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陶好歹是郡治所在,城池建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牆高城深,易守難攻,住在這樣的城裏才符合趙大寶的身份,臉上也有光啊。
而且交通發達,商賈雲集,城中車水馬龍,生活便利,住著也舒心,哪像小小的下曲陽,就是個破破爛爛的小縣城,啥都沒有,住著也鬧心。
也不知道趙大寶的腦子是怎麽抽抽的,竟然想到了這麽一個破地方,真是絕了,這就叫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嗎?
“聽說小兄弟被舉薦為別部司馬,可喜可賀。”郭典聞訊趕來向趙大寶道喜。
現在趙大寶總算明白了,這個別部司馬其實不是正式官職,就是臨時用來安穩人心的。
你不是立功了嗎?
不給你點獎賞你心裏能痛快嗎?
總得有個名分吧。
所以就賞個別部司馬,給你心理上一個安慰,你就隨便找個地方,老老實實待著,別鬧騰就行了,皆大歡喜。
但這個別部司馬並不是一無是處,因為它可以獨立領軍,兵數不固定,閑時裁軍,隻保留基本的兵員即可,等到戰時又可以自行招募。
能招多少人呢?
這就看你自己的能力大小了,典型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完全隨你自願,隻要你自身實力夠強,組建個騎兵團都不成問題。
這麽一看,這不很拽嗎?
很符合趙大寶的品位啊,所以趙大寶也就把怨言咽回肚裏,滿心歡喜的接受了這個官職。
而且這個職位其實介於縣令和太守之間,是個比千石的官,比縣令高,比太守低,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嗎?
不管怎麽說,反正是吃上俸祿了。
所以,從此以後趙大寶也是一個正式吃皇糧的人了,提前奔入了小康生活,之前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但是當他看到郭典後,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累死累活出生入死征戰了將近一年,捉了張寶、張梁,平定了黃巾之亂,到頭來竟然還沒太守的官大,這不是坑嗎?”趙大寶憤憤不平,看見郭典就想罵人。
郭典有什麽本事,混子一個,這樣的人能做到太守,這個腐朽的朝廷還有點正事嗎?
而且討伐張梁的時候什麽功勞都沒有,竟然還能官複原職,他憑什麽呀?
後來更是借著焚毀黃巾物資的便利,也不知道貪了多少輜重。
要知道光被他燒掉的輜重就有三萬多輛,這隻是郭典自己上報的數據,那沒被燒掉的又有多少呢?隻要他不說,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了吧。
要論走狗屎運,這個郭典跟趙大寶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而且更可氣的是,下曲陽就在巨鹿郡,正好在郭典的管轄之下,那豈不是說趙大寶也要歸他管理了嗎?
歸他管?
想啥呢。
趙大寶什麽脾氣你不知道嗎?
而且當趙雲、周倉等人是擺設嗎?
“這個窩囊太守,給他膽兒了,他要是敢在老子頭上撒野,看我不把他的屎給打出來。”趙大寶才不把郭典放在眼裏。
但是現在,大家都還是和和氣氣的,你不惹我,我也犯不著觸你的晦氣,所以現在趙大寶也不想跟他鬧翻臉。
“小弟屯兵於下曲陽,以後有勞郭太守多多照顧了。”趙大寶努力克製住對郭典的不滿,平複好心情,客氣的跟他打了個招呼。
俗話說先禮後兵,以後大家就是同事了,還是先套個近乎,搞好關係吧,他要不識抬舉,那就別怪趙大寶翻臉不認人。
臉給他打腫,腫的叫他老媽都認不出他來。
“兄弟你能駐守在我巨鹿郡,正求之不得呢,以後咱兄弟倆正好可以互相照顧,共同把這巨鹿郡打理好,既能報效朝廷又能不辱使命。”當太守的人就是嘴甜,說話也好聽,一口一個兄弟,叫得可親熱了。
關鍵是郭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趙大寶,所以哪敢在他麵前擺威風。
這就叫忍得一時氣,免除百日憂。
郭典也算是職場老狐狸了,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
隻是趙大寶見他這麽客氣,也就不跟他客氣了,拱手說道:“太守有所不知,小弟出征在外數月有餘,糧草不足,以後還得請郭太守照應一二。”
這是要敲郭典的竹杠了嗎?
