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辦公室裏的交流技巧
在辦公室裏與同事交往離不開語言,但是你會不會說話呢?俗話說“一句話說得讓人跳,一句話說得讓人笑”,同樣的目的,但表達方式不同,造成的後果大不一樣。在辦公室說話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不要人雲亦雲,要學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老板賞識那些有自己頭腦和主見的職員。如果你經常隻是別人說什麽你也說什麽的話,那麽你在辦公室裏就很容易被忽視了,你在辦公室裏的地位也不會很高。有自己的頭腦,不管你在公司的職位如何,你都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應該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有話好好說,切忌把與人交談當成辯論比賽
在辦公室裏與人相處要友善,說話態度要和氣,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級別,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雖然有時候,大家的意見不能夠統一,但是有意見可以保留,對於那些原則性並不很強的問題,沒有必要爭得你死我活。如果一味好辯逞強,會讓同事們敬而遠之。
不要在辦公室裏當眾炫耀自己
如果自己的專業技術很過硬,如果老板非常賞識你,這些就能夠成為你炫耀的資本了嗎?再有能耐,在職場生涯中也應該小心謹慎,強中自有強中手,倘若哪天來了個更加能幹的員工,那你一定馬上成為別人的笑料。倘若哪天老板額外給了你一筆獎金,你就更不能在辦公室裏炫耀了,別人在一邊恭喜你的同時,一邊也在嫉恨你呢!
辦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訴心事的場所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喜歡向別人傾吐苦水。雖然這樣的交談能夠很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你們之間很快變得友善、親切起來,但心理學家調查研究後發現,事實上隻有1%的人能夠嚴守秘密。
所以,當你的生活出現個人危機,如失戀、婚變之類,最好不要在辦公室裏隨便找人傾訴;當你的工作出現危機,如工作上不順利,對老板、同事有意見有看法,你更不應該在辦公室裏向人袒露,任何一個成熟的白領都不會這樣“直率”的。
說話要分場合、要有分寸,最關鍵的是要得體。不卑不亢的說話態度,優雅的肢體語言,活潑俏皮的幽默,這些都屬於語言的藝術。當然,擁有一分自信更為重要,懂得語言的藝術,恰恰能夠幫助你更加自信。嫻熟地使用這些語言藝術,你的職場生涯會更成功!
當你感到進退兩難……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一睜開眼,一想到上班,便突然感到心情煩躁、胸悶氣短?如果有,那你一定是在職業生涯中不知何去何從:有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離開,卻又對未來憂心忡忡。擔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生存陷入困境;擔心自己的經驗、能力無力承載理想;擔心原本平靜的生活被驟然打破……下麵摘登了幾封讀者來信,他們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有的感到性格和職業不合,有的對薪資不滿,有的害怕荒廢了專業,有的看不到上升的空間。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彷徨,不知道如何邁出改變職業生涯的第一步。那就讓專家為他們支上一招吧,也許你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支招專家:赫敦(上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首席職業顧問張建勤
我們在心情煩躁時,往往會對未來感到迷茫,這時最重要的,不是四處尋求意見,或幹脆快刀斬亂麻做出決定,而是冷靜審視自己,傾聽內心最深處的聲音。隻要能發現真實的自我,弄清自己是個什麽樣的人,適合一份什麽樣的工作,你一定能選擇出最正確的道路。這不正是專家想要告訴我們的嗎eon,你能行。
信件1
我是一名會計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後進入一家事業單位擔任出納。在這裏,財務人員的年齡一般在40歲左右,我屬於地道的“後生”。這些前輩們,每天上班時間不是聊天就是打牌,下了班卻又開始加班,還對外說自己“很忙”。我對此頗看不慣,卻也無可奈何。日子久了,我漸漸變得憤世嫉俗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出納工作對我來說已經成了一種機械的重複。我希望能轉做會計核算,但據目前的情況看,短期內不可能輪得到我。眼看工作就要滿兩年了,我沒有學到任何有關會計核算的知識。我開始討厭上班,害怕上班,一上班就感到情緒低落。我想跳槽去外企做會計,那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可是英語又不大靈,現在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專家支招
事業單位的特點是職業穩定性強,薪資水平不低,然而你目前所從事的重複性勞動令你的競爭力下降。你能主動意識到這一點,是令人欣慰的。
既然你有跳槽到外企的願望,不妨嚐試一下,但事先宜強化英語訓練,尤其是專業英語訓練。同時在應聘時,注意以下幾點:
1、多方位了解公司的背景情況。包括企業的知名度、成立時間、業務發展情況、所應聘崗位的職責,以及公司的企業文化、人才流失率等。
2、看起來,你雖然有跳槽的傾向,但並不緊迫,可以先做各方麵的準備,等時機成熟後俟機而動。
信件2
我本科學的日語,後來又去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去年夏天,我畢業了,由於不是上海生源,在求職過程中受到諸多限製。為了留在上海,我貿然簽了現在的工作,在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做總經理秘書,雖然自己並不是很滿意。我的日常工作以翻譯為主,兼做一些瑣碎小事,簡單地說,就是“打雜”。一年下來,我感到了深深的痛苦。我的性格比較感性、外向、活潑,不適合做文秘工作。而且這樣下去,苦讀3年的新聞專業就完全派不上用場了,想起來就覺得遺憾。但如果轉向媒體,我隻在雜誌社、報社、電視台短期實習過,幾乎沒有這方麵的實戰經驗。如果要轉行,我該做哪些努力和準備呢?
