然。
她全然不知前方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麽。
出了京城不久,行至一岔路口,隨著一聲馬嘶,陳同勒住韁繩,同時讓車夫停車。
蕙蘭掀開馬車帷幔,見陳同已下馬,疾步走到馬車跟前。
他鄭重叮囑蕙蘭與思菱:“娘娘,你們在此路邊等候,溫秋實稍後定會從此經過……微臣需改道前往軍營,期望能見到皇上,將敬國公之事速速呈報,也祈願您這邊能有佳音!”
蕙蘭頷首,誠摯言道:“陳同,有勞了!”
他看向思菱,微微一笑:“娘娘言重……此乃微臣分內之事。微臣麵見皇上後,會折返接上你們,而後護送你們回宮!”
言罷,他作別手勢,利落地翻身上馬,一抖韁繩,高呼“駕”,那駿馬,即刻飛馳而去。
陳同離開後,車夫將馬車停於路邊,蕙蘭與思菱掀開帷幔一條縫隙,彼此皆目不轉睛地凝視京城方向。
溫秋實若卯時出發,此時辰應快到了。
夏日白晝漸長,天很快便亮了。一輪赤日,自東方隱約群山間,緩緩升起。
京城外這條官道,已有早起的商販與行人零星經過。
約一盞茶時間,在她們來時方向,終於現出一輛馬車,轆轆前行,緩緩而來。
那輛寬闊的、四周垂著帷幔的紅漆馬車,以及車上握著馬鞭、一臉憨態的車夫,皆是蕙蘭極為熟悉的。
她精神一振,低聲道:“來了!”
馬車漸行漸近,思菱覷準時機,扶著蕙蘭跳下,攔在了溫家馬車前方。
她揮動雙手,高聲喊道:“勞煩停車!”
深灰色帷幔,幾乎瞬間被掀開,一個男子探出腦袋,滿臉驚恐地看著思菱。
清瘦俊逸的麵容,清澈憂鬱的眼眸,不是溫秋實又是誰?!
此刻的思菱,一身小廝裝扮,溫秋實起初並未認出,卻還是趕忙讓車夫停車,而後皺眉朝思菱喊道:“你在此作甚?”
思菱微笑著打招呼:“溫太醫,您不識得奴婢了?”
說罷,她向後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我家娘娘得知您今日要回襄陽,特來送您!”
溫秋實順著她的目光看向蕙蘭,四目相對的瞬間,他頓時愣住了。
蕙蘭走到他的馬車前,輕聲道:“實哥哥,可否讓我上車說幾句話!”
他麵露懼色,結結巴巴道:“蘭兒,你如何在此?你……你不能上來……”
蕙蘭不等他說完,便一把掀開帷幔,敏捷地攀上車。
不出所料,寬敞的車廂內,果然不止溫秋實一人。
他對麵的座位上,坐著一位年輕女子。女子衣著素雅,麵容沉靜,似乎對蕙蘭的到來並不驚訝。
鵝黃色的夾衫,淺綠色的襦裙。烏黑的秀發,梳成精致的百合髻,看上去,宛如清新秀麗的小家碧玉。
兩人對視,蕙蘭露出友善的微笑,輕聲道:“念瑤姑娘,別來無恙!”
迎著蕙蘭的目光,林念瑤也微微一笑,清晰地說道:“我就知曉,臨行前,必會與蘭貴妃一見!”
一旁的溫秋實,看看蕙蘭,又看看林念瑤,神色緊張,惶恐不安。
蕙蘭安撫他道:“實哥哥,你不必害怕,我今日前來,是有要事央求念瑤姑娘,並非前來阻攔你們……你不妨先下車等候,我與念瑤姑娘說幾句話,說完便放你們走!”
林念瑤亦向他頷首,語氣輕柔:“放心,我亦想與蘭貴妃道別。”溫秋實步下馬車,車廂內,僅餘蕙蘭與林念瑤。
蕙蘭直視林念瑤,單刀直入:“念瑤姑娘,你應知曉本宮今日尋你所為何事?你不辭而別,想必是對你姐姐徹底死心了吧!”
林念瑤側過臉,輕聲言道:“我已無姐姐,娘娘現今所見,乃全新的林念瑤……昔日的林念瑤,已然逝去。從今往後,我與……端妃,乃至整個林家,再無瓜葛!”
