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聆詩領頭跨進一步,一名太監立即閃身擋住,他指著君聆詩腰間的長劍,
道:「此是麵聖,請諸位卸下兵刃。」
結果還是要繳械!君聆詩眉頭微皺,覺得此行大不尋常,曾遂汴趕上一步,
搶著喊道:「我來我來!我先繳!」
太監向曾遂汴上下打量了一陣,道:「閣下似乎無械可繳。」
「伸出手來就是了!」曾遂汴不耐道:「皇上等久了!」他已遠遠見著,當
今皇帝已在殿中大位等著了。
太監隻得依言伸出了手,曾遂汴將左袖一抖,嘩啦鐺啷一陣響,太監掌中頓
時以袖箭積了一座小山。
太監一怔,便道:「下一位。」
曾遂汴叫道:「住!我還有!」說完又抖動右袖,這次是倏倏沙沙地響,又
倒出一堆飛蝗石,太監一支手不夠盛了,急急將右手的麈尾一甩,雙手並捧。
待飛蝗石倒盡,曾遂汴不待太監出聲,直接便脫下了上衣,高舉雙手,將上
衣高過了太監的頭頂不住晃動。
這下可是倏、沙、嘩、啦、鐺、啷、鏘、碰、咚諸聲大作,猶如夫妻在廚房
打架,將鍋碗瓢盆亂摔亂砸,一時隻見那太監渾身上下用袖箭、輪刃、飛蝗石、
流雲針、鐵蒺藜諸般暗器構成的一個人體暗器展示場,王道、李九兒、尤構率皆
忍俊不住,大笑失聲。
太監已呆住了,曾遂汴穿回上衣,跟著又要脫下褲子,還頗為羞愧的說道:
「隻剩褲子了,少了點,見諒。」
掖庭宮中同時也傳出了一陣笑聲,這笑聲很爽朗、很直接,笑著說道:「李
務!不必繳械了,讓他們上殿來吧!」
那名喚李務的太監聽說,原想回身作揖,無奈身上一堆暗器,行動不便,隻
得保持原姿勢喊道:「遵旨!」跟著便想將手中的暗器棄置於地,曾遂汴忙又道
:「不要動!」
李務一怔,隻見曾遂汴雙手伸縮運轉如輪,他隻覺到一陣一陣的風往身體吹
、身子也漸漸輕了,待得曾遂汴出聲道:「行啦!」他身子一震,才驚覺身上已
無一樣暗器。
李務急急撿起麈尾,領著七人行至殿上。
這掖庭宮雖是偏殿,但也是皇宮內院的一座大殿,眾人都看傻了眼,唯獨君
聆詩漠然盯著高踞在上、一身龍袍、大約五十歲的男子。
這人,自然便是當今天子、大唐皇帝,李豫。
君聆詩細細看著,隻見李豫麵色蠟黃、形容消瘦,眉宇之間頗有氣。那是
食不知味、衣不安寢的模樣,且已持續頗長一段日子了。
君聆詩有點理解了 ̄雖然世道不太平,但這天子倒還不錯。
君聆詩想起一件傳聞。
皇帝的女兒升平公主,與郭子儀之子郭曖婚後,夫妻感情不睦,有一回,郭
曖負氣向升平公主放話:「你仗著你爹是皇帝,對不對?告訴你!我爹根本沒把
皇帝放在眼裏!」升平公主大怒,立即回宮稟帝。李豫回答:「你不了解!假使
你公公郭公真想當皇帝,天下何能再是李家天下?」
這件事反應出幾個事實。
第一,郭子儀有大功於天下,但教子不慎。
第二,李豫是個有見地的皇帝、也有容臣子『功高震主』的雅量。
君聆詩的神色略和緩了些,他直覺判斷,李豫不是一個會埋伏、暗殺有功於
國的人的皇帝。
「看座。」李豫出聲吩咐道,跟著自行起身離開龍椅,步下台級。
近侍太監立即擺上了幾張坐墊,皇宮果然不一樣!連坐墊都用金線繡龍刺鳳
!王道看了那坐墊一眼,道:「我們這可不是將皇帝、皇後坐在屁股下了?」
「少廢話,坐下!」李九兒白了他一眼,於是七人紛紛就座。
「朕也要一張。」李豫說道。李務這內侍一怔,但聖旨不能違,隻得又取來
