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長沙城。
自孫可望斷李定國糧餉供應之後,李定國無奈之下在長沙附近大征糧餉,拷餉大戶,縱然如此也無力維持大軍用度,反而令當地士紳百姓改變了態度。
當初李定國進入長沙,孔有德自焚時,長沙百姓可以說是心中喜悅,但到了現在,士紳百姓已經拒絕和李定國所部合作,甚至有的士紳暗投密信,送往清軍處,將長沙城的虛實泄露的一幹二淨。
李定國在長沙坐立不安,城中暗流湧動,這種情況下,清軍虎視眈眈,他甚至已經動了退兵的念頭,直到周王孟浚的使者即將到來消息,才令李定國按捺住退意,等待使者抵達。
孟鴻本在南昌,自從兵不血刃,攪動南昌之變後,孟浚對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這句話,有了新的感觸,當即決定,新建一司,外務司,升孟鴻為司長,為嘉賞孟鴻之功,晉封伯爵,賞銀五千兩,賜宅邸一座,念其年老無妻,又令幕府為其選一賢良之婦,為其開枝散葉。
孟浚決議奪下湖廣,便邀各方勢力,遣人至鄭成功處,希望鄭家能出動其強大的水軍,隔斷湖廣武昌嶽陽一帶的長江,截斷清軍糧道。
又派人聯絡李成棟,對李成棟此人,孟浚壓根不指望這人能出兵湖廣,聯絡他的目的隻是不是讓他騷擾閩贛之地,畢竟一個人可以成事不足,但敗事必然綽綽有餘了。
而孟浚心中最重要的,可合作的盟友,便是如今還在長沙的李定國,為表誠意,孟浚給孟鴻的書信是這般寫道:“清軍大舉南下,江北大營移師向西,今國家多難,虜軍勢大,與晉王相商,萬事可談,糧草,軍餉,土地,皆可磋商,便是其索要湖廣之地,亦無不可,此番大戰,曠古爍今,勝則天下一變,敗則天下傾覆。”
收到孟浚嘉賞的命令,孟鴻心中極為感動,於南昌府衙,向東伏地而拜,隨之而來的還有命孟鴻出使長沙的書信,孟鴻看完信後,當即收拾行囊,在護衛的庇護下,朝著長沙而去。
如今孟鴻心中,時時以薑太公為榜樣,昔日太公八十而遇文王,尚能成就一番偉業,自己如今不過五十有八,焉知不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清軍大營。
豪格收到多爾袞命多鐸為帥的消息後,暴怒,於帳中大罵:“多爾袞竟敢如此,本王乃太宗長子,按序理應為帝,當初若不是此賊從中作梗,帝位當由本王繼之,如今多爾袞竟命多鐸為帥,難道他們還想讓本王聽多鐸的命令嗎?”
冷僧機聞言,連忙命親衛出外守候,嚴禁他人窺探,此時的帳中除豪格外,隻有三人,鼇拜,圖爾格,冷僧機,此三人皆是豪格之心腹。
而一旁的鼇拜聞言附和道:“王爺,睿親王這般做太過分了!”
這時冷僧機返身回帳,對著豪格輕聲問道:“王爺,朝廷可有下令,大軍以何人為主?”
豪格發了一通脾氣,怒氣略消了些,聞言坐回了椅子上,隨口說道:“多爾袞豈敢明目張膽命本王聽從多鐸之令,隻說讓本王和多鐸商議著來。”
此話一出,帳中四人一片沉默,都是久經戰陣之人,豈能不知道令出多門乃是大忌,隻是這般話,有些忌諱,眾人都清楚,多爾袞不敢將軍隊交於豪格的原因,無非是皇位之爭的延續罷了。
“王爺,此戰關乎我朝興衰,望……望王爺以大局為重。”冷僧機瞅著豪格麵色放緩了些,硬著頭皮勸道。
豪格聞言,冷冷的看向冷僧機,語氣不善的問道:“難道你以為本王是明廷官吏那般蠢物嗎?”
冷僧機嚇的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道:“末將不敢,王爺,末將絕無此意啊。”
豪格見冷僧機的額頭都磕紅了,站了起來,走到他身旁,一把將其拉了起來,又拍了拍冷僧機身上的灰塵,隨後才緩緩說道:“孰輕孰重,本王拎得清,隻是多爾袞值此大戰,依舊不信本王,這才是讓本王最為生氣的地方!”
