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及端妃,蕙蘭便不由自主地咬緊牙關,恨不能即刻將她揪到眼前,生吞活剝。
蕙蘭強壓著心頭的憤恨,若無其事地說道:“哦,原來是端妃,不過她撫養大皇子已有一段時日了,一直未曾讓大皇子與你相見,怎會突然如此大發善心?”
她如此發問,本是想循序漸進,讓宋氏對端妃產生懷疑,從而洞悉端妃對大皇子的惡毒行徑。
豈料,宋氏匆匆忙忙地答道:“這也正是我疑惑的……同在後宮多年,即便端妃此前一直低眉順眼,但我又豈會不知她的真麵目。她是一條潛藏的毒蛇,極具野心……
我猜,她能讓熙兒來與我見麵,必定另有所圖。如今讓我感到不安的是,熙兒對靜妃過於言聽計從了。想當初,我是他的生母,在我被廢之前,那般苦口婆心恩威並施,都無法讓他收收性子,按時到尚書齋念書習字……
怎的端妃才撫養他這沒多久,他就仿若變了個人似的?著實怪異!昨夜,熙兒在臨走前說了一句話,說他之所以聽端妃的話,是因為端妃給他吃好吃的。當時我情緒過於激動,也未仔細思量。回來後,輾轉反側,越想越覺得事有蹊蹺……”
宋氏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惶恐驚悸的神情,用試探的語氣說道:“今日黃昏時分,熙兒從尚書齋放學後,果然繞道經過離宮門前,這是我昨晚要求的,想必他是問過端妃之後,才願意這麽做的……
我終於看清熙兒了,他的確長高了不少,然而卻瘦了許多,麵色蠟黃,走路也無精打采的……我心中頓時慌亂起來,端妃給熙兒所謂的好吃的,究竟是何物?”
蕙蘭凝視著宋氏,不禁感歎,果真是那個心思縝密的女人。
不過細想一番也能理解,孩子身上任何蛛絲馬跡的異常,都逃不過母親的眼睛。
如此看來,無需自己多費唇舌,宋氏已經開始懷疑端妃了。
蕙蘭直視著她,歎息道:“你來求我,是為此事?那你想讓本宮如何幫你呢?”
她趕忙點頭,低聲說道:“蘭貴妃,我打聽過了,太後既未降低你的位份,也未褫奪你的封號,說明你仍有東山再起之機。宮中之人,皆會審時度勢,故而你身邊之人,定然還會聽你的。
我懇求你傳個消息出去,讓他們查查,端妃究竟給熙兒吃了什麽……”
言罷,她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我就這麽一個兒子,他本就身有殘缺,萬不可再有任何閃失……我如今之所以在離宮苟且偷生,全是為了他!”
聽宋氏在自己麵前如此剖白,蕙蘭定睛看著她,輕聲問道:“然而,你昔日不是最恨本宮嗎?你就不怕本宮和端妃一樣,也存有害大皇子之心?”
她的臉上露出一個勉強的微笑:“你不會的,你不會害人,尤其不會害孩子……昔日容妃張玉容屢次三番欲加害於你,可在她死後,你仍能善待二皇子,故而我信你。
況且,我被囚禁離宮已近一年,熙兒此前無人照拂,你身為執掌後宮的貴妃,若真有害我熙兒之心,他豈能活到如今?”
看著宋氏臉上疼惜的表情,再想到她之前的所作所為,蕙蘭終於忍不住譴責道:“你倒是很了解本宮……你這會兒心疼自己的孩子,當初你慫恿張玉容毒害三皇子,又威逼姐姐去害二皇子的時候,怎麽就沒有一點兒惻隱之心?
你曾經身為皇後,難道不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就憑你的為人,本宮就該拒絕幫你!”
宋氏聽蕙蘭提起往事,有些臊眉耷眼的。
過了會兒,她訕訕道:“蘭貴妃,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落到這般田地,已經遭到報應了。我是罪不可赦,但熙兒,他還是個孩子呢,你最是善良,肯定也不想看他出事,對吧?
我不會讓你白幫我的,端妃現在不是你最大的敵人嗎?如果你幫我查出來,她真的給熙兒吃了什麽不該吃的東西,你放心,不用你動手,我會替你除掉她……”
她湊近蕙蘭,壓低嗓子:“沒有人知道,我手裏,還握著她的致命把柄呢!”