“無妨,萬石糧,三萬錢,來日某當親自送到兄弟的軍中。”郭典也挺痛快,毫不猶豫的就把錢糧許給了趙大寶。
但是萬石糧、三萬錢對他來說就是九牛一毛吧,虧你還是個太守呢,拿這麽點錢糧糊弄趙大寶,不嫌寒磣嗎?
還口口聲聲喊人家兄弟呢,口號喊得震天響,一要錢糧走過場,你不心痛嗎?
“行,你不自覺,我幫你自覺。”趙大寶鐵了心要繼續敲打他。
當太守的人,還差這點錢糧嗎?至少也得十萬起步吧。
誰知郭典也不是傻子,不等他開口,突然滿臉深意,似笑非笑的看著趙大寶說:“兄弟你憑一己之力在癭陶城大破張寶,功不可沒,癭陶比之廣宗,過猶而不及,而且替郭某保住了府邸,某心下感激,來日必登門道謝。”
四目相對,趙大寶一愣,頓時就明白了:“得,這是被他反將軍了啊。”
郭典其實是在暗示趙大寶,你在癭陶城收繳的黃巾物資還沒處理呢,有多少,你自己心裏沒數嗎?我不過問,你也別太過分,咱倆悶頭發大財就得了,要不然,誰都別想好過。
這個郭典,果然比趙大寶還賊精。
趙大寶也不敢再逼他了,哈哈一笑,拱手回了一禮:“我與郭太守一見如故,來日必當開懷暢飲,促膝而談;眼下郭太守事務繁忙,今日暫且別過,不日我就要回下曲陽了,來日方長,咱們下回再見。”
既然敲不了他的竹杠,還跟他廢什麽話,直接打發走得了
等郭典走後,趙大寶馬上喊來孫輕、王當:“你二人速去癭陶,協助裴元紹把城中所有物資全部運回下曲陽,不得有誤。”
“喏!”孫輕、王當答應一聲,點起軍馬離寨而去。
“哼,小樣,給你留個空城,一文錢你也別想得到。”論摳門的本事,趙大寶比郭典更絕。
這能怎麽辦,誰讓他郭典棄城而逃呢,好歹是趙大寶冒著生命危險又幫他搶回來了,這一城的物資難道還抵不過他的罪過嗎?
這才叫禮尚往來嘛。
而且交通發達,商賈雲集,城中車水馬龍,生活便利,住著也舒心,哪像小小的下曲陽,就是個破破爛爛的小縣城,啥都沒有,住著也鬧心。
也不知道趙大寶的腦子是怎麽抽抽的,竟然想到了這麽一個破地方,真是絕了,這就叫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嗎?
“聽說小兄弟被舉薦為別部司馬,可喜可賀。”郭典聞訊趕來向趙大寶道喜。
現在趙大寶總算明白了,這個別部司馬其實不是正式官職,就是臨時用來安穩人心的。
你不是立功了嗎?
不給你點獎賞你心裏能痛快嗎?
總得有個名分吧。
所以就賞個別部司馬,給你心理上一個安慰,你就隨便找個地方,老老實實待著,別鬧騰就行了,皆大歡喜。
但這個別部司馬並不是一無是處,因為它可以獨立領軍,兵數不固定,閑時裁軍,隻保留基本的兵員即可,等到戰時又可以自行招募。
能招多少人呢?
這就看你自己的能力大小了,典型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完全隨你自願,隻要你自身實力夠強,組建個騎兵團都不成問題。
這麽一看,這不很拽嗎?
很符合趙大寶的品位啊,所以趙大寶也就把怨言咽回肚裏,滿心歡喜的接受了這個官職。
而且這個職位其實介於縣令和太守之間,是個比千石的官,比縣令高,比太守低,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嗎?
不管怎麽說,反正是吃上俸祿了。
所以,從此以後趙大寶也是一個正式吃皇糧的人了,提前奔入了小康生活,之前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但是當他看到郭典後,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累死累活出生入死征戰了將近一年,捉了張寶、張梁,平定了黃巾之亂,到頭來竟然還沒太守的官大,這不是坑嗎?”趙大寶憤憤不平,看見郭典就想罵人。
郭典有什麽本事,混子一個,這樣的人能做到太守,這個腐朽的朝廷還有點正事嗎?
而且討伐張梁的時候什麽功勞都沒有,竟然還能官複原職,他憑什麽呀?