專家支招
你原先學日語,後攻讀新聞,這兩個專業都屬於文科類,適合與人打交道。從專業的角度來看,你的工作是對口的,它涵蓋了你的語言能力、文字駕馭能力等等。你的困惑主要在於個性與職業發生了碰撞。你希望能從事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這點上,日資企業的秘書與歐美企業的秘書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建議你先就個人的潛在能力和職業性向做一個定位,確定是否做秘書,或做哪類企業的秘書。
如果你想從事媒體工作,可以從廣告文案或市場部的策劃文案做起,也可以從報社實習生開始努力。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先做定位,再做培訓計劃等準備工作。
信件3
我在一家機械製造廠做助理工程師已經4年了。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和複雜的圖紙打交道,能充分顯示出我在機械方麵的聰明才智,讓我獲得沉甸甸的滿足感。隻不過,在這個大型國企裏,一切都講究論資排輩,無論你工作多麽努力,升職的機會都非常渺茫。薪水也很低,所有的工資、獎金、福利都加上,還不到區區2000元。我有個高中同學在北京從事差不多的工作,同學聚會時,聽說他已經買車了,我不禁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我開始懷疑自己,我想,我不能繼續這樣的生活了。我也許該跳槽,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麽?我是個隨遇而安的人,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人也變得有點懶散,一想到要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我就感到內心惶恐。
專家支招
你有職業成就感,但在發展機會、薪資福利、團隊合作、工作條件、組織文化等方麵的認同感並不強烈。跳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離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更要慎重。你可以多問問自己:我是否喜歡這份工作?為什麽喜歡?又對哪些地方感到不滿意?在一張紙上把你喜歡和不喜歡的因素通通列出來,兩相對比一下,看看哪邊的分量更重,然後確定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希望跳到哪裏?
信件4
我從一所普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畢業後,進入一家1000人規模的軟件公司從事軟件測試工作,至今已經3年。年底,我和公司的合約就期滿了,煩惱也因此而生。應該說,我的工作表現挺讓人滿意,隻要不出意外,呆下去不成問題。但我越來越感到自己不適合這個職位。一來,it技術是碗“青春飯”,女孩子做起來更是辛苦,我怕隨著自己結婚、生子,這條路會越走越窄;二來,其實自己從來都偏愛文科,雖然陰差陽錯學了計算機,但在我內心裏,一直渴望能做一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不過,多年來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我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麵比較“弱智”,單純、輕信、沒有心機,估計做不來銷售或人力資源工作,不知道做培訓、谘詢怎麽樣?誰能為我指點迷津?
