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把劍,千裏殺天人……”
高山上,李希燭看著變成了一地碎肉的神箭天人,開口喃喃道。
他這一劍,從北上皇城的宮門口來,跨越了千裏山河,殺天人。
這一劍,與慕容劍聖的身前三尺便是大河滔滔的大河劍意不同。
這一劍沒有那麽澎湃,萬千威能皆集中於一點,化作貫天鋒芒。
當然,李希燭的劍也可以像大河劍意那般洶湧澎湃、以勢壓人。
隻是,殺神箭天人的劍,隻能走快。
而這一劍太快了,也太利了!
無距!天劍!
神魂衍生的二道相合的結果,便是縱然相隔千裏也能一劍殺來。
刺,而透破虛空,於刹那之間殺人。
那一抹白色的光芒閃爍間,甚至可以看到無數微粒在散溢,仿佛連天地虛空都被那無上劍意擊碎。
這是天下最快的劍,也是天下最利的劍,縱然是天人境的強者,也慘死於李希燭的三步一劍之下。
隨後,李希燭看了看山頂不遠處幾乎已經風化了的土壇和石碑,提起神箭天人的頭顱就走了過去。
“築土為壇,刻石造碑,封狼居胥,原來這裏是狼居胥山……”
李希燭透過石碑刻文看到了一股殘存千古而不滅的戰意,其中充斥著軍中殺伐的氣機,宛如是由鐵血鑄就的意誌,殺氣騰騰如刀山。
這是古之名將冠軍侯留下來的痕跡!
李希燭在皇家書庫裏讀書的時候看到過有關於冠軍侯的記載,隻是爭議很多。
有人認為冠軍侯在當年大破匈奴的時候已經是外道境了。
也有人認為冠軍侯不是外道,卻能以軍中殺氣強殺外道,所以勢如破竹,一路橫推了匈奴諸部。
“雖然有千古不滅的痕跡,卻也分辨曆史的真相了……”
李希燭抬手在石刻上的文字劃過,攝取一縷殺氣捏碎,喃喃道。
千古歲月,能夠磨滅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也根本無法通過石刻上遺留的戰意、殺氣來分辨當年的冠軍侯究竟是憑借自身的外道境凝鑄的殺氣戰意,還是以萬軍殺氣凝鑄。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都足以說明冠軍侯的超凡。
以二十來歲的年紀,多次殺穿了匈奴大軍,這樣的戰績簡直世所罕見,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做到。
此刻,李希燭所在的狼居胥山可謂是天地異象頻頻湧現。
神箭天人被李希燭一劍斬殺之後,對方體內的磅礴真炁散溢了出去,直接影響了一大片區域的天地大氣和天之靈氣,造成了靈氣、大氣和雲海翻騰如驚濤駭浪的景象。
畢竟,蘭蔻可不是普通的修行者,他是天人境的大修行者,一身功力通天徹地,體內真炁之磅礴更是猶如浩渺雲煙一般浩瀚、龐雜。
他的死帶來了天地異象的發生,仿佛是老天都在宣告世人,一位天人強者隕落在了狼居胥山上。
呼!
隨後,李希燭回到了蘭蔻的屍體碎肉旁,抬手在虛空之中畫出了一枚符文,頓時點燃了天之靈氣和太陽聖輝,化作一團金燦燦的大火墜落在山頂的一角,不一會功夫就焚化了神箭天人蘭蔻的屍體碎肉。
甚至,當一股風席卷而來的時候,神箭天人的骨灰都飛揚起來,融入到了整個大北方天地的懷抱。
同時,李希燭看到了百裏之外的瓦剌部落裏的騎兵動了起來,有大批的人馬向狼居胥山趕了過來。
顯然,這裏的天地異象驚動了瓦剌部落中的強者和高層的將領。
甚至可以看到有不止一位的先天大成強者正在飛馳而來,他們神色間惶恐,顯然是意識到了什麽。
李希燭沒興趣和瓦剌部落的人接觸。
即便北方部落的人也是人。
但是如何處理北方部落這件事是永樂帝的問題,他無權過問。
這個世界和大荒不一樣……
唰!!