蕙蘭倏然看向宋氏,震驚地問道:“致命的把柄?端妃有什麽致命的把柄在你手裏?”
宋氏猶豫了一下,目光躲避著蕙蘭,語氣凝重地問道:“當年,容妃喂三皇子吃下的毒藥,您可還記得?”
蕙蘭怔了一下,宋氏似乎也不需要她回答,自顧自地說下去:“你肯定記得,三皇子服下的,乃是一種罕見的毒藥……中毒後,不會立刻發作,而是先引起失語和癲狂,約莫一個時辰後,才會毒發身亡,且表麵上不留任何痕跡……”
正坐在床上的鄧蕙梅,聽到宋氏的話,身體忍不住顫抖了一下,滿臉驚悸地說:“就是這樣,那天晚上,我坐在醉心殿附近的假山石上賞月,三皇子不知從何處突然冒出來,像失了魂一般,不停地撕扯著我衣裳的下擺。
我問他話,他隻是痛苦地嘟囔著,卻一言不發,眼睛直勾勾的……我覺得害怕,為了掙脫他,這才輕輕地推了他一下,結果他一下子跌了下去,再也沒動了……”
蕙蘭微微閉眸,對姐姐和自己來說,這都是一段不願提及的往事。
正是那天晚上,在姐姐把三皇子推下假山石的那一刻,她便落入宋氏的圈套,被脅迫被威逼被控製,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就連自己的人生,也徹底被改變。
鄧蕙梅還在喃喃自語著什麽,蕙蘭不忍心聽下去,打斷她的話,不解地問宋氏道:“你怎麽突然提起這個?難道……這事和端妃有關係?”
宋氏點點頭,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道:“對,這毒藥,正是端妃親手煉製的!”
蕙蘭一下子愣住了,好半晌,才結結巴巴地問道:“那毒藥,當時大理寺卿康震不是查清了嗎?說是容妃通過她表弟,從京城安泰鏢局的一名鏢師那兒弄來的……”宋氏沒有回答,隻是微微一笑。
笑容裏,似乎隱藏著無盡的苦澀和悔恨。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地說:“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提前謀劃好的,是個陰謀罷了……而張玉容,不過是一枚棋子,一把殺人的刀。
那毒藥,乃是端妃配製成功後,交予她的父親寧安侯,寧安侯又遣自己的手下,扮作一名江湖遊醫,售予安泰鏢局的鏢師,那鏢師再暗中給了容妃的表弟。
彼時,整個後宮,唯我、梅妃以及容妃,明爭暗鬥,水火不容……而端妃,哦,那時她還是湘妃……表麵上按兵不動,實則推波助瀾,坐等漁翁之利……”
宋氏習慣性地停頓下來,意味深長地說:“她,才是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蕙蘭的心怦怦直跳,三皇子的死,本就撲朔迷離,自己暗中調查許久,真相終於浮出水麵,最終柳暗花明,洗脫了姐姐的冤屈。
本以為早已查清結案,卻不想在凶手張玉容已被賜死將近兩年後,竟還隱藏著如此可怕的內幕。
“端妃,端妃!此女,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罪惡?”
蕙蘭盯緊宋氏,問她道:“本宮記得,你與你父親,欲立大皇子為新帝時,正是因為我和端妃,以及我們的娘家,才使你們的計劃落空,最終讓你被貶為庶人,囚禁離宮……如此說來,端妃亦是你的仇人,你為何……會替她隱瞞至今?”
宋氏低下頭,似乎不敢看蕙蘭,口中囁嚅道:“那時,我最恨的是你,卻並不恨端妃……許是因她與我一般,皆未得到過皇上的真心,故而我並未將她視作敵人……我嫉妒你,故而便想留著端妃,讓她與你鬥,同你爭……
誰能料到,最終我們三人的關係,竟會演變成這般模樣。我居然要與你一同聯手,對付端妃!”
