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已有冬日的寒意。而離宮,在秋冬季節,更是蕭瑟冷清,晚膳過後,便如同一座死寂的墳墓。
臨近三更時,蕙蘭帶著思冰,從房後的小徑,繞到離宮的東南方向,藏身在與端妃相鄰的一間屋子裏。
空曠的房間,清冷淒涼。
蕙蘭毫不顧忌地坐在地上,全神貫注地聽著隔壁的動靜。
端妃的房間,大部分時間都靜謐無聲。偶爾,能聽到景心走動的腳步聲,以及輕聲呼喚“娘娘換藥了”的聲音。
端妃,隻是偶爾發出幾聲無意識的低吟。
屋裏的空氣凝重壓抑,蕙蘭從沒經曆過如此難捱的夜晚。因為怕被景心察覺,她和思冰,靜靜蜷縮在牆角。不敢有絲毫動作。
更漏聲聲,終於,到了三更。
她的心,也像被一根無形的繩索勒緊,一時間,緊張、恐懼、不安的感覺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蕙蘭悄然起身,輕手輕腳地走到門邊,把耳朵貼在門上。大約一刻鍾後,廊下忽然傳來輕微的腳步聲,經過她所在房間的門前後,很快停住。
緊接著,是細微又急促的叩門聲。
蕙蘭屏住呼吸凝神聽著,連大氣都不敢出。
終於,隔壁屋裏有了動靜,景心回應的聲音,聽起來迷迷糊糊:“誰呀?”
“景心,快開門!”是個粗啞低沉的男聲。
片刻的沉寂後,門發出“吱呀”一聲響,緊接著,便是景心驚恐的聲音:“侯……侯爺,您……您怎麽來了?”
是寧安侯,他終於來了!
蕙蘭的兩隻手緊緊攥在一起,手心滿是濕漉漉的汗水,她的心緊緊揪成一團,說不清是大功即將告成的激動,還是千鈞一發的緊張。
寧安侯似乎沒有聽清景心的問話,又或許是聽清了卻不在意,他沒有回答景心,而是反問道:“端妃娘娘呢?她怎麽樣了?”
景心似乎被深夜的不速之客嚇得不輕,她戰戰兢兢地回答說:“娘娘……娘娘她已經脫離了危險,太醫說命保住了。但一直還昏迷著,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醒過來……”
寧安侯迅速打斷景心的話語,聲音沉穩而驚悸:“你說什麽……端妃娘娘一直昏迷,她……她不是已經清醒了,能說話了嗎?不然……那信是誰寫的?不是娘娘讓我今晚過來見她,有要事相商嗎?”
“侯爺……您說什麽呢?什麽……什麽信?”景心一臉疑惑地問道。
寧安侯逐字逐句地念道:“今晚三更一刻,務必讓父親到離宮相見,有要事相商。記住,讓他從離宮東南角門進入……”
景心驚慌失措地喊道:“侯爺,奴婢怎麽聽不懂呢……奴婢來了三天了,娘娘一直昏睡不醒,怎麽可能寫信……”
寧安侯咬牙切齒地說:“不好,中計了……讓開……”
一聲門響,與此同時,窗外火光衝天,緊接著是侍衛驚恐的呼喊聲:“抓刺客,有刺客縱火……快來人啊!”又是一聲巨響。
隔壁房間的門,砰然關上。
顯然,聽到外麵的追殺聲,原本準備逃跑的寧安侯,在驚恐之下,又縮回了屋裏。
蕙蘭冷冷一笑,衝出去是死路一條,躲進去是自投羅網。總之,今晚就是寧安侯的死期。
紛亂的腳步聲和震耳欲聾的叫喊聲,迅速朝這邊聚攏,掩蓋了隔壁的聲響。
蕙蘭把耳朵緊貼在牆上,剛聽到景心的一聲驚叫,就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思冰趕緊跑過去開了門,進來的正是陳同。
他舉著火把,神情緊張。
火光下,他的麵容顯得格外嚴肅。
陳同氣息急促,語速極快地說道:“娘娘,你們快些離開。寧安侯將自己緊鎖在端妃的房間,微臣必須立刻逼他出來……
他如今已是強弩之末,萬一狗急跳牆傷到您……所以您和思冰姑娘,還是先到宋氏的房間暫避一時吧,離這裏越遠越好!”