下一秒,李希燭一步踏出,已然在一道白光的閃爍中消失了。
他橫渡千裏,直接來到了永樂帝的征北大軍前路上的一座山下。
他在山腳下的山道旁靜靜地站著,手中還提著正在淌血的頭顱。
此時,朱棣的大軍剛剛開拔,走了還不到十裏,皇太孫朱瞻基策馬領前軍開路,遠遠的就看到了那座山腳下升騰的血色氣機和煞氣。
頓時,朱瞻基愣了一下,他從腰間抽出了一個兩麵鑲嵌鏡片的圓筒,這是荷蘭人上供的千裏眼,永樂帝疼孫子,就送給了朱瞻基用。
隨後,朱瞻基用千裏眼看了一眼,頓時大驚,連忙策馬帶一隊人衝出前軍大陣,直奔那座山腳下。
……
五十萬大軍的中軍大陣中,永樂帝身穿龍鎧將軍寶甲,腰間佩戰刀,有一種老將出馬的雄厚氣勢。
“報!”
突然,前方的官道上有一騎飛奔而來,手中高舉太孫令信,直奔到了永樂帝的戰馬前,而後馬上的傳訊兵翻身下馬,半跪下來說道:
“稟皇上,太孫令末將送來一物!”
說著,他將戰馬上掛著的一個盒子解下來,在永樂帝麵前打開。
呼!!
刹那間,滾滾煞氣如血霧般從盒中噴湧而出,直上青天三千尺。
更有一股殘損的天人氣機在盒子中盤旋。
隻見,那盒子中竟然是一顆滿麵煞氣的女子頭顱。
嘩啦一聲!
永樂帝見狀大喜,直接翻身下馬走近兩步,拔出腰間戰刀,將盒子中的女人頭顱挑了出來。
“好!李小先生真是天下第一快劍,我大軍出征不到十裏,他竟已經前去千裏之外的瓦剌斬下了蘭蔻那個賤人的頭顱,真是英雄少年!”
永樂帝驚喜萬分。
他完全可以確定,這顆頭顱就是瓦剌部落的那個神箭天人的頭。
因為,一切都可以作假,但唯獨天人氣機做不了假。
況且,永樂帝的錦衣衛在多年以前花了大功夫搞到了神箭天人蘭蔻的畫像,所以知道對方的模樣。
“去把太孫叫過來!”
隨後,永樂帝命人將朱瞻基從前軍陣列中叫了過來。
“爺爺!”
朱瞻基跪拜行禮,道。
“出征在外,叫皇上,還有,李小先生何在?”
永樂帝已經讓三軍停了下來,在一片草地上向朱瞻基問道。
“是,皇上!”
朱瞻基連忙改口,然後他說道:
“啟稟皇上,李小先生將蘭蔻的頭顱送來後就離開了,他說他與皇上的約定已經完成,接下來的戰爭他不便久留,而且出家已有五年未歸,家中長輩應甚是想念,所以接下來他準備回姑蘇老家住上一段時間,還請皇上恕他不辭而別之過。”
朱瞻基說罷,永樂帝便平靜的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同時說道:
“李小先生很有意思,雙十年華就有如此深遠的目光,真是難得。”
“孩子,我教你個乖,跟聰明人交往,一定要往深處想問題,就像現在,李小先生不辭而別,除了是完成約定和歸家心切之外,更多的還是他知道朕非常忌憚他的無距。”
“所以,他不辭而別,這樣對大家都好,不要以為朕會生氣,更不要以為李小先生的行為是失禮,聰明人之間的事,很多都不在表麵。”
朱棣苦心教導朱瞻基,他非常重視這個孩子。
一個好聖孫,大明旺三代!
所以在他老死之前,朱瞻基至少得成長到能夠獨當一麵才行。
否則的話,朝堂、境外,以及江湖裏,不知有多少猛虎、餓狼,很容易就會讓這萬裏江山傾覆。
“是,皇上,孫兒知道了……”
朱瞻基撓了撓頭發,恍然道。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自己剛剛話裏的過錯。
他不能替李希燭恕罪請過,因為對方還是外道境強者。
這樣的存在,天下大可去得,已經完全可以不把皇上天爺放在眼裏了,又何須向皇上恕罪請過。
這是他思想的問題,沒有看清李希燭已經不是曾經的後天大成。
外道境強者,他們的戰力太強大,所以超越了皇權,無視皇權。
“來人,封李希燭天榜第十,封李希燭上北俠魁,告訴太子,讓江湖月報大力報道李小先生的事跡!”
