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們近在咫尺。
憶桐已經無法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她的心中五味雜陳,分不清是歡喜還是酸楚,是愕然還是惶惑。
留在宮裏以後,她知道自己早晚會遇到父親。夜深人靜時,她曾無數次地想象著和父親重逢的畫麵,卻不想竟是如此的毫無預兆,猝不及防。
憶桐目光專注,一動不動地凝視著自己的父親,眼神裏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她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男人:身材高挑而修長,顯得十分瘦弱;但這並非因為他缺乏力量或勇氣。
可能是常年在西南駐守的緣故,皮膚呈古銅色,更顯出幾分堅毅和冷峻。這種膚色不僅僅是歲月的痕跡,更是他堅韌不拔的象征。
站在那裏,他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散發出一股令人安心的氣息。
陳同根本沒有注意到憶桐。他畢恭畢敬地回答皇後娘娘的問話:“多謝娘娘惦記,微臣的父親,還是老樣子……病情沒有好轉,但好在也沒繼續惡化……微臣身為兒子,這麽多年不能在他身邊盡孝,實在愧疚……”
皇後娘娘柔聲道:“那你這次不妨在京城多留些時日,好好陪陪父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遺憾!”
他歎了口氣,沉重地點了點頭。
此時,皇上先看見呆呆站立的憶桐,他指著她,問皇後娘娘道:“這位……就是你跟朕提過的蘭兒姑娘吧?”
皇後娘娘笑道:“正是!”
“居然這麽巧,也叫蘭兒,哈哈哈……”皇上打趣道。
“是的,真巧!”皇後娘娘很自然的挽住皇上的胳膊,一臉的幸福。
陳同聽皇上和皇後的對話,才移轉目光,看了一眼皇上口中的小姑娘。
他發現憶桐正緊緊地盯著他,微微一怔,遲疑著問道:“這位是……”
皇後娘娘回答說:“這位是蘭兒姑娘,是溫秋實和林念瑤在襄陽收養的孤女,前幾天帶進宮來,本宮見了甚是喜歡,就提議讓她留下住一段,和淺溪做個伴……蘭兒,還不快見過皇上,見過鎮西大將軍!”
憶桐聽到皇後如此說,才回過神來,緩緩離開餐桌,盈盈跪倒:“民女給皇上請安,給鎮西大將軍請安!”
像淺溪公主說的那樣,皇上果然很是和善,他親切地說:“起來吧,孩子。淺溪從小都是哥哥們的跟班,難得有個年齡相仿的姑娘陪陪她!”
陳同卻是一言不發,他直視著憶桐,眉頭緊蹙,一副沉思的表情。
憶桐緊張得連呼吸都幾乎停滯,“難道……他認出我了?他在我臉上看出了娘的痕跡?”
就在她心跳如擂鼓,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陳同終於開口了,聲音帶出幾分恍然大悟的明朗:“想起來了!前些日子,府中下人說溫太醫回京後,曾帶了一個姑娘過去探視家父……就是蘭兒姑娘吧?”
憶桐的心咚地一聲,仿佛一顆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然而,緊接著,她感到一股細小而尖銳的疼痛,像是一根針輕輕地刺痛了她的心弦。這種感覺讓她一時間難以分辨究竟是失望還是解脫。
她暗自苦笑,心中暗暗自嘲道:“看來,我真的是想得太多了。”
如果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夠一眼認出他們從未見過麵的兒女,那麽這世上的恩怨情仇或許就會減少一大半。
憶桐抬起頭,與陳同對視。這是她第一次聽到父親說話,那聲音,令她不禁湧起一股想要傾訴的衝動。
但她害怕自己顫抖的聲音會暴露出內心深處洶湧澎湃的情感,於是隻能草草地點點頭,用一種微弱得如同蚊子嗡嗡叫般的聲音,簡潔明了地回答道:“是!”
