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
書院後山,李希燭坐在一棟小樓裏靜靜地修行。
他在以無距汲取九天深處的天之靈氣。
那裏的天之靈氣是人間最濃厚的區域。
運轉五髒七宮,李希燭可以將天之靈氣轉化成陰陽五行真炁。
再逆轉陰陽五行,可以化作滋補神體的太陽真炁和滋養神魂的太陰真炁,以此來積累血氣和念頭。
再配合無量境的秘法,李希燭就可以無限量的提升自己體內的精氣神的儲量,直到達成化海之境。
很快,時間就到了夜裏
一名書院先生背著竹筐來到了後山書樓,將竹筐裏的一本本厚重的名冊放在了書樓的一樓大堂裏。
這些名冊都是最近幾天來書院報名的學子。
因為人數眾多,所以隻能在山下另設書堂。
不過,用不了多久,這龐雜的人數就一定會銳減。
因為,書院每個月都有月考。
月考不通過,學子就會被退學。
無論你是皇子皇孫,還是達官貴人的後代,都沒有任何的例外。
因為書院不用顧及任何人的不快。
所以這裏一切都能正常的按規矩來。
嗡!
李希燭在修行之餘,還分出了一道神魂念頭。
那是一枚晶瑩剔透的神魂念頭,宛如水晶一般通透,綻放著靈性的光芒,宛如一隻小精靈。
念頭落下,化作一道沐浴在靈光中的人影。
隨後,李希燭的念頭開始翻閱竹筐裏的名冊。
他翻書的速度很快,幾乎是一頁一目,一眼就能洞觀全麵,並且將其中的內容全部記下,並且根據李希燭的記憶進行整理和處理。
沒用多長的時間,神魂念頭就將竹筐裏的名冊全部都看完了。
然後,李希燭在心裏頭微微一歎,暗暗的喃喃自語道:
“居然有十幾萬人報名……”
沒錯,僅僅是短短幾天的時間而已,來書院報名入學的人竟然超過了十萬人。
當然,這其中真正求學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
需要通過月考來大浪淘沙,才能將真金白銀淘出來。
或許,即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乞丐,其實也是一位金子。
天賦、資質、才能,這些都不重要。
在書院,重要的僅僅隻有一點,那就是要有一顆求道之心。
有了這樣的一顆心,未來必然大有作為。
即便不去作為,隻想在書院裏看書學習,那也是會得到李希燭的支持,因為真正的學者更難得。
……
第二天,書院正式開學了。
書本教材都是按位提供,被要求不得損壞。
因為如果你月考沒考過的話,會有人來代替你坐在這個位子上,使用這個位子上的教材。
開學的第一課,李希燭以神魂念頭凝結出了三千神念化身,來到了三千個講堂裏給學子講第一課,然後才是先生們的自由發揮,逐步將教材上的東西傳授下去。
就這樣,書院的生活開始熱鬧了起來。
每個月都會有大量的學子被辭退,同時每個月的月初也都會有大量的學子入學。
也正因為如此,書院藏書樓裏大量的修行典籍也流傳到了民間。
李希燭並沒有禁止這種事,所以修行的事開始發展的很厲害了。
要知道,書院裏的修行典籍全部都是人間第一流的功法和武學。
後天十二樓的內練和外練,先天八重天的奇經八脈圖,甚至還有三卷可直通天人境界的無上典籍。
隻可惜,李希燭為了留住那些優秀的學子,天人典籍的查看不會一下子就讓其觀看全本,而是修行到了哪一步,才能看下一步內容。
並且在名義上來說,書院的學子全部都是院長的學生。
因為李希燭親自給他們上了第一課。
就這樣,時間流逝,一轉眼就過去了十年的時間。
書院的第一批入學的學子也終於來到了畢業的時候了。
書院通過月考、年考和最後的大考,給每個學子都寫了評價和評級,這些評價和評級將會作為書院給的檔案,直接發放到朝廷。
朝廷錄用這些人的時候,才根據檔案來抉擇。
尤其是書院總評前十的學子,更是人間難尋的人物,每一位都是天驕,有不俗能力,不管是從軍還是從政,都能直接從正五品做起。
他們的人氣、才能和地位,不比朝廷選拔出來的狀元郎差多少。
而且,從書院裏走出來的學子可全部都是修行者。
尤其是能夠順利畢業的學子,可沒有一個不是先天境界的存在。
畢竟,書院裏的修行環境太好了。
有先生教學,有院長講課,更有大量的藥田,囤積了各種靈藥。
當然,靈藥就不是免費的了,需要花銀子或是平時成績和月考、年考成績積累的評分來進行兌換。
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便是一匹馬,十年的時間都修煉到天人境。
當然,這裏說的是院長的那匹小矮馬,通過修煉焚天煉氣術積累了十年的時間,終於在書院學子們的畢業大考前一天成功破境。
日練之後的小矮馬已經不能用小矮馬來形容它了。
因為此時的它,儼然一副太陽天馬的姿態,渾身上下的皮膜和皮毛都變成了金燦燦的顏色,即便是在黑夜之中都會散發璀璨的光焰。
而且,李希燭的匹馬還是更加強大的大金剛境。
早年間跟著李希燭的時候被傳授了焚天煉體功。
後來,李希燭帶著它去了一趟金剛門,將如來神掌的典籍借閱了一次,讓它學會了如來神掌。
馬蹄版如來神掌,掌力更硬哦!
