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猶豫了一下,聲音忽然變得嚴肅起來,她緩緩說道:“娘娘應該知道,鄧家孿生姐妹偷梁換柱,妹妹鄧蕙蘭頂替姐姐鄧慧梅進宮做了梅妃後,仗著皇上的寵愛,在後宮興風作浪。
最終牽連到娘娘,皇上不但廢了您的後位,還下令將您貶為庶人,終身囚禁離宮。
而您被廢黜後,不僅自己在離宮受苦,還連累了熙兒。他本是最尊貴的嫡長子,也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可如今……”
說到這兒,端妃突然停了下來。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因為自己的遭遇而牽連到親生兒子,必然是心如刀割。
端妃,正是用這種殘忍的方式,故意刺激宋氏。
過了許久,她才又接著剛才的話,繼續往下說:“目前的三位皇子中,二皇子不足為懼,他的生母張玉容是個死有餘辜的罪人,雖然現在由太後親自撫養,但也難成大器。
所以,對熙兒威脅最大的,就是鄧慧蘭親生的四皇子。娘娘應該清楚皇上有多寵愛鄧慧蘭……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簡直是被她迷得暈頭轉向,甚至在知道她冒充姐姐的身份進宮後,不僅不追究,還替她百般遮掩。
這次臣妾本想趁皇上禦駕親征的機會,除掉鄧慧蘭,以絕後患,可太後根本不聽勸,隻是下令將她關在離宮。
妹妹今日就實話實說,希望姐姐能出手,除掉鄧慧蘭……隻要鄧慧蘭一死,四皇子不過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根本不足為懼。
而鄧慧蘭本就是娘娘您的敵人,與您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您除掉她,可謂一箭雙雕,既為熙兒鏟除阻礙,也為自己報了血海深仇!”
端妃說完後,房間裏頓時鴉雀無聲。
蕙蘭屏住呼吸,想聽聽宋氏的反應。
許久,宋氏突然冷笑起來,笑聲中帶著濃濃的諷刺。
她一邊笑,一邊語氣尖銳地說道:“端妃真是有一副菩薩心腸,替我和熙兒考慮得如此周全……一箭雙雕,應該是一箭三雕吧,除掉蘭貴妃,最大的受益者不正是端妃您嗎?往後再無人與您爭奪後位了!”
端妃不以為意,立刻接過話道:“是的,臣妾也承認,鄧慧蘭死了,臣妾就能如願登上後位。但是娘娘您應該明白,臣妾登上後位,對您,對熙兒,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剛剛臣妾不是已經說了,我們是一榮俱榮的!”
“一榮俱榮?端妃的如意算盤未免打得太響了,您的這番謀劃,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對我,卻是百害而無一利……除掉蘭貴妃,皇上回來後豈能饒了我?”宋氏語氣刻薄地問道。
端妃很快笑了,聲音甜膩:“娘娘您說的這是什麽話?臣妾怎會拿您的命去換鄧慧蘭的命?
您可得好好活著,將來,等我們的熙兒登上皇位,就下令赦免了您,把您從離宮接出來,到時候,您可就是風光無限尊貴榮耀的母後皇太後!”
宋氏冷哼一聲,不耐煩地說道:“我又不是三歲孩童,靜妃就不要拿這種話來哄騙我了。你想讓我幫你除掉蘭貴妃,可我一旦動手,將來皇上從西北凱旋,必定會將我處死,哪裏還能看到你描繪的美好願景?”
端妃接過宋氏的話:“臣妾並未讓娘娘您親自動手啊……”
她的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下去:“您完全可以利用鄧慧蘭那個愚蠢的姐姐啊,想當年,娘娘將她玩弄於股掌之間,自然深知她最易拿捏。
讓她動手,除掉鄧慧蘭。她們姐妹倆如今共處一室,形影不離,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再說了,別看她們姐妹如今同仇敵愾,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
實際上貌合神離,早已鬥得你死我活……至於如何勸說鄧慧梅,讓她乖乖聽話,無需臣妾教,這本就是娘娘您的拿手好戲!”