宋氏的這番話,雖有些語無倫次,卻也算是誠懇。
細想她如今的處境,在讓人感慨的同時,也更覺諷刺。
昔日,宋氏貴為掌管六宮的皇後,卻為了一己私欲,對端妃的所作所為視若無睹,任其深藏不露,任其心狠手辣。
明知端妃擅長製毒,仍聽之任之,任其造出罕見的毒藥,再借張玉容之手,害死年幼的三皇子。
未曾想,有朝一日,宋氏刻意“庇護”的端妃,竟然故技重施,再次調製出特殊的“毒藥”,喂進了宋氏親生的大皇子口中。
世間之事,縱容惡行,袒護惡行之人,終有一日,會自食惡果。
宋氏,若能明白此理,或許不至於如此。
蕙蘭站起身,凝視著宋氏的眼睛,鄭重地告訴她:“端妃給大皇子吃的美味佳肴,實則是一種特製的藥丸。據說服下後能讓人如癡如醉,舒暢至極。正因如此,大皇子才對她言聽計從,甚至比對你這個生母還要依賴……”
宋氏如遭重擊,先是呆若木雞,繼而驚愕地問蕙蘭:“藥丸?你……你是如何得知的?”
於是,蕙蘭將今晚思菱前來,告知自己二皇子察覺大皇子異常,以及查出藥丸之事,一一告知宋氏。
最後,她輕聲道:“本宮已派人去查這藥丸,明日應有結果……不過,即便不知其具體成分,你也該明白,那是端妃精心調製,用以控製大皇子的,絕非普通之物,你……還是做好心理準備為好!”
宋氏的麵色,須臾間變得慘白如紙。
她先悲切地念叨著大皇子的名字,繼而又悲憤交加地低聲咒罵:“林樂瑤,你這心如蛇蠍的毒婦,不得好死……你等著,我定要取你性命……”
言罷,她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蘭貴妃,可否設法讓我麵見太後?我會將端妃的所作所為,和盤托出……”
蕙蘭搖頭,語帶憐憫:“本宮亦是戴罪之身,被囚禁離宮,如何能讓你見到太後……且說回來,你本可讓端妃受到懲戒,卻錯失良機。
而今,你即便手握她的罪證,但容妃和她的表弟已然殞命,死無對證,無從查起。事已至此,你空口白話,恐怕也難以奈何她!”
宋氏慟哭,哭得撕心裂肺:“是我愚昧,我太愚昧了,竟留下此等毒婦,到頭來,害了我的熙兒……蘭貴妃,你心地善良,求你救救熙兒,懇請太後下令,莫讓熙兒再留在碧霄殿……否則,熙兒在靜妃手中,遲早會沒命的!”
蕙蘭看著宋氏聳動的肩膀,和滿臉的淚痕,長歎一聲:“你放心吧,本宮會救大皇子的……但需要你的配合!”
她即刻止住哭聲,聲音沙啞道:“我定當配合,隻要你能將熙兒從端妃手中救出,讓我做什麽都可以……哪怕要我的性命,我也在所不惜……”
蕙蘭沉靜地看著她,緩言道:“本宮恰好什麽都不需要你做,你就佯裝什麽都不知曉,等待端妃再派人來尋你。她已讓大皇子見了你,算是拋出了誘餌,就必然會引你上鉤,讓你為她效力……我們就靜觀其變,給端妃演一出戲……劇名喚作,請君入甕!”
宋氏紅腫的雙眼,忽而閃過一絲光亮,她咬牙切齒道:“我明白蘭貴妃的意圖,定然照辦!”
宋氏離開後,鄧蕙梅低聲問蕙蘭道:“你果真要幫她?她曾經可是我們的仇人?”
蕙蘭勉強笑了笑:“沒有永遠的仇人……就目前而言,幫她,亦是幫我們自己,若不除掉端妃,你、我……乃至整個鄧家,都將不得善終!”
鄧蕙梅沉思片刻,忽然擔憂地問道:“蘭兒,父親……父親可有消息了?”
蕙蘭沒料到話題會如此突兀地轉到父親身上,刹那間,心如刀絞,疼痛難忍。
她捂住胸口,竭盡全力,才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回複鄧蕙梅道:“沒有!”
鄧蕙梅沒再言語,吹滅了蠟燭。那是她們帶出的最後一截蠟燭。
蕙蘭姐妹並肩躺下,黑暗中,彼此都沉默不語。
不知過了多久,蕙蘭忽地想到什麽,輕聲問鄧蕙梅道:“我回來之前,你和宋氏在談何事?見你們相談甚歡,似乎都忘卻了昔日的恩怨!”