書院後山
金燦燦的太陽天馬正在藥田裏挑選成熟的靈藥果腹。
院長的老奴奎恩則引導著天之靈氣流淌過來,化作凝實的靈雨澆灌在一塊塊大大小小的藥田裏。
同時,還有一些先天大成的藥奴在藥田裏照顧靈藥。
從書院畢業後,有的人專修於修行,於是便不打算離開書院。
但是畢業的學子就不再是學子的身份了。
書院沒有義務養著他們,那就得在書院裏找一些活計來做。
例如當文科導師,例如當書院執事,例如當武科教習,例如當後山藥奴,例如當執法長老,例如當書院的掃地弟子或者是關門弟子。
每個人的能力和選擇不同,於是每個人的身份地位和待遇不同。
其中,在後山藥田當照顧靈藥的藥奴雖然聽上去不好聽。
但是這可是肥差,每個月的工資不是金錢,而是以靈藥來支付。
這些靈藥可都是院長種下的,曾得到過院長的悉心栽培和蘊養。
然後又是天人境的老奴奎恩以靈雨來照料著,可謂是長勢極好。
而且,書院後山的環境差不多屬於人間最好的修行環境了。
因為景山書院的院長李希燭每天都處於修行的狀態。
而他修行的時候,都是直接以無距打開了一條通往九天深處靈氣最旺盛區域的天地間隙之門。
那些天地間最濃厚和純粹的天之靈氣,直接通過間隙之門落在書院後山,從院長的小樓裏溢出來,時刻滋養著書院後山的環境。
呼啦!!
突然,一道破空聲從書院後山響起。
隻見,一身紅衣的少女騰空而來,宛如一朵火紅的烈焰在飛舞。
她容貌姣好,身形修長,有一種英氣勃發的氣質,一頭長發微卷在身後披散著,腳下穿著一雙繡花鞋,露出了一小截白皙的腳腕,整個人在騰空飛舞的時候有一種非常出塵的感覺,宛如神女落下人間。
她腳踏虛空而來,每一步似乎都踩在天地之間的氣流上,於靈動之中飄然而起,周身繚繞著五色華光,可以看到胸腹內有光芒流淌。
“見過小姐……”
老奴奎恩見狀,頓時拱手給紅衣女子行禮。
其他的藥奴見狀也跟著行禮。
她赫然就是李希燭的小妹李黛虎,如今也已經是雙九年華了,有一身五行煉氣術養出的大成修為。
而因為他是院長李希燭的親妹妹,所以在書院裏地位很高,書院裏的每個學子都要叫她一聲姑姑。
即便是那些年老八十的學子,也得恭恭敬敬的稱李黛虎為姑姑。
因為李黛虎的輩分太高了……
“奎叔好,奎叔你忙著,我來找兄長。”
李黛虎揮了揮手,然後直接就飛身而起,飄向了李希燭的小樓。
她肆無忌憚的推開二層樓的陽台門,直接走了進去,開口對著正站在書架前看書的神念分身說道:
“兄長,皇帝快不行了,想要見你最後一麵。”
她一開口,頓時就吸引了李希燭的注意力。
唰!!