一張坐墊,見李豫已停在七人麵前不逾丈處,眉頭一皺,在李豫耳邊低聲道:「
皇上,他們身上都帶有兵刃……」
「無妨!」李豫正色道:「英雄豪傑,豈能事暗殺、偷襲勾當?」
李務不敢再爭,隻得穩穩的將坐墊放到了李豫腳邊,道:「聖上請坐。」
李豫坐下了,與麵前七人一般,皆是盤坐,他原是軍人出身,如此坐最是自
在。唯李九兒跪坐,今日沒打算賣藝,她穿著裙裝。
李豫打量著眾人、眾人也肆無忌憚的打量著李豫。
李豫一一掃視眾人,每個人都毫不畏懼的與他對視,李豫微微一笑,道:「
好一群少年英雄!」旁兒的內侍太監心中早把這些不知好死的粗人罵死了幾千萬
次,惟恐皇上受此不敬,若是發怒,那要如何收場?卻聽皇上反而讚賞諸人,心
裏的感覺觜醯摹14卜畔鋁絲櫬笫。
忽然,李豫注意到七人裏居中而坐、那豐神俊朗、彷若化外之人的中年書生
,獨有此人垂首、雙眼微稀,不肯與他對望,便問道:「卿可是天下人譽為『天
賦異才』的無憂先生:君聆詩?」
「虛名。」君聆詩並未抬頭,淡然應道。
「怎會是虛名呢?」李豫笑道:「郭公與朕提過好幾次,想聘你為參軍,也
發過榜單的。卿未見過麽?」
石緋搶答道:「皇上有所不知 ̄這無憂前輩,若他不想出現,天下間卻是無
人尋他得著!」
李豫又細細注視著石緋,看了好一陣子,問道:「你……不像是漢人。」
「我是吐番人!」石緋昂然應道:「我義父是吐番的馬將軍!」
「馬重英?!」李豫臉色一變,有土色。
馬重英是吐番首屈一指的將領,怎麽他的義子竟來到了中土?
郭子儀曾說過:馬重英,能背孫子、恤百姓,大將之才也。
每次吐番軍進兵靈州,不管是他李豫、或者是郭子儀,首先打聽的都是將領
何人,他們最怕的,便是馬重英領軍。
李豫臉色變異,那也隻是瞬間,立刻又恢複如常,常人是難以查覺的,他泰
然問道:「馬公子因何來到中土?」心中則暗暗想道:莫非是來打聽敵情?暗通
江湖豪傑?若果然是,今日可不能放這些人活著離開!
「我沒和義父姓,我姓石,我是石公子,不是馬公子。」石緋對於自己隻要
說錯一句話,立時便會丟失性命的處境毫無知覺,自顧地應道:「我來遊山玩水
的,也好久沒回吐番了……」說到這,臉上出現了一點思鄉神色。
李豫一直細細的觀查著石緋的表情,要看他有無作偽情態,但石緋說的話短
,也根本沒有可以考慮、參詳的依據,可叫他有點為難了。
不可濫殺無辜!一個聲音在李豫心頭響起。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時,也是七月。
皇太子李適的親娘沈妃,在安史亂發時,被攻陷長安的安祿山部將孫孝哲擄
至洛陽。後來李豫收複洛陽,找到了沈妃,但未來得及送回京城長安,洛陽再度
為史思明所攻陷,沈妃從此失蹤。李豫登基之後,派使節四下搜尋,終是一無所
獲。
在十年前,壽州崇善寺有個尼姑,法號廣澄,聲稱自己便是李適的娘親、亦
即沈妃,李豫將她迎回長安後,覺得此人又不像沈妃,加以調查盤問後,才知此
尼姑僅是兒子李適的乳母而已!一怒之下,當即下令將廣澄亂棍打死。
但事後細想,喂奶也是種恩情啊!他自己的乳娘不也頗受禮遇麽?兒子的乳
娘,雖非後非妃,也該好好對待,怎能打死了?此事教李豫好生後悔。
從此,李豫再也不濫殺無辜,寧可錯放一百,不願誤殺一人!
