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一怔,輕輕搖頭,沉聲道:“她病已痊愈,藥方也已拿到,此時尋端妃作甚?”
屋門大開,廊下狂風呼嘯而入,伴隨著砰然一聲響,其中一扇門,猛然合上。
恰在此時,思冰突然指向門後,驚恐地喊道:“娘娘,快看!”
蕙蘭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門後散落著幾塊碎瓷片。
思冰與蕙蘭幾乎同時快步上前。蕙蘭俯身撿起那些碎瓷片,定睛一看,竟是姐姐來到離宮後日常飲水之碗。
晚間,她來時,那隻碗還端端地放在床頭,此刻怎會破碎?
蕙蘭蹲下身,擺弄著碎瓷片,試圖將它們拚湊起來。然後,她驚悸地發現,少了一塊。而且是正中間,最為尖銳鋒利的一塊。
她瞬間明白了什麽,霍然站起身,滿臉驚恐地看著宋氏和思冰,厲聲道:“快,去端妃那兒!”
三人旋即出門,沿著回廊快步前行。
繞過房前小徑,又向東南方走了一段,便到了端妃住處。
從窗戶望去,屋內漆黑一片,蕙蘭走到門前,側耳傾聽,裏麵寂靜無聲。
思冰索性推開門,走進去看了一眼,輕聲道:“娘娘,沒人啊!”
蕙蘭愣了片刻,很快反應過來:“西牆根……端妃既已遞了信出去,或許會在那兒等回複,我們過去看看!”
於是,她們三個又折返回來,向西走去。
尚未走到荒草叢生的西牆根處,蕙蘭便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端妃,你在此處,讓我好找!”
正是鄧蕙梅!
蕙蘭高懸的心,終於落回原地。
她剛要邁步向前,宋氏一把扯住她的衣襟,在她耳邊輕聲道:“且先聽聽她們說些什麽!”
蕙蘭停下腳步,隻聽端妃震驚的聲音,旋即響起:“鄧……鄧蕙梅?你……你不是……”
鄧蕙梅輕笑一聲:“你是否以為我已命歸黃泉?讓你失望了,我安然無恙,你的藥方,當真是靈驗!”
死一般的沉寂中,端妃的臉上顯出又驚又怒的神情。
她語無倫次道:“你……你們,你們偷了本宮的藥方?好啊,怪不得那天早上醒來,隱約聞到房間裏有安魂香的味道,原來如此……
鄧蕙梅,是你迷暈了本宮,然後讓本宮染上秋疫,再趁機偷看了本宮的藥方……沒想到,你竟然如此聰慧,竟能想出這樣的計策!”
鄧蕙梅聲音裏的笑意更濃:“我這是以牙還牙,如果不是端妃,我又怎會染上秋疫?你把思菱的帕子藏在我的枕頭裏,真是高明啊!”
端妃嗬嗬地幹笑了幾聲:“你們都知道了,是本宮疏忽了……不過,你偷了本宮的藥方,又能如何?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你救了你妹妹,還能讓你妹妹利用藥方立一功。
但是,等皇上回來,她依然還是受盡恩寵的蘭貴妃,而你,卻是穢亂後宮的淫婦……鄧蕙梅,你注定死路一條……”
端妃的話還沒說完,便被一聲淒厲慘痛的尖叫所取代。
鄧蕙梅咬著牙,冷冷地、一字一句地說:“林樂瑤,你說得對,我橫豎都是死路一條。所以,不如臨死之前,殺了你這個毒婦,也算死得其所……”
蕙蘭全身的血液在這一刻湧上腦門,她驚悸地喊了聲“姐姐”,便不顧一切地想要衝過去。
宋氏伸出手,牢牢地抱住蕙蘭,使她根本邁不開腳步。
蕙蘭回過頭,急切又不解地輕喊:“放開,你想幹什麽?讓本宮過去……”
宋氏沒有鬆手,而是壓低聲音,用冷靜異常的語氣反問蕙蘭說:“你想幹什麽?你現在過去,是要去救端妃嗎?還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們姐妹倆,合起夥來,想要刺殺端妃?”
