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齊相劉環應王氏家主王扶之邀,前往其府中做客。


    隻是當他在王府中見到左宗左髦兩堂兄弟時,頓感不妙。


    他知道左氏與那泰山郡守薑滔定有婚約,知道左家是支持迎薑滔入主青州的。


    此時劉環隻好強作鎮定道:“非是我與那薑泰山有私仇,乃是北海相孔融為當世大賢,而那薑泰山隻是一武夫,我等豈能將青州交於他手中。不如我等一起迎孔北海入主青州,其必然厚待爾等。”


    左宗聽了劉環的話,大笑道:“劉太守真是糊塗,那孔北海被青州黃巾嚇得不敢出城,其有何能力保護青州百姓?


    而薑泰山一戰大破青州黃巾三十萬,為我青州除一大患,迎其入主青州,乃是民心所向,劉太守何必民心向背啊?”


    劉環聽了左宗的話,也是無話可說,蓋因其說的乃是實話。


    但是自己與孔融才算一係,隻能說各自利益不同,隻有孔融當上青州刺史,自己才能利益最大化。


    左宗見劉環油鹽不進,也不多說什麽,隻是看了一眼左髦。


    左髦立馬會意,起身出了大廳。


    不一會兒,廳外傳來打鬥聲,廳內的人皆是立馬猜到了什麽情況。


    劉環起身欲逃,隻是當他剛走出廳門,就被左髦直麵刺出一劍。


    劉環有心再說些什麽,隻是兩眼看見廳外自己帶的人皆已被其帶人圍殺,一時也沒有了說話的力氣。


    隻得將臉緩緩轉向王扶,王扶見其看向自己,似乎心中有愧,隻得將臉轉向一旁,當做什麽也沒有看見。


    劉環見此,最後一口氣也與血水一起吐了出來,隨後往後倒下,再也沒有起來。


    左宗出來,見大局已定,心中頓時激動無比,此後再無人阻擋薑泰山入主青州了。


    次日,齊相酒後跌入湖中淹死之事,傳遍臨淄城中。


    雖然一些人對此說法嗤之以鼻,但也聰明的不敢再提。


    隻有一些劉環心腹親朋,跑到王府門前大罵,但王府對此置若罔聞,也不出來解釋,也不派人驅趕。


    齊相一死,青州兵曹從事左髦立馬召集臨淄大小官員,商議迎薑滔入主青州之事。


    除齊國長史張平一人反對外,其他人或是讚同,或是不出聲。


    張平見此,知道自己一人已無法阻擋,索性也掛印往北海而去。


    如此,迎薑滔入主青州之事,算是通過。


    左宗帶著數名青州刺史部官員,一起前往濟南,欲迎薑滔到臨淄,來主持大局。


    當左宗在濟南見到薑滔時,薑滔還在整編軍隊。


    聽到左宗他們已經把事情辦好,薑滔內心還是十分激動的。


    隨後薑滔有把戲誌才郭嘉等人招來,讓左宗把事情經過給他們講了一遍。


    然後薑滔便對戲誌才等人問計道:“諸位先生,不知滔此時該如何行事呢?”


    戲誌才等人商議了一會兒,對著薑滔道:“如今齊相已亡,太守可先行前往臨淄。另太守還可再表一人為齊相,如此青州六郡國,三個國相,再加一個東萊太守,皆是支持太守之人,太守入主青州之後,便能穩如泰山了。”


    薑滔想了一下,自己已經表了兩個國相,也不再差這一個。


    這樣青州六郡國,三個國相,再加一個東萊太守,這樣自己也更能掌控青州了。


    想到這,薑滔便表荀彧為齊相,表薑磊為齊國中尉。


    之所以表荀彧為齊相,而不是表最先跟隨自己的薑磊等人,乃是荀彧是如今自己身邊名聲最高的名士。


    表他為齊相,相信齊國上下官員也會心服口服的。


    因為薑磊的那一營兵馬,薑滔還是優先給他配備的是騎兵,所以其是優先挑選會騎馬的俘虜。


    如今也是先行完成整編。


    薑滔便帶著李進、薑磊兩營兵馬,先行前往臨淄。


    而其他校營,則繼續留在濟南,完成整編。


    整編完成之後,再前往各地上任。


    薑滔帶走了戲誌才、郭嘉,留下徐庶等人,負責協助各校尉完成整編。


    而荀彧還在泰山奉高,薑滔便派人傳信與他,讓他自己直接前往臨淄上任。


    ……


    數日後,薑滔帶著數千騎兵,到達了臨淄。


    臨淄大小官員,在青州刺史部兵曹從事左髦的帶領下,皆是出城迎接薑滔。


    薑滔見此,也是異常開心,自己終於可以入主青州了。


    當左髦等人將自己帶往青州刺史府後,左髦便直接提議道:“如今焦刺史病故,青州已無做主之人。然青州黃巾仍然肆虐青州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此時青州不可無主,還望薑泰山能擔任青州牧之職,為我等青州百姓做主。”


    之所以是青州牧而不是青州刺史,乃是戲誌才等人之前商議的結果。


    他們認為薑滔無論是接任青州刺史還是直接擔任青州牧,皆是打亂了袁紹等人的計劃,不被其所喜。


    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擔任青州牧,如此能更名正言順入主青州,不被青州其他郡國國相太守所輕。


    隻要薑滔能扛住袁紹等人的壓力,薑滔也就能徹底掌握青州了。


    按照慣例,薑滔還是得“讓一讓”。


    於是薑滔便道:“不可,不可。青州孔北海,名聲遠高於我,諸位還是請他來主持青州大局為好。”


    齊國戶曹史王修立馬回道:“孔北海雖為經學名士,然則如今青州被黃巾肆虐,當推舉薑泰山這樣的文武雙全之人,為我青州之主,方可解我青州百姓於水火啊。”


    薑滔聽了王修的話後,故作為難道:“既如此,為青州百姓故,我就先擔任青州牧一職。


    若將來你們有更好的人選,我再退位讓賢吧。”


    這一次,薑滔沒有再演一出三讓,有這一讓便可以了。


    不然等袁紹任命了其他人為青州刺史,又是一件麻煩事。


    眾人聽了薑滔同意擔任青州牧,不管真心還是假意,皆是讚揚說著薑滔一心為民,青州有救之類的話。


    也沒有選什麽好日子,就在當日。


    在王修等齊國官員的見證下,左髦帶領青州刺史部的官員,向薑滔轉接了青州官印戶籍田冊等,完成了交接。


    如此,薑滔終於入主青州,坐上了青州牧的高位。


    隻是,如何坐穩青州牧的位置,便是薑滔接下來需要麵對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