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佐遇刺的消息傳到博洛的耳中的時候,他正給豫親王多鐸寫信,多鐸揮師破揚州,殺史可法,克南京,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此時已經被加封為和碩德豫親王,收到劉良佐被刺的消息,他愣了愣神,沒想到演義中的事居然能發生在自己的眼前,大將居然在大軍之中被刺,不過在聽到劉良佐無甚大礙後,搖搖頭莞爾一笑而過。


    而劉良佐自己也沒特別放在心上,畢竟箭矢被甲胄抵擋住大部分的動能,隻是一點輕傷,這樣的傷勢劉良佐戎馬多年,比這嚴重的的有,劉良佐自嘲道“看來是老了,居然被些許毛賊得了手”


    卞虎連忙說道“大人,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大人虎威尚在啊”


    劉良佐擺擺手道“罷了,我先睡會,有點犯困,娘的怎麽回事”


    卞虎擠眉弄眼道“大人,要不要安排個美人啊,大人這兩日辛苦了,是不是好好休息一下”


    劉良佐有些猶豫,搖頭道“算了,今日有些累”隨即笑罵道“你這憨貨,一天天想的都是什麽破事”


    劉良佐肯定沒想到這句話居然是自己最後清醒時說的話,一進帳,劉良佐一睡下去,不到兩個時辰,就開始體溫升高,額頭發燙說胡話,帳外的親兵發現裏麵聲音不對,進去一看大驚失色,急忙去喊來醫官,醫官著急忙慌的趕到帳內,給劉良佐擦身子喂藥,折騰了半天,最後得出結論,箭傷有毒。


    “你這庸醫,居然敢害死大人,來人把這狗賊拉出去砍了”卞虎見堂堂一個總兵,居然死在這如同兒戲的刺殺戲碼中,暴怒之下令人把醫官給砍了。


    “將軍饒命啊,總兵大人箭矢入肺,藥石無用,不是小的錯啊”醫官嚇的兩股顫顫,急忙跪地拚命求饒,不過卞虎壓根不想聽,讓部下把其拖了出去,求饒聲漸行漸遠,直到一聲慘叫聲中結束。


    在博洛眼中,除了以前遼東的兵還能打一些,其他什麽中原兵陝西兵山東兵都不咋地,至於江南兵那更是嗤之以鼻,什麽江南人傑地靈,都是扯淡,自從下江南以來,處處望風而降的南明軍士更是讓博洛對南人極為蔑視,來到江南就沒見過什麽人傑,文名響徹江南的錢謙益不也是跪服在大清的鐵蹄之。


    未曾想,從多鐸回京後,自己先是在江陰碰了一鼻子灰,來到蘇州又是根硬骨頭,派大將出去抓些民夫居然還能被刺殺身亡,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清軍大營外哭泣聲一片,被劉良佐和柏永馥搜捕而來的民夫丁壯,所有人都被強逼著剃頭。


    “都督,依我看,這蘇州城牆甚是堅固,這麽寬,火炮沒那麽容易砸塌”韓雄搖搖頭道。


    “至於在牆後再建一座牆,這起點在哪,又從哪裏結束,依我看這辦不成”林士奇這次難得也和韓雄意見一致。


    ……


    經過孟浚和眾將商議後一致覺得楊恩出的是餿主意,不提城後那麽多民房,拆得拆多久,就說再建一座城牆得耗時多少時間,花費多少資源。


    散會後,幾人各回各處防守處,唯有楊恩還陪在孟浚身側,楊恩望著孟浚有些心力交瘁的神情,楊恩勸慰道“都督,守戰勝在持久,不可太過勞心”


    “唉,時不我待啊,天下事已至此,拖的越久,八旗站的越穩,崖山之禍,近在咫尺,我豈能不思”所有的壓力都擠壓在孟浚一身,不隻是博洛圍攻蘇州的危機感,還有那已經證明的曆史。順勢而為是聰明人的做法,而孟浚選擇的偏偏是逆流而上。


    楊恩看著孟浚背著手的身影,這麽年輕,耳邊居然有了些許白發,卻仍然像標杆一般挺立,楊恩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蘇州南城,城下百餘名鄉民聚集在城下,而在不遠處清軍的騎兵還在虎視眈眈,若不是顧及城頭的火力,怕是要立刻衝殺過來。


    “怎麽回事”鎮守南城的韓雄皺著眉頭問向守城士卒,隨後韓雄看向城下的鄉民,一看就知道是怎麽回事,身側的吳台對著韓雄道“統鎮,韃子四處抓壯丁,這些是逃難的鄉民,不過不知道這裏麵有沒有奸細”


    韓雄緩緩道“城上放些吊籃下去,一次上來幾人,都是鄉裏鄉親的,能救還是救吧”


    “將軍大慈大悲,將軍公侯萬代……”城下的鄉民見城頭上有吊籃下來,紛紛磕頭,哭喊的感謝聲不斷。


    不遠處的清兵騎兵見無機可乘後,隨即撥馬離去,而等守城士卒把難民拉上來後,發現這些人有的剃過發了,等到這些人都被轉移至城內時,周遭的耆老在大聲的咒罵著,圍觀的人群紛紛怒斥著這些難民,背棄祖宗,不忠不孝。


    被人群圍罵的鄉民有的滿臉怒氣,有的羞愧,而大部分人都是暗自哭泣,而未剃發的則暗自鬆了口氣。


    這時候的魯王朱以海已經收到十餘封孟浚求援的書信,幾乎是一日三折的速度,本來有些安逸的浙江官場被這孟浚的告急書弄的人心惶惶,朱以海是連召數場朝議,議是否出兵蘇州之事。


    朱以海銳意進取,一心恢複河山,立主出兵,首輔方逢年,張國維等大批文臣主張固守,方國安,王之仁則主戰,戰守之爭吵了數日,最後還是朱以海親自下場以自己才疏學淺,退位歸藩為脅,張國維,宋之普等一眾文官才同意出兵救援。


    隨即朱以海以方國安為主帥,張名振也副將,張煌言為監軍,統帥浙軍正兵三萬人,義軍四萬,號稱十萬大軍,決議出兵蘇州,當然以明朝這時候的整合力度,沒十天半個月的功夫,根本不可能迅速集結起這支大軍,就在魯王政權開始籌集軍糧,餉銀,器械時,在蘇州城下的清軍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