陳同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薄卻溫暖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陽般和煦。
他輕聲說道:“多謝姑娘……那天剛好有事進宮,未能親自接待溫郎中、溫夫人和姑娘,實在是抱歉。將來姑娘回到襄陽,煩請代我向溫郎中轉達我的謝意。”
憶桐努力保持鎮定,嘴角勉強擠出一絲微笑,回應道:“將軍不必如此客氣。”
她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中仍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動。
說話間,皇上和陳同都落了座。
思冰姑姑不知道什麽時候出去了一趟,這會兒端著茶壺和茶盞,過來上茶。
憶桐冷眼旁觀,發現她給陳同獻茶時,再次輕輕扯了扯袖口,露出了那隻手串。
綠鬆石珠子碰在茶盞的邊緣,清脆的叮鈴之聲,讓陳同瞬間變了臉色。
他盯緊思冰姑姑的手腕,良久,才痛苦地微閉雙目,喃喃道:“這一幕,似曾相識……”
皇後娘娘遠遠看了他一眼,聲音輕得仿佛一陣風就能吹散:“那年,本宮的父母被寧安侯劫走,你隻身前往青岩山的林家別院,一夜未歸。
她牽掛著你,坐立不安。第二日你回來後,她喜極而泣,給你端了茶水過來,由於太過激動,兩隻手哆嗦著……就像剛剛那樣,茶盞碰著她腕間的綠鬆石手串,叮鈴作響……”
陳同的臉上,現出痛楚又神往的表情:“娘娘好記性,微臣……也從不曾忘記。這些年,微臣就是靠著這些回憶,才得以活下去!”
許久沒有開口的皇上,這會兒忽然斬釘截鐵地說道:“人不可能一輩子靠回憶活著……陳同,你在朕身邊這麽多年,雖君臣有別,但朕向來不把你當外人。今兒當著皇後的麵,朕再勸你一次,該忘記的,就忘了吧……
這麽多年,思菱杳無音訊,必定已不在人世。你……也該放下了。
你此次在京城久住,朕便想再為你指一門親事。你已近不惑之年,也該成家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父親在患這場大病之前,曾多次向朕求情……你忍心讓他老人家,就這麽帶著遺憾……”
皇上頓住不再往下說,而陳同,則像是受了驚嚇一般,立刻起身離開座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微臣心意已決,此生絕不再娶。皇上對微臣的關心,微臣心領了;微臣的心意,還望皇上能夠成全!”
皇上和皇後娘娘對視了一眼,慨然長歎道:“你……你……讓朕說你什麽好呢……起來吧……起來吧……冤孽啊!”
憶桐的眼睛迅速蒙上了一層淚霧,不忍再聽下去,便轉過身,小聲對皇後娘娘說:“娘娘,民女身子有些不適,想回去歇著!”
皇後娘娘如夢初醒般,溫言道:“本宮都忘了,淺溪和蘭兒還在這兒呢……皇上和本宮要跟大將軍說說話,你們都退下吧!”
憶桐和淺溪公主便雙雙離開了正殿。
淺溪公主聽到憶桐說身子不適,在門口處叮囑她回去好好休息,然後就沿著回廊,向自己的住處走去。
憶桐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進自己的房間,一屁股癱坐在窗前的軟榻上。
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剛剛經曆過長途跋涉的旅人,渾身的力氣仿佛都被抽走了,疲憊不堪。
順手撈起一卷書,試圖通過閱讀來轉移注意力,但書上的字,入了眼睛,卻怎麽也無法進入她那顆疲憊的心。
片刻後,憶桐終於放棄了努力,將書隨意地扔到一邊,然後輕輕地將窗子打開一條縫,靜靜地凝視著窗外的風吹草動。
從這個方向,剛好能將正殿的回廊盡收眼底。
她還是,想多看自己的父親一眼!這畢竟是他們父女的第一次見麵啊!
冬日的冷風從窗縫裏灌進來,吹得人渾身發抖,但憶桐卻渾然不覺。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終於看到那個剛毅而孤寂的身影,從正殿出來,沿著回廊,踽踽獨行。
“他這是要走了吧!”
憶桐癡癡地凝望著,忽然有一種衝動,想要奔到他麵前,不管不顧地告訴他:我是你的親生女兒,我娘還活著,就在襄陽,她也在日夜思念著你。
她想象著,深情如他,苦苦堅守這麽多年,如果知道了實情,必定會欣喜若狂吧。
她打定主意,腳步已經要離開窗邊了。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她驚愕地回頭,發現思冰姑姑竟然也順著回廊追了過來。
陳同這會兒剛走到回廊的拐角處,他分明也聽到了,頓住腳步,驀然轉身。看到是思冰姑姑,他的臉上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平靜地問道:“思冰姑娘,是皇後娘娘……還有什麽吩咐嗎?”