蕙蘭一下子愣住了!趁這機會,宋氏俯在她耳邊,語速飛快地說道:“你姐姐能這麽做,最好不過了。她這是在幫你,幫你除掉心頭大患……你趕快走,離開這兒,剩下的,由我來處理!”
宋氏的話,讓蕙蘭一下子清醒過來。她抓住宋氏的手臂,低低地吼道:“不,別讓姐姐這麽做,快阻止她啊……”
她一邊喊著,一邊拚命掙紮。
宋氏毫不放鬆,牢牢地箍住蕙蘭,似乎使出了渾身的力氣,一直把她拖到幾丈開外的地方。
宋氏把蕙蘭往後一推,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命令道:“思冰,立刻帶蘭貴妃回去!”
說著,她直視著蕙蘭,語氣鄭重又嚴厲:“記住,你患了秋疫,今天晚上吃了藥睡著了,一直守在屋裏,根本沒有出來過,也什麽都不知道……除非有人去請你,否則你不要再過來。
蘭貴妃,你是聰明人,應該知道現在一切已成定局,你如果不計後果地陷入其中,不僅救不了你姐姐,還會把自己也毀了!”
蕙蘭木然地立在原地,聽著端妃慘厲的呼救聲逐漸微弱直至消失。
宋氏輕舒口氣,語氣也隨之沉穩下來,如同勸誡孩子一般,緩聲道:“聽話,回去吧,端妃這會兒想必已經死了,你莫要再牽涉其中了。日後,你是要登上後位的,你必須幹幹淨淨、清清白白,莫要辜負了你姐姐和……的一番好意……”
她停頓片刻,忽然語調急促起來:“你們快走,似乎有人過來了……從那邊的小路走,快走!”
言罷,她用力推了蕙蘭和思冰一把,便毅然轉身,朝著蕙梅和端妃所在的牆角走去。
蕙蘭仿若失了魂一般,被思冰連拉帶拽,從一條僻靜的小路繞過去,一路踉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剛剛踏進房門,她便聽到宋氏驚恐高亢的呼喊聲,在離宮的沉沉黑夜裏回蕩:“殺人了,快來人啊,殺人了……”
她悚然一驚,“宋氏這是要做什麽?莫非是有意讓姐姐暴露?”
伴隨著宋氏的呼喊,原本寂靜的深夜,迅速變得嘈雜紛亂起來。
蕙蘭蹣跚著走過去,頹然跌坐在床上,木然地聽著紛雜的腳步聲和喧鬧的叫嚷聲,朝離宮的西邊湧去。
“姐姐,何必如此傻!你病了這麽多天,剛剛才恢複。為何要選在此時去刺殺端妃?
端妃作惡多端,早已是罪大惡極。你何必為這陰險狠辣的女人,玷汙了自己的手?又何必為自己平添一項罪責?”
蕙蘭深知宋氏方才所言不假,她全身而退,不蹚這攤渾水,佯裝不知,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然而此時,一想到姐姐,想到她已身陷重圍,蕙蘭的心中,湧起一股茫然又痛楚的情緒。
“宋氏說她會處理一切,她要如何處理?”
不知過了多久,外麵的嘈雜聲漸漸消失,隨後徹底安靜下來。
蕙蘭站起身,步履蹣跚地走過去,一把拉開了門。
突然,她聽到一個小太監尖銳的嗓音遠遠傳來:“太後駕到!”
“太後?太後竟然來了!”
蕙蘭渾身一顫,迅速出門,沿著回廊快步向前走去,思冰小跑著跟上來,小聲又緊張地說:“娘娘,您還是聽宋氏的話吧,不要過去!”
她歎了口氣,緩緩回過頭。黑暗中,她看不清思冰的臉色,但聽出了她語氣中的恐懼和焦灼。
許久,蕙蘭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說:“放心,本宮不會過去的,就遠遠地聽聽,聽聽太後……如何處理!”