蕙蘭本想詢問陳同當前的具體狀況,是否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然後再交代他幾句。
然而,聽到呼喊聲越來越近,擔心被隨後而來的侍衛發現,便什麽也沒說,隻是對陳同點了點頭,與思冰一同,從這間臨時容身的屋子走了出去。
她們沿著回廊的另一個方向,迂回繞到宋氏的房門口。
對宋氏而言,這顯然也是個難眠之夜。
思冰剛敲了一下,門就立刻開了。
宋氏出現在門口,簡明扼要地說:“猜到你們會來,快進來吧!”
蕙蘭和思冰隨她進入房間,疾步而入。驚魂未定的思冰,回身將門鎖緊,這才稍稍安心。
宋氏的屋裏,後窗大開,燭光閃爍不定。
蕙蘭走到窗前,從這個位置望出去,能看到她的住處,早已是一片火海。
而離宮的東南方向,則傳來連綿不斷的叫喊聲:
“……滾出來!”
“出來吧,你已經被包圍了!”
……
看這情形,寧安侯應該還躲在端妃的屋裏沒出來。
在一片嘈雜聲中,陳同沉穩的聲音,清晰可聞:“切不可輕舉妄動,小心誤傷了端妃娘娘……”
宋氏走到蕙蘭身邊,輕聲說道:“陳同果然機敏,給你的屋子放一把火,就可以把這筆賬算到寧安侯頭上。將來即便林鴻飛回來,也會認為他父親這是自作自受。
其實依我之見,也無需再佯裝了,不必與寧安侯廢話,直接在端妃的住處放一把火,讓作惡多端、心狠手辣的林氏父女,雙雙葬身火海,倒也一了百了!”
蕙蘭沉默片刻,搖搖頭:“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如此行事……原定的計劃就是要不動聲色,讓寧安侯順利到達離宮,然後將他當成刺客,一舉拿下……
西北角我住處的火,到時候可以說成是寧安侯為了除掉我而放的,不會有人起疑。可若是再給端妃的住處放火,這會兒侍衛都追過來了,眾目睽睽之下,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個陷阱。
我們如此大費周章,就是要掩人耳目,佯裝不知情,讓寧安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讓榮威將軍無話可說!”
宋氏神色凝重道:“好吧,還是蘭貴妃考慮周全……那接下來如何行事?寧安侯必死無疑,即便他當縮頭烏龜,躲著不出來,陳同也可以帶領侍衛破門而入,直接取了他的首級。反正他這會兒已經是殺人放火的刺客了,死有餘辜……
深更半夜,漆黑一片,到時候就說看不清楚。再說了,情況危急之下將刺客就地正法,也在情理之中。倒是端妃,你打算如何處置?聽聞她的性命已經保住了。”
蕙蘭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沉聲道:“你剛剛也說了,深更半夜,漆黑一片……所以慌亂之中,發生些意外也在所難免。
比如刺客躲到端妃的房間,以端妃為人質,卻不慎誤傷了端妃……再比如刺客斃命後,侍衛們才發現刺客竟是寧安侯。端妃得知父親的死訊,傷勢突然惡化,也屬正常!
總之,端妃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可至今仍未蘇醒……生死未卜,一切皆有可能!”
宋氏嘴角微揚,沉凝地說:“好一個生死未卜,一切皆有可能……”
宋氏的話尚未說完,東南方向的呼喊聲,突然高亢起來:“出來了,出來了……刺客要出來了……”
一聲巨響,連蕙蘭都能聽出,應當是門扇頹然倒地的聲音。
寧安侯,這是要破釜沉舟了!
蕙蘭向前邁了一步,不禁掌心出汗。
窗外,侍衛們激烈追殺的聲音,遠遠傳來:“快追!快……別讓刺客逃了……”
陳同的聲音,也夾雜在其中,聽起來格外緊張:“快追,一定要生擒,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斬殺……”
蕙蘭和宋氏對視一眼,宋氏用嚴肅的語氣說:“陳同偽裝得很好,似乎他真不知道刺客是誰……這句要活的,恐怕是為接下來的命令做鋪墊,落在旁人眼中,他確實是萬不得已,才殺了這刺客!”
蕙蘭微微一怔,突然意識到有些不對勁,蹙眉道:“可寧安侯……他為何也不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呢?依本宮看,他明知自己落入陷阱,跑出來後,不該是聲嘶力竭地喊冤叫罵嗎?”