思冰姑姑跑到他麵前,沒有回答,而是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良久之後,她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清晰而緩慢地問道:“你為什麽要拒絕皇上的提議?為什麽不願意再娶?”
陳同愣了一下,依舊用平靜的語氣回答道:“思冰姑娘,你應該知道的……”
思冰姑姑狠狠地咬了下嘴唇,幾乎是喊了出來:“不要再叫我思冰姑娘,這麽多年了,你始終要跟我這麽客氣嗎……
你知不知道,西南潮熱,你所穿的每一件夏衣,皆是我挑選輕薄透氣的布料,一針一線精心縫製而成?你知不知道,你喜愛的糕點,皆是我親手製作,求皇後娘娘派人快馬加鞭送過去的……這些年,我為你所做的一切,你究竟是真的不知,還是故意視而不見?”
窗前的憶桐,驚得目瞪口呆。
“原來,思冰姑姑一直未嫁人,是因為她愛慕我的爹爹……鎮西大將軍陳同。”
陳同麵無表情,遲疑片刻,避重就輕道:“思冰,你今兒是怎麽了?這可是鳳鸞宮,你身為掌事宮女,若是被人看到了,會說閑話的……”
思冰姑姑淒楚地笑了一下,無所謂地說:“看見就看見吧,這鳳鸞宮上下,誰不知道我的心思……今兒我豁出去了,一定要把話說明白……陳同,你放棄吧,不要再等她了,我不想看你這麽形單影隻孤苦伶仃地活著……她真的不值得你這樣折磨自己!”
陳同不解地說:“思冰,她……思菱可是你的好姐妹……”
思冰姑姑的眼睛裏,淚光閃現:“是的,她是我的好姐妹,我甚至把她當成親姐姐看待。我知道她什麽都勝過我……所以,當年窺到你們倆的情意後,我便立刻扼住了自己的單相思,不允許自己再對你流露出分毫的愛慕之意。
我裝作若無其事,看著你們倆在我麵前恩恩愛愛,心痛,卻從不嫉妒……我一如既往地關心她,尊敬她,愛戴她,得知她患了秋疫,我心急如焚,生怕她有個閃失;
當她終於和你喜結良緣,我眼睜睜看著一身紅妝的她,走向門口的喜轎……我最好的姐妹,終於嫁給了我此生最愛的男人……縱然心如刀絞,我也一樣含笑祝福……”
“思冰,你……”陳同急促地喊道。
思冰姑姑輕輕地搖頭:“陳同,你聽我把我說完……我祝福你們,是因為堅信你們在一起後,會幸福美滿。可我哪裏能想到,成親還不到一個月,竟然發生那樣慘烈的災禍。
她殺了你的母親,然後逃之夭夭……她根本配不上你,配不上你的深情……我要知道是這樣的結果,當初就該用些心計,直接把你們拆散……
她讓你家破人亡,讓你生不如死,你為什麽還要想著她念著她?為什麽要為了那樣一個女人,把自己放逐到西南的荒蠻之地?”
陳同的聲音冷了下來:“她不會殺人的,我堅信另有隱情,思菱她不是那樣的人……”
思冰姑姑的唇角現出一抹冷笑:“事到如今,你還在執迷不悟,如果她沒有殺人,她當年為什麽要逃走……而她這麽多年沒再出現,隻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陳同的目光看向庭院中的一株臘梅花,語氣沉沉道:“不,我有預感,她沒有死,她還活著……有生之年,我一定會找到她的……”
他停頓了一下,冷漠又堅定地說:“思冰姑娘,西南的將軍府裏,有繡娘,也有廚子……所以,以後,我的衣食起居,就不勞您再費心了!”
說完,他頭也不回,決絕的快步離去。
寒風吹起他的衣角,讓飄然獨行的他,像一個隱居世外的高士。
憶桐呆呆地看著這一幕,看到思冰姑姑靜靜地望著他的背影,目光中緩緩露出狠絕之意。
一陣北風吹來,將她咬牙切齒的聲音,傳進了憶桐的耳中:“陳同,你別做夢了……此生,你永遠別想再見到她!”