…………
河北,清軍南下之軍。
越接近南方,博洛的心情越糟糕,在遼東半島時,博洛還時常期待率大軍南下與孟浚再戰一場,一雪前恥,隻是這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他的心中卻莫名的不安,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博洛總感覺軍中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
博洛心中雖以勝敗乃兵家常事聊以自慰,再想起勒克德渾兵敗身死的舊事,雖心中自覺非己過,可自己總歸是在孟浚弱小時,讓其脫困而出,猶如虎入山林,龍歸大海,若是自己昔日不理會方國安,亦或是擊破方國安便返回蘇州,是不是局勢又會有所不同。
孟浚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裏創下這份局麵,博洛每每想起,總有些恍惚,但還不至於讓他驚駭到五體投地,若要論大業速成的速度,當初李自成在河南東山再起時,不過短短數月便攻進了北京城,覆滅了明王朝。
以博洛看來,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孟浚,他們都是順勢而為,李自成借了北方大旱的天時,百姓難以維生之時,還要賬朝廷繳納支撐遼東戰局的三餉以及各種苛捐雜稅,所以要想活命,隻能為流民,或為賊寇,亦或是殺官造反。
李自成一句“迎闖王,不納糧”就這一句,李自成便席卷北方,風雲變色,而孟浚則是借著江南反抗剃發令之機,一句“驅逐韃虜,恢複河山”的宣言,也讓孟浚占據了整個江南。
想到此,博洛心中歎了口氣,心中也有那麽一絲怨恨多爾袞,何必非要讓漢人剃發呢?若是不剃,天下安定,這孟浚哪有機會再起。
而博洛看的清楚,李自成和孟浚不一樣之處,李自成,其興也勃焉,其敗也速焉,孟浚的行事,也算的上步步為營,從蘇州一步一步,到現在封鎖大江,即將與大清決戰於湖廣。
對孟浚這個人,博洛認為,孟浚此人隻一個是野心家,根本就不是真的因為頭發而起兵的,若其真的是忠義之人,當初也不會剃發降清,他起兵,隻是目光長遠,看出了大清在江南統治的空虛罷了。
博洛看著大軍浩浩蕩蕩南下的身影,嘴中不自覺的說了出口:“投機之人,野心勃勃之輩!”
自孫可望斷李定國糧餉供應之後,李定國無奈之下在長沙附近大征糧餉,拷餉大戶,縱然如此也無力維持大軍用度,反而令當地士紳百姓改變了態度。
當初李定國進入長沙,孔有德自焚時,長沙百姓可以說是心中喜悅,但到了現在,士紳百姓已經拒絕和李定國所部合作,甚至有的士紳暗投密信,送往清軍處,將長沙城的虛實泄露的一幹二淨。
李定國在長沙坐立不安,城中暗流湧動,這種情況下,清軍虎視眈眈,他甚至已經動了退兵的念頭,直到周王孟浚的使者即將到來消息,才令李定國按捺住退意,等待使者抵達。
孟鴻本在南昌,自從兵不血刃,攪動南昌之變後,孟浚對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這句話,有了新的感觸,當即決定,新建一司,外務司,升孟鴻為司長,為嘉賞孟鴻之功,晉封伯爵,賞銀五千兩,賜宅邸一座,念其年老無妻,又令幕府為其選一賢良之婦,為其開枝散葉。
孟浚決議奪下湖廣,便邀各方勢力,遣人至鄭成功處,希望鄭家能出動其強大的水軍,隔斷湖廣武昌嶽陽一帶的長江,截斷清軍糧道。
又派人聯絡李成棟,對李成棟此人,孟浚壓根不指望這人能出兵湖廣,聯絡他的目的隻是不是讓他騷擾閩贛之地,畢竟一個人可以成事不足,但敗事必然綽綽有餘了。
而孟浚心中最重要的,可合作的盟友,便是如今還在長沙的李定國,為表誠意,孟浚給孟鴻的書信是這般寫道:“清軍大舉南下,江北大營移師向西,今國家多難,虜軍勢大,與晉王相商,萬事可談,糧草,軍餉,土地,皆可磋商,便是其索要湖廣之地,亦無不可,此番大戰,曠古爍今,勝則天下一變,敗則天下傾覆。”
收到孟浚嘉賞的命令,孟鴻心中極為感動,於南昌府衙,向東伏地而拜,隨之而來的還有命孟鴻出使長沙的書信,孟鴻看完信後,當即收拾行囊,在護衛的庇護下,朝著長沙而去。
如今孟鴻心中,時時以薑太公為榜樣,昔日太公八十而遇文王,尚能成就一番偉業,自己如今不過五十有八,焉知不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清軍大營。
豪格收到多爾袞命多鐸為帥的消息後,暴怒,於帳中大罵:“多爾袞竟敢如此,本王乃太宗長子,按序理應為帝,當初若不是此賊從中作梗,帝位當由本王繼之,如今多爾袞竟命多鐸為帥,難道他們還想讓本王聽多鐸的命令嗎?”