鄧蕙梅支支吾吾,答非所問:“你適才不是說了,沒有永遠的仇人……”
蕙蘭打了個哈欠,倦意迅速襲來,便也無暇追問鄧蕙梅和宋氏究竟說了些什麽,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次日夜晚,依舊是二更時分,思菱如約而至。
蕙蘭強壓著心頭的憤恨,若無其事地說道:“哦,原來是端妃,不過她撫養大皇子已有一段時日了,一直未曾讓大皇子與你相見,怎會突然如此大發善心?”
她如此發問,本是想循序漸進,讓宋氏對端妃產生懷疑,從而洞悉端妃對大皇子的惡毒行徑。
豈料,宋氏匆匆忙忙地答道:“這也正是我疑惑的……同在後宮多年,即便端妃此前一直低眉順眼,但我又豈會不知她的真麵目。她是一條潛藏的毒蛇,極具野心……
我猜,她能讓熙兒來與我見麵,必定另有所圖。如今讓我感到不安的是,熙兒對靜妃過於言聽計從了。想當初,我是他的生母,在我被廢之前,那般苦口婆心恩威並施,都無法讓他收收性子,按時到尚書齋念書習字……
怎的端妃才撫養他這沒多久,他就仿若變了個人似的?著實怪異!昨夜,熙兒在臨走前說了一句話,說他之所以聽端妃的話,是因為端妃給他吃好吃的。當時我情緒過於激動,也未仔細思量。回來後,輾轉反側,越想越覺得事有蹊蹺……”
宋氏停頓了一下,臉上露出惶恐驚悸的神情,用試探的語氣說道:“今日黃昏時分,熙兒從尚書齋放學後,果然繞道經過離宮門前,這是我昨晚要求的,想必他是問過端妃之後,才願意這麽做的……
我終於看清熙兒了,他的確長高了不少,然而卻瘦了許多,麵色蠟黃,走路也無精打采的……我心中頓時慌亂起來,端妃給熙兒所謂的好吃的,究竟是何物?”
蕙蘭凝視著宋氏,不禁感歎,果真是那個心思縝密的女人。
不過細想一番也能理解,孩子身上任何蛛絲馬跡的異常,都逃不過母親的眼睛。
如此看來,無需自己多費唇舌,宋氏已經開始懷疑端妃了。
蕙蘭直視著她,歎息道:“你來求我,是為此事?那你想讓本宮如何幫你呢?”
她趕忙點頭,低聲說道:“蘭貴妃,我打聽過了,太後既未降低你的位份,也未褫奪你的封號,說明你仍有東山再起之機。宮中之人,皆會審時度勢,故而你身邊之人,定然還會聽你的。
我懇求你傳個消息出去,讓他們查查,端妃究竟給熙兒吃了什麽……”
言罷,她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我就這麽一個兒子,他本就身有殘缺,萬不可再有任何閃失……我如今之所以在離宮苟且偷生,全是為了他!”
聽宋氏在自己麵前如此剖白,蕙蘭定睛看著她,輕聲問道:“然而,你昔日不是最恨本宮嗎?你就不怕本宮和端妃一樣,也存有害大皇子之心?”
她的臉上露出一個勉強的微笑:“你不會的,你不會害人,尤其不會害孩子……昔日容妃張玉容屢次三番欲加害於你,可在她死後,你仍能善待二皇子,故而我信你。
況且,我被囚禁離宮已近一年,熙兒此前無人照拂,你身為執掌後宮的貴妃,若真有害我熙兒之心,他豈能活到如今?”
看著宋氏臉上疼惜的表情,再想到她之前的所作所為,蕙蘭終於忍不住譴責道:“你倒是很了解本宮……你這會兒心疼自己的孩子,當初你慫恿張玉容毒害三皇子,又威逼姐姐去害二皇子的時候,怎麽就沒有一點兒惻隱之心?
你曾經身為皇後,難道不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就憑你的為人,本宮就該拒絕幫你!”
宋氏聽蕙蘭提起往事,有些臊眉耷眼的。
過了會兒,她訕訕道:“蘭貴妃,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落到這般田地,已經遭到報應了。我是罪不可赦,但熙兒,他還是個孩子呢,你最是善良,肯定也不想看他出事,對吧?
我不會讓你白幫我的,端妃現在不是你最大的敵人嗎?如果你幫我查出來,她真的給熙兒吃了什麽不該吃的東西,你放心,不用你動手,我會替你除掉她……”
她湊近蕙蘭,壓低嗓子:“沒有人知道,我手裏,還握著她的致命把柄呢!”