蕙蘭緊盯著她,和顏悅色地說:“有無關聯,豈是你一言可定?你可以不認林樂瑤,難道也要與你兄長恩斷義絕?”
提及兄長,林念瑤急速轉身,淚水充盈眼眶:“此乃哥哥所言。他言林家兩個女兒,已毀其一,不能再讓我身陷絕境……故而,他讓我隨溫秋實離開,遠離林家,徹底與之決裂,不再受牽製,亦不再受牽連!”
蕙蘭心中暗自感歎,林鴻飛對其小妹,著實疼惜。
她問林念瑤:“當初,是你兄長將你自萬丈崖邊救走,對否?”
她點頭,坦言道:“沒錯,離開前夜,姐姐與她的宮女花如密謀,命她在送我回青岩山的林家別院時,借機於途中殺我……她不知,哥哥早有預料。
次日清晨,兄長便沿路安排了人手暗中保護我,又命人悄悄給我遞了紙條,要我將計就計,在萬丈崖佯裝跳崖自盡……而後,他藏身於崖邊密林,偽造了我自盡的現場,便帶我從小路下山……”
蕙蘭麵色沉靜地問道:“那你……如今還要為林樂瑤的罪行保密嗎?”
林念瑤緩緩搖頭,滿臉痛苦地說:“娘娘,我明白您的來意,但我真的無能為力。關於她的所作所為,您應該也都知曉……她命人推您落水,派人刺殺您,妄圖取您性命。
我勸她收手,勸她主動坦白,她非但不肯,還說她所做之事皆萬無一失,未留任何蛛絲馬跡……想來也是,那些人都已死無對證,誰也無法奈何她……我和您一樣,空口白話。而且,我不能去告發她……娘娘,請勿逼我!”
林念姝的這番話,說得無比沉痛,亦無比真誠。
誠然,死裏逃生的她,仿若重獲新生。此時,她隻想遠離端妃,與溫秋實遠走襄陽,開啟嶄新的人生。
蕙蘭深感自己不應強人所難,要求她再度出麵,指證林樂瑤,將她重新卷入是非之中!
失望如潮水般湧上蕙蘭心頭,“難道,林念瑤當真沒有林樂瑤的任何罪證?莫非我此次冒險出宮,就這般徒勞無功嗎?”
蕙蘭審視著林念瑤,突然意識到什麽,不禁脫口問道:“既然你對她構不成威脅,她為何還要不顧姐妹情分,痛下殺手?”
林念瑤渾身一震,低頭不語。
蕙蘭凝視著她,冷厲問道:“如此說來,你定然知曉內情,或是手握證據……這些證據,於端妃而言,足以致命,對吧?否則,她豈會連自己的親妹妹也不放過!”
林念瑤遽然抬頭,目光閃爍,欲言又止。
蕙蘭終是難忍,眼中含淚,沉聲道:“念瑤,我求求你。五日之前,我爹娘在從江南回京途中,遭人劫持。我敢斷言,此事必是你父親與端妃指使所為。
可如今我不知他們身在何處,甚至生死未卜……若你知曉任何線索,可否告知於我?且不談身份,你我皆為家中幼女,皆孝順珍愛自己的父母,你不妨設身處地為我想想……”
她話未說完,便被林念瑤打斷:“娘娘,您說您父母被人劫走了?”
蕙蘭深吸一口氣,頷首示意,竭力平複情緒。
林念姝滿臉悲憫,聲音微顫:“娘娘,我向您擔保,我真的對此事一無所知。這些天,我被哥哥藏於他的府邸,未曾回林府,連父親的麵都未見。
而哥哥,他與父親素來不睦,平日裏往來甚少。近期,他一直在為出兵西北做籌備,無暇顧及父親!”
蕙蘭直視她的雙眼,懇切道:“你隻需告訴本宮,白元、高湛、彤雲……還有雲雀,為何都對你姐姐和父親言聽計從?甚至不惜斷送性命?”
林念瑤愣了一下,正欲答話,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驟然由遠及近傳來。
蕙蘭警覺地掀開帷幔,不禁怔住了。
隻見一人一騎,風馳電掣般飛奔而至,須臾便至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