宋氏似乎有些心動,語氣低沉地問端妃道:“那……如何除掉蘭貴妃?您應該清楚,我與鄧氏姐妹身處離宮,此地一無所有……總不能讓鄧慧梅半夜掐死親妹妹吧……她也絕不是蘭貴妃的對手啊!”
端妃精神一振,說話的聲音都清亮了許多:“臣妾自然都替您謀劃好了……讓鄧慧梅把這些藥粉,設法摻入鄧慧蘭的飯食中,不出一刻鍾,她便會命喪黃泉,且無任何中毒的跡象……
將來,皇上回宮後即便追查責任,也隻能歸咎到鄧慧梅的頭上……至於鄧慧梅,她與章威私通,本就是死罪,也沒什麽好惋惜的!”
“端妃,竟然打的是這樣的算盤!不直接利用宋氏,而是妄圖借宋氏之手利用姐姐來謀害我。
若凶手是宋氏,考慮到大皇子,端妃難免會遭人懷疑;但若端妃的陰謀得逞,借姐姐之手除掉我,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我們姐妹間的情仇,根本不會有人懷疑到她。”
蕙蘭緊咬嘴唇,心中暗罵,“這個毒婦,心機果然深沉!
幸而今夜我堅持外出,得以撞見端妃。不然,她如此盤算,萬一宋氏被其說動……那我恐防不勝防啊。”
屋內,宋氏突然冷哼一聲,沉聲道:“端妃做事的確滴水不漏,讓我去指使鄧慧梅,將來皇上追查下來,有我和鄧慧梅在前頂著,您便可安然無恙了……
林樂瑤,我雖被囚禁離宮,但並未癡傻癲狂,讓我為你賣命送死,絕無可能。你心中所想,我清楚得很!”
蕙蘭鬆了口氣,作為曾經的皇後,宋氏果然厲害,即便身處局中,也能保持清醒,一語道破。
端妃的聲音冷了下來:“這麽說,娘娘是不打算為親生兒子的前程考慮了?”
宋氏咬牙切齒道:“你這毒婦,熙兒早已不在碧霄殿,被太後接入慈寧宮了,你還妄圖欺騙於我……你對熙兒所做種種,我都知曉了。少在我麵前惺惺作態,你居然用摻了毒物的藥丸控製他,我絕不會放過你!”
宋氏說完,猛地上前,撲向端妃,抓住她的衣襟撕扯起來。
端妃沒料到宋氏會如此,猝不及防之下,險些被宋氏撲倒,頓時惱羞成怒,與宋氏廝打起來。
花如一邊低聲嗬斥道:“大膽……放開我們娘娘……”,一邊上前,拉扯宋氏。
瘦弱的宋氏,自然不是端妃主仆的對手。
不一會兒,端妃掙脫開來,氣喘籲籲地說道:“姐姐息怒,您所說這些,想必是鄧慧蘭告訴您的吧?她的話您豈能輕信?不過是挑撥離間罷了。
娘娘應該清楚,熙兒若無您這個生母管教,頑皮不羈,誤入歧途,臣妾若不用些手段,如何能讓他步入正途?
他近來勤學苦讀,難道不是臣妾的功勞?至於那藥,娘娘不必擔心,絕無那般可怕,臣妾自有分寸,斷不會毀了熙兒。
您細想,若臣妾真有害熙兒之心,太後豈會不追究?她不僅下令讓臣妾解除禁足,還親口誇讚臣妾,說臣妾將大皇子教導得很好……
宋氏的臉上已有抓痕,她聽端妃如此說,狂笑不止。
許久,她才冷冷說道:“休要花言巧語,我是斷不會信你的……至於熙兒,我早已不抱希望。當初皇上金口玉言,熙兒身有殘缺,是萬不可能繼承江山的!”