她一直走到回廊的盡頭,這裏,離西牆根已經很近了,抬頭可見燈籠的亮光。
夜風輕拂,那邊的聲音清晰可聞。
蕙蘭倚著一根柱子,疲憊地坐下來,雙手扶著額頭,一時心亂如麻。
“到底怎麽回事?深更半夜的,鬧得如此混亂,成何體統!”太後威嚴的聲音,伴著涼風襲來,令蕙蘭不禁渾身顫抖。
陳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啟稟太後,微臣也是聽到騷亂後趕來的。微臣到時,門口值守的侍衛也已趕到……
事情是這樣的,鄧氏和端妃不知因何起了衝突,鄧氏用一塊鋒利的碎瓷片割破了端妃脖頸的脈管,太醫來時,端妃因失血過多,已不省人事。
而今,端妃已被送進那處小屋,觀其情狀,恐怕是生死難測,幾無生還之機了……鄧氏亦已被控製,微臣尚未及審問!”
沉默片刻後,太後麵色沉靜地問道:“鄧氏,你緣何要刺殺端妃?”
盡管適才經曆了一場爭鬥,蕙梅的聲音依舊迅速響起,聽起來卻異常沙啞淒切:“啟稟太後,妾身實乃迫不得已。
端妃心狠手辣,將思菱姑娘患秋疫後用過的髒帕子,偷偷塞進妾身與蘭貴妃的枕頭底下,致使妾身與蘭貴妃也染上秋疫,險些喪命……妾身對她恨之入骨,若不殺她,難泄心頭之憤!”
太後震驚地問道:“什麽?你們姐妹染上秋疫,竟是端妃蓄意所為?你如此說……可有證據?”蕙梅從容不迫,緩緩道來:“太後娘娘,思菱的這條帕子,妾身封存起來了,就是為了等待此刻,好讓太後親自過目……
端妃被囚禁離宮後,仍不知悔改,暗中與宮外勾結,就在這西牆根處,偷偷以書信往來,狼狽為奸。思菱的帕子,本是太後您下令焚燒的,卻被端妃指使那人送進來,成為謀害我們姐妹的毒物……
太後若不信,可以看看此信,這是妾身今晚剛剛發現的,千真萬確,乃端妃親筆所書。
端妃仗著自己有根治秋疫的良方,不僅妄圖害死妾身與蘭貴妃,還想讓秋疫在宮中大肆傳播,甚至企圖加害太後,然後再佯裝拿出方子,治病救人,將功補罪,以求太後赦免她之前的彌天大罪。其用心之險惡,令人發指!”
聞及此,蕙蘭驚愕起身。
蕙蘭本以為蕙梅刺殺端妃,乃是她一時衝動之舉,然聽她適才所言,其今夜所為,分明是處心積慮且深思熟慮的。
連冬卉的帕子,她都隨身攜帶,顯然是想麵見太後,狀告端妃。
那封信,端妃今夜才備好欲遞出,宋氏二更時偷得後,即刻尋來蕙蘭,與她看過。
“信怎會落入姐姐手中?”蕙蘭眼前,忽地浮現出宋氏與自己密談時,有意無意望向門外的情景;耳畔,再度回響起她說過的話:“你快走,速速離開此地,餘下之事,交由我來處置!”
蕙蘭佇立廊下,洞悉了自己姐姐與宋氏的意圖。
太後難以置信的聲音,打斷了蕙蘭紛亂的思緒:“端妃有療治瘟疫的良方?何在?”
蕙梅即刻高聲答道:“太後娘娘,方子在蘭貴妃處。蘭貴妃窺得端妃的計謀後,將計就計,套出了藥方。起初不確定那藥方的真偽,又恐端妃有詐,故而不敢即刻交給太後。
直至妾身與蘭貴妃用過之後,確定那藥方無誤。蘭貴妃便欲交給太後,拯救染秋疫的百姓……”
陳同鎮定自若地說道:“啟稟太後,蘭貴妃今夜已通過正門值守的侍衛,將藥方暗中傳予微臣,命微臣務必呈給太後。
微臣見天色已晚,本欲明日一早前往慈明宮。不想深夜發生了這場變故……微臣這就將藥方呈交太後,請太後過目……
這紙箋上的字,乃蘭貴妃手跡,此方子,亦是她曆經磨難,冒死從端妃處得來。太後並不知曉,此乃當年神醫林正修療治瘟疫之方!”