冷僧機聞言,連忙命親衛出外守候,嚴禁他人窺探,此時的帳中除豪格外,隻有三人,鼇拜,圖爾格,冷僧機,此三人皆是豪格之心腹。
而一旁的鼇拜聞言附和道:“王爺,睿親王這般做太過分了!”
這時冷僧機返身回帳,對著豪格輕聲問道:“王爺,朝廷可有下令,大軍以何人為主?”
豪格發了一通脾氣,怒氣略消了些,聞言坐回了椅子上,隨口說道:“多爾袞豈敢明目張膽命本王聽從多鐸之令,隻說讓本王和多鐸商議著來。”
此話一出,帳中四人一片沉默,都是久經戰陣之人,豈能不知道令出多門乃是大忌,隻是這般話,有些忌諱,眾人都清楚,多爾袞不敢將軍隊交於豪格的原因,無非是皇位之爭的延續罷了。
“王爺,此戰關乎我朝興衰,望……望王爺以大局為重。”冷僧機瞅著豪格麵色放緩了些,硬著頭皮勸道。
豪格聞言,冷冷的看向冷僧機,語氣不善的問道:“難道你以為本王是明廷官吏那般蠢物嗎?”
冷僧機嚇的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道:“末將不敢,王爺,末將絕無此意啊。”
豪格見冷僧機的額頭都磕紅了,站了起來,走到他身旁,一把將其拉了起來,又拍了拍冷僧機身上的灰塵,隨後才緩緩說道:“孰輕孰重,本王拎得清,隻是多爾袞值此大戰,依舊不信本王,這才是讓本王最為生氣的地方!”
…………
河北,清軍南下之軍。
越接近南方,博洛的心情越糟糕,在遼東半島時,博洛還時常期待率大軍南下與孟浚再戰一場,一雪前恥,隻是這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他的心中卻莫名的不安,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博洛總感覺軍中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
博洛心中雖以勝敗乃兵家常事聊以自慰,再想起勒克德渾兵敗身死的舊事,雖心中自覺非己過,可自己總歸是在孟浚弱小時,讓其脫困而出,猶如虎入山林,龍歸大海,若是自己昔日不理會方國安,亦或是擊破方國安便返回蘇州,是不是局勢又會有所不同。
孟浚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裏創下這份局麵,博洛每每想起,總有些恍惚,但還不至於讓他驚駭到五體投地,若要論大業速成的速度,當初李自成在河南東山再起時,不過短短數月便攻進了北京城,覆滅了明王朝。
以博洛看來,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孟浚,他們都是順勢而為,李自成借了北方大旱的天時,百姓難以維生之時,還要賬朝廷繳納支撐遼東戰局的三餉以及各種苛捐雜稅,所以要想活命,隻能為流民,或為賊寇,亦或是殺官造反。
李自成一句“迎闖王,不納糧”就這一句,李自成便席卷北方,風雲變色,而孟浚則是借著江南反抗剃發令之機,一句“驅逐韃虜,恢複河山”的宣言,也讓孟浚占據了整個江南。
想到此,博洛心中歎了口氣,心中也有那麽一絲怨恨多爾袞,何必非要讓漢人剃發呢?若是不剃,天下安定,這孟浚哪有機會再起。
而博洛看的清楚,李自成和孟浚不一樣之處,李自成,其興也勃焉,其敗也速焉,孟浚的行事,也算的上步步為營,從蘇州一步一步,到現在封鎖大江,即將與大清決戰於湖廣。
對孟浚這個人,博洛認為,孟浚此人隻一個是野心家,根本就不是真的因為頭發而起兵的,若其真的是忠義之人,當初也不會剃發降清,他起兵,隻是目光長遠,看出了大清在江南統治的空虛罷了。
博洛看著大軍浩浩蕩蕩南下的身影,嘴中不自覺的說了出口:“投機之人,野心勃勃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