端妃沉默片刻,一字一句道:“若臣妾告知您,隻要您能除掉鄧慧蘭,臣妾擔保能治好熙兒的腿,您意下如何?”
窗外,蕙蘭瞬間愣住了。
醫好大皇子的腿,如此誘餌,對宋氏而言,根本無法拒絕!
蕙蘭心想,屋內的宋氏,此刻定然也是驚得目瞪口呆。
許久之後,宋氏的聲音才顫抖著響起:“你所言當真?你真能治好熙兒?”
端妃語氣堅定:“若無十足把握,臣妾當初何必答應撫養熙兒,又怎會撫養一個身有殘疾無法繼承皇位的皇子……娘娘應該知曉,臣妾的叔父,乃京城名醫。但他無心仕途,一生漂泊,雲遊四海。
後來年邁回京,將畢生所學盡授於臣妾。叔父最擅針灸之術,熙兒的腿,通過針灸完全可以痊愈,娘娘大可放心……隻要他的腿恢複如初,身為嫡長子,為何不能繼承江山?臣妾定會助他登上皇位!”
端妃所言,令蕙蘭震驚之餘,亦心生疑慮。
她於藥理一道,確有精深造詣,否則也難以炮製出如此多詭異毒藥。
三皇子所中之毒,能令人失語癲狂;白元和高湛所服毒龍丸,毒性不會立刻發作,半個時辰後方才使人口鼻出血,身現黑斑;大皇子所食山楂丸,加入毒物後,可迷惑其心智,控製其行為。
然而,精於製毒的端妃,是否亦精通醫術?是否真能醫好大皇子之腿疾?實難斷言。
眾所周知,大皇子之腿疾,乃一場急病所致。
算來,已有將近五年之久。
整整五年時間,若端妃真有絕技,能治好大皇子之頑疾,為何從未嚐試?甚至未曾提及?
慕容熙身為皇子,且為皇後嫡出之子。其腿疾既成,慕容複與皇後必定竭盡全力,遍尋天下名醫為其診治。
且當初,宋氏尚為皇後時,曾刻意籠絡溫秋實,欲使其為己所用。
彼時,溫秋實尚不知蕙蘭真實身份,以為梅妃害死“妹妹”,故為宋氏所利用,常出入鳳鸞宮,為大皇子診脈。
以溫秋實之醫德,若有醫好大皇子之法,斷不會袖手旁觀,坐視不理,任大皇子如此瘸腿。
其醫術之高明,人盡皆知,百治百效。然連他亦未能使大皇子痊愈。
即是說,溫秋實束手無策之事,天下諸多名醫亦未能做到,端妃卻信誓旦旦,斷言自己可以。
如她所言,僅需針灸,便能醫好大皇子數年之瘸腿。如此輕言,豈不更令人心生疑竇?