太後喜出望外,似乎已然忘卻眼前風波,連聲道:“甚好,甚好,有此方子,便無需再畏懼這恐怖之秋疫了……有救了,皆有救了!”
陳同又道:“太後娘娘,端妃原計劃,乃是要令瘟疫於宮內擴散,使局勢惡劣至無法收拾……
幸得蘭貴妃及時察覺端妃之陰謀,又套得藥方,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知將有多少無辜之人,因此喪命……”
太後沉吟片刻,意味深長地問道:“鄧氏今晚刺殺端妃,蘭貴妃可知曉?”
蕙梅連忙答道:“太後,端妃罪大惡極,先害妾身與蘭貴妃,妾身昏迷兩日,今日醒來,方知自己因何染病,忍無可忍之下,決定向端妃報仇……刺殺端妃,乃妾身一人所為,與蘭貴妃無關!”
一直沉默不語的宋氏,此時沉聲道:“太後,鄧氏刺殺端妃,妾身最先察覺……妾身夜間難以入眠,外出散步時,聽聞此處有打鬥之聲,便匆忙趕來一探究竟,當時,確僅有端妃與鄧氏,並無他人!”
蕙梅接著道:“蘭貴妃亦染秋疫,為尋根治之方,又日夜操勞,至今尚未痊愈。今晚,妾身是趁蘭貴妃服過藥熟睡之後,才悄悄出來的……
太後娘娘,蘭貴妃被囚禁離宮已兩月有餘。平心而論,她著實冤枉。即便她當初冒用妾身身份留於宮中,也是迫不得已,隻為拯救父母族人……還望太後看在她此次獻藥方有功的份上,放她出離宮吧……”
蕙梅言罷,聲漸低沉。須臾,其身一晃,昏倒在地。
驚叫聲四起。
屋門大開,廊下狂風呼嘯而入,伴隨著砰然一聲響,其中一扇門,猛然合上。
恰在此時,思冰突然指向門後,驚恐地喊道:“娘娘,快看!”
蕙蘭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門後散落著幾塊碎瓷片。
思冰與蕙蘭幾乎同時快步上前。蕙蘭俯身撿起那些碎瓷片,定睛一看,竟是姐姐來到離宮後日常飲水之碗。
晚間,她來時,那隻碗還端端地放在床頭,此刻怎會破碎?
蕙蘭蹲下身,擺弄著碎瓷片,試圖將它們拚湊起來。然後,她驚悸地發現,少了一塊。而且是正中間,最為尖銳鋒利的一塊。
她瞬間明白了什麽,霍然站起身,滿臉驚恐地看著宋氏和思冰,厲聲道:“快,去端妃那兒!”
三人旋即出門,沿著回廊快步前行。
繞過房前小徑,又向東南方走了一段,便到了端妃住處。
從窗戶望去,屋內漆黑一片,蕙蘭走到門前,側耳傾聽,裏麵寂靜無聲。
思冰索性推開門,走進去看了一眼,輕聲道:“娘娘,沒人啊!”
蕙蘭愣了片刻,很快反應過來:“西牆根……端妃既已遞了信出去,或許會在那兒等回複,我們過去看看!”
於是,她們三個又折返回來,向西走去。
尚未走到荒草叢生的西牆根處,蕙蘭便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端妃,你在此處,讓我好找!”
正是鄧蕙梅!
蕙蘭高懸的心,終於落回原地。
她剛要邁步向前,宋氏一把扯住她的衣襟,在她耳邊輕聲道:“且先聽聽她們說些什麽!”
蕙蘭停下腳步,隻聽端妃震驚的聲音,旋即響起:“鄧……鄧蕙梅?你……你不是……”
鄧蕙梅輕笑一聲:“你是否以為我已命歸黃泉?讓你失望了,我安然無恙,你的藥方,當真是靈驗!”