宋氏深思著,緩緩道:“事已至此,他心裏清楚是怎麽回事,也知道是死路一條……或許,已經認命了吧!”
蕙蘭側耳傾聽,追殺呼喊的聲音越來越近。
看樣子,這是從離宮的東邊,一路追到離宮的西邊來了。
寧安侯為何不試圖翻牆逃走,難道真如宋氏所說,已經認命了?
然而若是認命,豈不應放棄抵抗?緣何於窮途末路之際,還要穿越大半個離宮,狂奔不止?
宋氏聞聽外麵聲響,終是按捺不住,不再守於窗欞傾聽,而是徑直走過去,一把拉開門,立於回廊下,觀望著聲音傳來之處。
蕙蘭亦是忍耐不住,隨她走到門外,宋氏一邊凝神傾聽,一邊輕聲道:“聽,有打鬥之聲,寧安侯這是與侍衛動起手了。何必如此?寡不敵眾,打亦打不贏……天羅地網之下,他插翅難飛!”
蕙蘭不再胡思亂想,冷靜言道:“如此也好,他此時越是反抗,陳同待會兒將他就地正法的理由便越充足……”
話猶未了,果然聽到陳同果斷下令:“來人,放箭……莫要讓他傷人!”
嗖嗖的箭矢聲,劃破深秋夜晚冰冷的空氣,聽來令人心驚膽戰。
思冰忙走過來扶住蕙蘭,惶恐不安道:“娘娘,快回去吧……好嚇人!”
慘叫聲傳來,如野獸被獵人擊中時發出的低沉嘶鳴。
蕙蘭的心頭猛地一顫。
這是此生以來首次,她親自布置,百般籌謀,殺掉了一人。
縱然寧安侯是她的心腹大患,且惡貫滿盈罪該萬死,可這一瞬,聽到他臨死前的這聲嚎叫,她心中仍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之感。
身邊的宋氏,卻是長長地舒了口氣,用很輕鬆的語氣對她道:“好了,進去吧……看樣子,寧安侯必死無疑,隻等陳同來複命了!”
於是,二人一前一後步入房間,彼此皆未再言語。
蕙蘭靜靜地坐在屋裏僅有的一張木椅上,思索著這兩日的所有安排。
宋氏又立於窗前,注視著外麵的風吹草動。
沉默間,蕙蘭聽聞外麵的喧囂聲漸行漸遠,緩緩消散。
須臾,四周靜謐得令人心悸,側耳傾聽,唯有偶爾掠過回廊的風聲,仿若來自幽冥的嗚咽。
將近半個時辰過去了,陳同仍未前來複命。
蕙蘭與宋氏,愈發焦躁難安。
“莫非發生了變故?否則,陳同理應在處決寧安侯後,即刻向我稟報。
然而,會有何變故呢?陳同親自率領眾多侍衛追殺寧安侯,況且我分明親耳聽到寧安侯中箭後的慘呼。
難道有不速之客從天而降救走他不成?”
蕙蘭搖搖頭,這斷無可能,寧安侯來到離宮後,與端妃暗通的劉仁和韓貴人,皆已被控製。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沉重的腳步聲傳來。
宋氏早已按捺不住,起身迎了出去。
須臾,她便領著氣喘籲籲的陳同,一同進了屋。
陳同麵色陰沉,見了蕙蘭後,當即惶恐地低下頭,嘴唇囁嚅著,似有話要說,卻又開不了口。
他的神情與舉動,讓蕙蘭頓感不妙。
定然是出了紕漏!
“難道寧安侯……真的死裏逃生了?”
蕙蘭暗自深吸口氣,竭力讓自己鎮定自若,而後用雲淡風輕的口吻問陳同道:“怎麽了?出了何事?寧安侯……還活著?”
陳同搖搖頭:“回娘娘,寧安侯已死!”
蕙蘭輕舒口氣,用詢問的目光看著他:“那你……”
陳同遲疑片刻,才終於艱澀地說:“娘娘,是端妃……端妃不見了!”
蕙蘭瞬間怔住,呆愣許久,遲鈍的驚疑之聲才從身體深處傳來:“你說什麽?端妃……不見了?她能去哪兒?”
陳同麵露愧色,咬牙道:“娘娘,是微臣疏忽了,隻想著端妃尚不能下地……所以寧安侯出來後,微臣便領著侍衛,隻顧去追他了……現在想來,寧安侯一直朝西北角而去,定是有意引開微臣,為端妃爭取時間,讓景心帶她出逃!”