蕙蘭倏然看向宋氏,震驚地問道:“致命的把柄?端妃有什麽致命的把柄在你手裏?”
宋氏猶豫了一下,目光躲避著蕙蘭,語氣凝重地問道:“當年,容妃喂三皇子吃下的毒藥,您可還記得?”
蕙蘭怔了一下,宋氏似乎也不需要她回答,自顧自地說下去:“你肯定記得,三皇子服下的,乃是一種罕見的毒藥……中毒後,不會立刻發作,而是先引起失語和癲狂,約莫一個時辰後,才會毒發身亡,且表麵上不留任何痕跡……”
正坐在床上的鄧蕙梅,聽到宋氏的話,身體忍不住顫抖了一下,滿臉驚悸地說:“就是這樣,那天晚上,我坐在醉心殿附近的假山石上賞月,三皇子不知從何處突然冒出來,像失了魂一般,不停地撕扯著我衣裳的下擺。
我問他話,他隻是痛苦地嘟囔著,卻一言不發,眼睛直勾勾的……我覺得害怕,為了掙脫他,這才輕輕地推了他一下,結果他一下子跌了下去,再也沒動了……”
蕙蘭微微閉眸,對姐姐和自己來說,這都是一段不願提及的往事。
正是那天晚上,在姐姐把三皇子推下假山石的那一刻,她便落入宋氏的圈套,被脅迫被威逼被控製,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就連自己的人生,也徹底被改變。
鄧蕙梅還在喃喃自語著什麽,蕙蘭不忍心聽下去,打斷她的話,不解地問宋氏道:“你怎麽突然提起這個?難道……這事和端妃有關係?”
宋氏點點頭,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道:“對,這毒藥,正是端妃親手煉製的!”
蕙蘭一下子愣住了,好半晌,才結結巴巴地問道:“那毒藥,當時大理寺卿康震不是查清了嗎?說是容妃通過她表弟,從京城安泰鏢局的一名鏢師那兒弄來的……”宋氏沒有回答,隻是微微一笑。
笑容裏,似乎隱藏著無盡的苦澀和悔恨。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地說:“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提前謀劃好的,是個陰謀罷了……而張玉容,不過是一枚棋子,一把殺人的刀。
那毒藥,乃是端妃配製成功後,交予她的父親寧安侯,寧安侯又遣自己的手下,扮作一名江湖遊醫,售予安泰鏢局的鏢師,那鏢師再暗中給了容妃的表弟。
彼時,整個後宮,唯我、梅妃以及容妃,明爭暗鬥,水火不容……而端妃,哦,那時她還是湘妃……表麵上按兵不動,實則推波助瀾,坐等漁翁之利……”
宋氏習慣性地停頓下來,意味深長地說:“她,才是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蕙蘭的心怦怦直跳,三皇子的死,本就撲朔迷離,自己暗中調查許久,真相終於浮出水麵,最終柳暗花明,洗脫了姐姐的冤屈。
本以為早已查清結案,卻不想在凶手張玉容已被賜死將近兩年後,竟還隱藏著如此可怕的內幕。
“端妃,端妃!此女,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罪惡?”
蕙蘭盯緊宋氏,問她道:“本宮記得,你與你父親,欲立大皇子為新帝時,正是因為我和端妃,以及我們的娘家,才使你們的計劃落空,最終讓你被貶為庶人,囚禁離宮……如此說來,端妃亦是你的仇人,你為何……會替她隱瞞至今?”
宋氏低下頭,似乎不敢看蕙蘭,口中囁嚅道:“那時,我最恨的是你,卻並不恨端妃……許是因她與我一般,皆未得到過皇上的真心,故而我並未將她視作敵人……我嫉妒你,故而便想留著端妃,讓她與你鬥,同你爭……
誰能料到,最終我們三人的關係,竟會演變成這般模樣。我居然要與你一同聯手,對付端妃!”
