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張遼、高順先護送趙厶回到盧奴城,隨後兵分兩路,一取常山關,一取飛狐口。


    張遼引軍取常山關暫且先不提,這裏隻說高順引陷陣營離了盧奴城,不走大路,刻意避開烏桓騎兵主力,沿崎嶇小路於山嶺間逶迤前進,直取飛狐陘要塞黑石嶺。


    嶺上有座小城,名黑石城,因城牆以及城內房舍多是石頭所築,故而又叫‘石頭城’。有‘落日青天外,孤城黑石中。烽火千年警,行人一徑通’之稱,足見其凶險程度,常人難至。


    此城乃是出入塞外的咽喉要地,是交通、軍事乃至通商的必經之處。本有漢軍重兵把守,隻是隨著朝政日非,邊境多亂,尤其自張純、張舉作亂以來,此關被叛軍奪去,而朝廷昏庸無道,無力奪取,導致漢人不得通行,實屬無奈。


    黑石城依山而建,前有溝壑,後有峻嶺 ,乃是天塹之地,易守難攻。若是發動正麵強攻,必將損失慘重,深為不智。


    高順胸中早有定見,先令眾將士埋伏於山壑之中,晝伏夜出,悄然行至關城附近,隱藏至申時,趁著叛軍做飯之際,引軍掩殺至城北山頭之上,居高臨下,以強弩射之。


    一時之間矢如雨發,漫天飛矢如飛蝗般傾瀉而至,中者無不應聲倒地,頃刻斃命。


    叛軍猝不及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直到此時方才驚覺被人偷襲。


    隻是不知來者是誰,又不知來了多少兵馬,心下惶恐不安,城中頓時大亂。當下馬不及鞍,兵不及甲,飯也顧不得吃,倉皇出城,奪路而逃。


    山路為之堵塞,人踩馬踐死傷無數,又有被擠落山崖摔死者更是不計其數。


    而高順一聲令下,陷陣營眾將士宛如神兵天降,攻入城中殺散敗軍,趁機奪了關城。


    恰好此時叛軍做的飯菜已經燒熟,高順也不客氣,倒是撿了頓現成的晚飯吃。待吃飽喝足,駐守於此,叛軍再莫想從此處通行。


    再說逃散的叛軍一路向常山關撤退,及到關下,忽聽一聲鼓響,城牆上旗幟張揚,一將立於旗下,大喝道:“張文遠在此等候多時,何不早降!”


    原來此關已被張遼奪取多時矣。


    叛軍驚懼交加,更不敢攻城,轉而南下繼續逃亡。誰知剛到望都縣內,迎麵又遇一軍,當先一大將,手持大斧,威風凜凜的怒吼一聲:“賊兵休走。吾乃徐公明,在此一決勝負。”


    原來徐晃趕來救應,恰好在這裏與叛軍不期而遇。


    叛軍幾番碰壁,士氣早已消亡殆盡,隻驚得肝膽俱裂,狼狽調頭又向東逃竄,卻被徐晃追著大殺一陣,死傷無數,惶惶如喪家之犬般逃向幽州去了。


    黑山賊見叛軍被殺得潰散而逃,無不驚駭,當下再無戰心,而賊首張燕自知難敵趙雲,亦遁入深山之中,不敢再出山侵擾。至此,中山、常山兩郡皆恢複太平如初。


    捷報傳來,趙厶喜出望外,乃出榜安民,號召流民回歸故裏,屯田積糧,以待來日。又招募工匠修補城池,加固城防。最後恢複市場,建造鐵匠鋪,使滿城上下百業待興,欣欣向榮。


    正值春風得意之時,有中山大戶劉子惠求見。


    “劉子惠是誰?”此人聲名不顯,趙厶與他素不相識,因此不知。


    本欲不見,可是又想到自己初得中山,民心為要,故而隻得耐著性子請他入府,稍微寒暄過後,漫不經心的問他:“所來何事?”


    劉子惠曰:“將軍英姿煥發,今執掌雄兵,橫戈盤馬,擊胡人於飛狐,退賊寇於井陘,嘯吒風雲,慕為壯士乎。何不乘勝逐北,虎步塞外,此又公之功也,誠為天下人所豔羨。”


    又一個來拍馬屁的,趙厶已經見怪不怪了。


    還虎步塞外,說的倒是輕巧,你不會是來看熱鬧的吧,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趙厶正欲打發他走,忽而靈機一動,暗想:“最近閑來無事,權且拿他開個玩笑,聊以解悶了。”


    因此故意麵露難色,無不悔恨道:“非是不想,實是不能也。”


    劉子惠不知有詐,正色問道:“何至於此”。


    趙厶歎息道:“塞外實是苦寒之地,道路交織錯雜,我軍不識路徑,若無人引導,無異於羊入虎口,有去無回也。我身為主將,豈能拿眾將士性命作兒戲。”


    其實就是不想去。


    劉子惠輕笑一聲,勸慰道:“將軍請寬心,某舉一人,可為向導。”


    “誰?”趙厶含糊應一聲,暗想:“中山郡人傑地靈,難道真有未發現的能人異士嗎?”


    “漢昌耿武,素有謀略,可助將軍成此大功。”劉子惠似乎胸有成竹,竟然真的保舉一人。隻是這個名字聽起來同樣有些生疏,趙厶料想不是什麽名將,遂不以為意。


    卻也不好拂了劉子惠的好意,隻得勉強回他道:“請代為引薦,願聞高見。”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一看便知。


    劉子惠便把耿武找來,說明來意。耿武也是個耿直人,當下作揖道:“代郡烏桓大王乃是普富盧,眾九百餘落,欲要攻之,其實不難。”


    “哦?”趙厶吃了一驚。


    原來趙厶並不知道代郡烏桓大王是誰,也不知道烏桓人的底細,而耿武竟然如數家珍,張嘴即來,知之甚詳,這可是重要的情報來源。


    當下收起小覷之心,恭敬請教道:“願聞其詳。”


    耿武道:“代郡烏桓分散於代縣、桑幹、獮氏、高柳等地,尤以桑幹和高柳居多,而烏桓大王普富盧之家眷,居於高柳城。普富盧此人有勇無謀,以將軍之威,一戰可定。”


    趙厶暗想:“既然知道敵人的位置,想來應該不難。”因此又問道:“當從何處出兵。”


    耿武似乎早有準備,不加思索,出口答道:“出飛狐口,可分兵兩路而進兵,一路取代縣、桑幹,一路取平舒、獮氏。桑幹有失,普富盧必親往救應,彼時高柳城空虛,可急令取獮氏之軍迅速北上,一舉攻破高柳城,虜其家眷,則普富盧立可斃命。”


    “真乃妙計也!”趙厶忍不住鼓掌喝彩。


    想不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有如此見識,這還真是一個藏龍臥虎的時代,趙厶再不敢輕視任何一個小人物了。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胡馬終不還。”


    這一戰,勢必要打出威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