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廣宗城的時候,注定又是溫馨的一天,趙大寶早早起來,先去縣衙中向皇甫嵩請安。
如今黃巾軍已經被徹底消滅了,朝廷大獲全勝,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了,趙大寶的仕途之路也將從這裏開始。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於皇甫嵩的那道奏章。
所以趙大寶想給皇甫嵩留一個好印象,如果能得到他的賞識,那麽,也許他就會在奏章裏替自己多美言幾句,到那時,說不定封賞也會更豐厚一些。
當然,錢糧什麽的就算了,給再多也是有數的,用完就沒了,所以不如一步到位,來點實際的,直接給個太守、刺史之類的官職就挺不錯。
升官發財嘛,一旦進入仕途,還不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
放心,趙大寶挺得住,這種驚喜還打不倒他,他也不會興奮到暈過去的。
讓封賞來得更猛烈些吧。
就這樣,趙大寶滿腦子幻想著好事,喜滋滋的進了縣衙,如願見到了皇甫嵩。
皇甫嵩為官嚴謹,勤勉務實,比趙大寶起得還早,此時正在親自書寫上報功績的奏章,見趙大寶來了,熱情的招呼他入座。
看來他還是比較欣賞趙大寶的。
“此番平定逆賊,你功不可沒,張角兄弟三人,除張角病死外,你憑一己之力活捉其二,理應為首功,我已經寫進奏章裏了。”皇甫嵩為人很實在,並沒有克扣趙大寶的功勞。
想不到一再推讓,終於還是沒把這份功勞給推掉,這讓趙大寶很無奈。
本來挺讓人感動的一件事,可是卻讓趙大寶挺過意不去,畢竟捉住張梁純屬意外,根本就不是他的本意,想不到弄巧成拙,成了現在這個局麵,弄得趙大寶很尷尬啊。
但是,這本來也算是皇甫嵩的一片好意,讓你多得一份功勞,你不感動嗎?
趙大寶表示:“我不敢動,我真的不敢動,你還是趕緊把這個功勞收回去吧,那樣的話我就感動了。”
“捉張梁之功實不敢當,全賴左中郎之力,所以,此功當屬左中郎。”你看,趙大寶不敢貪圖此功,還在試圖辯解。
“此事不必再提,我自會如實上報。”但是皇甫嵩也是個實在人,就認準了是他的功勞,說什麽都沒用,搞得趙大寶也很無語。
他這是對趙大寶寄予了厚望嗎?
畢竟能捉住張寶、張梁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而眼下朝廷風雨飄搖,不知所歸,如果多一些像趙大寶這樣的人才,是不是就能穩定局麵了呢?
趙大寶猜不透皇甫嵩的真正用意,但是明白這份功勞是真的推辭不掉了,隻得雙手一攤:“算了,反正都已經寫進奏章裏了,這事就算這麽定下來了,我也沒必要再跟他謙讓了。”
他這是想通了啊,既然皇甫嵩都不在意,他趙大寶又何必自討沒趣呢。
反正之前讓出此功也是為了討好皇甫嵩,就是怕他不給上報功績,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了,也就不在乎了,而且還能多得一份功勞呢,何樂而不為。
其實趙大寶還是太年輕啊,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雖然表麵上看是趙大寶活捉了張梁,好像是他的首功一樣,但是隻要仔細想想,其實趙大寶也是聽命於皇甫嵩的,所以他能捉住張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皇甫嵩指揮得當,他才有機會立下此功啊。
這說明什麽?
這就說明不管你多麽努力,隻要能取得戰鬥的勝利,第一功勞肯定就是皇甫嵩的啊,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是誰殺了張梁。
所以,哪有什麽首功,不過是照顧一下你的心情罷了,等到真正論功行賞的時候,你的封賞還能高過皇甫嵩嗎?
這不就一目了然了,人家吃肉,你也就能喝口湯,還首功呢,啥也不是。
而且趙大寶還忽略了一個問題,皇甫嵩長社斬波才,西華破彭脫,又於東郡擒獲卜己,已經取得足夠大的功績了,還在乎多捉一個張梁嗎?
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根本不在乎好吧。
這可真是紮心了老鐵。
人家動動嘴,你就得跑斷腿,你哪有什麽功勞,不過是個苦勞而已,就這,還想給人家送功勞呢,這不是逗嗎?
你一個沒俸祿的人,給人家中郎將刷禮物,還有點自知之明嗎?