一瞬間,室內白光一閃,李希燭的本尊無距了過來。
他伸手一揮,一道間隙之門出現在室內,抬腳直接走了進去,李黛虎見狀也連忙在後麵跟著。
二人穿過間隙之門,直接就來到了皇帝的寢宮外。
到了如今,皇宮裏的侍衛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
畢竟書院院長的無距實在是太有標誌性了,再加上李希燭的神念分身經常出入皇宮給老皇帝續命,所以也沒有什麽可值得驚訝的了。
寢宮外,此時已經跪滿了皇親國戚。
太子、漢王和趙王跪在最前頭,看到李希燭出現,連忙行禮。
即便李希燭的年齡比他們都要下,但是奈何他實力太高,所以得到的地位自然也是齊天一般的高。
“院長大人,皇上在等您……”
寢宮門口處,一直伺候老皇帝的掌印老太監見狀連忙迎了出來。
老太監都眼眶發紅了,顯然很悲傷。
隻是不知道他悲傷的是皇帝的死,還是自己即將下崗掌印太監的職位。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就連太監也一樣。
新的皇帝不會讓上一任皇帝寵信的老太監繼續掌權。
不過,這些都和李希燭沒有什麽關係。
他走進去,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永樂帝。
常人看到的隻是永樂帝的憔悴。
而在李希燭的眼中,看到的卻是永樂帝的具體狀態。
他的身體,就像是一棟破破爛爛的老房子。
四梁八棟都腐朽了,整棟房子已經搖搖欲墜,隨時都會坍塌。
可以說永樂帝的命就是一盞雨裏的燈、風中的燭,命不久矣。
其實,永樂帝在八年前就該死了。
自從他西征回來後,身體狀態就每況日下。
後來連姚廣孝都沒法子了,隻能將李希燭請來幫忙救治。
於是,李希燭就以陰陽五行真炁滋養永樂帝的身與神,多次激發了他五髒七宮的生命活性和動力,這才勉強延壽七年,活到了今天。
而現在,永樂帝的壽命是真的到了盡頭了。
即便李希燭的陰陽五行真炁再怎麽玄妙,也無法再給他續命了。
畢竟,永樂帝的身體狀態嚴格來說是屬於壽終正寢,他的生命已經枯竭了,他的身體已經腐朽了。
大羅神仙來了也……
呃,有一說一,大羅神仙肯定是能救永樂帝。
但關鍵是,李希燭不是大羅神仙,所以永樂帝死定了。
“你們,都退下,朕和院長說說話……”
永樂帝見李希燭到了,頓時開口屏退眾人。
很快,寢宮裏就隻剩下永樂帝和李希燭了。
就連姚廣孝都走了出去……
“皇帝,你快死了……”
李希燭沒有任何廢話,直言道。
永樂帝:“……”
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嗎?!
他本來就難受,現在一聽這話更難受了。
不過,他現在也沒心情和李希燭說廢話,直接開口說正事,道:
“你給我出個主意,漢王,朱瞻基,我該選哪個?”
李希燭聞言頓時眉頭一皺,他早就知道永樂帝會這麽問,所以才懶得廢話,因為他不想摻和這事。
不過,既然永樂帝都在這種情況下還開口了,那他也不好再推諉了,隻能說出自己的看法,道:
“天人三境,能活三百年,我今年三十五歲,還能再活二百六十五年,而在這二百六十五年裏,我會踏入天人五境,甚至去衝擊神門天關,屆時,我可能還會活的更久。”
“我活著,大明就永遠是人間第一強國,沒有任何人敢入侵大明。”
“所以,皇帝,您不需要再找一個能打仗、喜歡打仗的皇帝,因為以後的大明,重點是在於發展了……”
一番話過後,老皇帝的眼中終於流露出了一抹釋懷的神色。
或許,他早就已經預料到了大明未來的路,隻是他可能是迫切的需要李希燭給他一個瞑目的保證。
不久後,李希燭打開了寢宮的大門,將所有人都叫了進去。
又過了一會兒的功夫,寢宮裏便傳來了一陣朕哭嚎的聲音。
永樂帝,朱棣,駕崩了!