皇帝殺人,何其容易,一紙詔書而已!但若殺錯,那心囚卻是一輩子的……
因為,皇帝是不能認錯的,皇帝一旦認錯,接踵而來的,便是天下人的指責
、攻訐,史書也會記載,那麽,他就變成一個濫殺無辜的昏君了!
認錯,是昏君;不認,是暴君。源頭,則是濫殺,李豫決定不濫殺,矢誌與
『昏君』、『暴君』徹底絕緣。
李豫輕輕呼出口氣,向石緋道:「我大唐山川百脈,可美?」
「各有其趣。」石緋應道:「邏些的岡底拉斯山,會積雪;我來到中土後,
大多都待在襄州,無山、也無雪。但江南的水色倒是不錯……」他說到這兒,心
中一動,忽然想起一個人,那是個生得很高、很美、但也很潑辣的姑娘,那是阮
修竹。遂又微笑道:「江南人也不錯。」
「是麽?祝你玩得開心。」李豫和靄地一笑,跟著掃視眾人,道:「哪位是
昨日大敗赤心的好漢?」他才問完,便見王道微微抖動身子,似乎是奈不住坐,
他本是軍旅出身,立即看出王道身上帶傷,便道:「是這位吧?小兄弟是哪裏人
氏?姓誰名啥?」
王道一怔,結結巴巴地答道:「呃……我……小的是靈……那個靈州人……
姓……姓王,名……道……」
李豫笑了笑,道:「別緊張,朕不會吃人。王道?好名字。那赤心可是號稱
『回紇第二劍士』,也曾打敗過不少禁軍衛士,身手著實了得。你承藝何方?可
否召來作我禁軍劍術教練?」
王道啞口了,他原隻是個孤兒,無人問津的孤兒,幼年時與父母到蜀中一遊
,當時遊戲性的拜了成都首富的千金小姐作師父,這師父是有錢人,『有錢人』
,已是他人生中很罕見的一個階級了,如今麵前的卻是皇帝,他如何不呆?
尤構率見王道已成了木人,便拉過腔來,道:「皇上若想找他的師父作教頭
,那是大可不必,他師父向來雲遊四海、不拘一格,萬無可能會到宮中來。」
「那是何人?說不準,朕聽過他的名字。」李豫說道。
「黑桐。」尤構率油然應道:「他使的劍藝,名為『鎮錦屏』。」
李豫眉頭一揚,道:「當初割據錦官的趙家絕藝,『勇冠天下劍』!嘿 ̄以
此劍藝打敗赤心,實也名不虛傳了!黑桐此人,朕卻未有所聞……」
「真正的高人,是不好虛名的。」懷空笑了笑,說道:「先師也是這樣說。
一個抱負大道的人,一旦有了官位、有了名聲,往往便要顧著規矩、顧著臉麵,
作出來的事、與心裏想的事,便走樣了。故此,還是別要有名聲、別要有官位自
在得多。」
「令師是肅國公吧。」李豫點點頭,道:「果不愧一代高僧!可惜,可惜死
得太早了……和尚為何未著孝服?法號是?」
「先師已七十有六,也不算早,」懷空應道:「草民已奉先師遺命:守靈二
七後,即還俗歸塵。說法號也是法號、說俗名也是俗名,草民自懂事起便是釋子
,名為懷空,除此,無它。」
李豫道:「既已還俗,便得有個姓,人皆有姓,世上卻無『懷』此一姓……
」他思索一陣,又道:「朕賜你姓李。」
此言一出,近侍太監都愣了。
賜與皇家姓,那是立下了一等一的大功才能得獲的殊榮,他李務姓李,那是
本家姓!皇上今兒是怎麽啦?居然這麽輕易的賜一個才剛還俗的大光頭姓李?