憶桐已經無法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她的心中五味雜陳,分不清是歡喜還是酸楚,是愕然還是惶惑。
留在宮裏以後,她知道自己早晚會遇到父親。夜深人靜時,她曾無數次地想象著和父親重逢的畫麵,卻不想竟是如此的毫無預兆,猝不及防。
憶桐目光專注,一動不動地凝視著自己的父親,眼神裏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她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男人:身材高挑而修長,顯得十分瘦弱;但這並非因為他缺乏力量或勇氣。
可能是常年在西南駐守的緣故,皮膚呈古銅色,更顯出幾分堅毅和冷峻。這種膚色不僅僅是歲月的痕跡,更是他堅韌不拔的象征。
站在那裏,他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散發出一股令人安心的氣息。
陳同根本沒有注意到憶桐。他畢恭畢敬地回答皇後娘娘的問話:“多謝娘娘惦記,微臣的父親,還是老樣子……病情沒有好轉,但好在也沒繼續惡化……微臣身為兒子,這麽多年不能在他身邊盡孝,實在愧疚……”
皇後娘娘柔聲道:“那你這次不妨在京城多留些時日,好好陪陪父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遺憾!”
他歎了口氣,沉重地點了點頭。
此時,皇上先看見呆呆站立的憶桐,他指著她,問皇後娘娘道:“這位……就是你跟朕提過的蘭兒姑娘吧?”
皇後娘娘笑道:“正是!”
“居然這麽巧,也叫蘭兒,哈哈哈……”皇上打趣道。
“是的,真巧!”皇後娘娘很自然的挽住皇上的胳膊,一臉的幸福。
陳同聽皇上和皇後的對話,才移轉目光,看了一眼皇上口中的小姑娘。
他發現憶桐正緊緊地盯著他,微微一怔,遲疑著問道:“這位是……”
皇後娘娘回答說:“這位是蘭兒姑娘,是溫秋實和林念瑤在襄陽收養的孤女,前幾天帶進宮來,本宮見了甚是喜歡,就提議讓她留下住一段,和淺溪做個伴……蘭兒,還不快見過皇上,見過鎮西大將軍!”
憶桐聽到皇後如此說,才回過神來,緩緩離開餐桌,盈盈跪倒:“民女給皇上請安,給鎮西大將軍請安!”
像淺溪公主說的那樣,皇上果然很是和善,他親切地說:“起來吧,孩子。淺溪從小都是哥哥們的跟班,難得有個年齡相仿的姑娘陪陪她!”
陳同卻是一言不發,他直視著憶桐,眉頭緊蹙,一副沉思的表情。
憶桐緊張得連呼吸都幾乎停滯,“難道……他認出我了?他在我臉上看出了娘的痕跡?”
就在她心跳如擂鼓,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陳同終於開口了,聲音帶出幾分恍然大悟的明朗:“想起來了!前些日子,府中下人說溫太醫回京後,曾帶了一個姑娘過去探視家父……就是蘭兒姑娘吧?”
憶桐的心咚地一聲,仿佛一顆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然而,緊接著,她感到一股細小而尖銳的疼痛,像是一根針輕輕地刺痛了她的心弦。這種感覺讓她一時間難以分辨究竟是失望還是解脫。
她暗自苦笑,心中暗暗自嘲道:“看來,我真的是想得太多了。”
如果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夠一眼認出他們從未見過麵的兒女,那麽這世上的恩怨情仇或許就會減少一大半。
憶桐抬起頭,與陳同對視。這是她第一次聽到父親說話,那聲音,令她不禁湧起一股想要傾訴的衝動。
但她害怕自己顫抖的聲音會暴露出內心深處洶湧澎湃的情感,於是隻能草草地點點頭,用一種微弱得如同蚊子嗡嗡叫般的聲音,簡潔明了地回答道:“是!”
