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南依秦嶺,北靠隴山,西連渭水,東臨岐山;牆高城深,易守難攻;若使一上將守之,則縱有千軍萬馬亦難通行矣。


    皇甫嵩雲:“九地之形,陳倉居五,乃爭地、衢地、重地、圮地以及圍地也。”


    <兵法>雲:“我得則利,敵得亦利者,為爭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


    注曰:“必爭之地,乃險要也,為爭地;衢者,乃四通之地;遠去己城,深入敵地,謂之重地;圮地無舍,衢地交合;出入狹窄,易被圍攻之地,為圍地也。”


    且說趙子龍擊敗邊章,而叛軍潰散西逃,堅守於陳倉城,趙大寶和董卓追擊於城下,急切間攻城不得,而趙子龍雖然野戰無敵,可是攻城卻不是他的強項,就見他繞著城池兜兜轉轉,亦是無計可施,倍感無奈。


    “這就是曆史上諸葛武侯第二次北伐受阻的地方嗎?數萬大軍竟然沒有突破隻有一千多守軍的陳倉,反倒是成全了一代名將郝昭的威名,真是時也命也。”趙大寶望著這座天塹絕城,真是莫名的傷感,連諸葛亮都攻不破的城池,他趙大寶又有何德何能敢誇下海口。


    但是,趙大寶遇到的情況好像跟諸葛亮遇到的不一樣吧,因為郝昭是為曹魏守城,而叛軍卻隻是為了自保,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吧。


    趙大寶心性聰明,靈機一動,馬上就有了主意,於是向董卓進言道:“叛軍遠道而來,糧草不繼;今可斷其糧道,待其糧盡,叛軍必自敗也。”


    看吧,叛軍跟郝昭有著明顯的本質上的區別,絕對不在一個檔次上,而‘斷其糧道’,絕對是一條妙計啊,也隻有趙大寶能想到吧。


    嘿,你這是有多飄,就你能想到,你可真是個大聰明。


    “大破叛軍,建功立業隻在今朝,人生啊,就是這麽的得意,回頭就去長安城看花去。”一想到此,趙大寶頓時又感覺意氣風發了。


    誰知董卓卻在這個時候突然猶豫起來,陰晴不定,麵露陰險狡詐之色,暗暗沉吟道:“叛軍勢大,今又固守城池,不宜急進,可暫且退軍,先回美陽城再做計較。”


    啥?


    放著這麽好的機會不進攻,反要退軍,你腦殼進水了嗎?


    還想不想殺賊立功了,還想不想升官發財了,之前出兵時就屬你叫得歡,現在終於等來了機會,不應該乘勝追擊一舉大破叛軍嗎?


    若是遷延日久,恐怕更難對付吧。


    趙大寶還想再勸,忽見董卓目露凶光,似是野獸要吃人一般,嚇得他情不自禁打個冷顫,硬是把剛到嘴邊的話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退軍!”董卓冷冰冰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像一盆涼水瞬間澆透了趙大寶。


    俗話說相由心生,有些人出場自帶煞氣,一個眼神就能秒殺一切;有些人天生自帶慈祥,讓人一看就感覺很舒服很溫暖。


    這都是由人的心性使然,而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各自表現出來的麵貌也各不相同,故而像董卓這種發自內心的煞氣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學得來的,尤其是趙大寶這種處世圓滑之人,就是裝也裝不出來這種暴戾的效果。


    但是趙大寶卻很羨慕這種效果啊,讓人一看就很害怕,不是很拽嗎?


    這才叫霸氣啊。


    所以,趙大寶酸了:“董大胖子,他好拽,我好喜歡,我也想一個眼神就能嚇死他。”


    你還是趕緊歇著吧,董卓這麽拽,最後還不是被人點了天燈,就這效果,估計一般人也沒有這個待遇吧,你要是羨慕,把你也給點了行嗎?


    人各有誌,走好自己的路就得了,一天天的哪來這麽多破事。


    “不過,董卓這家夥行為舉止異常,他心裏絕對有鬼,我還是小心提防為妙;豺狼董卓,可不是浪得虛名,是我大意了。”趙大寶偷偷打量著董卓的背影,心裏隱約感覺有些不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而董卓為人卻是喜怒無常,好壞各憑己好,饒是趙大寶善於察言觀色,也實在猜不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因為就怕不經意的一句話惹怒了董卓,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呢,就被他莫名其妙的給殺了,你說你找誰說理去,這種事董卓又不是沒幹過,所以不得不防啊。


    都說伴君如伴虎,卻不知道伴著董卓才更可怕吧。


    關鍵是君王殺你還得找個理由,而董卓想殺你,還需要理由嗎?


    一句此乃賊兵,你就算是死了,他還得拿你的腦袋邀功請賞,你說你冤不冤。


    所以趙大寶頓時痿了,他有點後悔攀附董卓這層關係了。


    “算了,我得想辦法離他遠點,這種壓迫感實在太強烈了,好像隨時都會小命不保啊。”趙大寶迫於董卓的氣勢,竟然退縮了,這可真是太出乎意料了,這有點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啊。


    董卓真這麽可怕嗎?


    那誰知道,反正趙大寶一看到他,就慫了。


    “將軍可先行一步,我來為將軍殿後。”為防止叛軍偷襲,趙大寶竟然主動要求殿後,看來他對董卓很客氣啊。


    他敢不客氣嗎?


    都已經很小心了,就因為提了一條‘斷其糧道’的建議,就差點被董卓給宰了,要是再不客氣點,估計立馬就得橫屍當場了。


    當然,董卓就是想殺他,趙大寶也未必肯乖乖束手就擒,他就算想這麽幹,那趙子龍和典韋也未必肯同意啊,所以,趙大寶的性命,說是穩如泰山一點都不為過。


    “大哥,何故退軍。”趙雲這時回到趙大寶身邊,一臉茫然,對於退軍這件事,他也是相當費解,是以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


    趙雲很少問這種無聊的問題,看來今天這場退軍,是真的太過突兀了,而且也不符合他們討伐叛軍的初衷啊。


    “嗬嗬。”


    “何故退軍?那有什麽,不過是想放長線釣大魚而已。”趙大寶突然就悟了。


    他這悟的也太快了吧,明明剛才還如墜雲霧呢,一眨眼就悟了,一點神秘感都沒有,也吊不起別人的胃口,這樣真的好嗎?


    這話說的,這樣才顯得趙大寶聰明呀,一點就透,一學就會,這不是很厲害嗎?


    “董卓久居涼州,素有野心,而且在當地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想討平叛軍易如反掌,卻偏偏不這麽幹,那麽,一定是別有居心;這麽一想,倒是跟我放過黑山張燕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我倆還真是同道中人啊。”


    你看,怪不得趙大寶能悟的這麽快呢,原來是遇到同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