臨近三更時,蕙蘭帶著思冰,從房後的小徑,繞到離宮的東南方向,藏身在與端妃相鄰的一間屋子裏。
空曠的房間,清冷淒涼。
蕙蘭毫不顧忌地坐在地上,全神貫注地聽著隔壁的動靜。
端妃的房間,大部分時間都靜謐無聲。偶爾,能聽到景心走動的腳步聲,以及輕聲呼喚“娘娘換藥了”的聲音。
端妃,隻是偶爾發出幾聲無意識的低吟。
屋裏的空氣凝重壓抑,蕙蘭從沒經曆過如此難捱的夜晚。因為怕被景心察覺,她和思冰,靜靜蜷縮在牆角。不敢有絲毫動作。
更漏聲聲,終於,到了三更。
她的心,也像被一根無形的繩索勒緊,一時間,緊張、恐懼、不安的感覺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蕙蘭悄然起身,輕手輕腳地走到門邊,把耳朵貼在門上。大約一刻鍾後,廊下忽然傳來輕微的腳步聲,經過她所在房間的門前後,很快停住。
緊接著,是細微又急促的叩門聲。
蕙蘭屏住呼吸凝神聽著,連大氣都不敢出。
終於,隔壁屋裏有了動靜,景心回應的聲音,聽起來迷迷糊糊:“誰呀?”
“景心,快開門!”是個粗啞低沉的男聲。
片刻的沉寂後,門發出“吱呀”一聲響,緊接著,便是景心驚恐的聲音:“侯……侯爺,您……您怎麽來了?”
是寧安侯,他終於來了!
蕙蘭的兩隻手緊緊攥在一起,手心滿是濕漉漉的汗水,她的心緊緊揪成一團,說不清是大功即將告成的激動,還是千鈞一發的緊張。
寧安侯似乎沒有聽清景心的問話,又或許是聽清了卻不在意,他沒有回答景心,而是反問道:“端妃娘娘呢?她怎麽樣了?”
景心似乎被深夜的不速之客嚇得不輕,她戰戰兢兢地回答說:“娘娘……娘娘她已經脫離了危險,太醫說命保住了。但一直還昏迷著,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醒過來……”
寧安侯迅速打斷景心的話語,聲音沉穩而驚悸:“你說什麽……端妃娘娘一直昏迷,她……她不是已經清醒了,能說話了嗎?不然……那信是誰寫的?不是娘娘讓我今晚過來見她,有要事相商嗎?”
“侯爺……您說什麽呢?什麽……什麽信?”景心一臉疑惑地問道。
寧安侯逐字逐句地念道:“今晚三更一刻,務必讓父親到離宮相見,有要事相商。記住,讓他從離宮東南角門進入……”
景心驚慌失措地喊道:“侯爺,奴婢怎麽聽不懂呢……奴婢來了三天了,娘娘一直昏睡不醒,怎麽可能寫信……”
寧安侯咬牙切齒地說:“不好,中計了……讓開……”
一聲門響,與此同時,窗外火光衝天,緊接著是侍衛驚恐的呼喊聲:“抓刺客,有刺客縱火……快來人啊!”又是一聲巨響。
隔壁房間的門,砰然關上。
顯然,聽到外麵的追殺聲,原本準備逃跑的寧安侯,在驚恐之下,又縮回了屋裏。
蕙蘭冷冷一笑,衝出去是死路一條,躲進去是自投羅網。總之,今晚就是寧安侯的死期。
紛亂的腳步聲和震耳欲聾的叫喊聲,迅速朝這邊聚攏,掩蓋了隔壁的聲響。
蕙蘭把耳朵緊貼在牆上,剛聽到景心的一聲驚叫,就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思冰趕緊跑過去開了門,進來的正是陳同。
他舉著火把,神情緊張。
火光下,他的麵容顯得格外嚴肅。
陳同氣息急促,語速極快地說道:“娘娘,你們快些離開。寧安侯將自己緊鎖在端妃的房間,微臣必須立刻逼他出來……
他如今已是強弩之末,萬一狗急跳牆傷到您……所以您和思冰姑娘,還是先到宋氏的房間暫避一時吧,離這裏越遠越好!”