隨後,永樂帝寫了一道聖旨,讓人送回京城太子府。
“讓大軍繼續出征吧,猴崽子,你將這賤人頭顱傳示三軍,告訴我大明的將士們,蘭蔻已被李小先生斬殺,征北之路,勢必一氣嗬成!”
緊接著,朱棣親手將蘭蔻的頭顱掛在了一杆戰槍上,遞給了朱瞻基,讓他帶著這顆天人頭顱傳示三軍,激發大明將士們的血勇骨氣。
這樣一來,這一戰必將軍心可用!
此時的永樂帝,已經有了一舉橫掃大北方的念頭。
他爹將大元朝打崩了,打分裂了!
而他,則要將這些大元殘部徹底消滅,讓大明長城外的境中百姓們也可以享受到太平永樂盛華年。
隨後,朱瞻基領命帶著天人頭顱出去了,直接在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時間裏,就讓整個大明軍隊裏的所有將士們的熱血激發到了極致。
神箭天人已死!
漠北之地還有誰能擋住大明鐵騎的踐踏?!
答案是:沒有!
這一戰,他們將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一氣嗬成直搗黃龍!
……
不久後,京城太子府頒布了冊封李希燭的聖旨。
並且,兩卷聖旨直接被送到了李希燭的姑蘇老家裏。
頓時,李希燭的父母長輩可謂是又喜又驚,甚至還有些後怕。
同時,太子以江湖月報和官府告示昭告天下,宣揚李希燭事跡。
天榜第十少年人!
上北俠魁李希燭!
這兩個都是永樂帝親自冊封,自然是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江湖月報裏,詳細描寫了李希燭與永樂帝的約定。
五年讀書,於後天大成一步入先天大成,修成了外道境。
而後,他北上漠北大草原,殺神箭天人蘭蔻!提頭歸來!
一時間,江湖沸騰,天下大驚!
五年前在少室山腳下揚名天下的那個外道少年,終究是成長起來了,僅僅隻用了五年的時間而已。
原來還有人疑惑,怎麽這五年的時間裏不見李希燭的蹤跡了。
甚至有人懷疑李希燭已經被人截殺。
畢竟他太過於天才,太過於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不曾想,原來李希燭在皇宮裏沉寂了五年,然後直接逆天崛起。
他一出關就殺了一位天人,很強勢的證明了他的天人級的戰力。
這樣的戰力,不說舉世無敵,也是人間絕頂了,少有人能勝之。
甚至,他的功績使得永樂帝親封俠魁二字。
要知道,俠魁這個名號可是很具有代表意義的。
俠者,天下人夾道相迎之人。
魁者,三甲第一,無雙之人。
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個讓天下俠客為之追捧的名號。
俠魁,俠道魁首,俠中之俠!
當然,這也能理解,畢竟李希燭做的事,可不是什麽江湖道義之類的小事,而是為國為民的大事。
北上大草原,殺天人!
這種事太大了!大到讓人震驚、羨慕、追捧,甚至是信仰了。
如果說普通的俠客,可以被稱為大俠的話。
那麽李希燭這個俠魁,就完全可以被稱為巨俠,他是大俠中的大俠,事跡遠超天下任何一位大俠。
一時間,李希燭的名頭傳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是天涯海角。
即便是西域之地都有李希燭的名頭在流傳。
雙十年華,外道無距,代表了他的絕世天賦和資質。
一步千裏北上殺天人,代表了他的絕頂戰力,天下無人敢小覷。
這樣的人,自然是萬眾矚目,備受關注,受無數人追捧和信仰。
“李小先生功成外道大成,隻是不知道他有沒有修成金剛境……”
西域金剛門,靈竹僧聽聞了李希燭的事跡後,不由得咧嘴一笑。
五年前,他前往中原戰少林天人時,曾將金身功送給了十幾位中原天才,如今以後李希燭開花結果了,成為了與他同等高度的外道。
他期待李希燭來西域金剛門找他。
佛渡有才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想要渡對方成就金剛境。
姑蘇城外,劍門駐地
慕容白看著江湖月報中被大肆報道的李希燭,不由得眸光一亮。
“千裏一劍殺天人,好生厲害的劍客,若不戰上一場,實在可惜……”
高山上,李希燭看著變成了一地碎肉的神箭天人,開口喃喃道。
他這一劍,從北上皇城的宮門口來,跨越了千裏山河,殺天人。
這一劍,與慕容劍聖的身前三尺便是大河滔滔的大河劍意不同。
這一劍沒有那麽澎湃,萬千威能皆集中於一點,化作貫天鋒芒。
當然,李希燭的劍也可以像大河劍意那般洶湧澎湃、以勢壓人。
隻是,殺神箭天人的劍,隻能走快。
而這一劍太快了,也太利了!
