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滔在被推舉為青州牧後,薑滔便開始了新得人事任命。


    其任命:戲誌才為別駕,為州牧府最高屬官,總理一州政務;


    荀諶為主簿,主掌管文書,掌府內事物;


    郭嘉為軍師祭酒,從事地位最高者稱為從事祭酒;


    石韜為簿曹從事,主錢糧簿書;左宗為議曹從事 ,參與軍政謀議;


    徐庶為兵曹從事,主軍事;司馬芝為律令師,主平法律。


    王修為功曹書佐;繁(po)欽為簿曹書佐。


    韓浩為典農校尉,主管青州屯兵屯田之事。


    荀彧為齊國相;左髦為齊國長史;薑磊為齊國中尉。


    原在齊國近萬的青州兵,則是先暫歸薑磊統一管理。


    此外,薑滔也對泰山郡做了人事安排:


    表薑峻為泰山郡守,程昱仍為郡丞,田宇為長史,輔佐太守薑峻。


    泰山郡不設郡中尉,由太守統攬軍事。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薑峻乃薑滔胞弟,薑滔對其極度信任。


    相信有程昱田宇的輔佐,其能為自己守住自己的根據地。


    在任命完自己的屬官後,薑滔便在戲誌才等人的建議下,派主簿荀諶,齊國長史左髦等人前去拜訪盟主袁紹。


    以期能得到袁紹等人的承認。


    同時,還派出議曹從事左宗等人,前往拜訪東郡太守曹操、濟北相鮑信等人,告知薑滔已被推舉為青州牧之事。


    希望他們能從中幫助薑滔,把青州牧的位置在聯軍中坐實。


    幾人得了薑滔的重托,皆輕車簡從,為的就是快點把這個消息傳出去,免得袁紹指派了其他人為青州刺史。


    雖然青州各重要崗位都有了自己人,但是薑滔更加感覺自己手中的人才還是太少了。


    如今既然自己做了青州牧,那當然要收集整個青州人才為自己所用了。


    於是薑滔又讓功曹書佐王修,讓其負責為自己在青州各地招攬人才。


    王修乃是王扶之子,這也是當初為什麽他會與左髦一起主導迎薑滔入主青州之事。


    齊國王氏,也算是齊國的望族,與青州的世家豪強多有聯係。


    有他幫自己在其中穿針引線,相信也能為自己招募一些青州本地人才。


    ……


    數日後,濟南傳來消息,各校營已完成了整編,兵馬皆已到位,隻是新兵太多,各校營還未來得及開展訓練。


    薑滔便傳令讓他們先行前往各郡國上任,到了地方再加強訓練。


    如此,平原國中尉鄧愈便帶著一萬八千人的兵馬,往平原國而去;


    安樂相應劭、安樂國中尉劉鑫則是帶著六千兵馬前往樂安國上任,


    開始清剿樂安國境內的青州黃巾,恢複樂安民生。


    濟南相李岩、濟南中尉常春則帶著六千兵馬留在濟南,負責清剿濟南國殘存的青州黃巾。


    陳金、李現、孫觀、孫康四人,則帶領各營前來齊國與薑滔匯合。


    徐庶、韓浩則是繼續負責安置那些剩下的俘虜。其或落戶各縣,歸於民;或為屯兵,交由韓浩管理。


    而齊相荀彧也終於來到了臨淄,薑滔交給其第一個任務就是把那原近萬的青州兵,裁汰老弱,精選至五千兵馬,由其統領。


    如此,當陳金他們也帶著大軍也來到齊國後,薑滔終於放心下來。


    至少此時青州本地勢力,沒有人能威脅到薑滔了。


    ……


    當鄧愈帶著大軍進入平原國不久,平原國相陳紀等人就得到了消息。


    此時陳紀隻有數千平原兵,連清剿平原境內的青州黃巾都沒有辦法,隻能守衛平原各個城池。


    之前他們就聽說了薑滔帶兵進入青州,在濟南大破青州黃巾三十萬,皆是震驚不已。


    此時再得知薑滔已經成為了青州牧,還派了其心腹鄧愈來平原做平原中尉,一時也是不知如何是好。


    陳紀之子陳群對著其父道:“青州黃巾肆虐,就是因為沒有精通軍事的人做主。那薑恒遠成為青州牧,其必有能力平定青州黃巾,此乃青州百姓之幸。


    如今其有心收服平原,若父親堅持抵抗,隻是徒增傷亡,然必被其所破。不如父親知難而退,免了這場災禍。”


    陳紀聽了兒子的話,也是認同道:“我本無野心,隻想勤恤民隱,馴之以禮教。隻是我不通軍事,卻拿境內青州黃巾毫無辦法。


    其實我本早有打算,辭了這平原相,帶著你前往徐州避難。隻是一直難舍平原百姓,不忍棄之。


    如今薑恒遠既然要收服平原,索性成全與他,隻望其早日平定青州黃巾,還百姓安寧。”


    於是陳紀父子親自組織船隻,渡過黃河,迎接鄧愈大軍。


    本還是黃河邊收集船隻,準備渡河的鄧愈,得到士卒來報,說是平原相陳紀帶領船隊,前來迎接中尉。


    鄧愈一時也是愣住,本以為至少要打一場,才能將這平原相打服,沒想到其竟然主動來降。


    於是鄧愈立馬讓人將陳紀等人領進營帳。


    “鄧中尉,紀此次前來,一是為諸位送船,迎大軍過河。


    二乃是送上平原國相官印以及名冊,向中尉辭行。


    還請中尉讓紀能離去,隻求中尉能保境安民,早日還平原百姓安寧。”


    鄧愈聽了陳紀的話,一時不知所措。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對著陳紀道:“陳國相之名,我等早已耳聞,薑使君更是對陳國相十分看重。


    愈來平原之前,使君特意交代,萬不可傷了陳國相。


    如今陳國相既然來歸,不如等我將此事稟明使君,等其抉擇?”


    陳紀見鄧愈似乎不肯放自己走,有一絲擔憂。


    至於鄧愈對其所說薑滔很看重他的事,陳紀隻當是鄧愈托詞。


    畢竟雖然陳紀確有名聲,但其從未與薑滔有所交往,這何談重視之事。


    但事已至此,鄧愈不放他走,他也隻好等著,看薑滔如何發落於他。


    當薑滔得了平原相陳紀未戰先降的消息,十分驚喜。


    又聽說了陳紀辭官要走的消息,其當然不會讓陳紀、陳群父子倆從自己身邊溜走。


    那可都是大才啊。


    當即傳令鄧愈,留任陳紀繼續為平原相;


    另征其子陳群,為青州治中,主管州之選屬官員及州內眾事,地位僅次於別駕。


    當鄧愈將薑滔的決定告訴陳紀和陳群父子倆時,其皆是震驚無比。


    隨後倆人隻好先說要回家考慮一下,鄧愈自無不可。


    回到家中,陳群對著其父道:“兒何德何能被薑使君看中?莫非隻是讓我前去當質子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