端妃令蕙蘭疑慮之處,遠不止此。
蕙蘭記得,今年四月初,她與慕容複出宮歸來,見端妃正懷抱著爍兒,親昵非常。而爍兒,亦對其萬般依戀。
太後言蕙蘭不在時,端妃一直悉心照料爍兒,甚於親生。
後蕙蘭方知,端妃不能生育。
其所為,不過是雙管齊下,一麵派人於途中暗殺蕙蘭,一麵於宮內嗬護爍兒。待蕙蘭死後,她便可名正言順撫養四皇子慕容爍。
她之所以先打爍兒主意,隻因爍兒尚在繈褓,不記事。
自宋氏離宮囚禁,已近一年。亦即大皇子近一年無人照看,而端妃從未提及將其養於名下。
直至不久前,太後欲將大皇子養於醉心殿,遭蕙蘭拒拒後,端妃方故意尋太後,毛遂自薦,言欲撫養大皇子。
其目的,不言自明,無非是欲與蕙蘭相較,樹其溫良賢淑之象,使太後覺其勝蕙蘭一籌。
絕非如她今對宋氏所言,在撫養大皇子前,已權衡利弊,有十足把握醫好大皇子之腿,將來助其登上皇位。
退一萬步言,端妃確能醫好大皇子。則宋氏依其安排,除蕙蘭後,其最終之選,必仍是撫養未滿周歲之爍兒。
而非撫養已然十歲,性格近乎定型,懵懵懂懂調皮貪玩,既看不出有何遠大抱負,亦無良好品行的大皇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是以,蕙蘭直覺以為,端妃的這番話,恐怕更多的是在欺騙利用宋氏。
大皇子的腿疾,可謂宋氏最大的心病,端妃深知宋氏,曉得自己如此說,宋氏極有可能會受其誘惑。
蕙蘭靜靜靠牆而立,靜靜等待宋氏的最終抉擇。
許久,蕙蘭聽到宋氏輕聲道:“我不在乎熙兒能否繼承皇位,隻要你能治好他的腿,隻要他的腿能徹底康複,隻要他能夠健步如飛……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哪怕拿我的命來換都可以!”
蕙蘭的心,須臾沉了下去。
端妃的聲音,喜不自禁:“這麽說,姐姐是應下了……您放心,妹妹不會要您的命,隻要您能幫忙除掉鄧慧蘭,臣妾保證給您一個四肢健全完好無損的煥兒!”
宋氏並未即刻表態,過了會兒,才慢吞吞地說:“萬一……這邊我幫你除掉蘭貴妃,卻不幸被皇上和太後發現端倪,直接賜死。而我死了以後,你違背我們的約定如何?”
端妃不假思索,立刻急急地承諾:“娘娘放心,臣妾向來言出必行,絕不會……”
“言出必行?”蕙蘭禁不住冷笑。
“想當初,端妃親口向皇上保證,她絕不會將我的真實身份透露給旁人。可皇上前腳剛走,她後腳就把姐姐帶到了太後麵前。
對皇上尚且如此,何況身居離宮的罪婦?”
宋氏的擔心,並非多餘!
最終牽連到娘娘,皇上不但廢了您的後位,還下令將您貶為庶人,終身囚禁離宮。
而您被廢黜後,不僅自己在離宮受苦,還連累了熙兒。他本是最尊貴的嫡長子,也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可如今……”
說到這兒,端妃突然停了下來。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因為自己的遭遇而牽連到親生兒子,必然是心如刀割。
端妃,正是用這種殘忍的方式,故意刺激宋氏。
過了許久,她才又接著剛才的話,繼續往下說:“目前的三位皇子中,二皇子不足為懼,他的生母張玉容是個死有餘辜的罪人,雖然現在由太後親自撫養,但也難成大器。
所以,對熙兒威脅最大的,就是鄧慧蘭親生的四皇子。娘娘應該清楚皇上有多寵愛鄧慧蘭……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簡直是被她迷得暈頭轉向,甚至在知道她冒充姐姐的身份進宮後,不僅不追究,還替她百般遮掩。
這次臣妾本想趁皇上禦駕親征的機會,除掉鄧慧蘭,以絕後患,可太後根本不聽勸,隻是下令將她關在離宮。
妹妹今日就實話實說,希望姐姐能出手,除掉鄧慧蘭……隻要鄧慧蘭一死,四皇子不過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根本不足為懼。
而鄧慧蘭本就是娘娘您的敵人,與您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您除掉她,可謂一箭雙雕,既為熙兒鏟除阻礙,也為自己報了血海深仇!”
端妃說完後,房間裏頓時鴉雀無聲。
蕙蘭屏住呼吸,想聽聽宋氏的反應。
許久,宋氏突然冷笑起來,笑聲中帶著濃濃的諷刺。
她一邊笑,一邊語氣尖銳地說道:“端妃真是有一副菩薩心腸,替我和熙兒考慮得如此周全……一箭雙雕,應該是一箭三雕吧,除掉蘭貴妃,最大的受益者不正是端妃您嗎?往後再無人與您爭奪後位了!”