忙活半天,小醜竟然還是你自己。
“念你是白身,驟至高位,恐難以服眾,故而暫且舉薦你為別部司馬;望戒驕戒躁,早晚保境安民,不負民之所望;日後觀你所為,再酌加提拔。”
你看,皇甫嵩早就給趙大寶安排好了仕途之路,明明白白的,比趙大寶自己考慮的還周全。
但是,別部司馬是什麽鬼?
“這個官職很大嗎?”趙大寶一臉茫然。
司馬他能理解,是領兵的,但是加個別部是什麽意思,不在正式之列嗎?
不在正式之列,那不就是編外嗎?
這不就是糊弄人的嗎?
趙大寶一聽就來氣了。
而且‘驟至高位,恐難以服眾’又是什麽鬼?
這是不相信趙大寶的能力嗎?
好歹趙大寶也是當大哥的人,上萬人的山寨都被他打理得井井有序,有條不紊,當個朝廷命官還不是綽綽有餘,還有什麽是他做不到的,這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真是越想越氣。
“還驟至高位,到底能有多高,難不成你還能給我個皇帝當嗎?你有這個能耐嗎?”趙大寶真是氣到火大。
你現在就讓趙大寶當皇帝,看他敢不敢坐龍椅,就算一屁股把龍椅坐壞,看誰敢不服。
還戒驕戒躁。
呃……
好吧。
全篇就這四個字有用,現在必須得戒驕戒躁啊,奏章馬上就要寫完了,這個時候一鬧,啥好事不都黃了嗎?
別說是太守、刺史之職了,就連這個莫名其妙的別部司馬估計都得黃。
所以,該忍還得忍啊。
“那什麽,我該去哪裏上任?”趙大寶終於戒驕戒躁,恢複了平靜。
對啊,既然有了官職,總得有個辦公的地方吧,要不然,豈不是成了遊兵散將,那還不如占山為王呢,起碼還有個山頭歸自己管。
“你想去哪裏?”沒想到皇甫嵩竟然反問了一句。
這還能自己選嗎?
趙大寶有點懵逼。
“下曲陽可以嗎?”也不知道這家夥怎麽想的,那麽多好地方不去,怎麽偏偏就想到了下曲陽呢。
“行。”皇甫嵩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張口就同意了。
“大意了,我應該說去癭陶啊。”
趙大寶突然就醒悟了,露出一臉的惋惜。
既然皇甫嵩能這麽爽快的答應他的請求,那就說明他還是小看了別部司馬啊。
這個官職,有用。
如今黃巾軍已經被徹底消滅了,朝廷大獲全勝,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的時候了,趙大寶的仕途之路也將從這裏開始。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於皇甫嵩的那道奏章。
所以趙大寶想給皇甫嵩留一個好印象,如果能得到他的賞識,那麽,也許他就會在奏章裏替自己多美言幾句,到那時,說不定封賞也會更豐厚一些。
當然,錢糧什麽的就算了,給再多也是有數的,用完就沒了,所以不如一步到位,來點實際的,直接給個太守、刺史之類的官職就挺不錯。
升官發財嘛,一旦進入仕途,還不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
放心,趙大寶挺得住,這種驚喜還打不倒他,他也不會興奮到暈過去的。
讓封賞來得更猛烈些吧。
就這樣,趙大寶滿腦子幻想著好事,喜滋滋的進了縣衙,如願見到了皇甫嵩。
皇甫嵩為官嚴謹,勤勉務實,比趙大寶起得還早,此時正在親自書寫上報功績的奏章,見趙大寶來了,熱情的招呼他入座。
看來他還是比較欣賞趙大寶的。
“此番平定逆賊,你功不可沒,張角兄弟三人,除張角病死外,你憑一己之力活捉其二,理應為首功,我已經寫進奏章裏了。”皇甫嵩為人很實在,並沒有克扣趙大寶的功勞。
想不到一再推讓,終於還是沒把這份功勞給推掉,這讓趙大寶很無奈。
本來挺讓人感動的一件事,可是卻讓趙大寶挺過意不去,畢竟捉住張梁純屬意外,根本就不是他的本意,想不到弄巧成拙,成了現在這個局麵,弄得趙大寶很尷尬啊。
但是,這本來也算是皇甫嵩的一片好意,讓你多得一份功勞,你不感動嗎?
趙大寶表示:“我不敢動,我真的不敢動,你還是趕緊把這個功勞收回去吧,那樣的話我就感動了。”
“捉張梁之功實不敢當,全賴左中郎之力,所以,此功當屬左中郎。”你看,趙大寶不敢貪圖此功,還在試圖辯解。
“此事不必再提,我自會如實上報。”但是皇甫嵩也是個實在人,就認準了是他的功勞,說什麽都沒用,搞得趙大寶也很無語。
他這是對趙大寶寄予了厚望嗎?