無距!天劍!
神魂衍生的二道相合的結果,便是縱然相隔千裏也能一劍殺來。
刺,而透破虛空,於刹那之間殺人。
那一抹白色的光芒閃爍間,甚至可以看到無數微粒在散溢,仿佛連天地虛空都被那無上劍意擊碎。
這是天下最快的劍,也是天下最利的劍,縱然是天人境的強者,也慘死於李希燭的三步一劍之下。
隨後,李希燭看了看山頂不遠處幾乎已經風化了的土壇和石碑,提起神箭天人的頭顱就走了過去。
“築土為壇,刻石造碑,封狼居胥,原來這裏是狼居胥山……”
李希燭透過石碑刻文看到了一股殘存千古而不滅的戰意,其中充斥著軍中殺伐的氣機,宛如是由鐵血鑄就的意誌,殺氣騰騰如刀山。
這是古之名將冠軍侯留下來的痕跡!
李希燭在皇家書庫裏讀書的時候看到過有關於冠軍侯的記載,隻是爭議很多。
有人認為冠軍侯在當年大破匈奴的時候已經是外道境了。
也有人認為冠軍侯不是外道,卻能以軍中殺氣強殺外道,所以勢如破竹,一路橫推了匈奴諸部。
“雖然有千古不滅的痕跡,卻也分辨曆史的真相了……”
李希燭抬手在石刻上的文字劃過,攝取一縷殺氣捏碎,喃喃道。
千古歲月,能夠磨滅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也根本無法通過石刻上遺留的戰意、殺氣來分辨當年的冠軍侯究竟是憑借自身的外道境凝鑄的殺氣戰意,還是以萬軍殺氣凝鑄。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都足以說明冠軍侯的超凡。
以二十來歲的年紀,多次殺穿了匈奴大軍,這樣的戰績簡直世所罕見,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做到。
此刻,李希燭所在的狼居胥山可謂是天地異象頻頻湧現。
神箭天人被李希燭一劍斬殺之後,對方體內的磅礴真炁散溢了出去,直接影響了一大片區域的天地大氣和天之靈氣,造成了靈氣、大氣和雲海翻騰如驚濤駭浪的景象。
畢竟,蘭蔻可不是普通的修行者,他是天人境的大修行者,一身功力通天徹地,體內真炁之磅礴更是猶如浩渺雲煙一般浩瀚、龐雜。
他的死帶來了天地異象的發生,仿佛是老天都在宣告世人,一位天人強者隕落在了狼居胥山上。
呼!
隨後,李希燭回到了蘭蔻的屍體碎肉旁,抬手在虛空之中畫出了一枚符文,頓時點燃了天之靈氣和太陽聖輝,化作一團金燦燦的大火墜落在山頂的一角,不一會功夫就焚化了神箭天人蘭蔻的屍體碎肉。
甚至,當一股風席卷而來的時候,神箭天人的骨灰都飛揚起來,融入到了整個大北方天地的懷抱。
同時,李希燭看到了百裏之外的瓦剌部落裏的騎兵動了起來,有大批的人馬向狼居胥山趕了過來。
顯然,這裏的天地異象驚動了瓦剌部落中的強者和高層的將領。
甚至可以看到有不止一位的先天大成強者正在飛馳而來,他們神色間惶恐,顯然是意識到了什麽。
李希燭沒興趣和瓦剌部落的人接觸。
即便北方部落的人也是人。
但是如何處理北方部落這件事是永樂帝的問題,他無權過問。
這個世界和大荒不一樣……
唰!!