死一般的沉寂中,端妃的臉上顯出又驚又怒的神情。
她語無倫次道:“你……你們,你們偷了本宮的藥方?好啊,怪不得那天早上醒來,隱約聞到房間裏有安魂香的味道,原來如此……
鄧蕙梅,是你迷暈了本宮,然後讓本宮染上秋疫,再趁機偷看了本宮的藥方……沒想到,你竟然如此聰慧,竟能想出這樣的計策!”
鄧蕙梅聲音裏的笑意更濃:“我這是以牙還牙,如果不是端妃,我又怎會染上秋疫?你把思菱的帕子藏在我的枕頭裏,真是高明啊!”
端妃嗬嗬地幹笑了幾聲:“你們都知道了,是本宮疏忽了……不過,你偷了本宮的藥方,又能如何?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你救了你妹妹,還能讓你妹妹利用藥方立一功。
但是,等皇上回來,她依然還是受盡恩寵的蘭貴妃,而你,卻是穢亂後宮的淫婦……鄧蕙梅,你注定死路一條……”
端妃的話還沒說完,便被一聲淒厲慘痛的尖叫所取代。
鄧蕙梅咬著牙,冷冷地、一字一句地說:“林樂瑤,你說得對,我橫豎都是死路一條。所以,不如臨死之前,殺了你這個毒婦,也算死得其所……”
蕙蘭全身的血液在這一刻湧上腦門,她驚悸地喊了聲“姐姐”,便不顧一切地想要衝過去。
宋氏伸出手,牢牢地抱住蕙蘭,使她根本邁不開腳步。
蕙蘭回過頭,急切又不解地輕喊:“放開,你想幹什麽?讓本宮過去……”
宋氏沒有鬆手,而是壓低聲音,用冷靜異常的語氣反問蕙蘭說:“你想幹什麽?你現在過去,是要去救端妃嗎?還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們姐妹倆,合起夥來,想要刺殺端妃?”
蕙蘭一下子愣住了!趁這機會,宋氏俯在她耳邊,語速飛快地說道:“你姐姐能這麽做,最好不過了。她這是在幫你,幫你除掉心頭大患……你趕快走,離開這兒,剩下的,由我來處理!”
宋氏的話,讓蕙蘭一下子清醒過來。她抓住宋氏的手臂,低低地吼道:“不,別讓姐姐這麽做,快阻止她啊……”
她一邊喊著,一邊拚命掙紮。
宋氏毫不放鬆,牢牢地箍住蕙蘭,似乎使出了渾身的力氣,一直把她拖到幾丈開外的地方。
宋氏把蕙蘭往後一推,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命令道:“思冰,立刻帶蘭貴妃回去!”
說著,她直視著蕙蘭,語氣鄭重又嚴厲:“記住,你患了秋疫,今天晚上吃了藥睡著了,一直守在屋裏,根本沒有出來過,也什麽都不知道……除非有人去請你,否則你不要再過來。
蘭貴妃,你是聰明人,應該知道現在一切已成定局,你如果不計後果地陷入其中,不僅救不了你姐姐,還會把自己也毀了!”
蕙蘭木然地立在原地,聽著端妃慘厲的呼救聲逐漸微弱直至消失。
宋氏輕舒口氣,語氣也隨之沉穩下來,如同勸誡孩子一般,緩聲道:“聽話,回去吧,端妃這會兒想必已經死了,你莫要再牽涉其中了。日後,你是要登上後位的,你必須幹幹淨淨、清清白白,莫要辜負了你姐姐和……的一番好意……”
她停頓片刻,忽然語調急促起來:“你們快走,似乎有人過來了……從那邊的小路走,快走!”
言罷,她用力推了蕙蘭和思冰一把,便毅然轉身,朝著蕙梅和端妃所在的牆角走去。
蕙蘭仿若失了魂一般,被思冰連拉帶拽,從一條僻靜的小路繞過去,一路踉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剛剛踏進房門,她便聽到宋氏驚恐高亢的呼喊聲,在離宮的沉沉黑夜裏回蕩:“殺人了,快來人啊,殺人了……”
她悚然一驚,“宋氏這是要做什麽?莫非是有意讓姐姐暴露?”