孰不知,大唐朝廷為回紇欺壓已久,用千裏馬的價格,以劣馬易金帛非止一
遭,若非國中軍力十分衰弱,僅是抵抗吐番便已顯力窮,否則李豫萬無可能答應
回紇每次的交易!
尤其赤心那獐頭鼠目,擺明佞臣,李豫見了他,更氣!
這些人是將赤心打得重傷的民族英雄,他不怕赤心會怒而回頭慫恿出兵 ̄出
兵倒好,就看我大唐江湖好漢,打得你屁滾尿流,教你從此不敢再小覷大唐!
他今日心情真的好極了,興之所至,隨口便賜上一姓。
懷空也感受到了李豫的心情,暗中為大唐子民在亂世之中,能有得英明天子
道了聲喜,即伏身磕了個頭,道:「謝皇上賜姓。」
「平身吧。」李豫笑道,笑得很開懷。
這些人其實都是流民,不事生產、不務農作、亦不從軍,對國家在財政、軍
事上都沒什麽貢獻,在李豫當太子時,最討厭的便是這班子人!但自從仆固懷恩
叛變後,一切都不同了 ̄
回紇、吐番聯軍駐紮涇陽城,帝京為之震動,打是打不贏的,一代名將郭子
儀能想出的唯一辦法,便是和談。
豈料一談而成,回紇退軍了!吐番孤軍深入,不敢久待,也急急退去。一次
可能發生的滅國之禍,便如此化消了。李豫極興奮,大賞郭子儀。
後來才知道……原來,在郭子儀出發和談的前一天夜裏,就是有這些不事生
產、不務農作、也不從軍的討厭家夥,夜襲回紇大寨,將藥羅葛移地健嚇得尿灑
褲底!這才急急接受了郭子儀的和談而撤退。
得到這消息,李豫大感振奮 ̄他知道了,除了朝軍之外,還有一股力量在保
護大唐!保護他的國家!
但李豫轉念一想:這股力量究竟是在野的,不好駕馭、不好使用,也不能期
望每次出事,這股力量都會出現啊!終究還是將他們納入掌握為是。正巧,他在
李九兒、曾遂汴身上找不出什麽特徵以資開腔,便向他二人道:「你們可願意入
朝為官?或是從軍?諸位立有大功,若是願意,朕可立詔封你們為中央宮員,隻
要你們在朝,也可壓製赤心這種外臣……」
九汴未來得及回答,君聆詩乾咳一聲,抬起頭正視李豫,肅然道:「皇上貴
為天子,國務繁重,原是不得一時清閑,方見如斯憔悴。今日,皇上召草民等前
來,應該不僅僅是為了談一些瑣事、閑話家常吧?且不才身無所長,唯好琴而已
。可惜,不才也不想為皇宮伶人!」
此言一出,李豫怔了一怔、近侍都嚇呆了,便是曾遂汴等六人也感到訝異。
君聆詩一直是個彬彬有禮的書生,今日怎地爆火了?
其實他們搞錯了,君聆詩一向不重禮節,但這不是重點。
而是 ̄李豫想召他們入朝為官,惹火他了!
因為,他這輩子隻被兩個人騎在頭上過,這兩個人對他而言,都是絕對無法
替代的人物!他再也不會接受任何人指使自己!
「切入正題吧!」君聆詩正色道:「別再浪費時間。」他有戒心、有警惕。
李豫一直與他們說些閑話,甚至還坐到他們身前不到一丈的距離,難道不會
是引他們鬆懈?若是等等李豫藉故離開,無論什麽理由,這裏是皇宮、而他是皇
帝,他們還是隻能乖乖坐著等而已。
這一等,會生什麽事?誰也無法預料!
君聆詩極恨這種不能掌握的感覺,決定開門見山!