蕙蘭本想詢問陳同當前的具體狀況,是否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然後再交代他幾句。
然而,聽到呼喊聲越來越近,擔心被隨後而來的侍衛發現,便什麽也沒說,隻是對陳同點了點頭,與思冰一同,從這間臨時容身的屋子走了出去。
她們沿著回廊的另一個方向,迂回繞到宋氏的房門口。
對宋氏而言,這顯然也是個難眠之夜。
思冰剛敲了一下,門就立刻開了。
宋氏出現在門口,簡明扼要地說:“猜到你們會來,快進來吧!”
蕙蘭和思冰隨她進入房間,疾步而入。驚魂未定的思冰,回身將門鎖緊,這才稍稍安心。
宋氏的屋裏,後窗大開,燭光閃爍不定。
蕙蘭走到窗前,從這個位置望出去,能看到她的住處,早已是一片火海。
而離宮的東南方向,則傳來連綿不斷的叫喊聲:
“……滾出來!”
“出來吧,你已經被包圍了!”
……
看這情形,寧安侯應該還躲在端妃的屋裏沒出來。
在一片嘈雜聲中,陳同沉穩的聲音,清晰可聞:“切不可輕舉妄動,小心誤傷了端妃娘娘……”
宋氏走到蕙蘭身邊,輕聲說道:“陳同果然機敏,給你的屋子放一把火,就可以把這筆賬算到寧安侯頭上。將來即便林鴻飛回來,也會認為他父親這是自作自受。
其實依我之見,也無需再佯裝了,不必與寧安侯廢話,直接在端妃的住處放一把火,讓作惡多端、心狠手辣的林氏父女,雙雙葬身火海,倒也一了百了!”
蕙蘭沉默片刻,搖搖頭:“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如此行事……原定的計劃就是要不動聲色,讓寧安侯順利到達離宮,然後將他當成刺客,一舉拿下……
西北角我住處的火,到時候可以說成是寧安侯為了除掉我而放的,不會有人起疑。可若是再給端妃的住處放火,這會兒侍衛都追過來了,眾目睽睽之下,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個陷阱。
我們如此大費周章,就是要掩人耳目,佯裝不知情,讓寧安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讓榮威將軍無話可說!”
宋氏神色凝重道:“好吧,還是蘭貴妃考慮周全……那接下來如何行事?寧安侯必死無疑,即便他當縮頭烏龜,躲著不出來,陳同也可以帶領侍衛破門而入,直接取了他的首級。反正他這會兒已經是殺人放火的刺客了,死有餘辜……
深更半夜,漆黑一片,到時候就說看不清楚。再說了,情況危急之下將刺客就地正法,也在情理之中。倒是端妃,你打算如何處置?聽聞她的性命已經保住了。”
蕙蘭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沉聲道:“你剛剛也說了,深更半夜,漆黑一片……所以慌亂之中,發生些意外也在所難免。
比如刺客躲到端妃的房間,以端妃為人質,卻不慎誤傷了端妃……再比如刺客斃命後,侍衛們才發現刺客竟是寧安侯。端妃得知父親的死訊,傷勢突然惡化,也屬正常!
總之,端妃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可至今仍未蘇醒……生死未卜,一切皆有可能!”
宋氏嘴角微揚,沉凝地說:“好一個生死未卜,一切皆有可能……”
宋氏的話尚未說完,東南方向的呼喊聲,突然高亢起來:“出來了,出來了……刺客要出來了……”
一聲巨響,連蕙蘭都能聽出,應當是門扇頹然倒地的聲音。
寧安侯,這是要破釜沉舟了!
蕙蘭向前邁了一步,不禁掌心出汗。
窗外,侍衛們激烈追殺的聲音,遠遠傳來:“快追!快……別讓刺客逃了……”
陳同的聲音,也夾雜在其中,聽起來格外緊張:“快追,一定要生擒,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斬殺……”
蕙蘭和宋氏對視一眼,宋氏用嚴肅的語氣說:“陳同偽裝得很好,似乎他真不知道刺客是誰……這句要活的,恐怕是為接下來的命令做鋪墊,落在旁人眼中,他確實是萬不得已,才殺了這刺客!”
蕙蘭微微一怔,突然意識到有些不對勁,蹙眉道:“可寧安侯……他為何也不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呢?依本宮看,他明知自己落入陷阱,跑出來後,不該是聲嘶力竭地喊冤叫罵嗎?”
宋氏深思著,緩緩道:“事已至此,他心裏清楚是怎麽回事,也知道是死路一條……或許,已經認命了吧!”
