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趙大寶的計劃,其實就是故意放出皇甫嵩被罷免的消息,引誘叛軍來進攻美陽城,然後再佯裝不敵,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入城中,以此展開巷戰。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樣一來就能發揮典韋以及八百先登死士的作用了,而此戰勝敗的關鍵也正是讓典韋等人打出他們不怕死的那股氣勢,誰能站著殺到最後,誰就是勝者。
但是趙雲不能留在城內。
“兄弟,你的騎兵部隊在城中發揮不出任何優勢,可以事先埋伏在城外,然後等待時機奇襲叛軍的背後。”趙大寶交代趙雲出城等待。
“大哥你要去哪裏?”趙雲有點關心趙大寶的安危,是以問了一句。
“我要留在城中跟弟兄們一塊戰鬥,到時不能傳達號令,你自己要掌握好進攻的時機。”趙大寶現在果然膽子夠大,竟然都這麽拚命了,都敢跟先登死士一塊上戰場了,佩服。
他能怎麽辦,事情已經發展到這種地步了,已經不是當初打黃巾賊的時候了,他必須以身作則,也必須拿出主公該有的氣勢來,畢竟你都不敢以身犯險,又怎麽能讓別人替你賣命呢。
所以,不玩命就得沒命,要想保住性命就得先敢拚命,趙大寶也已經覺醒了。
另外就是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是壓垮漢室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但邊章、韓遂發動的涼州叛亂卻是另一根稻草,因為他倆是天下群雄擁兵自重,公然反抗朝廷的始作俑者。
而且自從他倆叛亂之後,天下群雄紛紛仿效,各自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絲毫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也正因為此,才逐漸蠶食掉了漢室。
你說冤不冤。
也正因為此,趙大寶看見他倆就來氣,非是為朝廷而生氣,實是因為這倆貨本來是漢人,卻公然勾結外族入侵我華夏大地,這不是賤嗎?
你說,這倆貨,該不該死?
非死無以謝罪啊。
“邊章、韓遂必須死,不死不足以服眾。”這是趙大寶一戰成名的機會,所以,他不打算跟叛軍講和,至少在講和前要先把他們打殘廢為止。
這是民族之大義,必須全力以赴。
安排妥當,先令趙雲出城去埋伏,又讓八百先登全副武裝日夜戒備,之後無所事事,隻要等著就行了,不信叛軍不上當。
就這樣一直等了三天,叛軍果然在城外集結;又等了三日,叛軍終於集結完畢,數萬大軍把美陽城層層包圍,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
趙大寶親自登上城牆,望著密密麻麻的叛軍,驚得頭皮發麻,但他仍然故作鎮靜,甚至還鼓起勇氣向叛軍挑釁:“我乃常山趙大寶,誓與此城共存亡;爾等叛軍聽好,這裏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休想再前進一步。”
“你不過是孤城一座,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拿什麽跟我們打,趁早投降,可饒你一死,否則,隻需圍上三五日,待你糧盡,不費一兵一卒,你必自敗,那時,必把你滿城屠戮,何必自誤性命。”邊章絲毫沒把趙大寶看在眼裏,竟然親自跑到城下向趙大寶勸降。
之前叛軍把趙大寶包圍起來,也這麽說過,要不費一兵一卒消滅他,可是趙大寶現在不還是活蹦亂跳的嗎?現在又拿這話嚇唬他,真當趙大寶是嚇大的嗎?
“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呢?”你看,趙大寶還在嘴硬,他硬氣的很啊。
但是心裏卻在叫苦連天:“哎呀不好,忘了考慮他們隻圍不打的事了,這麽一來,老子豈不是自尋死路了嗎?”
呃……
這就沒辦法了。
原來趙大寶也有失誤的時候。
怎麽辦?
這下完犢子了,總不能現在寫一句:公元185年六月末七月初,趙大寶卒於扶風郡美陽城,趙雲、典韋殉葬,全書完!
這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嗬嗬。
這不是逗嗎?
你以為主角光環是擺設嗎?