端妃不以為意,立刻接過話道:“是的,臣妾也承認,鄧慧蘭死了,臣妾就能如願登上後位。但是娘娘您應該明白,臣妾登上後位,對您,對熙兒,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剛剛臣妾不是已經說了,我們是一榮俱榮的!”
“一榮俱榮?端妃的如意算盤未免打得太響了,您的這番謀劃,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對我,卻是百害而無一利……除掉蘭貴妃,皇上回來後豈能饒了我?”宋氏語氣刻薄地問道。
端妃很快笑了,聲音甜膩:“娘娘您說的這是什麽話?臣妾怎會拿您的命去換鄧慧蘭的命?
您可得好好活著,將來,等我們的熙兒登上皇位,就下令赦免了您,把您從離宮接出來,到時候,您可就是風光無限尊貴榮耀的母後皇太後!”
宋氏冷哼一聲,不耐煩地說道:“我又不是三歲孩童,靜妃就不要拿這種話來哄騙我了。你想讓我幫你除掉蘭貴妃,可我一旦動手,將來皇上從西北凱旋,必定會將我處死,哪裏還能看到你描繪的美好願景?”
端妃接過宋氏的話:“臣妾並未讓娘娘您親自動手啊……”
她的聲音不自覺地低了下去:“您完全可以利用鄧慧蘭那個愚蠢的姐姐啊,想當年,娘娘將她玩弄於股掌之間,自然深知她最易拿捏。
讓她動手,除掉鄧慧蘭。她們姐妹倆如今共處一室,形影不離,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再說了,別看她們姐妹如今同仇敵愾,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
實際上貌合神離,早已鬥得你死我活……至於如何勸說鄧慧梅,讓她乖乖聽話,無需臣妾教,這本就是娘娘您的拿手好戲!”
宋氏似乎有些心動,語氣低沉地問端妃道:“那……如何除掉蘭貴妃?您應該清楚,我與鄧氏姐妹身處離宮,此地一無所有……總不能讓鄧慧梅半夜掐死親妹妹吧……她也絕不是蘭貴妃的對手啊!”
端妃精神一振,說話的聲音都清亮了許多:“臣妾自然都替您謀劃好了……讓鄧慧梅把這些藥粉,設法摻入鄧慧蘭的飯食中,不出一刻鍾,她便會命喪黃泉,且無任何中毒的跡象……
將來,皇上回宮後即便追查責任,也隻能歸咎到鄧慧梅的頭上……至於鄧慧梅,她與章威私通,本就是死罪,也沒什麽好惋惜的!”
“端妃,竟然打的是這樣的算盤!不直接利用宋氏,而是妄圖借宋氏之手利用姐姐來謀害我。
若凶手是宋氏,考慮到大皇子,端妃難免會遭人懷疑;但若端妃的陰謀得逞,借姐姐之手除掉我,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我們姐妹間的情仇,根本不會有人懷疑到她。”
蕙蘭緊咬嘴唇,心中暗罵,“這個毒婦,心機果然深沉!
幸而今夜我堅持外出,得以撞見端妃。不然,她如此盤算,萬一宋氏被其說動……那我恐防不勝防啊。”
屋內,宋氏突然冷哼一聲,沉聲道:“端妃做事的確滴水不漏,讓我去指使鄧慧梅,將來皇上追查下來,有我和鄧慧梅在前頂著,您便可安然無恙了……
林樂瑤,我雖被囚禁離宮,但並未癡傻癲狂,讓我為你賣命送死,絕無可能。你心中所想,我清楚得很!”
蕙蘭鬆了口氣,作為曾經的皇後,宋氏果然厲害,即便身處局中,也能保持清醒,一語道破。
端妃的聲音冷了下來:“這麽說,娘娘是不打算為親生兒子的前程考慮了?”