這個原本應該死在軍旅途中的皇帝,卻因為李希燭的到來,硬生生的挺了七年,最終死在了宮裏……
書院後山,李希燭坐在一棟小樓裏靜靜地修行。
他在以無距汲取九天深處的天之靈氣。
那裏的天之靈氣是人間最濃厚的區域。
運轉五髒七宮,李希燭可以將天之靈氣轉化成陰陽五行真炁。
再逆轉陰陽五行,可以化作滋補神體的太陽真炁和滋養神魂的太陰真炁,以此來積累血氣和念頭。
再配合無量境的秘法,李希燭就可以無限量的提升自己體內的精氣神的儲量,直到達成化海之境。
很快,時間就到了夜裏
一名書院先生背著竹筐來到了後山書樓,將竹筐裏的一本本厚重的名冊放在了書樓的一樓大堂裏。
這些名冊都是最近幾天來書院報名的學子。
因為人數眾多,所以隻能在山下另設書堂。
不過,用不了多久,這龐雜的人數就一定會銳減。
因為,書院每個月都有月考。
月考不通過,學子就會被退學。
無論你是皇子皇孫,還是達官貴人的後代,都沒有任何的例外。
因為書院不用顧及任何人的不快。
所以這裏一切都能正常的按規矩來。
嗡!
李希燭在修行之餘,還分出了一道神魂念頭。
那是一枚晶瑩剔透的神魂念頭,宛如水晶一般通透,綻放著靈性的光芒,宛如一隻小精靈。
念頭落下,化作一道沐浴在靈光中的人影。
隨後,李希燭的念頭開始翻閱竹筐裏的名冊。
他翻書的速度很快,幾乎是一頁一目,一眼就能洞觀全麵,並且將其中的內容全部記下,並且根據李希燭的記憶進行整理和處理。
沒用多長的時間,神魂念頭就將竹筐裏的名冊全部都看完了。
然後,李希燭在心裏頭微微一歎,暗暗的喃喃自語道:
“居然有十幾萬人報名……”
沒錯,僅僅是短短幾天的時間而已,來書院報名入學的人竟然超過了十萬人。
當然,這其中真正求學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
需要通過月考來大浪淘沙,才能將真金白銀淘出來。
或許,即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乞丐,其實也是一位金子。
天賦、資質、才能,這些都不重要。
在書院,重要的僅僅隻有一點,那就是要有一顆求道之心。
有了這樣的一顆心,未來必然大有作為。
即便不去作為,隻想在書院裏看書學習,那也是會得到李希燭的支持,因為真正的學者更難得。
……
第二天,書院正式開學了。
書本教材都是按位提供,被要求不得損壞。
因為如果你月考沒考過的話,會有人來代替你坐在這個位子上,使用這個位子上的教材。
開學的第一課,李希燭以神魂念頭凝結出了三千神念化身,來到了三千個講堂裏給學子講第一課,然後才是先生們的自由發揮,逐步將教材上的東西傳授下去。
就這樣,書院的生活開始熱鬧了起來。
每個月都會有大量的學子被辭退,同時每個月的月初也都會有大量的學子入學。
也正因為如此,書院藏書樓裏大量的修行典籍也流傳到了民間。
李希燭並沒有禁止這種事,所以修行的事開始發展的很厲害了。
要知道,書院裏的修行典籍全部都是人間第一流的功法和武學。
後天十二樓的內練和外練,先天八重天的奇經八脈圖,甚至還有三卷可直通天人境界的無上典籍。
隻可惜,李希燭為了留住那些優秀的學子,天人典籍的查看不會一下子就讓其觀看全本,而是修行到了哪一步,才能看下一步內容。
並且在名義上來說,書院的學子全部都是院長的學生。
因為李希燭親自給他們上了第一課。
就這樣,時間流逝,一轉眼就過去了十年的時間。
書院的第一批入學的學子也終於來到了畢業的時候了。
書院通過月考、年考和最後的大考,給每個學子都寫了評價和評級,這些評價和評級將會作為書院給的檔案,直接發放到朝廷。
朝廷錄用這些人的時候,才根據檔案來抉擇。
尤其是書院總評前十的學子,更是人間難尋的人物,每一位都是天驕,有不俗能力,不管是從軍還是從政,都能直接從正五品做起。
他們的人氣、才能和地位,不比朝廷選拔出來的狀元郎差多少。
而且,從書院裏走出來的學子可全部都是修行者。
尤其是能夠順利畢業的學子,可沒有一個不是先天境界的存在。
畢竟,書院裏的修行環境太好了。
有先生教學,有院長講課,更有大量的藥田,囤積了各種靈藥。
當然,靈藥就不是免費的了,需要花銀子或是平時成績和月考、年考成績積累的評分來進行兌換。
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便是一匹馬,十年的時間都修煉到天人境。
當然,這裏說的是院長的那匹小矮馬,通過修煉焚天煉氣術積累了十年的時間,終於在書院學子們的畢業大考前一天成功破境。
日練之後的小矮馬已經不能用小矮馬來形容它了。
因為此時的它,儼然一副太陽天馬的姿態,渾身上下的皮膜和皮毛都變成了金燦燦的顏色,即便是在黑夜之中都會散發璀璨的光焰。
而且,李希燭的匹馬還是更加強大的大金剛境。
早年間跟著李希燭的時候被傳授了焚天煉體功。
後來,李希燭帶著它去了一趟金剛門,將如來神掌的典籍借閱了一次,讓它學會了如來神掌。
馬蹄版如來神掌,掌力更硬哦!
