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沒見到皇帝?”在朝歌城外大營內,趙厶滿臉震驚。要知道為了完成這個計劃,他可是特意安排趙雲去做接應的,結果竟然撲了空。不應該啊,到底哪裏出了差錯?


    趙厶眉頭緊皺,心中暗自思忖:“是途中出了意外,還是張讓等人背叛了我?”沉思片刻,毫無頭緒,於是沉聲說道:\"立刻派人,打探皇帝的下落。\"眾將得令,紛紛行動起來。


    “早知如此,就不該聽信曹操的話,要不然現在已經進洛陽了。”趙厶唉聲歎氣,後悔不迭。


    原來當裴元紹護送太皇太後的靈柩到達鄴城後,趙厶立刻大張旗鼓的起兵,分三路而來:第一路,張遼為先鋒,陪同裴元紹帶著靈柩先去洛陽製造聲勢;第二路,高順引‘陷陣營’進軍官渡,以為應援;第三路,趙厶親自統領大軍進駐河內,準備迎接皇帝。


    河內與洛陽隻有一河之隔,孟津港與河內港遙相呼應,一旦京師有變,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從河內進軍洛陽。而且為了確保不出意外,又暗中派出趙雲提前潛伏到孟津港以為接應。這麽一來,就能完美實施夏侯蘭提出的‘一石二鳥’之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眼瞅著就要在趙厶的手裏大放異彩了,怎能不令人興奮。正當趙厶得意之際,忽有曹操的使者求見,趙厶心下疑惑:“我與曹操素未謀麵,也從來沒有私下來往,他派使者來幹什麽?”


    一是出於好奇,二是因為曹操的名頭實在太大,趙厶經不起誘惑,所以熱情接待了使者,問他:“不知使者是哪位?”使者說了個名字,趙厶沒聽說過,大概率是個不入流的人,所以也就不那麽在意了,隨便應付他道:“所來何事。”


    使者倒也不卑不亢,向趙厶陳述十常侍禍國亂政的根源,最後委婉進言道:“望太守以社稷為重,先除十常侍,再論大將軍之罪。彼時,尚書盧植、太尉楊彪,典軍校尉曹操、侍禦史鄭泰等數位文武大臣皆願與公並肩而立,共議何進之罪。以天地為誓,決不相負。”


    話說到這份上,不容趙厶不答應。趙厶心想:“反正十常侍最後也得除掉,早除晚除早晚得除,不如賣個人情給曹操,那就先除十常侍吧。”於是當即表了態,先打發使者回去。


    可是大軍已經出動,回是回不去了,隻好號令三軍,不許再喊‘大將軍何進鴆殺國母’之類的話,又令張遼、裴元紹先把靈柩停放在河內,等待下一步指示;高順則繼續進軍,駐守官渡;此時趙厶剛到朝歌境內,於是就在朝歌城外駐紮下來。


    這麽一搞,‘一石二鳥’的計劃就不能再繼續實施了,趙厶心有不甘呐。悶頭考慮了半晌,突然靈光一閃,有了新主意,暗自尋思道:“何進必須先死,不能留到最後。”


    於是暗中派人聯係趙忠的親信,讓他秘密進宮帶話給十常侍:“事情有變,先下手為強。可假借太後之詔引何進入宮,先誅何進,再保護皇帝來孟津港,我當為接應,必保汝等平安。”


    又私下傳話給趙雲:“宮中有變,張讓必劫持皇帝來孟津港,可先誅張讓,再護送天子去河內。張遼、裴元紹引太皇太後之靈柩在彼。彼時,就請天子披麻帶孝以盡孝道。”又密囑道:“我在朝歌,隨後就去河內。”