宋氏咬牙切齒道:“你這毒婦,熙兒早已不在碧霄殿,被太後接入慈寧宮了,你還妄圖欺騙於我……你對熙兒所做種種,我都知曉了。少在我麵前惺惺作態,你居然用摻了毒物的藥丸控製他,我絕不會放過你!”
宋氏說完,猛地上前,撲向端妃,抓住她的衣襟撕扯起來。
端妃沒料到宋氏會如此,猝不及防之下,險些被宋氏撲倒,頓時惱羞成怒,與宋氏廝打起來。
花如一邊低聲嗬斥道:“大膽……放開我們娘娘……”,一邊上前,拉扯宋氏。
瘦弱的宋氏,自然不是端妃主仆的對手。
不一會兒,端妃掙脫開來,氣喘籲籲地說道:“姐姐息怒,您所說這些,想必是鄧慧蘭告訴您的吧?她的話您豈能輕信?不過是挑撥離間罷了。
娘娘應該清楚,熙兒若無您這個生母管教,頑皮不羈,誤入歧途,臣妾若不用些手段,如何能讓他步入正途?
他近來勤學苦讀,難道不是臣妾的功勞?至於那藥,娘娘不必擔心,絕無那般可怕,臣妾自有分寸,斷不會毀了熙兒。
您細想,若臣妾真有害熙兒之心,太後豈會不追究?她不僅下令讓臣妾解除禁足,還親口誇讚臣妾,說臣妾將大皇子教導得很好……
宋氏的臉上已有抓痕,她聽端妃如此說,狂笑不止。
許久,她才冷冷說道:“休要花言巧語,我是斷不會信你的……至於熙兒,我早已不抱希望。當初皇上金口玉言,熙兒身有殘缺,是萬不可能繼承江山的!”
端妃沉默片刻,一字一句道:“若臣妾告知您,隻要您能除掉鄧慧蘭,臣妾擔保能治好熙兒的腿,您意下如何?”
窗外,蕙蘭瞬間愣住了。
醫好大皇子的腿,如此誘餌,對宋氏而言,根本無法拒絕!
蕙蘭心想,屋內的宋氏,此刻定然也是驚得目瞪口呆。
許久之後,宋氏的聲音才顫抖著響起:“你所言當真?你真能治好熙兒?”
端妃語氣堅定:“若無十足把握,臣妾當初何必答應撫養熙兒,又怎會撫養一個身有殘疾無法繼承皇位的皇子……娘娘應該知曉,臣妾的叔父,乃京城名醫。但他無心仕途,一生漂泊,雲遊四海。
後來年邁回京,將畢生所學盡授於臣妾。叔父最擅針灸之術,熙兒的腿,通過針灸完全可以痊愈,娘娘大可放心……隻要他的腿恢複如初,身為嫡長子,為何不能繼承江山?臣妾定會助他登上皇位!”
端妃所言,令蕙蘭震驚之餘,亦心生疑慮。
她於藥理一道,確有精深造詣,否則也難以炮製出如此多詭異毒藥。
三皇子所中之毒,能令人失語癲狂;白元和高湛所服毒龍丸,毒性不會立刻發作,半個時辰後方才使人口鼻出血,身現黑斑;大皇子所食山楂丸,加入毒物後,可迷惑其心智,控製其行為。
然而,精於製毒的端妃,是否亦精通醫術?是否真能醫好大皇子之腿疾?實難斷言。
眾所周知,大皇子之腿疾,乃一場急病所致。
算來,已有將近五年之久。
整整五年時間,若端妃真有絕技,能治好大皇子之頑疾,為何從未嚐試?甚至未曾提及?
