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趙厶也不管別人怎麽想,爽快的撥給張頜一千精兵,貼心的囑咐道:“趙雲、高順圍攻桑幹城。張遼出奇兵襲擊普富盧之後。徐晃奪取高柳城,此時應該已經捉了普富盧的家眷,正在歸來的路上,儁義兄可先去接應徐晃。”
活捉普富盧的家眷是此戰成功的關鍵,不容有失,幸好張頜來的恰到好處,有他去支援,必能萬無一失矣。
張頜也是倍感榮幸,欣然領命而去。自黃巾起義以來,這麽多年了,他還是第一次受到如此重視,心下感動莫名,理所當然就把趙厶當成了明主,已有了誓死追隨之心。
隻是眼下他是應刺史賈琮之命而來,礙於人情世故,不好就地再認趙厶為主,因此暗暗下定決心,再忍耐幾日,等征討完代郡烏桓,立些功勞,再做打算不遲。
且說張頜信心滿滿的出關而來,等他趕到祁夷水的時候,正好遇到烏桓騎兵追著徐晃、張遼渡河。他雖然不認識徐、張二人,但是看他二人所領兵士的穿著就知道必是友軍無疑。因此悄無聲息的埋伏在一旁,等烏桓騎兵半渡之時,奮起而擊之,果然一舉大破烏桓騎兵。
待烏桓騎兵退走之後,他這才上前來見張遼,隻是倆人互不相識,因此略有遲疑,張頜先開口問道:“不知閣下是哪位。”
“某乃雁門張文遠。”張遼回應一聲。
張頜一聽,這不就是趙厶之前提到過的張遼嘛,於是趕緊下馬,再施一禮道:“失禮勿怪。”又接著問道:“太守著我前來接應徐公明,不知公明兄現在何處。”
張遼見他帶著自家的兵士,自不懷疑,指著徐晃的方向道:“前軍即是。”
張頜回望道:“此處已離黑石城不遠,普富盧無能為力也。我來阻擋烏桓騎兵渡河,文遠兄可繞其後,必能大破之。”
張遼也不推辭,道聲:“正合我意。”遂引軍沿祁夷水北上,作出撤離戰場前往救應桑幹城的假象,意欲找機會渡河,再來一波偷襲。
此時普富盧連敗兩仗,本來正在氣頭上,見張遼突然退走,隻剩張頜一軍留在原地,不禁心下稍安,一咬牙,又要找機會強行渡河,繼續救其家眷。
這就是沒腦子啊,記吃不記打,看來這一次他要在劫難逃了。
果然,不等他渡河,猛然聽到背後傳來一聲怒吼:“常山趙子龍在此,賊將休走。”
哇了個噻,趙子龍怎麽也來湊熱鬧了。
原來趙雲在桑幹城附近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普富盧的身影,等的著急,他便派出斥侯前去打探消息,這才知道普富盧竟然半道轉彎去追徐晃了。
這還了得,如果徐晃不能順利把普富盧的家眷帶到黑石城,豈不是就壞了最初的計劃了。事關重大,趙雲再也等不下去了,便留高順繼續圍攻桑幹城,他親自引軍前來解圍。
幸好趕得及時,眼見烏桓騎兵被阻在祁夷水北岸進退不得,當下更不多想,趙雲一馬當先殺入敵陣之中。這事對他來說早已習以為常,而且輕車熟路,進退自如,沒什麽好說的,難能可貴的是馬超也不甘落後,緊隨其後闖入敵陣中廝殺。
都說‘什麽樣的師傅教會什麽樣的徒弟’,又說什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馬超小小年紀倒是很有自覺性,早早體會到‘七進七出’的精髓,日後必能精益求精,使其武藝更加精湛。
再說張頜隔岸望見‘常山趙子龍’的旗號,頓時驚喜交加,他自然聽說過‘常山趙子龍’的大名,早已仰慕良久。想不到今日竟有機會跟自己仰慕的英雄並肩作戰,何其幸也。當下更不遲疑,馬上引軍過河,正麵強攻烏桓騎兵,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攔都攔不住。
烏桓騎兵也是慘,誰見了都想擼一把,簡直成了擼啊擼。
而張遼此時也未走遠,忽見趙子龍趕來這裏,心下不由暗喜,也不再繼續北上,當即長槍一揮,下令道:“渡河!”
這麽一來普富盧可是慘嘍,先不說接二連三被偷襲,眼下又被三大名將聯合圍攻,他如何能應付得過來,士氣瞬間崩潰,拔馬便逃。
趙雲、張遼、張頜三人,隨便拿出一人就夠普富盧喝一壺了,何況三人齊到場呢。這場戰鬥毫無懸念,普富盧瞬間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能僥幸逃脫都屬於他祖墳冒青煙了。
哎不對,要不是趙厶提前交待過要活捉普富盧,他能逃脫?