專家支招
看得出,你是個活潑開朗偏愛文科的女性,如果繼續從事目前的技術工作,將會越做越鬱悶,失去工作的快樂。你可能會適合做hr或培訓等,隻是在經驗上有欠缺,待人接物也不夠成熟。想要改行,就要拋開過去,從基層做起。試著去了解這類職業的特性,問問自己,我喜歡這個工作嗎?我的性格合適嗎?如此幾個回合,確定一個你喜歡並願意為之奮鬥的職業,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
在辦公室裏與同事交往離不開語言,但是你會不會說話呢?俗話說“一句話說得讓人跳,一句話說得讓人笑”,同樣的目的,但表達方式不同,造成的後果大不一樣。在辦公室說話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不要人雲亦雲,要學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老板賞識那些有自己頭腦和主見的職員。如果你經常隻是別人說什麽你也說什麽的話,那麽你在辦公室裏就很容易被忽視了,你在辦公室裏的地位也不會很高。有自己的頭腦,不管你在公司的職位如何,你都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應該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有話好好說,切忌把與人交談當成辯論比賽
在辦公室裏與人相處要友善,說話態度要和氣,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級別,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雖然有時候,大家的意見不能夠統一,但是有意見可以保留,對於那些原則性並不很強的問題,沒有必要爭得你死我活。如果一味好辯逞強,會讓同事們敬而遠之。
不要在辦公室裏當眾炫耀自己
如果自己的專業技術很過硬,如果老板非常賞識你,這些就能夠成為你炫耀的資本了嗎?再有能耐,在職場生涯中也應該小心謹慎,強中自有強中手,倘若哪天來了個更加能幹的員工,那你一定馬上成為別人的笑料。倘若哪天老板額外給了你一筆獎金,你就更不能在辦公室裏炫耀了,別人在一邊恭喜你的同時,一邊也在嫉恨你呢!
辦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訴心事的場所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喜歡向別人傾吐苦水。雖然這樣的交談能夠很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你們之間很快變得友善、親切起來,但心理學家調查研究後發現,事實上隻有1%的人能夠嚴守秘密。
所以,當你的生活出現個人危機,如失戀、婚變之類,最好不要在辦公室裏隨便找人傾訴;當你的工作出現危機,如工作上不順利,對老板、同事有意見有看法,你更不應該在辦公室裏向人袒露,任何一個成熟的白領都不會這樣“直率”的。
說話要分場合、要有分寸,最關鍵的是要得體。不卑不亢的說話態度,優雅的肢體語言,活潑俏皮的幽默,這些都屬於語言的藝術。當然,擁有一分自信更為重要,懂得語言的藝術,恰恰能夠幫助你更加自信。嫻熟地使用這些語言藝術,你的職場生涯會更成功!
當你感到進退兩難……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一睜開眼,一想到上班,便突然感到心情煩躁、胸悶氣短?如果有,那你一定是在職業生涯中不知何去何從:有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離開,卻又對未來憂心忡忡。擔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生存陷入困境;擔心自己的經驗、能力無力承載理想;擔心原本平靜的生活被驟然打破……下麵摘登了幾封讀者來信,他們的具體情況各有不同,有的感到性格和職業不合,有的對薪資不滿,有的害怕荒廢了專業,有的看不到上升的空間。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彷徨,不知道如何邁出改變職業生涯的第一步。那就讓專家為他們支上一招吧,也許你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支招專家:赫敦(上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首席職業顧問張建勤
我們在心情煩躁時,往往會對未來感到迷茫,這時最重要的,不是四處尋求意見,或幹脆快刀斬亂麻做出決定,而是冷靜審視自己,傾聽內心最深處的聲音。隻要能發現真實的自我,弄清自己是個什麽樣的人,適合一份什麽樣的工作,你一定能選擇出最正確的道路。這不正是專家想要告訴我們的嗎eon,你能行。
信件1
我是一名會計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後進入一家事業單位擔任出納。在這裏,財務人員的年齡一般在40歲左右,我屬於地道的“後生”。這些前輩們,每天上班時間不是聊天就是打牌,下了班卻又開始加班,還對外說自己“很忙”。我對此頗看不慣,卻也無可奈何。日子久了,我漸漸變得憤世嫉俗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出納工作對我來說已經成了一種機械的重複。我希望能轉做會計核算,但據目前的情況看,短期內不可能輪得到我。眼看工作就要滿兩年了,我沒有學到任何有關會計核算的知識。我開始討厭上班,害怕上班,一上班就感到情緒低落。我想跳槽去外企做會計,那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可是英語又不大靈,現在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專家支招
事業單位的特點是職業穩定性強,薪資水平不低,然而你目前所從事的重複性勞動令你的競爭力下降。你能主動意識到這一點,是令人欣慰的。
既然你有跳槽到外企的願望,不妨嚐試一下,但事先宜強化英語訓練,尤其是專業英語訓練。同時在應聘時,注意以下幾點:
1、多方位了解公司的背景情況。包括企業的知名度、成立時間、業務發展情況、所應聘崗位的職責,以及公司的企業文化、人才流失率等。
2、看起來,你雖然有跳槽的傾向,但並不緊迫,可以先做各方麵的準備,等時機成熟後俟機而動。
信件2
我本科學的日語,後來又去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去年夏天,我畢業了,由於不是上海生源,在求職過程中受到諸多限製。為了留在上海,我貿然簽了現在的工作,在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做總經理秘書,雖然自己並不是很滿意。我的日常工作以翻譯為主,兼做一些瑣碎小事,簡單地說,就是“打雜”。一年下來,我感到了深深的痛苦。我的性格比較感性、外向、活潑,不適合做文秘工作。而且這樣下去,苦讀3年的新聞專業就完全派不上用場了,想起來就覺得遺憾。但如果轉向媒體,我隻在雜誌社、報社、電視台短期實習過,幾乎沒有這方麵的實戰經驗。如果要轉行,我該做哪些努力和準備呢?
