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韓雄救了一些難民之事,很快傳到孟必安的耳中,孟必安迅速派人維護治安,張博見到現場亂哄哄的,圍觀百姓喊打喊殺聲不斷,無奈隻得差人去詢問孟浚。


    孟浚收到消息急忙趕往蘇州城孔廟處,剛到廟外,就聽到一陣揪心的哭聲,幾個小娃娃站在門後哇哇啼哭,圍住廟外的幾個耆老還在不停的怒罵“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損之則可謂不忠不孝,頭可斷,發絕不可剃,你們這些人都死不足惜”


    一到此孟浚便對著旁邊的張博詢問道“驥康,這是怎麽回事”


    張博道“剛剛有一批鄉親被韃子追趕到南城外,鎮守南城的韓統鎮從城樓上放下吊籃救了他們,隻是其中好些個都剃了發的,城內百姓怕有奸細,皆說無發的都要斬了”


    而如今江南各地,已經有不少鄉民百姓為了活命隻能剃了發,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在南明這個時候,清軍奉行留發不留頭的暴虐行徑,如果義軍中也針鋒相對用剃發則剃頭應對,那就成了死局了。


    如同一個鄉鎮,清軍來了,留發的殺了,為了活命,大部分村民都得剃發,這樣剃發的則活了下來,接下來反清義軍或者南明官軍來了,見到留著辮子的,就當成韃子殺了,這樣一來,不管有沒有頭發,村民都得死,可是在清軍勢大的情況下,剃發的還是占多數,剃發比留發多,如果剃發的都要殺,那麽這無疑是把他們推向清廷,孟浚絕不能容忍這樣極端的事發生。


    孟浚想到此,站在孔廟的台階上,朗聲道“有發者,為義民,無發者,難民也,隻要查清楚不要韃子奸細,隻要割辮蓄發,不可妄加殺戮,同為大明子民,豈能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周遭的耆老有心想反駁,卻哆哆嗦嗦的說不出話來。


    事畢之後,孟浚對著張博道“記錄下來,有發者也義民,無發者為難民,此令,傳誦全軍”


    “是都督”隨後張博便領命疾步而去。


    忙完這個突發事件,孟浚又來到了軍器監,再次見到那位鑄炮師傅,時間已經過去了三月時間,而米順見到孟浚,急忙跪地道“小的見過大都督”


    孟浚急忙扶起米順道“米師傅快起,你以後見到我不準再跪”說完孟浚看向擺放在廣場的十門大炮,疾步走上前,用手撫摸著,雖然是冰涼的,但是孟浚卻如同撫摸情人般沉迷。


    “都督,此炮長六尺六寸(約兩米長),有效射程五百餘步,大仰角射程可達一千米,此炮重達一千一百斤”米順滔滔不絕的為孟浚介紹道。


    “此次造十門炮,正可部署北城,與清軍火炮對射,不再是無還手之力了”孟浚一臉高興的說道。


    “都督,有兩門炮有氣孔,模具黏土未舂熟,需回爐重造”米順急忙道。


    “嗯嗯,八門也行”孟浚又待了會,看著大炮左摸摸,右看看,心中興奮之意難忍,過了好一會才吩咐孟必安要趁夜把炮運上北城安置好,準備給清軍來個陰的。


    隨後孟浚離開鑄炮坊,來到其他的工匠作坊,和鑄炮坊不同的是,不論是箭矢製造還是刀槍甲胄區域,都是人流密集,剛一走進去,濃鬱的熱浪便湧了過來,叮叮當當的的噪音不絕於耳,朱圖在一旁對著孟浚大聲道“都督,現在人手充足,隻是韃子圍城,鐵料炭火無法補充,以現在的打造速度,不出一月,怕是會用光庫存啊”


    孟浚點點頭道“不用擔心,全力打造器械,目前以多造箭矢為主要”孟浚剛說一句,覺得聲音有些小,又再大聲的對朱圖重複一遍,朱圖點點頭隨後道“都督,這裏太吵了,我們先去外麵”


    出了軍器監,孟浚呼出一口濁氣,無奈道“太吵了,這些工匠的工作環境也太差了”


    朱圖也是無可奈何的說道“別說那些工匠了,就這軍器監附近的百姓,有條件的都搬離這裏了,隻有些窮苦人家,還住在這附近,就這附近的房價都跌了”


    回到蘇州府衙內,張博已經在堂內等候,孟浚見其神色知道張博有事,忙道“驥康,書房細談”


    進了書房,二人入座,張博不等孟浚開口便出言道“都督,探聽司已得到消息,魯王殿下,決意發大兵十萬,出兵蘇州,解蘇城之圍”


    孟浚一愣,這跟印象中南明幹的事感覺不太一樣,這魯王這麽猛的嗎,一把梭哈了,全軍出擊?不過對此孟浚倒是很高興,隻要浙兵抵達城下,內外夾擊之下,這博洛還能擋的住嗎。


    隨後孟浚細問道“魯王殿下具體出多少兵,多少步卒,馬兵,還有多少水師,何人領軍,軍隊是否集結,預計幾日抵達蘇州”


    張博搖搖頭道“具體多少軍士,尚未定數,不過應不會少於八萬人,領軍之人是鎮南將軍方國安,浙軍還沒完成集結,至於抵達之日,更是未可知。”


    “嗯”孟浚點點頭,緩了一會又問道“這方國安是什麽樣的人”


    張博隨即道“方國安,字磐石,浙江諸暨人,以兵卒從左良玉剿寇,立下不少軍功,崇禎十六年,以都督同知,掛平蠻將軍印,與李自成、張獻忠對戰南方,互有勝負。


    明弘光時,方國安依附馬士英,掛鎮南將軍印,鎮江浦。後馬士英與左良玉有隙,移鎮池口,以備左良玉。左良玉清君側時,起兵南下,方國安倉皇率軍東走。


    至清軍南下,方國安擁兵入浙,其軍紀敗壞,百姓深受其害,民心不附。潞王朱常淓在杭州降清,馬士英和阮大铖後來先後向他投靠。潞王降清時他率部眾一萬多名由杭州退至錢塘江東岸,和王之仁部構成反清武裝的主力。魯王殿下晉封方國安為越國公,並且築壇拜方國安為大將,節製諸軍。


    聽到張博洋洋灑灑的介紹後,孟浚對方國安有了初步的了解,娘的,左良玉部下出身,軍紀敗壞,這不就是又一個軍頭嘛,順風搶攻,逆風就溜,孟浚搖搖頭,他有預感,這方國安估摸著等半年會不會抵達蘇州還未可知呢。


    而城外的博洛卻一刻不停歇,連日來清軍大營內鼓噪聲不斷,這次清軍重整旗鼓,打造了更多的器械,大量的雲梯,攻城塔,洞屋,從高處往下望去,烏泱泱的人頭,如同波浪般一潮又一潮,兩方的較量即將再次拉開序幕,而這次的規模更大,更殘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義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筆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筆道人並收藏南明義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