下一秒,李希燭一步踏出,已然在一道白光的閃爍中消失了。
他橫渡千裏,直接來到了永樂帝的征北大軍前路上的一座山下。
他在山腳下的山道旁靜靜地站著,手中還提著正在淌血的頭顱。
此時,朱棣的大軍剛剛開拔,走了還不到十裏,皇太孫朱瞻基策馬領前軍開路,遠遠的就看到了那座山腳下升騰的血色氣機和煞氣。
頓時,朱瞻基愣了一下,他從腰間抽出了一個兩麵鑲嵌鏡片的圓筒,這是荷蘭人上供的千裏眼,永樂帝疼孫子,就送給了朱瞻基用。
隨後,朱瞻基用千裏眼看了一眼,頓時大驚,連忙策馬帶一隊人衝出前軍大陣,直奔那座山腳下。
……
五十萬大軍的中軍大陣中,永樂帝身穿龍鎧將軍寶甲,腰間佩戰刀,有一種老將出馬的雄厚氣勢。
“報!”
突然,前方的官道上有一騎飛奔而來,手中高舉太孫令信,直奔到了永樂帝的戰馬前,而後馬上的傳訊兵翻身下馬,半跪下來說道:
“稟皇上,太孫令末將送來一物!”
說著,他將戰馬上掛著的一個盒子解下來,在永樂帝麵前打開。
呼!!
刹那間,滾滾煞氣如血霧般從盒中噴湧而出,直上青天三千尺。
更有一股殘損的天人氣機在盒子中盤旋。
隻見,那盒子中竟然是一顆滿麵煞氣的女子頭顱。
嘩啦一聲!
永樂帝見狀大喜,直接翻身下馬走近兩步,拔出腰間戰刀,將盒子中的女人頭顱挑了出來。
“好!李小先生真是天下第一快劍,我大軍出征不到十裏,他竟已經前去千裏之外的瓦剌斬下了蘭蔻那個賤人的頭顱,真是英雄少年!”
永樂帝驚喜萬分。
他完全可以確定,這顆頭顱就是瓦剌部落的那個神箭天人的頭。
因為,一切都可以作假,但唯獨天人氣機做不了假。
況且,永樂帝的錦衣衛在多年以前花了大功夫搞到了神箭天人蘭蔻的畫像,所以知道對方的模樣。
“去把太孫叫過來!”
隨後,永樂帝命人將朱瞻基從前軍陣列中叫了過來。
“爺爺!”
朱瞻基跪拜行禮,道。
“出征在外,叫皇上,還有,李小先生何在?”
永樂帝已經讓三軍停了下來,在一片草地上向朱瞻基問道。
“是,皇上!”
朱瞻基連忙改口,然後他說道:
“啟稟皇上,李小先生將蘭蔻的頭顱送來後就離開了,他說他與皇上的約定已經完成,接下來的戰爭他不便久留,而且出家已有五年未歸,家中長輩應甚是想念,所以接下來他準備回姑蘇老家住上一段時間,還請皇上恕他不辭而別之過。”
朱瞻基說罷,永樂帝便平靜的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同時說道:
“李小先生很有意思,雙十年華就有如此深遠的目光,真是難得。”
“孩子,我教你個乖,跟聰明人交往,一定要往深處想問題,就像現在,李小先生不辭而別,除了是完成約定和歸家心切之外,更多的還是他知道朕非常忌憚他的無距。”
“所以,他不辭而別,這樣對大家都好,不要以為朕會生氣,更不要以為李小先生的行為是失禮,聰明人之間的事,很多都不在表麵。”
朱棣苦心教導朱瞻基,他非常重視這個孩子。
一個好聖孫,大明旺三代!
所以在他老死之前,朱瞻基至少得成長到能夠獨當一麵才行。
否則的話,朝堂、境外,以及江湖裏,不知有多少猛虎、餓狼,很容易就會讓這萬裏江山傾覆。
“是,皇上,孫兒知道了……”
朱瞻基撓了撓頭發,恍然道。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自己剛剛話裏的過錯。
他不能替李希燭恕罪請過,因為對方還是外道境強者。
這樣的存在,天下大可去得,已經完全可以不把皇上天爺放在眼裏了,又何須向皇上恕罪請過。
這是他思想的問題,沒有看清李希燭已經不是曾經的後天大成。
外道境強者,他們的戰力太強大,所以超越了皇權,無視皇權。
“來人,封李希燭天榜第十,封李希燭上北俠魁,告訴太子,讓江湖月報大力報道李小先生的事跡!”