專家支招
你原先學日語,後攻讀新聞,這兩個專業都屬於文科類,適合與人打交道。從專業的角度來看,你的工作是對口的,它涵蓋了你的語言能力、文字駕馭能力等等。你的困惑主要在於個性與職業發生了碰撞。你希望能從事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在這點上,日資企業的秘書與歐美企業的秘書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建議你先就個人的潛在能力和職業性向做一個定位,確定是否做秘書,或做哪類企業的秘書。
如果你想從事媒體工作,可以從廣告文案或市場部的策劃文案做起,也可以從報社實習生開始努力。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先做定位,再做培訓計劃等準備工作。
信件3
我在一家機械製造廠做助理工程師已經4年了。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和複雜的圖紙打交道,能充分顯示出我在機械方麵的聰明才智,讓我獲得沉甸甸的滿足感。隻不過,在這個大型國企裏,一切都講究論資排輩,無論你工作多麽努力,升職的機會都非常渺茫。薪水也很低,所有的工資、獎金、福利都加上,還不到區區2000元。我有個高中同學在北京從事差不多的工作,同學聚會時,聽說他已經買車了,我不禁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我開始懷疑自己,我想,我不能繼續這樣的生活了。我也許該跳槽,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麽?我是個隨遇而安的人,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人也變得有點懶散,一想到要改變現有的生活狀態,我就感到內心惶恐。
專家支招
你有職業成就感,但在發展機會、薪資福利、團隊合作、工作條件、組織文化等方麵的認同感並不強烈。跳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離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更要慎重。你可以多問問自己:我是否喜歡這份工作?為什麽喜歡?又對哪些地方感到不滿意?在一張紙上把你喜歡和不喜歡的因素通通列出來,兩相對比一下,看看哪邊的分量更重,然後確定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希望跳到哪裏?
信件4
我從一所普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畢業後,進入一家1000人規模的軟件公司從事軟件測試工作,至今已經3年。年底,我和公司的合約就期滿了,煩惱也因此而生。應該說,我的工作表現挺讓人滿意,隻要不出意外,呆下去不成問題。但我越來越感到自己不適合這個職位。一來,it技術是碗“青春飯”,女孩子做起來更是辛苦,我怕隨著自己結婚、生子,這條路會越走越窄;二來,其實自己從來都偏愛文科,雖然陰差陽錯學了計算機,但在我內心裏,一直渴望能做一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不過,多年來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我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麵比較“弱智”,單純、輕信、沒有心機,估計做不來銷售或人力資源工作,不知道做培訓、谘詢怎麽樣?誰能為我指點迷津?
專家支招
看得出,你是個活潑開朗偏愛文科的女性,如果繼續從事目前的技術工作,將會越做越鬱悶,失去工作的快樂。你可能會適合做hr或培訓等,隻是在經驗上有欠缺,待人接物也不夠成熟。想要改行,就要拋開過去,從基層做起。試著去了解這類職業的特性,問問自己,我喜歡這個工作嗎?我的性格合適嗎?如此幾個回合,確定一個你喜歡並願意為之奮鬥的職業,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