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侍衛遲疑時,忽然門內走出來幾人,領頭的正是蔡邕,在他身後還有幾名老者。


    “賢婿,你怎麽來了?”


    蔡邕詫異道,他沒想到秦末會親臨貢院。


    “孤順路過來看看罷了。”


    秦末淡淡地說道,視線掠過了蔡邕,落在了他身後那幾位老者身上。


    “嶽父大人,你身後這幾位是?”


    蔡邕趕緊一一介紹道:“這些都是我的至交好友,這位是荀氏八龍之一的荀爽,這兩位是八廚中的蕃向和王章,這兩位是八顧中的羊陟與尹勳,這幾位則是八及中的陳翔、孔昱、苑康……前些時日,賢婿不是讓老夫替你請我的這些好友修《太平大典》嗎,這不,人都給你請來了。”


    秦末愣住了。


    這些全都是東漢末年赫赫有名的人物,每一位都名譽天下,如果不是因為秦末提出要修《太平大典》估計這些人也不會再拋頭露麵。


    “我等見過秦王!”


    這幾名老者紛紛拱手拜道。


    “諸君不必客氣,汝等都是當世文學大儒乃孤的前輩,理應由孤前去一一拜訪請你們出山才對。可我秦國剛經曆戰爭和瘟疫,百廢待興,孤實在是抽不開身,所以才請嶽父代為邀請,諸位能受邀來我秦國,實乃我秦國之大幸也!”


    秦末說完,鄭重拱手還禮。


    這幾位老者皆受寵若驚,荀爽趕緊捋了捋胡須,連忙說道:“秦王真是折煞我等也,我等聽聞秦王欲修著一本集大成的曠世大典,此乃利於我整個華夏的大事,吾等理應相助才是。”


    “《太平大典》乃我等文人學士畢生所追求之瑰寶,我等既是飽腹學識之輩,應自當為華夏發揮最後一份餘熱才是。”


    “是極是極!”


    其餘幾人紛紛附和。


    這些人都有自己寫書,想把自己寫的著作也收錄進去,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那就多謝諸君了!”秦末心中欣喜萬分。


    他沒想到蔡邕居然真的請動了這群人,確實幫他大忙了。


    “對了嶽父,你怎麽在這兒?”


    秦末忽然問道。


    蔡邕歎口氣,苦笑道:“賢婿啊,你讓老夫擔任太平大典的主編,可你連人手都不給老夫配,老夫無奈將好友叫到貢院,打算一起招募一批文士。對了,老夫剛從孔融哪兒得知,今年科舉考試報名的考生已超過一萬之數,還有兩日報名就要截止,估計會超過兩萬人。”


    “這麽多?”


    秦末嚇了一跳。


    兩萬人參加科舉,這簡直無法想象,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十分合情合理。


    秦國剛罷免了一批官吏,現在整個秦國官員體係基礎薄弱,空下了很多主要位置,更何況科舉設置的下限很低,這吸引的人自然更多。


    而且現在的秦國,除了南方的一些小城市之外,幾乎天下各郡縣的讀書人都蜂擁而至。


    “這次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雖多,但真正能考取功名的卻寥寥無幾,老夫從貢院這兒招募一些人手,賢婿你不會介意吧?”


    秦末笑著說道,“可以是可以,不過,你們可不能將孤的治世能臣,王佐之才給挑走了。”


    他故意強調治世能臣、王佐之才四字,就是擔心萬一有什麽大才,被蔡邕等人拉去當寫手。


    這些人眼光可十分毒辣。


    蔡邕頓時哈哈大笑:“放心放心,我們修太平大典隻需要一批會寫字的學士就可以了。”


    這話倒讓秦末鬆了口氣。


    “慈明先生乃荀氏八龍之一,滿門盡是忠烈之輩,孤可是早有耳聞,今日一見,實乃幸事。倘若荀氏三若中的文若,此等王佐之才,肯為我秦國效力,孤何愁天下不興矣!”


    隨即,秦末將目光放在了荀爽身上,眼睛眯起來,嘴角勾勒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可沒忘記袁紹之前說過的話,荀氏一族皆為漢室死忠。


    聞言,荀爽頓時臉色微變。


    “荀彧雖乃我之子侄,但人各有命,他不願效忠秦王,實乃他之不幸。不過大王麾下友若亦是王佐之才,秦王何愁天下不平也!”


    “哈哈!”


    秦末仰天長笑,說道:“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荀彧誌不在此,那便隨他去吧。”


    他的表情依舊很輕鬆,仿佛剛剛隻是隨口一說,隨即秦末轉移話題道:“那諸君就先去忙吧,孤改日設宴再找諸君飲酒。”


    “恭送秦王!”


    “恭送秦王!”


    眾人朝著秦末行了一禮,然後紛紛散去。


    貢堂後院。


    秦末正在翻看報名參加科舉的名錄。


    “魯肅,字子敬,年齡21,籍貫臨淮東城人士,祖上……”


    “馬良,字季常,年齡23,襄陽宜城人士,祖上……”


    這上麵的信息填寫得很是全麵,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政治麵貌、就讀學院、婚姻狀況、健康狀況、身高、愛好與興趣、現居住址,還有祖上三代都是幹什麽的,全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鄧芝,字伯苗,年齡19歲,義陽新野人士……魏延,字文長,年齡22歲,義陽人士……司馬朗,字伯達,年齡20歲,河內溫縣人士……陸駿,字季才,年齡26歲,吳郡吳縣人士……”


    秦末繼續翻著名冊,一個個看著。


    這些名字他從這近五千人中挑選了出來,最終隻留下十來人,剩下一半多都還沒來得及看。


    這些人的名字出現簡直讓秦末感到意外,尤其是那個司馬朗的名字,這可是司馬懿的兄長。


    司馬一族得到情報,要舉族搬遷至江東,為何這個司馬郎會跑到秦國來參加科舉?


    秦末心裏也在權衡,要不要用司馬家族的人,而這司馬郎的確是個人才。


    思索片刻,秦末決定還是用了。


    作為士族,他們不會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麵,估計這個司馬郎就是放過來的雞蛋。


    “啟稟大王,孔尚書、田尚書求見!”


    門房外傳來稟告。


    “請他們進來!”


    孔融和田豐聯袂走進屋,朝著秦末躬身一禮,“臣孔融(田豐)見過大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