書院後山
金燦燦的太陽天馬正在藥田裏挑選成熟的靈藥果腹。
院長的老奴奎恩則引導著天之靈氣流淌過來,化作凝實的靈雨澆灌在一塊塊大大小小的藥田裏。
同時,還有一些先天大成的藥奴在藥田裏照顧靈藥。
從書院畢業後,有的人專修於修行,於是便不打算離開書院。
但是畢業的學子就不再是學子的身份了。
書院沒有義務養著他們,那就得在書院裏找一些活計來做。
例如當文科導師,例如當書院執事,例如當武科教習,例如當後山藥奴,例如當執法長老,例如當書院的掃地弟子或者是關門弟子。
每個人的能力和選擇不同,於是每個人的身份地位和待遇不同。
其中,在後山藥田當照顧靈藥的藥奴雖然聽上去不好聽。
但是這可是肥差,每個月的工資不是金錢,而是以靈藥來支付。
這些靈藥可都是院長種下的,曾得到過院長的悉心栽培和蘊養。
然後又是天人境的老奴奎恩以靈雨來照料著,可謂是長勢極好。
而且,書院後山的環境差不多屬於人間最好的修行環境了。
因為景山書院的院長李希燭每天都處於修行的狀態。
而他修行的時候,都是直接以無距打開了一條通往九天深處靈氣最旺盛區域的天地間隙之門。
那些天地間最濃厚和純粹的天之靈氣,直接通過間隙之門落在書院後山,從院長的小樓裏溢出來,時刻滋養著書院後山的環境。
呼啦!!
突然,一道破空聲從書院後山響起。
隻見,一身紅衣的少女騰空而來,宛如一朵火紅的烈焰在飛舞。
她容貌姣好,身形修長,有一種英氣勃發的氣質,一頭長發微卷在身後披散著,腳下穿著一雙繡花鞋,露出了一小截白皙的腳腕,整個人在騰空飛舞的時候有一種非常出塵的感覺,宛如神女落下人間。
她腳踏虛空而來,每一步似乎都踩在天地之間的氣流上,於靈動之中飄然而起,周身繚繞著五色華光,可以看到胸腹內有光芒流淌。
“見過小姐……”
老奴奎恩見狀,頓時拱手給紅衣女子行禮。
其他的藥奴見狀也跟著行禮。
她赫然就是李希燭的小妹李黛虎,如今也已經是雙九年華了,有一身五行煉氣術養出的大成修為。
而因為他是院長李希燭的親妹妹,所以在書院裏地位很高,書院裏的每個學子都要叫她一聲姑姑。
即便是那些年老八十的學子,也得恭恭敬敬的稱李黛虎為姑姑。
因為李黛虎的輩分太高了……
“奎叔好,奎叔你忙著,我來找兄長。”
李黛虎揮了揮手,然後直接就飛身而起,飄向了李希燭的小樓。
她肆無忌憚的推開二層樓的陽台門,直接走了進去,開口對著正站在書架前看書的神念分身說道:
“兄長,皇帝快不行了,想要見你最後一麵。”
她一開口,頓時就吸引了李希燭的注意力。
唰!!
