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呔!”隨著一聲暴喝,裴元紹出現在太皇太後府中,“逆臣賊子,何敢如此猖狂,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向太皇太後下毒,給我拿下。”裴元紹大喝一聲,身後的士兵迅速衝上前來,將兩個武士團團圍住。


    太皇太後出宮遷往河間時,身邊隻剩下三個家仆,正所謂樹倒獼猴散,她既然失勢,自然無人再跟她有來往,所以何進才敢暗中派人前來鴆殺。而兩個武士更是有恃無恐,大白天就來行凶,本以為做的天衣無縫,誰能想到還有不怕死的敢在這個時候來壞他們的大事。


    “我們可是京裏來的,勸你不要多管閑事。”武士想要嚇退裴元紹,裴元紹笑道:“這麽給你說吧,囚車已經為你倆準備好了,您二位是受累自己上去啊,還是我送您二位上去?”


    兩個武士對視一眼,自知今日難以脫身,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猛地抽出腰間佩刀,向裴元紹撲來,企圖做最後的掙紮。其中一個衝到半道被士兵們攔住,另一個則奮力突破阻擋,衝到裴元紹跟前,照著麵門就是一刀。


    裴元紹也是久經沙場的人,這點小場麵還難不倒他,就見他側身躲過劈來的大刀,隨後飛起一腳將那人踹倒在地,士兵們一擁而上,將這個武士死死按住,接著有人拿出繩索,三下五除二把他綁了個結實。


    “裝入囚車,押回鄴城聽候處置。”裴元紹厲聲下了命令。


    還真如裴元紹所說,囚車早就準備好了,這邊士兵們忙著裝押兩個武士,裴元紹卻自顧來到後堂,看著太皇太後的遺體,感慨道:“太守真是料事如神,這太皇太後竟然真被毒死了。”


    “來人,”裴元紹下令道:“把太皇太後的屍身盛裝成殮,全軍帶孝,立刻護送靈柩回鄴城。”


    條理清晰,井然有序,所有事項似乎早就擬定好了。


    至於讓裴元紹帶孝這件事,不用說,肯定是趙厶的主意,這麽晦氣的活兒除了裴元紹,好像也沒別人能幹了,怪不得特意安排裴元紹來收場呢。趙厶這家夥,太壞了。


    “把家仆以及毒酒一並帶著。”臨走時,裴元紹還不忘帶著人證物證。這麽一來,凶手伏法,人證物證俱全,看何進還怎麽抵賴。


    之後全軍慟哭,招搖過市,一路上高喊:“大將軍何進鴆殺國母,罪在不赦,當誅九族。”所到之處,引得百姓齊來圍觀,不斷有義憤填膺之士加入,聲勢越來越壯大。


    早有信使先來鄴城報與趙厶,趙厶裝作哀傷的樣子,歎息道:“堂堂國母,竟落得如此下場。逆臣何進,何至於猖狂如斯,不殺不足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嘴上說著傷心,心裏卻高興壞了:“死的好,死的妙,死的呱呱叫,老子師出有名矣。”


    現在就等著裴元紹護送靈柩到來,然後就能出兵洛陽。逼死何進,拿捏皇上,威懾群臣,如果事情順利的話應該能提前結束亂世,甚至能提前完成統一天下之大業。


    想到高興處,一拍大腿,吩咐道:“來人,擺酒。召趙雲、夏侯蘭來後營議事。”


    自前任刺史賈琮離任之後,趙厶接管鄴城,就一直住在城外的中軍大營中,營內又分設前後兩營,前營議事,後營居住,所以這後營就相當於後堂,也就是趙厶的私人空間。


    “大哥,”二人不時來到後營,見趙厶紅光滿麵,正喜氣洋洋的親手擺放酒菜,知道必有好事,便開玩笑道:“必有天大的喜事,竟引得大哥親自操勞,讓大哥費心了。”