陳同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薄卻溫暖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陽般和煦。
他輕聲說道:“多謝姑娘……那天剛好有事進宮,未能親自接待溫郎中、溫夫人和姑娘,實在是抱歉。將來姑娘回到襄陽,煩請代我向溫郎中轉達我的謝意。”
憶桐努力保持鎮定,嘴角勉強擠出一絲微笑,回應道:“將軍不必如此客氣。”
她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中仍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動。
說話間,皇上和陳同都落了座。
思冰姑姑不知道什麽時候出去了一趟,這會兒端著茶壺和茶盞,過來上茶。
憶桐冷眼旁觀,發現她給陳同獻茶時,再次輕輕扯了扯袖口,露出了那隻手串。
綠鬆石珠子碰在茶盞的邊緣,清脆的叮鈴之聲,讓陳同瞬間變了臉色。
他盯緊思冰姑姑的手腕,良久,才痛苦地微閉雙目,喃喃道:“這一幕,似曾相識……”
皇後娘娘遠遠看了他一眼,聲音輕得仿佛一陣風就能吹散:“那年,本宮的父母被寧安侯劫走,你隻身前往青岩山的林家別院,一夜未歸。
她牽掛著你,坐立不安。第二日你回來後,她喜極而泣,給你端了茶水過來,由於太過激動,兩隻手哆嗦著……就像剛剛那樣,茶盞碰著她腕間的綠鬆石手串,叮鈴作響……”
陳同的臉上,現出痛楚又神往的表情:“娘娘好記性,微臣……也從不曾忘記。這些年,微臣就是靠著這些回憶,才得以活下去!”
許久沒有開口的皇上,這會兒忽然斬釘截鐵地說道:“人不可能一輩子靠回憶活著……陳同,你在朕身邊這麽多年,雖君臣有別,但朕向來不把你當外人。今兒當著皇後的麵,朕再勸你一次,該忘記的,就忘了吧……
這麽多年,思菱杳無音訊,必定已不在人世。你……也該放下了。
你此次在京城久住,朕便想再為你指一門親事。你已近不惑之年,也該成家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父親在患這場大病之前,曾多次向朕求情……你忍心讓他老人家,就這麽帶著遺憾……”
皇上頓住不再往下說,而陳同,則像是受了驚嚇一般,立刻起身離開座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微臣心意已決,此生絕不再娶。皇上對微臣的關心,微臣心領了;微臣的心意,還望皇上能夠成全!”
皇上和皇後娘娘對視了一眼,慨然長歎道:“你……你……讓朕說你什麽好呢……起來吧……起來吧……冤孽啊!”
憶桐的眼睛迅速蒙上了一層淚霧,不忍再聽下去,便轉過身,小聲對皇後娘娘說:“娘娘,民女身子有些不適,想回去歇著!”
皇後娘娘如夢初醒般,溫言道:“本宮都忘了,淺溪和蘭兒還在這兒呢……皇上和本宮要跟大將軍說說話,你們都退下吧!”
憶桐和淺溪公主便雙雙離開了正殿。
淺溪公主聽到憶桐說身子不適,在門口處叮囑她回去好好休息,然後就沿著回廊,向自己的住處走去。
憶桐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進自己的房間,一屁股癱坐在窗前的軟榻上。
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剛剛經曆過長途跋涉的旅人,渾身的力氣仿佛都被抽走了,疲憊不堪。
順手撈起一卷書,試圖通過閱讀來轉移注意力,但書上的字,入了眼睛,卻怎麽也無法進入她那顆疲憊的心。
片刻後,憶桐終於放棄了努力,將書隨意地扔到一邊,然後輕輕地將窗子打開一條縫,靜靜地凝視著窗外的風吹草動。
從這個方向,剛好能將正殿的回廊盡收眼底。
她還是,想多看自己的父親一眼!這畢竟是他們父女的第一次見麵啊!
冬日的冷風從窗縫裏灌進來,吹得人渾身發抖,但憶桐卻渾然不覺。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終於看到那個剛毅而孤寂的身影,從正殿出來,沿著回廊,踽踽獨行。
“他這是要走了吧!”
憶桐癡癡地凝望著,忽然有一種衝動,想要奔到他麵前,不管不顧地告訴他:我是你的親生女兒,我娘還活著,就在襄陽,她也在日夜思念著你。
她想象著,深情如他,苦苦堅守這麽多年,如果知道了實情,必定會欣喜若狂吧。
她打定主意,腳步已經要離開窗邊了。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她驚愕地回頭,發現思冰姑姑竟然也順著回廊追了過來。
陳同這會兒剛走到回廊的拐角處,他分明也聽到了,頓住腳步,驀然轉身。看到是思冰姑姑,他的臉上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平靜地問道:“思冰姑娘,是皇後娘娘……還有什麽吩咐嗎?”