李豫一怔之後,即時恢複如常,正眼與君聆詩對望著。
一個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一個是天賦異才君聆詩,兩人都略無退縮之意。
半晌後,李豫終於說道:「你們知道昭明嗎?」
道:「此是麵聖,請諸位卸下兵刃。」
結果還是要繳械!君聆詩眉頭微皺,覺得此行大不尋常,曾遂汴趕上一步,
搶著喊道:「我來我來!我先繳!」
太監向曾遂汴上下打量了一陣,道:「閣下似乎無械可繳。」
「伸出手來就是了!」曾遂汴不耐道:「皇上等久了!」他已遠遠見著,當
今皇帝已在殿中大位等著了。
太監隻得依言伸出了手,曾遂汴將左袖一抖,嘩啦鐺啷一陣響,太監掌中頓
時以袖箭積了一座小山。
太監一怔,便道:「下一位。」
曾遂汴叫道:「住!我還有!」說完又抖動右袖,這次是倏倏沙沙地響,又
倒出一堆飛蝗石,太監一支手不夠盛了,急急將右手的麈尾一甩,雙手並捧。
待飛蝗石倒盡,曾遂汴不待太監出聲,直接便脫下了上衣,高舉雙手,將上
衣高過了太監的頭頂不住晃動。
這下可是倏、沙、嘩、啦、鐺、啷、鏘、碰、咚諸聲大作,猶如夫妻在廚房
打架,將鍋碗瓢盆亂摔亂砸,一時隻見那太監渾身上下用袖箭、輪刃、飛蝗石、
流雲針、鐵蒺藜諸般暗器構成的一個人體暗器展示場,王道、李九兒、尤構率皆
忍俊不住,大笑失聲。
太監已呆住了,曾遂汴穿回上衣,跟著又要脫下褲子,還頗為羞愧的說道:
「隻剩褲子了,少了點,見諒。」
掖庭宮中同時也傳出了一陣笑聲,這笑聲很爽朗、很直接,笑著說道:「李
務!不必繳械了,讓他們上殿來吧!」
那名喚李務的太監聽說,原想回身作揖,無奈身上一堆暗器,行動不便,隻
得保持原姿勢喊道:「遵旨!」跟著便想將手中的暗器棄置於地,曾遂汴忙又道
:「不要動!」
李務一怔,隻見曾遂汴雙手伸縮運轉如輪,他隻覺到一陣一陣的風往身體吹
、身子也漸漸輕了,待得曾遂汴出聲道:「行啦!」他身子一震,才驚覺身上已
無一樣暗器。
李務急急撿起麈尾,領著七人行至殿上。
這掖庭宮雖是偏殿,但也是皇宮內院的一座大殿,眾人都看傻了眼,唯獨君
聆詩漠然盯著高踞在上、一身龍袍、大約五十歲的男子。
這人,自然便是當今天子、大唐皇帝,李豫。
君聆詩細細看著,隻見李豫麵色蠟黃、形容消瘦,眉宇之間頗有氣。那是
食不知味、衣不安寢的模樣,且已持續頗長一段日子了。
君聆詩有點理解了 ̄雖然世道不太平,但這天子倒還不錯。
君聆詩想起一件傳聞。
皇帝的女兒升平公主,與郭子儀之子郭曖婚後,夫妻感情不睦,有一回,郭
曖負氣向升平公主放話:「你仗著你爹是皇帝,對不對?告訴你!我爹根本沒把
皇帝放在眼裏!」升平公主大怒,立即回宮稟帝。李豫回答:「你不了解!假使
你公公郭公真想當皇帝,天下何能再是李家天下?」
這件事反應出幾個事實。
第一,郭子儀有大功於天下,但教子不慎。
第二,李豫是個有見地的皇帝、也有容臣子『功高震主』的雅量。
君聆詩的神色略和緩了些,他直覺判斷,李豫不是一個會埋伏、暗殺有功於
國的人的皇帝。
「看座。」李豫出聲吩咐道,跟著自行起身離開龍椅,步下台級。
近侍太監立即擺上了幾張坐墊,皇宮果然不一樣!連坐墊都用金線繡龍刺鳳
!王道看了那坐墊一眼,道:「我們這可不是將皇帝、皇後坐在屁股下了?」
「少廢話,坐下!」李九兒白了他一眼,於是七人紛紛就座。