隨後,永樂帝寫了一道聖旨,讓人送回京城太子府。
“讓大軍繼續出征吧,猴崽子,你將這賤人頭顱傳示三軍,告訴我大明的將士們,蘭蔻已被李小先生斬殺,征北之路,勢必一氣嗬成!”
緊接著,朱棣親手將蘭蔻的頭顱掛在了一杆戰槍上,遞給了朱瞻基,讓他帶著這顆天人頭顱傳示三軍,激發大明將士們的血勇骨氣。
這樣一來,這一戰必將軍心可用!
此時的永樂帝,已經有了一舉橫掃大北方的念頭。
他爹將大元朝打崩了,打分裂了!
而他,則要將這些大元殘部徹底消滅,讓大明長城外的境中百姓們也可以享受到太平永樂盛華年。
隨後,朱瞻基領命帶著天人頭顱出去了,直接在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時間裏,就讓整個大明軍隊裏的所有將士們的熱血激發到了極致。
神箭天人已死!
漠北之地還有誰能擋住大明鐵騎的踐踏?!
答案是:沒有!
這一戰,他們將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一氣嗬成直搗黃龍!
……
不久後,京城太子府頒布了冊封李希燭的聖旨。
並且,兩卷聖旨直接被送到了李希燭的姑蘇老家裏。
頓時,李希燭的父母長輩可謂是又喜又驚,甚至還有些後怕。
同時,太子以江湖月報和官府告示昭告天下,宣揚李希燭事跡。
天榜第十少年人!
上北俠魁李希燭!
這兩個都是永樂帝親自冊封,自然是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江湖月報裏,詳細描寫了李希燭與永樂帝的約定。
五年讀書,於後天大成一步入先天大成,修成了外道境。
而後,他北上漠北大草原,殺神箭天人蘭蔻!提頭歸來!
一時間,江湖沸騰,天下大驚!
五年前在少室山腳下揚名天下的那個外道少年,終究是成長起來了,僅僅隻用了五年的時間而已。
原來還有人疑惑,怎麽這五年的時間裏不見李希燭的蹤跡了。
甚至有人懷疑李希燭已經被人截殺。
畢竟他太過於天才,太過於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不曾想,原來李希燭在皇宮裏沉寂了五年,然後直接逆天崛起。
他一出關就殺了一位天人,很強勢的證明了他的天人級的戰力。
這樣的戰力,不說舉世無敵,也是人間絕頂了,少有人能勝之。
甚至,他的功績使得永樂帝親封俠魁二字。
要知道,俠魁這個名號可是很具有代表意義的。
俠者,天下人夾道相迎之人。
魁者,三甲第一,無雙之人。
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個讓天下俠客為之追捧的名號。
俠魁,俠道魁首,俠中之俠!
當然,這也能理解,畢竟李希燭做的事,可不是什麽江湖道義之類的小事,而是為國為民的大事。
北上大草原,殺天人!
這種事太大了!大到讓人震驚、羨慕、追捧,甚至是信仰了。
如果說普通的俠客,可以被稱為大俠的話。
那麽李希燭這個俠魁,就完全可以被稱為巨俠,他是大俠中的大俠,事跡遠超天下任何一位大俠。
一時間,李希燭的名頭傳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是天涯海角。
即便是西域之地都有李希燭的名頭在流傳。
雙十年華,外道無距,代表了他的絕世天賦和資質。
一步千裏北上殺天人,代表了他的絕頂戰力,天下無人敢小覷。
這樣的人,自然是萬眾矚目,備受關注,受無數人追捧和信仰。
“李小先生功成外道大成,隻是不知道他有沒有修成金剛境……”
西域金剛門,靈竹僧聽聞了李希燭的事跡後,不由得咧嘴一笑。
五年前,他前往中原戰少林天人時,曾將金身功送給了十幾位中原天才,如今以後李希燭開花結果了,成為了與他同等高度的外道。
他期待李希燭來西域金剛門找他。
佛渡有才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想要渡對方成就金剛境。
姑蘇城外,劍門駐地
慕容白看著江湖月報中被大肆報道的李希燭,不由得眸光一亮。
“千裏一劍殺天人,好生厲害的劍客,若不戰上一場,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