後來更是借著焚毀黃巾物資的便利,也不知道貪了多少輜重。
要知道光被他燒掉的輜重就有三萬多輛,這隻是郭典自己上報的數據,那沒被燒掉的又有多少呢?隻要他不說,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了吧。
要論走狗屎運,這個郭典跟趙大寶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而且更可氣的是,下曲陽就在巨鹿郡,正好在郭典的管轄之下,那豈不是說趙大寶也要歸他管理了嗎?
歸他管?
想啥呢。
趙大寶什麽脾氣你不知道嗎?
而且當趙雲、周倉等人是擺設嗎?
“這個窩囊太守,給他膽兒了,他要是敢在老子頭上撒野,看我不把他的屎給打出來。”趙大寶才不把郭典放在眼裏。
但是現在,大家都還是和和氣氣的,你不惹我,我也犯不著觸你的晦氣,所以現在趙大寶也不想跟他鬧翻臉。
“小弟屯兵於下曲陽,以後有勞郭太守多多照顧了。”趙大寶努力克製住對郭典的不滿,平複好心情,客氣的跟他打了個招呼。
俗話說先禮後兵,以後大家就是同事了,還是先套個近乎,搞好關係吧,他要不識抬舉,那就別怪趙大寶翻臉不認人。
臉給他打腫,腫的叫他老媽都認不出他來。
“兄弟你能駐守在我巨鹿郡,正求之不得呢,以後咱兄弟倆正好可以互相照顧,共同把這巨鹿郡打理好,既能報效朝廷又能不辱使命。”當太守的人就是嘴甜,說話也好聽,一口一個兄弟,叫得可親熱了。
關鍵是郭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趙大寶,所以哪敢在他麵前擺威風。
這就叫忍得一時氣,免除百日憂。
郭典也算是職場老狐狸了,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
隻是趙大寶見他這麽客氣,也就不跟他客氣了,拱手說道:“太守有所不知,小弟出征在外數月有餘,糧草不足,以後還得請郭太守照應一二。”
這是要敲郭典的竹杠了嗎?
“無妨,萬石糧,三萬錢,來日某當親自送到兄弟的軍中。”郭典也挺痛快,毫不猶豫的就把錢糧許給了趙大寶。
但是萬石糧、三萬錢對他來說就是九牛一毛吧,虧你還是個太守呢,拿這麽點錢糧糊弄趙大寶,不嫌寒磣嗎?
還口口聲聲喊人家兄弟呢,口號喊得震天響,一要錢糧走過場,你不心痛嗎?
“行,你不自覺,我幫你自覺。”趙大寶鐵了心要繼續敲打他。
當太守的人,還差這點錢糧嗎?至少也得十萬起步吧。
誰知郭典也不是傻子,不等他開口,突然滿臉深意,似笑非笑的看著趙大寶說:“兄弟你憑一己之力在癭陶城大破張寶,功不可沒,癭陶比之廣宗,過猶而不及,而且替郭某保住了府邸,某心下感激,來日必登門道謝。”
四目相對,趙大寶一愣,頓時就明白了:“得,這是被他反將軍了啊。”
郭典其實是在暗示趙大寶,你在癭陶城收繳的黃巾物資還沒處理呢,有多少,你自己心裏沒數嗎?我不過問,你也別太過分,咱倆悶頭發大財就得了,要不然,誰都別想好過。
這個郭典,果然比趙大寶還賊精。
趙大寶也不敢再逼他了,哈哈一笑,拱手回了一禮:“我與郭太守一見如故,來日必當開懷暢飲,促膝而談;眼下郭太守事務繁忙,今日暫且別過,不日我就要回下曲陽了,來日方長,咱們下回再見。”
既然敲不了他的竹杠,還跟他廢什麽話,直接打發走得了
等郭典走後,趙大寶馬上喊來孫輕、王當:“你二人速去癭陶,協助裴元紹把城中所有物資全部運回下曲陽,不得有誤。”
“喏!”孫輕、王當答應一聲,點起軍馬離寨而去。
“哼,小樣,給你留個空城,一文錢你也別想得到。”論摳門的本事,趙大寶比郭典更絕。
這能怎麽辦,誰讓他郭典棄城而逃呢,好歹是趙大寶冒著生命危險又幫他搶回來了,這一城的物資難道還抵不過他的罪過嗎?
這才叫禮尚往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