簡直做夢。
哎?
這麽說好像也不對,趙雲、張遼、張頜三大名將聯手竟然都被他逃脫了,這有點說不過去啊,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哎算了。
暫且先不管普富盧是怎麽逃脫的,反正就是腳底抹油,跑的賊拉快。隻說他狼狽逃到高柳城後緊閉城門,堅守不出,鐵定心思要做個縮頭烏龜。趙雲卻對此不屑一顧,先傳令張遼:“文遠兄可去桑幹城救應。我與儁義兄進攻此城,不活捉普富盧誓不退軍。”
張遼得令,引軍往桑幹城而去。
這時趙雲又望向高柳城,冷笑一聲,從容下令道:“立投石機。”
投石機不愧是攻城利器,簡直就是對付烏桓騎兵的標配。
不管怎麽說,好用就行。
但是投石機太笨重,建造起來有些費時費力,反正趙雲也不著急,慢慢耗唄。等好不容易建造完成,正要發動攻擊,徐晃卻又趕了過來。
這哥們真是受累了,像個小馬達一樣,滴溜溜轉個不停,時間都浪費在趕路上了。
且說徐晃先見了趙雲,說明來意,趙雲遂停止攻擊,示意他照計劃行事。徐晃這才抖擻精神來到城下,叫道:“烏桓大王何在?”
這喊話算是客氣的,竟然還稱呼他為烏桓大王。可是普富盧被打怕了,哪敢出城,站在城牆上憤恨難當,罵道:“休得張狂,早晚必把你挫骨揚灰。”
徐晃也不氣惱,一把從身後馬背上抓過來一個小孩,高高舉起,威嚇道:“呔!睜大眼睛看清楚,此子是誰?”
普富盧定睛一看,登時一口老血湧上胸口,憋得他倆眼一黑,差點從城牆上倒栽下來。身旁的軍士趕緊扶住他,又是捋胸又是捶背,好不容易幫他順過氣來。
徐晃見他口吐鮮血,幾欲氣死,料想他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於是又嚇道:“汝妻、子俱在我手中,欲要活命,速速出城投降,滿城上下可免一死。否則,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果然是‘心不狠,站不穩;手不毒,人不服’。
這一次,普富盧應該乖乖服輸了吧。
活捉普富盧的家眷是此戰成功的關鍵,不容有失,幸好張頜來的恰到好處,有他去支援,必能萬無一失矣。
張頜也是倍感榮幸,欣然領命而去。自黃巾起義以來,這麽多年了,他還是第一次受到如此重視,心下感動莫名,理所當然就把趙厶當成了明主,已有了誓死追隨之心。
隻是眼下他是應刺史賈琮之命而來,礙於人情世故,不好就地再認趙厶為主,因此暗暗下定決心,再忍耐幾日,等征討完代郡烏桓,立些功勞,再做打算不遲。
且說張頜信心滿滿的出關而來,等他趕到祁夷水的時候,正好遇到烏桓騎兵追著徐晃、張遼渡河。他雖然不認識徐、張二人,但是看他二人所領兵士的穿著就知道必是友軍無疑。因此悄無聲息的埋伏在一旁,等烏桓騎兵半渡之時,奮起而擊之,果然一舉大破烏桓騎兵。
待烏桓騎兵退走之後,他這才上前來見張遼,隻是倆人互不相識,因此略有遲疑,張頜先開口問道:“不知閣下是哪位。”
“某乃雁門張文遠。”張遼回應一聲。
張頜一聽,這不就是趙厶之前提到過的張遼嘛,於是趕緊下馬,再施一禮道:“失禮勿怪。”又接著問道:“太守著我前來接應徐公明,不知公明兄現在何處。”
張遼見他帶著自家的兵士,自不懷疑,指著徐晃的方向道:“前軍即是。”
張頜回望道:“此處已離黑石城不遠,普富盧無能為力也。我來阻擋烏桓騎兵渡河,文遠兄可繞其後,必能大破之。”
張遼也不推辭,道聲:“正合我意。”遂引軍沿祁夷水北上,作出撤離戰場前往救應桑幹城的假象,意欲找機會渡河,再來一波偷襲。
此時普富盧連敗兩仗,本來正在氣頭上,見張遼突然退走,隻剩張頜一軍留在原地,不禁心下稍安,一咬牙,又要找機會強行渡河,繼續救其家眷。
這就是沒腦子啊,記吃不記打,看來這一次他要在劫難逃了。
果然,不等他渡河,猛然聽到背後傳來一聲怒吼:“常山趙子龍在此,賊將休走。”
哇了個噻,趙子龍怎麽也來湊熱鬧了。
原來趙雲在桑幹城附近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普富盧的身影,等的著急,他便派出斥侯前去打探消息,這才知道普富盧竟然半道轉彎去追徐晃了。