一瞬間,室內白光一閃,李希燭的本尊無距了過來。
他伸手一揮,一道間隙之門出現在室內,抬腳直接走了進去,李黛虎見狀也連忙在後麵跟著。
二人穿過間隙之門,直接就來到了皇帝的寢宮外。
到了如今,皇宮裏的侍衛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
畢竟書院院長的無距實在是太有標誌性了,再加上李希燭的神念分身經常出入皇宮給老皇帝續命,所以也沒有什麽可值得驚訝的了。
寢宮外,此時已經跪滿了皇親國戚。
太子、漢王和趙王跪在最前頭,看到李希燭出現,連忙行禮。
即便李希燭的年齡比他們都要下,但是奈何他實力太高,所以得到的地位自然也是齊天一般的高。
“院長大人,皇上在等您……”
寢宮門口處,一直伺候老皇帝的掌印老太監見狀連忙迎了出來。
老太監都眼眶發紅了,顯然很悲傷。
隻是不知道他悲傷的是皇帝的死,還是自己即將下崗掌印太監的職位。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就連太監也一樣。
新的皇帝不會讓上一任皇帝寵信的老太監繼續掌權。
不過,這些都和李希燭沒有什麽關係。
他走進去,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永樂帝。
常人看到的隻是永樂帝的憔悴。
而在李希燭的眼中,看到的卻是永樂帝的具體狀態。
他的身體,就像是一棟破破爛爛的老房子。
四梁八棟都腐朽了,整棟房子已經搖搖欲墜,隨時都會坍塌。
可以說永樂帝的命就是一盞雨裏的燈、風中的燭,命不久矣。
其實,永樂帝在八年前就該死了。
自從他西征回來後,身體狀態就每況日下。
後來連姚廣孝都沒法子了,隻能將李希燭請來幫忙救治。
於是,李希燭就以陰陽五行真炁滋養永樂帝的身與神,多次激發了他五髒七宮的生命活性和動力,這才勉強延壽七年,活到了今天。
而現在,永樂帝的壽命是真的到了盡頭了。
即便李希燭的陰陽五行真炁再怎麽玄妙,也無法再給他續命了。
畢竟,永樂帝的身體狀態嚴格來說是屬於壽終正寢,他的生命已經枯竭了,他的身體已經腐朽了。
大羅神仙來了也……
呃,有一說一,大羅神仙肯定是能救永樂帝。
但關鍵是,李希燭不是大羅神仙,所以永樂帝死定了。
“你們,都退下,朕和院長說說話……”
永樂帝見李希燭到了,頓時開口屏退眾人。
很快,寢宮裏就隻剩下永樂帝和李希燭了。
就連姚廣孝都走了出去……
“皇帝,你快死了……”
李希燭沒有任何廢話,直言道。
永樂帝:“……”
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嗎?!
他本來就難受,現在一聽這話更難受了。
不過,他現在也沒心情和李希燭說廢話,直接開口說正事,道:
“你給我出個主意,漢王,朱瞻基,我該選哪個?”
李希燭聞言頓時眉頭一皺,他早就知道永樂帝會這麽問,所以才懶得廢話,因為他不想摻和這事。
不過,既然永樂帝都在這種情況下還開口了,那他也不好再推諉了,隻能說出自己的看法,道:
“天人三境,能活三百年,我今年三十五歲,還能再活二百六十五年,而在這二百六十五年裏,我會踏入天人五境,甚至去衝擊神門天關,屆時,我可能還會活的更久。”
“我活著,大明就永遠是人間第一強國,沒有任何人敢入侵大明。”
“所以,皇帝,您不需要再找一個能打仗、喜歡打仗的皇帝,因為以後的大明,重點是在於發展了……”
一番話過後,老皇帝的眼中終於流露出了一抹釋懷的神色。
或許,他早就已經預料到了大明未來的路,隻是他可能是迫切的需要李希燭給他一個瞑目的保證。
不久後,李希燭打開了寢宮的大門,將所有人都叫了進去。
又過了一會兒的功夫,寢宮裏便傳來了一陣朕哭嚎的聲音。
永樂帝,朱棣,駕崩了!
這個原本應該死在軍旅途中的皇帝,卻因為李希燭的到來,硬生生的挺了七年,最終死在了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