而且之前不是已經說過好幾遍了嗎?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趙大寶可是得天眷顧的人,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死掉呢。
所以,叛軍不來攻城,趙大寶也是無計可施,隻有繼續等,這又是一場比拚耐力的時刻。
就這樣一直等到夕陽西下,望著即將消失的太陽,趙大寶忽然眼前一亮,心生一計,於是找來一個識字的小兵,安排他寫了一封‘投降信’。
“城中守將乃是別部司馬趙大寶,自下曲陽而來,應皇甫嵩詔命而來參軍事;而我乃長安守衛馬五,現為美陽城城門守衛,與趙大寶非親非故,形同陌路,何況吾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不想枉死此地,故而今夜子時可來攻城,我當為內應;城中隻有八百人,不足為慮。”
寫好後,待夜幕降臨,趁著夜色射出城外,擔心一支箭不被人發現,接連射出去三支。
“這下應該妥了吧。”趙大寶自以為萬無一失,不禁有點洋洋自得。
於是先讓眾將士早早吃過晚飯,然後全副武裝在城門內的街道上埋伏好,等到夜半子時,悄悄打開城門,等著叛軍上鉤。
結果一直等到東方發亮,也沒看見一個叛軍的身影,趙大寶心下疑惑,急登上城牆觀望,見叛軍仍然包圍在城外,並無異常動靜,乃暗自尋思:“難道‘投降書’沒有送到邊章手裏嗎?”
你怎麽就這麽自信呢,盲目自信害死人,你不知道嗎?
難道就不能認為是邊章太聰明,一眼就識破了你的計策嗎?
果然,就見邊章信步閑庭,拍馬來到城牆下,揮舞著手裏的紙條,嗬嗬笑道:“趙大寶,你看,城門守衛馬五欲為內應,想要引我入城,此事該如何處理呀。”
嘿,這是明目張膽的嘲諷趙大寶啊,真當趙大寶是軟腳蟹嗎?
但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住氣,而趙大寶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了,這點小場麵,還嚇不住他。
就見他鎮靜自若,坦然回應道:“螻蟻尚且惜命,何況人乎,城中兵少,人心思亂,有什麽好奇怪的,你莫要挑撥離間,我是不會上你的當的。”
“你城中隻有八百人,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是邊章傻,還是他認為趙大寶傻,竟然問這麽無聊的問題,有意義嗎?
就算趙大寶說是,你相信嗎?
你這是故意跟趙大寶抬杠來了吧,這不是自討沒趣嗎?
“那又怎麽樣,數日前我以八百先登死士,破你數千騎兵,連皇甫將軍都誇我,說我此戰當能留名千古,這都是你送的功勞,還沒好好謝謝你呢,等我將你生擒,再一並慶賀。”
得,這個邊章,口頭上竟然沒有占到一絲便宜,而趙大寶,跟人抬杠的本事真是一絕,好像還從來沒輸過呢。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樣一來就能發揮典韋以及八百先登死士的作用了,而此戰勝敗的關鍵也正是讓典韋等人打出他們不怕死的那股氣勢,誰能站著殺到最後,誰就是勝者。
但是趙雲不能留在城內。
“兄弟,你的騎兵部隊在城中發揮不出任何優勢,可以事先埋伏在城外,然後等待時機奇襲叛軍的背後。”趙大寶交代趙雲出城等待。
“大哥你要去哪裏?”趙雲有點關心趙大寶的安危,是以問了一句。
“我要留在城中跟弟兄們一塊戰鬥,到時不能傳達號令,你自己要掌握好進攻的時機。”趙大寶現在果然膽子夠大,竟然都這麽拚命了,都敢跟先登死士一塊上戰場了,佩服。
他能怎麽辦,事情已經發展到這種地步了,已經不是當初打黃巾賊的時候了,他必須以身作則,也必須拿出主公該有的氣勢來,畢竟你都不敢以身犯險,又怎麽能讓別人替你賣命呢。
所以,不玩命就得沒命,要想保住性命就得先敢拚命,趙大寶也已經覺醒了。
另外就是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是壓垮漢室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但邊章、韓遂發動的涼州叛亂卻是另一根稻草,因為他倆是天下群雄擁兵自重,公然反抗朝廷的始作俑者。
而且自從他倆叛亂之後,天下群雄紛紛仿效,各自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絲毫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也正因為此,才逐漸蠶食掉了漢室。
你說冤不冤。
也正因為此,趙大寶看見他倆就來氣,非是為朝廷而生氣,實是因為這倆貨本來是漢人,卻公然勾結外族入侵我華夏大地,這不是賤嗎?
你說,這倆貨,該不該死?