蕙蘭側耳傾聽,追殺呼喊的聲音越來越近。
看樣子,這是從離宮的東邊,一路追到離宮的西邊來了。
寧安侯為何不試圖翻牆逃走,難道真如宋氏所說,已經認命了?
然而若是認命,豈不應放棄抵抗?緣何於窮途末路之際,還要穿越大半個離宮,狂奔不止?
宋氏聞聽外麵聲響,終是按捺不住,不再守於窗欞傾聽,而是徑直走過去,一把拉開門,立於回廊下,觀望著聲音傳來之處。
蕙蘭亦是忍耐不住,隨她走到門外,宋氏一邊凝神傾聽,一邊輕聲道:“聽,有打鬥之聲,寧安侯這是與侍衛動起手了。何必如此?寡不敵眾,打亦打不贏……天羅地網之下,他插翅難飛!”
蕙蘭不再胡思亂想,冷靜言道:“如此也好,他此時越是反抗,陳同待會兒將他就地正法的理由便越充足……”
話猶未了,果然聽到陳同果斷下令:“來人,放箭……莫要讓他傷人!”
嗖嗖的箭矢聲,劃破深秋夜晚冰冷的空氣,聽來令人心驚膽戰。
思冰忙走過來扶住蕙蘭,惶恐不安道:“娘娘,快回去吧……好嚇人!”
慘叫聲傳來,如野獸被獵人擊中時發出的低沉嘶鳴。
蕙蘭的心頭猛地一顫。
這是此生以來首次,她親自布置,百般籌謀,殺掉了一人。
縱然寧安侯是她的心腹大患,且惡貫滿盈罪該萬死,可這一瞬,聽到他臨死前的這聲嚎叫,她心中仍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之感。
身邊的宋氏,卻是長長地舒了口氣,用很輕鬆的語氣對她道:“好了,進去吧……看樣子,寧安侯必死無疑,隻等陳同來複命了!”
於是,二人一前一後步入房間,彼此皆未再言語。
蕙蘭靜靜地坐在屋裏僅有的一張木椅上,思索著這兩日的所有安排。
宋氏又立於窗前,注視著外麵的風吹草動。
沉默間,蕙蘭聽聞外麵的喧囂聲漸行漸遠,緩緩消散。
須臾,四周靜謐得令人心悸,側耳傾聽,唯有偶爾掠過回廊的風聲,仿若來自幽冥的嗚咽。
將近半個時辰過去了,陳同仍未前來複命。
蕙蘭與宋氏,愈發焦躁難安。
“莫非發生了變故?否則,陳同理應在處決寧安侯後,即刻向我稟報。
然而,會有何變故呢?陳同親自率領眾多侍衛追殺寧安侯,況且我分明親耳聽到寧安侯中箭後的慘呼。
難道有不速之客從天而降救走他不成?”
蕙蘭搖搖頭,這斷無可能,寧安侯來到離宮後,與端妃暗通的劉仁和韓貴人,皆已被控製。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沉重的腳步聲傳來。
宋氏早已按捺不住,起身迎了出去。
須臾,她便領著氣喘籲籲的陳同,一同進了屋。
陳同麵色陰沉,見了蕙蘭後,當即惶恐地低下頭,嘴唇囁嚅著,似有話要說,卻又開不了口。
他的神情與舉動,讓蕙蘭頓感不妙。
定然是出了紕漏!
“難道寧安侯……真的死裏逃生了?”
蕙蘭暗自深吸口氣,竭力讓自己鎮定自若,而後用雲淡風輕的口吻問陳同道:“怎麽了?出了何事?寧安侯……還活著?”
陳同搖搖頭:“回娘娘,寧安侯已死!”
蕙蘭輕舒口氣,用詢問的目光看著他:“那你……”
陳同遲疑片刻,才終於艱澀地說:“娘娘,是端妃……端妃不見了!”
蕙蘭瞬間怔住,呆愣許久,遲鈍的驚疑之聲才從身體深處傳來:“你說什麽?端妃……不見了?她能去哪兒?”
陳同麵露愧色,咬牙道:“娘娘,是微臣疏忽了,隻想著端妃尚不能下地……所以寧安侯出來後,微臣便領著侍衛,隻顧去追他了……現在想來,寧安侯一直朝西北角而去,定是有意引開微臣,為端妃爭取時間,讓景心帶她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