宋氏的這番話,雖有些語無倫次,卻也算是誠懇。
細想她如今的處境,在讓人感慨的同時,也更覺諷刺。
昔日,宋氏貴為掌管六宮的皇後,卻為了一己私欲,對端妃的所作所為視若無睹,任其深藏不露,任其心狠手辣。
明知端妃擅長製毒,仍聽之任之,任其造出罕見的毒藥,再借張玉容之手,害死年幼的三皇子。
未曾想,有朝一日,宋氏刻意“庇護”的端妃,竟然故技重施,再次調製出特殊的“毒藥”,喂進了宋氏親生的大皇子口中。
世間之事,縱容惡行,袒護惡行之人,終有一日,會自食惡果。
宋氏,若能明白此理,或許不至於如此。
蕙蘭站起身,凝視著宋氏的眼睛,鄭重地告訴她:“端妃給大皇子吃的美味佳肴,實則是一種特製的藥丸。據說服下後能讓人如癡如醉,舒暢至極。正因如此,大皇子才對她言聽計從,甚至比對你這個生母還要依賴……”
宋氏如遭重擊,先是呆若木雞,繼而驚愕地問蕙蘭:“藥丸?你……你是如何得知的?”
於是,蕙蘭將今晚思菱前來,告知自己二皇子察覺大皇子異常,以及查出藥丸之事,一一告知宋氏。
最後,她輕聲道:“本宮已派人去查這藥丸,明日應有結果……不過,即便不知其具體成分,你也該明白,那是端妃精心調製,用以控製大皇子的,絕非普通之物,你……還是做好心理準備為好!”
宋氏的麵色,須臾間變得慘白如紙。
她先悲切地念叨著大皇子的名字,繼而又悲憤交加地低聲咒罵:“林樂瑤,你這心如蛇蠍的毒婦,不得好死……你等著,我定要取你性命……”
言罷,她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蘭貴妃,可否設法讓我麵見太後?我會將端妃的所作所為,和盤托出……”
蕙蘭搖頭,語帶憐憫:“本宮亦是戴罪之身,被囚禁離宮,如何能讓你見到太後……且說回來,你本可讓端妃受到懲戒,卻錯失良機。
而今,你即便手握她的罪證,但容妃和她的表弟已然殞命,死無對證,無從查起。事已至此,你空口白話,恐怕也難以奈何她!”
宋氏慟哭,哭得撕心裂肺:“是我愚昧,我太愚昧了,竟留下此等毒婦,到頭來,害了我的熙兒……蘭貴妃,你心地善良,求你救救熙兒,懇請太後下令,莫讓熙兒再留在碧霄殿……否則,熙兒在靜妃手中,遲早會沒命的!”
蕙蘭看著宋氏聳動的肩膀,和滿臉的淚痕,長歎一聲:“你放心吧,本宮會救大皇子的……但需要你的配合!”
她即刻止住哭聲,聲音沙啞道:“我定當配合,隻要你能將熙兒從端妃手中救出,讓我做什麽都可以……哪怕要我的性命,我也在所不惜……”
蕙蘭沉靜地看著她,緩言道:“本宮恰好什麽都不需要你做,你就佯裝什麽都不知曉,等待端妃再派人來尋你。她已讓大皇子見了你,算是拋出了誘餌,就必然會引你上鉤,讓你為她效力……我們就靜觀其變,給端妃演一出戲……劇名喚作,請君入甕!”
宋氏紅腫的雙眼,忽而閃過一絲光亮,她咬牙切齒道:“我明白蘭貴妃的意圖,定然照辦!”
宋氏離開後,鄧蕙梅低聲問蕙蘭道:“你果真要幫她?她曾經可是我們的仇人?”
蕙蘭勉強笑了笑:“沒有永遠的仇人……就目前而言,幫她,亦是幫我們自己,若不除掉端妃,你、我……乃至整個鄧家,都將不得善終!”
鄧蕙梅沉思片刻,忽然擔憂地問道:“蘭兒,父親……父親可有消息了?”
蕙蘭沒料到話題會如此突兀地轉到父親身上,刹那間,心如刀絞,疼痛難忍。
她捂住胸口,竭盡全力,才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回複鄧蕙梅道:“沒有!”
鄧蕙梅沒再言語,吹滅了蠟燭。那是她們帶出的最後一截蠟燭。
蕙蘭姐妹並肩躺下,黑暗中,彼此都沉默不語。
不知過了多久,蕙蘭忽地想到什麽,輕聲問鄧蕙梅道:“我回來之前,你和宋氏在談何事?見你們相談甚歡,似乎都忘卻了昔日的恩怨!”
鄧蕙梅支支吾吾,答非所問:“你適才不是說了,沒有永遠的仇人……”
蕙蘭打了個哈欠,倦意迅速襲來,便也無暇追問鄧蕙梅和宋氏究竟說了些什麽,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次日夜晚,依舊是二更時分,思菱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