思冰姑姑跑到他麵前,沒有回答,而是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良久之後,她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清晰而緩慢地問道:“你為什麽要拒絕皇上的提議?為什麽不願意再娶?”
陳同愣了一下,依舊用平靜的語氣回答道:“思冰姑娘,你應該知道的……”
思冰姑姑狠狠地咬了下嘴唇,幾乎是喊了出來:“不要再叫我思冰姑娘,這麽多年了,你始終要跟我這麽客氣嗎……
你知不知道,西南潮熱,你所穿的每一件夏衣,皆是我挑選輕薄透氣的布料,一針一線精心縫製而成?你知不知道,你喜愛的糕點,皆是我親手製作,求皇後娘娘派人快馬加鞭送過去的……這些年,我為你所做的一切,你究竟是真的不知,還是故意視而不見?”
窗前的憶桐,驚得目瞪口呆。
“原來,思冰姑姑一直未嫁人,是因為她愛慕我的爹爹……鎮西大將軍陳同。”
陳同麵無表情,遲疑片刻,避重就輕道:“思冰,你今兒是怎麽了?這可是鳳鸞宮,你身為掌事宮女,若是被人看到了,會說閑話的……”
思冰姑姑淒楚地笑了一下,無所謂地說:“看見就看見吧,這鳳鸞宮上下,誰不知道我的心思……今兒我豁出去了,一定要把話說明白……陳同,你放棄吧,不要再等她了,我不想看你這麽形單影隻孤苦伶仃地活著……她真的不值得你這樣折磨自己!”
陳同不解地說:“思冰,她……思菱可是你的好姐妹……”
思冰姑姑的眼睛裏,淚光閃現:“是的,她是我的好姐妹,我甚至把她當成親姐姐看待。我知道她什麽都勝過我……所以,當年窺到你們倆的情意後,我便立刻扼住了自己的單相思,不允許自己再對你流露出分毫的愛慕之意。
我裝作若無其事,看著你們倆在我麵前恩恩愛愛,心痛,卻從不嫉妒……我一如既往地關心她,尊敬她,愛戴她,得知她患了秋疫,我心急如焚,生怕她有個閃失;
當她終於和你喜結良緣,我眼睜睜看著一身紅妝的她,走向門口的喜轎……我最好的姐妹,終於嫁給了我此生最愛的男人……縱然心如刀絞,我也一樣含笑祝福……”
“思冰,你……”陳同急促地喊道。
思冰姑姑輕輕地搖頭:“陳同,你聽我把我說完……我祝福你們,是因為堅信你們在一起後,會幸福美滿。可我哪裏能想到,成親還不到一個月,竟然發生那樣慘烈的災禍。
她殺了你的母親,然後逃之夭夭……她根本配不上你,配不上你的深情……我要知道是這樣的結果,當初就該用些心計,直接把你們拆散……
她讓你家破人亡,讓你生不如死,你為什麽還要想著她念著她?為什麽要為了那樣一個女人,把自己放逐到西南的荒蠻之地?”
陳同的聲音冷了下來:“她不會殺人的,我堅信另有隱情,思菱她不是那樣的人……”
思冰姑姑的唇角現出一抹冷笑:“事到如今,你還在執迷不悟,如果她沒有殺人,她當年為什麽要逃走……而她這麽多年沒再出現,隻怕是……早就不在人世了……”
陳同的目光看向庭院中的一株臘梅花,語氣沉沉道:“不,我有預感,她沒有死,她還活著……有生之年,我一定會找到她的……”
他停頓了一下,冷漠又堅定地說:“思冰姑娘,西南的將軍府裏,有繡娘,也有廚子……所以,以後,我的衣食起居,就不勞您再費心了!”
說完,他頭也不回,決絕的快步離去。
寒風吹起他的衣角,讓飄然獨行的他,像一個隱居世外的高士。
憶桐呆呆地看著這一幕,看到思冰姑姑靜靜地望著他的背影,目光中緩緩露出狠絕之意。
一陣北風吹來,將她咬牙切齒的聲音,傳進了憶桐的耳中:“陳同,你別做夢了……此生,你永遠別想再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