慕容熙身為皇子,且為皇後嫡出之子。其腿疾既成,慕容複與皇後必定竭盡全力,遍尋天下名醫為其診治。
且當初,宋氏尚為皇後時,曾刻意籠絡溫秋實,欲使其為己所用。
彼時,溫秋實尚不知蕙蘭真實身份,以為梅妃害死“妹妹”,故為宋氏所利用,常出入鳳鸞宮,為大皇子診脈。
以溫秋實之醫德,若有醫好大皇子之法,斷不會袖手旁觀,坐視不理,任大皇子如此瘸腿。
其醫術之高明,人盡皆知,百治百效。然連他亦未能使大皇子痊愈。
即是說,溫秋實束手無策之事,天下諸多名醫亦未能做到,端妃卻信誓旦旦,斷言自己可以。
如她所言,僅需針灸,便能醫好大皇子數年之瘸腿。如此輕言,豈不更令人心生疑竇?
端妃令蕙蘭疑慮之處,遠不止此。
蕙蘭記得,今年四月初,她與慕容複出宮歸來,見端妃正懷抱著爍兒,親昵非常。而爍兒,亦對其萬般依戀。
太後言蕙蘭不在時,端妃一直悉心照料爍兒,甚於親生。
後蕙蘭方知,端妃不能生育。
其所為,不過是雙管齊下,一麵派人於途中暗殺蕙蘭,一麵於宮內嗬護爍兒。待蕙蘭死後,她便可名正言順撫養四皇子慕容爍。
她之所以先打爍兒主意,隻因爍兒尚在繈褓,不記事。
自宋氏離宮囚禁,已近一年。亦即大皇子近一年無人照看,而端妃從未提及將其養於名下。
直至不久前,太後欲將大皇子養於醉心殿,遭蕙蘭拒拒後,端妃方故意尋太後,毛遂自薦,言欲撫養大皇子。
其目的,不言自明,無非是欲與蕙蘭相較,樹其溫良賢淑之象,使太後覺其勝蕙蘭一籌。
絕非如她今對宋氏所言,在撫養大皇子前,已權衡利弊,有十足把握醫好大皇子之腿,將來助其登上皇位。
退一萬步言,端妃確能醫好大皇子。則宋氏依其安排,除蕙蘭後,其最終之選,必仍是撫養未滿周歲之爍兒。
而非撫養已然十歲,性格近乎定型,懵懵懂懂調皮貪玩,既看不出有何遠大抱負,亦無良好品行的大皇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是以,蕙蘭直覺以為,端妃的這番話,恐怕更多的是在欺騙利用宋氏。
大皇子的腿疾,可謂宋氏最大的心病,端妃深知宋氏,曉得自己如此說,宋氏極有可能會受其誘惑。
蕙蘭靜靜靠牆而立,靜靜等待宋氏的最終抉擇。
許久,蕙蘭聽到宋氏輕聲道:“我不在乎熙兒能否繼承皇位,隻要你能治好他的腿,隻要他的腿能徹底康複,隻要他能夠健步如飛……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哪怕拿我的命來換都可以!”
蕙蘭的心,須臾沉了下去。
端妃的聲音,喜不自禁:“這麽說,姐姐是應下了……您放心,妹妹不會要您的命,隻要您能幫忙除掉鄧慧蘭,臣妾保證給您一個四肢健全完好無損的煥兒!”
宋氏並未即刻表態,過了會兒,才慢吞吞地說:“萬一……這邊我幫你除掉蘭貴妃,卻不幸被皇上和太後發現端倪,直接賜死。而我死了以後,你違背我們的約定如何?”
端妃不假思索,立刻急急地承諾:“娘娘放心,臣妾向來言出必行,絕不會……”
“言出必行?”蕙蘭禁不住冷笑。
“想當初,端妃親口向皇上保證,她絕不會將我的真實身份透露給旁人。可皇上前腳剛走,她後腳就把姐姐帶到了太後麵前。
對皇上尚且如此,何況身居離宮的罪婦?”
宋氏的擔心,並非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