「朕也要一張。」李豫說道。李務這內侍一怔,但聖旨不能違,隻得又取來
一張坐墊,見李豫已停在七人麵前不逾丈處,眉頭一皺,在李豫耳邊低聲道:「
皇上,他們身上都帶有兵刃……」
「無妨!」李豫正色道:「英雄豪傑,豈能事暗殺、偷襲勾當?」
李務不敢再爭,隻得穩穩的將坐墊放到了李豫腳邊,道:「聖上請坐。」
李豫坐下了,與麵前七人一般,皆是盤坐,他原是軍人出身,如此坐最是自
在。唯李九兒跪坐,今日沒打算賣藝,她穿著裙裝。
李豫打量著眾人、眾人也肆無忌憚的打量著李豫。
李豫一一掃視眾人,每個人都毫不畏懼的與他對視,李豫微微一笑,道:「
好一群少年英雄!」旁兒的內侍太監心中早把這些不知好死的粗人罵死了幾千萬
次,惟恐皇上受此不敬,若是發怒,那要如何收場?卻聽皇上反而讚賞諸人,心
裏的感覺觜醯摹14卜畔鋁絲櫬笫。
忽然,李豫注意到七人裏居中而坐、那豐神俊朗、彷若化外之人的中年書生
,獨有此人垂首、雙眼微稀,不肯與他對望,便問道:「卿可是天下人譽為『天
賦異才』的無憂先生:君聆詩?」
「虛名。」君聆詩並未抬頭,淡然應道。
「怎會是虛名呢?」李豫笑道:「郭公與朕提過好幾次,想聘你為參軍,也
發過榜單的。卿未見過麽?」
石緋搶答道:「皇上有所不知 ̄這無憂前輩,若他不想出現,天下間卻是無
人尋他得著!」
李豫又細細注視著石緋,看了好一陣子,問道:「你……不像是漢人。」
「我是吐番人!」石緋昂然應道:「我義父是吐番的馬將軍!」
「馬重英?!」李豫臉色一變,有土色。
馬重英是吐番首屈一指的將領,怎麽他的義子竟來到了中土?
郭子儀曾說過:馬重英,能背孫子、恤百姓,大將之才也。
每次吐番軍進兵靈州,不管是他李豫、或者是郭子儀,首先打聽的都是將領
何人,他們最怕的,便是馬重英領軍。
李豫臉色變異,那也隻是瞬間,立刻又恢複如常,常人是難以查覺的,他泰
然問道:「馬公子因何來到中土?」心中則暗暗想道:莫非是來打聽敵情?暗通
江湖豪傑?若果然是,今日可不能放這些人活著離開!
「我沒和義父姓,我姓石,我是石公子,不是馬公子。」石緋對於自己隻要
說錯一句話,立時便會丟失性命的處境毫無知覺,自顧地應道:「我來遊山玩水
的,也好久沒回吐番了……」說到這,臉上出現了一點思鄉神色。
李豫一直細細的觀查著石緋的表情,要看他有無作偽情態,但石緋說的話短
,也根本沒有可以考慮、參詳的依據,可叫他有點為難了。
不可濫殺無辜!一個聲音在李豫心頭響起。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時,也是七月。
皇太子李適的親娘沈妃,在安史亂發時,被攻陷長安的安祿山部將孫孝哲擄
至洛陽。後來李豫收複洛陽,找到了沈妃,但未來得及送回京城長安,洛陽再度
為史思明所攻陷,沈妃從此失蹤。李豫登基之後,派使節四下搜尋,終是一無所
獲。
在十年前,壽州崇善寺有個尼姑,法號廣澄,聲稱自己便是李適的娘親、亦
即沈妃,李豫將她迎回長安後,覺得此人又不像沈妃,加以調查盤問後,才知此
尼姑僅是兒子李適的乳母而已!一怒之下,當即下令將廣澄亂棍打死。
但事後細想,喂奶也是種恩情啊!他自己的乳娘不也頗受禮遇麽?兒子的乳
娘,雖非後非妃,也該好好對待,怎能打死了?此事教李豫好生後悔。
從此,李豫再也不濫殺無辜,寧可錯放一百,不願誤殺一人!