非死無以謝罪啊。
“邊章、韓遂必須死,不死不足以服眾。”這是趙大寶一戰成名的機會,所以,他不打算跟叛軍講和,至少在講和前要先把他們打殘廢為止。
這是民族之大義,必須全力以赴。
安排妥當,先令趙雲出城去埋伏,又讓八百先登全副武裝日夜戒備,之後無所事事,隻要等著就行了,不信叛軍不上當。
就這樣一直等了三天,叛軍果然在城外集結;又等了三日,叛軍終於集結完畢,數萬大軍把美陽城層層包圍,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
趙大寶親自登上城牆,望著密密麻麻的叛軍,驚得頭皮發麻,但他仍然故作鎮靜,甚至還鼓起勇氣向叛軍挑釁:“我乃常山趙大寶,誓與此城共存亡;爾等叛軍聽好,這裏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休想再前進一步。”
“你不過是孤城一座,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拿什麽跟我們打,趁早投降,可饒你一死,否則,隻需圍上三五日,待你糧盡,不費一兵一卒,你必自敗,那時,必把你滿城屠戮,何必自誤性命。”邊章絲毫沒把趙大寶看在眼裏,竟然親自跑到城下向趙大寶勸降。
之前叛軍把趙大寶包圍起來,也這麽說過,要不費一兵一卒消滅他,可是趙大寶現在不還是活蹦亂跳的嗎?現在又拿這話嚇唬他,真當趙大寶是嚇大的嗎?
“不試試,又怎麽知道呢?”你看,趙大寶還在嘴硬,他硬氣的很啊。
但是心裏卻在叫苦連天:“哎呀不好,忘了考慮他們隻圍不打的事了,這麽一來,老子豈不是自尋死路了嗎?”
呃……
這就沒辦法了。
原來趙大寶也有失誤的時候。
怎麽辦?
這下完犢子了,總不能現在寫一句:公元185年六月末七月初,趙大寶卒於扶風郡美陽城,趙雲、典韋殉葬,全書完!
這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嗬嗬。
這不是逗嗎?
你以為主角光環是擺設嗎?
而且之前不是已經說過好幾遍了嗎?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趙大寶可是得天眷顧的人,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死掉呢。
所以,叛軍不來攻城,趙大寶也是無計可施,隻有繼續等,這又是一場比拚耐力的時刻。
就這樣一直等到夕陽西下,望著即將消失的太陽,趙大寶忽然眼前一亮,心生一計,於是找來一個識字的小兵,安排他寫了一封‘投降信’。
“城中守將乃是別部司馬趙大寶,自下曲陽而來,應皇甫嵩詔命而來參軍事;而我乃長安守衛馬五,現為美陽城城門守衛,與趙大寶非親非故,形同陌路,何況吾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不想枉死此地,故而今夜子時可來攻城,我當為內應;城中隻有八百人,不足為慮。”
寫好後,待夜幕降臨,趁著夜色射出城外,擔心一支箭不被人發現,接連射出去三支。
“這下應該妥了吧。”趙大寶自以為萬無一失,不禁有點洋洋自得。
於是先讓眾將士早早吃過晚飯,然後全副武裝在城門內的街道上埋伏好,等到夜半子時,悄悄打開城門,等著叛軍上鉤。
結果一直等到東方發亮,也沒看見一個叛軍的身影,趙大寶心下疑惑,急登上城牆觀望,見叛軍仍然包圍在城外,並無異常動靜,乃暗自尋思:“難道‘投降書’沒有送到邊章手裏嗎?”
你怎麽就這麽自信呢,盲目自信害死人,你不知道嗎?
難道就不能認為是邊章太聰明,一眼就識破了你的計策嗎?
果然,就見邊章信步閑庭,拍馬來到城牆下,揮舞著手裏的紙條,嗬嗬笑道:“趙大寶,你看,城門守衛馬五欲為內應,想要引我入城,此事該如何處理呀。”
嘿,這是明目張膽的嘲諷趙大寶啊,真當趙大寶是軟腳蟹嗎?
但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住氣,而趙大寶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了,這點小場麵,還嚇不住他。
就見他鎮靜自若,坦然回應道:“螻蟻尚且惜命,何況人乎,城中兵少,人心思亂,有什麽好奇怪的,你莫要挑撥離間,我是不會上你的當的。”
“你城中隻有八百人,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是邊章傻,還是他認為趙大寶傻,竟然問這麽無聊的問題,有意義嗎?
就算趙大寶說是,你相信嗎?
你這是故意跟趙大寶抬杠來了吧,這不是自討沒趣嗎?
“那又怎麽樣,數日前我以八百先登死士,破你數千騎兵,連皇甫將軍都誇我,說我此戰當能留名千古,這都是你送的功勞,還沒好好謝謝你呢,等我將你生擒,再一並慶賀。”
得,這個邊章,口頭上竟然沒有占到一絲便宜,而趙大寶,跟人抬杠的本事真是一絕,好像還從來沒輸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