畢竟能捉住張寶、張梁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而眼下朝廷風雨飄搖,不知所歸,如果多一些像趙大寶這樣的人才,是不是就能穩定局麵了呢?
趙大寶猜不透皇甫嵩的真正用意,但是明白這份功勞是真的推辭不掉了,隻得雙手一攤:“算了,反正都已經寫進奏章裏了,這事就算這麽定下來了,我也沒必要再跟他謙讓了。”
他這是想通了啊,既然皇甫嵩都不在意,他趙大寶又何必自討沒趣呢。
反正之前讓出此功也是為了討好皇甫嵩,就是怕他不給上報功績,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了,也就不在乎了,而且還能多得一份功勞呢,何樂而不為。
其實趙大寶還是太年輕啊,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雖然表麵上看是趙大寶活捉了張梁,好像是他的首功一樣,但是隻要仔細想想,其實趙大寶也是聽命於皇甫嵩的,所以他能捉住張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皇甫嵩指揮得當,他才有機會立下此功啊。
這說明什麽?
這就說明不管你多麽努力,隻要能取得戰鬥的勝利,第一功勞肯定就是皇甫嵩的啊,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是誰殺了張梁。
所以,哪有什麽首功,不過是照顧一下你的心情罷了,等到真正論功行賞的時候,你的封賞還能高過皇甫嵩嗎?
這不就一目了然了,人家吃肉,你也就能喝口湯,還首功呢,啥也不是。
而且趙大寶還忽略了一個問題,皇甫嵩長社斬波才,西華破彭脫,又於東郡擒獲卜己,已經取得足夠大的功績了,還在乎多捉一個張梁嗎?
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根本不在乎好吧。
這可真是紮心了老鐵。
人家動動嘴,你就得跑斷腿,你哪有什麽功勞,不過是個苦勞而已,就這,還想給人家送功勞呢,這不是逗嗎?
你一個沒俸祿的人,給人家中郎將刷禮物,還有點自知之明嗎?
忙活半天,小醜竟然還是你自己。
“念你是白身,驟至高位,恐難以服眾,故而暫且舉薦你為別部司馬;望戒驕戒躁,早晚保境安民,不負民之所望;日後觀你所為,再酌加提拔。”
你看,皇甫嵩早就給趙大寶安排好了仕途之路,明明白白的,比趙大寶自己考慮的還周全。
但是,別部司馬是什麽鬼?
“這個官職很大嗎?”趙大寶一臉茫然。
司馬他能理解,是領兵的,但是加個別部是什麽意思,不在正式之列嗎?
不在正式之列,那不就是編外嗎?
這不就是糊弄人的嗎?
趙大寶一聽就來氣了。
而且‘驟至高位,恐難以服眾’又是什麽鬼?
這是不相信趙大寶的能力嗎?
好歹趙大寶也是當大哥的人,上萬人的山寨都被他打理得井井有序,有條不紊,當個朝廷命官還不是綽綽有餘,還有什麽是他做不到的,這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真是越想越氣。
“還驟至高位,到底能有多高,難不成你還能給我個皇帝當嗎?你有這個能耐嗎?”趙大寶真是氣到火大。
你現在就讓趙大寶當皇帝,看他敢不敢坐龍椅,就算一屁股把龍椅坐壞,看誰敢不服。
還戒驕戒躁。
呃……
好吧。
全篇就這四個字有用,現在必須得戒驕戒躁啊,奏章馬上就要寫完了,這個時候一鬧,啥好事不都黃了嗎?
別說是太守、刺史之職了,就連這個莫名其妙的別部司馬估計都得黃。
所以,該忍還得忍啊。
“那什麽,我該去哪裏上任?”趙大寶終於戒驕戒躁,恢複了平靜。
對啊,既然有了官職,總得有個辦公的地方吧,要不然,豈不是成了遊兵散將,那還不如占山為王呢,起碼還有個山頭歸自己管。
“你想去哪裏?”沒想到皇甫嵩竟然反問了一句。
這還能自己選嗎?
趙大寶有點懵逼。
“下曲陽可以嗎?”也不知道這家夥怎麽想的,那麽多好地方不去,怎麽偏偏就想到了下曲陽呢。
“行。”皇甫嵩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張口就同意了。
“大意了,我應該說去癭陶啊。”
趙大寶突然就醒悟了,露出一臉的惋惜。
既然皇甫嵩能這麽爽快的答應他的請求,那就說明他還是小看了別部司馬啊。
這個官職,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