皇帝殺人,何其容易,一紙詔書而已!但若殺錯,那心囚卻是一輩子的……
因為,皇帝是不能認錯的,皇帝一旦認錯,接踵而來的,便是天下人的指責
、攻訐,史書也會記載,那麽,他就變成一個濫殺無辜的昏君了!
認錯,是昏君;不認,是暴君。源頭,則是濫殺,李豫決定不濫殺,矢誌與
『昏君』、『暴君』徹底絕緣。
李豫輕輕呼出口氣,向石緋道:「我大唐山川百脈,可美?」
「各有其趣。」石緋應道:「邏些的岡底拉斯山,會積雪;我來到中土後,
大多都待在襄州,無山、也無雪。但江南的水色倒是不錯……」他說到這兒,心
中一動,忽然想起一個人,那是個生得很高、很美、但也很潑辣的姑娘,那是阮
修竹。遂又微笑道:「江南人也不錯。」
「是麽?祝你玩得開心。」李豫和靄地一笑,跟著掃視眾人,道:「哪位是
昨日大敗赤心的好漢?」他才問完,便見王道微微抖動身子,似乎是奈不住坐,
他本是軍旅出身,立即看出王道身上帶傷,便道:「是這位吧?小兄弟是哪裏人
氏?姓誰名啥?」
王道一怔,結結巴巴地答道:「呃……我……小的是靈……那個靈州人……
姓……姓王,名……道……」
李豫笑了笑,道:「別緊張,朕不會吃人。王道?好名字。那赤心可是號稱
『回紇第二劍士』,也曾打敗過不少禁軍衛士,身手著實了得。你承藝何方?可
否召來作我禁軍劍術教練?」
王道啞口了,他原隻是個孤兒,無人問津的孤兒,幼年時與父母到蜀中一遊
,當時遊戲性的拜了成都首富的千金小姐作師父,這師父是有錢人,『有錢人』
,已是他人生中很罕見的一個階級了,如今麵前的卻是皇帝,他如何不呆?
尤構率見王道已成了木人,便拉過腔來,道:「皇上若想找他的師父作教頭
,那是大可不必,他師父向來雲遊四海、不拘一格,萬無可能會到宮中來。」
「那是何人?說不準,朕聽過他的名字。」李豫說道。
「黑桐。」尤構率油然應道:「他使的劍藝,名為『鎮錦屏』。」
李豫眉頭一揚,道:「當初割據錦官的趙家絕藝,『勇冠天下劍』!嘿 ̄以
此劍藝打敗赤心,實也名不虛傳了!黑桐此人,朕卻未有所聞……」
「真正的高人,是不好虛名的。」懷空笑了笑,說道:「先師也是這樣說。
一個抱負大道的人,一旦有了官位、有了名聲,往往便要顧著規矩、顧著臉麵,
作出來的事、與心裏想的事,便走樣了。故此,還是別要有名聲、別要有官位自
在得多。」
「令師是肅國公吧。」李豫點點頭,道:「果不愧一代高僧!可惜,可惜死
得太早了……和尚為何未著孝服?法號是?」
「先師已七十有六,也不算早,」懷空應道:「草民已奉先師遺命:守靈二
七後,即還俗歸塵。說法號也是法號、說俗名也是俗名,草民自懂事起便是釋子
,名為懷空,除此,無它。」
李豫道:「既已還俗,便得有個姓,人皆有姓,世上卻無『懷』此一姓……
」他思索一陣,又道:「朕賜你姓李。」
此言一出,近侍太監都愣了。
賜與皇家姓,那是立下了一等一的大功才能得獲的殊榮,他李務姓李,那是
本家姓!皇上今兒是怎麽啦?居然這麽輕易的賜一個才剛還俗的大光頭姓李?