    “來來來,二位賢弟快快請坐,先飲三大斛,也不枉大哥如此費心。”在這兩位小弟麵前,趙厶才沒有那麽多的虛情假意,唯有一片真情加親情。


    三人攜手並肩同坐於席間,一番推杯換盞,喝的甚是盡興。這時趙厶先開口說道:“這一次何進必死無疑,我應當趁勢入主洛陽,扶幼主於危難之間,還天下太平如初,則指日可待也。”


    “此乃天下之福,我兄弟二人敢不策馬揚鞭,奮勇當先,以助大哥早日完成心願。”趙雲、夏侯蘭端起酒杯,預祝趙厶早日功成名就。


    趙厶道:“自黃巾作亂以來,又有黑山、白波等諸賊作亂,似此無能之輩,皆烏合之眾,不足為慮,所慮者,唯西涼董卓爾。”


    夏侯蘭道:“靈帝病重時,為了削弱董卓之勢,曾詔拜董卓為並州牧,令其所屬部隊皆歸皇甫嵩統領,然而,董卓不但拒絕交出兵權,反而引兵進駐河東,以觀時變。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今若不圖,後必為禍不淺。”


    趙厶沉吟道:“我與皇甫將軍有舊交,本該上書進言,勸他興兵討伐董卓,奈何皇甫將軍是心善之人,不願與董卓為敵。其侄兒皇甫酈亦曾力勸他出兵,言董卓逆命懷奸,罪在不赦。即使這樣,依然難以勸動其心,我若再勸之,使皇甫將軍左右為難,是為不敬,如之奈何?”


    夏侯蘭道:“小弟有一計,名‘一石二鳥’,隻是不知可行否。”


    “哦?”趙厶眼前一亮,滿眼期待,示意道:“說來聽聽。”


    夏侯蘭道:“十常侍趙忠的私宅就在這鄴城內,其親信眾多,都是貪利忘義之輩,大哥先以金銀結其心,令其秘密進京,與十常侍裏應外合,先逼死何進,再假傳聖旨,令皇甫嵩出兵討伐董卓。大哥從中取事,必能事半而功倍,何愁大事不成。”


    “妙啊!”趙厶兩眼放光,大為歎服。


    “大哥,請三思而後行。”突然一個嚴峻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嚇得趙厶一激靈,定睛一看,原來是趙雲。


    “此話怎講?”趙厶一臉懵逼,沒想到趙雲會反對,難不成喝了假酒?


    趙雲正色說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皆是因為十常侍朋比為奸,禍亂朝綱而引起。吾常聽人說,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大哥豈可自墜其誌,與十常侍同謀。”


    趙雲是個死心眼,爛好人,這個時候說出這番話,並不是成心要跟趙厶為難,其實是擔心趙厶失了威望,引世人唾棄。這本是好意,趙厶也明白他一番苦心,所以撓著腦袋,顯得十分為難,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他。


    夏侯蘭見狀,笑著解圍道:“二哥,此言差矣。豈不聞<兵法>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十常侍之罪,罄竹難書,令天下人所不齒,大哥豈會自甘墮落與狼狽為伍。今日之計,不過是借其勢也,事成則勢盡。”


    “什麽意思?”趙雲和趙厶麵麵相覷,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夏侯蘭解釋道:“十常侍所倚仗者,唯太後與皇帝而已。何進一死,何太後必然失勢,而皇帝年幼,其勢不足,到那時,十常侍無依無靠,死在須臾。大哥以雷霆之勢擊之,一舉可定。懲奸佞以化純,揚正道於王庭,天下宵小之輩誰敢不服。彼時,朝野清晏,海內富庶,普天之下共享太平盛世,此皆大哥之功也。”


    讀書人就是拽,三言兩語就解開了趙雲的疑惑,又不顯山不露水的把趙厶誇上了天,試問:“還有誰!”


    服!


    大寫的服!


    而且此計一出,何進引頸就戮,董卓無法進京,十常侍乖乖等死,這哪是一石二鳥,分明是一石三鳥。


    “不,是一石四鳥。”趙厶突然兩眼放光,心裏尋思:“到那時,拿捏天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