這還了得,如果徐晃不能順利把普富盧的家眷帶到黑石城,豈不是就壞了最初的計劃了。事關重大,趙雲再也等不下去了,便留高順繼續圍攻桑幹城,他親自引軍前來解圍。
幸好趕得及時,眼見烏桓騎兵被阻在祁夷水北岸進退不得,當下更不多想,趙雲一馬當先殺入敵陣之中。這事對他來說早已習以為常,而且輕車熟路,進退自如,沒什麽好說的,難能可貴的是馬超也不甘落後,緊隨其後闖入敵陣中廝殺。
都說‘什麽樣的師傅教會什麽樣的徒弟’,又說什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馬超小小年紀倒是很有自覺性,早早體會到‘七進七出’的精髓,日後必能精益求精,使其武藝更加精湛。
再說張頜隔岸望見‘常山趙子龍’的旗號,頓時驚喜交加,他自然聽說過‘常山趙子龍’的大名,早已仰慕良久。想不到今日竟有機會跟自己仰慕的英雄並肩作戰,何其幸也。當下更不遲疑,馬上引軍過河,正麵強攻烏桓騎兵,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攔都攔不住。
烏桓騎兵也是慘,誰見了都想擼一把,簡直成了擼啊擼。
而張遼此時也未走遠,忽見趙子龍趕來這裏,心下不由暗喜,也不再繼續北上,當即長槍一揮,下令道:“渡河!”
這麽一來普富盧可是慘嘍,先不說接二連三被偷襲,眼下又被三大名將聯合圍攻,他如何能應付得過來,士氣瞬間崩潰,拔馬便逃。
趙雲、張遼、張頜三人,隨便拿出一人就夠普富盧喝一壺了,何況三人齊到場呢。這場戰鬥毫無懸念,普富盧瞬間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能僥幸逃脫都屬於他祖墳冒青煙了。
哎不對,要不是趙厶提前交待過要活捉普富盧,他能逃脫?
簡直做夢。
哎?
這麽說好像也不對,趙雲、張遼、張頜三大名將聯手竟然都被他逃脫了,這有點說不過去啊,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哎算了。
暫且先不管普富盧是怎麽逃脫的,反正就是腳底抹油,跑的賊拉快。隻說他狼狽逃到高柳城後緊閉城門,堅守不出,鐵定心思要做個縮頭烏龜。趙雲卻對此不屑一顧,先傳令張遼:“文遠兄可去桑幹城救應。我與儁義兄進攻此城,不活捉普富盧誓不退軍。”
張遼得令,引軍往桑幹城而去。
這時趙雲又望向高柳城,冷笑一聲,從容下令道:“立投石機。”
投石機不愧是攻城利器,簡直就是對付烏桓騎兵的標配。
不管怎麽說,好用就行。
但是投石機太笨重,建造起來有些費時費力,反正趙雲也不著急,慢慢耗唄。等好不容易建造完成,正要發動攻擊,徐晃卻又趕了過來。
這哥們真是受累了,像個小馬達一樣,滴溜溜轉個不停,時間都浪費在趕路上了。
且說徐晃先見了趙雲,說明來意,趙雲遂停止攻擊,示意他照計劃行事。徐晃這才抖擻精神來到城下,叫道:“烏桓大王何在?”
這喊話算是客氣的,竟然還稱呼他為烏桓大王。可是普富盧被打怕了,哪敢出城,站在城牆上憤恨難當,罵道:“休得張狂,早晚必把你挫骨揚灰。”
徐晃也不氣惱,一把從身後馬背上抓過來一個小孩,高高舉起,威嚇道:“呔!睜大眼睛看清楚,此子是誰?”
普富盧定睛一看,登時一口老血湧上胸口,憋得他倆眼一黑,差點從城牆上倒栽下來。身旁的軍士趕緊扶住他,又是捋胸又是捶背,好不容易幫他順過氣來。
徐晃見他口吐鮮血,幾欲氣死,料想他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於是又嚇道:“汝妻、子俱在我手中,欲要活命,速速出城投降,滿城上下可免一死。否則,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果然是‘心不狠,站不穩;手不毒,人不服’。
這一次,普富盧應該乖乖服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