孰不知,大唐朝廷為回紇欺壓已久,用千裏馬的價格,以劣馬易金帛非止一
遭,若非國中軍力十分衰弱,僅是抵抗吐番便已顯力窮,否則李豫萬無可能答應
回紇每次的交易!
尤其赤心那獐頭鼠目,擺明佞臣,李豫見了他,更氣!
這些人是將赤心打得重傷的民族英雄,他不怕赤心會怒而回頭慫恿出兵 ̄出
兵倒好,就看我大唐江湖好漢,打得你屁滾尿流,教你從此不敢再小覷大唐!
他今日心情真的好極了,興之所至,隨口便賜上一姓。
懷空也感受到了李豫的心情,暗中為大唐子民在亂世之中,能有得英明天子
道了聲喜,即伏身磕了個頭,道:「謝皇上賜姓。」
「平身吧。」李豫笑道,笑得很開懷。
這些人其實都是流民,不事生產、不務農作、亦不從軍,對國家在財政、軍
事上都沒什麽貢獻,在李豫當太子時,最討厭的便是這班子人!但自從仆固懷恩
叛變後,一切都不同了 ̄
回紇、吐番聯軍駐紮涇陽城,帝京為之震動,打是打不贏的,一代名將郭子
儀能想出的唯一辦法,便是和談。
豈料一談而成,回紇退軍了!吐番孤軍深入,不敢久待,也急急退去。一次
可能發生的滅國之禍,便如此化消了。李豫極興奮,大賞郭子儀。
後來才知道……原來,在郭子儀出發和談的前一天夜裏,就是有這些不事生
產、不務農作、也不從軍的討厭家夥,夜襲回紇大寨,將藥羅葛移地健嚇得尿灑
褲底!這才急急接受了郭子儀的和談而撤退。
得到這消息,李豫大感振奮 ̄他知道了,除了朝軍之外,還有一股力量在保
護大唐!保護他的國家!
但李豫轉念一想:這股力量究竟是在野的,不好駕馭、不好使用,也不能期
望每次出事,這股力量都會出現啊!終究還是將他們納入掌握為是。正巧,他在
李九兒、曾遂汴身上找不出什麽特徵以資開腔,便向他二人道:「你們可願意入
朝為官?或是從軍?諸位立有大功,若是願意,朕可立詔封你們為中央宮員,隻
要你們在朝,也可壓製赤心這種外臣……」
九汴未來得及回答,君聆詩乾咳一聲,抬起頭正視李豫,肅然道:「皇上貴
為天子,國務繁重,原是不得一時清閑,方見如斯憔悴。今日,皇上召草民等前
來,應該不僅僅是為了談一些瑣事、閑話家常吧?且不才身無所長,唯好琴而已
。可惜,不才也不想為皇宮伶人!」
此言一出,李豫怔了一怔、近侍都嚇呆了,便是曾遂汴等六人也感到訝異。
君聆詩一直是個彬彬有禮的書生,今日怎地爆火了?
其實他們搞錯了,君聆詩一向不重禮節,但這不是重點。
而是 ̄李豫想召他們入朝為官,惹火他了!
因為,他這輩子隻被兩個人騎在頭上過,這兩個人對他而言,都是絕對無法
替代的人物!他再也不會接受任何人指使自己!
「切入正題吧!」君聆詩正色道:「別再浪費時間。」他有戒心、有警惕。
李豫一直與他們說些閑話,甚至還坐到他們身前不到一丈的距離,難道不會
是引他們鬆懈?若是等等李豫藉故離開,無論什麽理由,這裏是皇宮、而他是皇
帝,他們還是隻能乖乖坐著等而已。
這一等,會生什麽事?誰也無法預料!
君聆詩極恨這種不能掌握的感覺,決定開門見山!
李豫一怔之後,即時恢複如常,正眼與君聆詩對望著。
一個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一個是天賦異才君聆詩,兩人都略無退縮之意。
半晌後,李豫終於說道:「你們知道昭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