伴隨著宋氏的呼喊,原本寂靜的深夜,迅速變得嘈雜紛亂起來。
蕙蘭蹣跚著走過去,頹然跌坐在床上,木然地聽著紛雜的腳步聲和喧鬧的叫嚷聲,朝離宮的西邊湧去。
“姐姐,何必如此傻!你病了這麽多天,剛剛才恢複。為何要選在此時去刺殺端妃?
端妃作惡多端,早已是罪大惡極。你何必為這陰險狠辣的女人,玷汙了自己的手?又何必為自己平添一項罪責?”
蕙蘭深知宋氏方才所言不假,她全身而退,不蹚這攤渾水,佯裝不知,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然而此時,一想到姐姐,想到她已身陷重圍,蕙蘭的心中,湧起一股茫然又痛楚的情緒。
“宋氏說她會處理一切,她要如何處理?”
不知過了多久,外麵的嘈雜聲漸漸消失,隨後徹底安靜下來。
蕙蘭站起身,步履蹣跚地走過去,一把拉開了門。
突然,她聽到一個小太監尖銳的嗓音遠遠傳來:“太後駕到!”
“太後?太後竟然來了!”
蕙蘭渾身一顫,迅速出門,沿著回廊快步向前走去,思冰小跑著跟上來,小聲又緊張地說:“娘娘,您還是聽宋氏的話吧,不要過去!”
她歎了口氣,緩緩回過頭。黑暗中,她看不清思冰的臉色,但聽出了她語氣中的恐懼和焦灼。
許久,蕙蘭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說:“放心,本宮不會過去的,就遠遠地聽聽,聽聽太後……如何處理!”
她一直走到回廊的盡頭,這裏,離西牆根已經很近了,抬頭可見燈籠的亮光。
夜風輕拂,那邊的聲音清晰可聞。
蕙蘭倚著一根柱子,疲憊地坐下來,雙手扶著額頭,一時心亂如麻。
“到底怎麽回事?深更半夜的,鬧得如此混亂,成何體統!”太後威嚴的聲音,伴著涼風襲來,令蕙蘭不禁渾身顫抖。
陳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啟稟太後,微臣也是聽到騷亂後趕來的。微臣到時,門口值守的侍衛也已趕到……
事情是這樣的,鄧氏和端妃不知因何起了衝突,鄧氏用一塊鋒利的碎瓷片割破了端妃脖頸的脈管,太醫來時,端妃因失血過多,已不省人事。
而今,端妃已被送進那處小屋,觀其情狀,恐怕是生死難測,幾無生還之機了……鄧氏亦已被控製,微臣尚未及審問!”
沉默片刻後,太後麵色沉靜地問道:“鄧氏,你緣何要刺殺端妃?”
盡管適才經曆了一場爭鬥,蕙梅的聲音依舊迅速響起,聽起來卻異常沙啞淒切:“啟稟太後,妾身實乃迫不得已。
端妃心狠手辣,將思菱姑娘患秋疫後用過的髒帕子,偷偷塞進妾身與蘭貴妃的枕頭底下,致使妾身與蘭貴妃也染上秋疫,險些喪命……妾身對她恨之入骨,若不殺她,難泄心頭之憤!”
太後震驚地問道:“什麽?你們姐妹染上秋疫,竟是端妃蓄意所為?你如此說……可有證據?”蕙梅從容不迫,緩緩道來:“太後娘娘,思菱的這條帕子,妾身封存起來了,就是為了等待此刻,好讓太後親自過目……
端妃被囚禁離宮後,仍不知悔改,暗中與宮外勾結,就在這西牆根處,偷偷以書信往來,狼狽為奸。思菱的帕子,本是太後您下令焚燒的,卻被端妃指使那人送進來,成為謀害我們姐妹的毒物……
太後若不信,可以看看此信,這是妾身今晚剛剛發現的,千真萬確,乃端妃親筆所書。
端妃仗著自己有根治秋疫的良方,不僅妄圖害死妾身與蘭貴妃,還想讓秋疫在宮中大肆傳播,甚至企圖加害太後,然後再佯裝拿出方子,治病救人,將功補罪,以求太後赦免她之前的彌天大罪。其用心之險惡,令人發指!”