    至於董卓,隻好先不管他了,時間上不趕趟了啊,再說了,隻要把皇帝弄到手,董卓也就不足為慮了。他喜歡來洛陽,就讓他來好了。


    本以為這計劃做的天衣無縫,誰能想到張讓這幫沒卵蛋的家夥這麽不靠譜,連個皇帝都看不住,不僅如此,張讓臨出太後寢宮時說的一句話順帶把趙厶也給出賣了。就這麽一句話,指不定日後還會惹出什麽麻煩呢。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且說少帝及陳留王,在河邊草叢裏伏到半夜,見兩岸火把通明,人頭攢動,不時有聲音隱隱傳來:“天子何在?”兩人聽的膽戰心驚,趕緊捂住嘴巴,藏的更嚴實了。


    一直藏到四更時分,兩岸人馬漸漸四散遠去,陳留王道:“此地不宜久留,去別處看看吧。”少帝早就嚇破了膽,對陳留王言聽計從。


    二人爬出草叢四下觀望,黑暗之中看不清道路,又分辨不出方向,摸黑走了幾步,隻覺腳下遍地荊棘,甚難行走。可是為了保命,也顧不了那麽多了。“往這邊走吧。”陳留王隨便指了一個方向,二人相互攙扶著向前走去。


    也不知走了多遠,天邊漸漸泛起魚肚白,隱約能看見路徑了,遠遠望見山崗下有一穀堆,陳留王道:“走了一夜,腳痛不能行,先去穀堆裏躲著,歇息片刻再做決定。”


    等趕到穀堆處,陳留王從中掏出一個大洞,二人躲進去,又把洞口封住,這才閉上眼睛休息。殊不知穀堆旁有一所莊園,恰逢莊主早起做飯,來穀堆上取柴火,見穀堆形跡可疑,便起了戒備之心,喝道:“誰躲在裏麵?”


    二人驚醒,少帝渾身戰栗,蜷縮在陳留王身後。陳留王壯著膽子扒開一條縫,見是一農戶,遂挺身而出,指著少帝曰:“此是當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亂,逃難至此。吾乃陳留王。”


    農戶大驚,跪拜曰:“臣乃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故隱居於此。”


    哦!


    原來這就是花五百萬錢買司徒之職的那位冀州名士,‘銅臭’一詞也正是因他而得名。可是他僅僅當了兩年的司徒就被罷了官,從此以後名望衰退,被世人所不齒。他也自知慚愧,故而隱居於此,又托名崔烈之弟崔毅,其實就是崔烈本人也。


    陳留王不知此中道理,也不想追究他的身份,隻是見他跪拜,知道再無性命之憂,便道:“你起來吧。”


    崔烈於是請少帝及陳留王入莊園中歇息,備上飯菜,等他二人吃飽喝足之後,又去莊外打聽消息,也好找人來護駕。


    剛出莊門,恰好遇見閔貢來這裏討水喝。崔烈見他馬項下掛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心生疑慮,便問道:“此是何人首級?”


    閔貢道:“請勿驚疑,乃是十常侍曹節、段珪之首級。因劫持天子及陳留王逃至北邙山,被我追上斬殺之。隻是不見了天子及陳留王,尋了一夜,饑渴難耐,故來莊上討些水喝。”


    崔烈道:“來得正好。天子及陳留王正在莊內歇息,何不隨我入見。”


    閔貢慌忙下馬,隨崔烈入莊中,君臣相見,痛哭一場。哭罷,閔貢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


    於是少帝騎閔貢之馬,崔烈又牽來一匹瘦馬讓陳留王騎乘,閔貢和崔烈各牽一馬而行。行不及數裏,文武百官聞訊趕來,哭拜於少帝麵前:“救駕來遲,臣等罪該萬死。”


    少帝連驚帶嚇,眼神呆滯,不敢應聲。陳留王隻好替他回道:“都起來吧,赦爾等無罪。”


    陳留王果然表現不俗,怪不得董卓要廢掉少帝而立陳留王了,擱誰也會這麽幹。隻不過這麽一來,又把趙厶的計劃給打亂了。這皇帝還真是難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趙雲是我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清風入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清風入我心並收藏三國:趙雲是我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