聞及此,蕙蘭驚愕起身。
蕙蘭本以為蕙梅刺殺端妃,乃是她一時衝動之舉,然聽她適才所言,其今夜所為,分明是處心積慮且深思熟慮的。
連冬卉的帕子,她都隨身攜帶,顯然是想麵見太後,狀告端妃。
那封信,端妃今夜才備好欲遞出,宋氏二更時偷得後,即刻尋來蕙蘭,與她看過。
“信怎會落入姐姐手中?”蕙蘭眼前,忽地浮現出宋氏與自己密談時,有意無意望向門外的情景;耳畔,再度回響起她說過的話:“你快走,速速離開此地,餘下之事,交由我來處置!”
蕙蘭佇立廊下,洞悉了自己姐姐與宋氏的意圖。
太後難以置信的聲音,打斷了蕙蘭紛亂的思緒:“端妃有療治瘟疫的良方?何在?”
蕙梅即刻高聲答道:“太後娘娘,方子在蘭貴妃處。蘭貴妃窺得端妃的計謀後,將計就計,套出了藥方。起初不確定那藥方的真偽,又恐端妃有詐,故而不敢即刻交給太後。
直至妾身與蘭貴妃用過之後,確定那藥方無誤。蘭貴妃便欲交給太後,拯救染秋疫的百姓……”
陳同鎮定自若地說道:“啟稟太後,蘭貴妃今夜已通過正門值守的侍衛,將藥方暗中傳予微臣,命微臣務必呈給太後。
微臣見天色已晚,本欲明日一早前往慈明宮。不想深夜發生了這場變故……微臣這就將藥方呈交太後,請太後過目……
這紙箋上的字,乃蘭貴妃手跡,此方子,亦是她曆經磨難,冒死從端妃處得來。太後並不知曉,此乃當年神醫林正修療治瘟疫之方!”
太後喜出望外,似乎已然忘卻眼前風波,連聲道:“甚好,甚好,有此方子,便無需再畏懼這恐怖之秋疫了……有救了,皆有救了!”
陳同又道:“太後娘娘,端妃原計劃,乃是要令瘟疫於宮內擴散,使局勢惡劣至無法收拾……
幸得蘭貴妃及時察覺端妃之陰謀,又套得藥方,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知將有多少無辜之人,因此喪命……”
太後沉吟片刻,意味深長地問道:“鄧氏今晚刺殺端妃,蘭貴妃可知曉?”
蕙梅連忙答道:“太後,端妃罪大惡極,先害妾身與蘭貴妃,妾身昏迷兩日,今日醒來,方知自己因何染病,忍無可忍之下,決定向端妃報仇……刺殺端妃,乃妾身一人所為,與蘭貴妃無關!”
一直沉默不語的宋氏,此時沉聲道:“太後,鄧氏刺殺端妃,妾身最先察覺……妾身夜間難以入眠,外出散步時,聽聞此處有打鬥之聲,便匆忙趕來一探究竟,當時,確僅有端妃與鄧氏,並無他人!”
蕙梅接著道:“蘭貴妃亦染秋疫,為尋根治之方,又日夜操勞,至今尚未痊愈。今晚,妾身是趁蘭貴妃服過藥熟睡之後,才悄悄出來的……
太後娘娘,蘭貴妃被囚禁離宮已兩月有餘。平心而論,她著實冤枉。即便她當初冒用妾身身份留於宮中,也是迫不得已,隻為拯救父母族人……還望太後看在她此次獻藥方有功的份上,放她出離宮吧……”
蕙梅言罷,聲漸低沉。須臾,其身一晃,昏倒在地。
驚叫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