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猶豫要不要與昌豨一起反叛,隻是若自己與昌豨一起反叛,那無疑自己就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這與自己在綠林中的聲望不相符的。
這就是臧霸一直在糾結的地方。
留在薑滔陣營,不得重用;
但是反叛到陶謙陣營,自己又會被人說成是沒有信義之人。
臧霸一直在屋內糾結了幾天,其夫人張氏見自己的夫君一連幾日將自己關在房中不見客,很是擔憂。
要知道臧霸平常可是很樂意出去交友訪朋的,如今卻將自己關在屋內,足不出戶。
張氏乃是萊蕪世家出身,在臧霸做了萊蕪縣令後,家族為了家族利益,將其嫁給了臧霸。
彼時的臧霸也需要獲得當地世家豪強的支持,也就很樂意這場聯姻。
出於對自己丈夫的關心,張氏便進屋向臧霸詢問緣由。
一直在糾結中的臧霸,也知自己的夫人略有見識,而且這事其不敢拿去與外人討論。
於是臧霸也就向張氏說了緣由,同時也向張氏抱怨了心中對薑滔的不滿。
張氏一聽,也知此事關係重大。
張氏思考許久之後,對著臧霸道:“夫君此時隻在魚與熊掌之間艱難選擇,可是夫君不若想想,徐州牧陶謙與青州牧薑使君的這場仗,誰人會勝?”
臧霸聽了自己的夫人的話,霎那間茅塞頓開。
“對啊,自己隻在眼前利益上做選擇,卻忘記不如想想薑滔和陶謙誰的贏麵更大。”
而將薑滔與陶謙一比,臧霸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自薑滔奪取了青州之後,北抗公孫瓚,南擊袁公路,未嚐一敗。
且其還有袁紹、曹操兩個盟友,皆是軍威赫赫之人。
而徐州牧陶謙,據說此次其之所以前來攻打薑滔,就是因為其與原盟友袁術的關係變得緊張。
袁術欲奪取徐州控製權,增加自己的實力。
而陶謙也因此為了有抵抗袁術的實力,不得不選擇走上擴大自己地盤的道路。
這才被逼的對薑滔發動攻擊。
臧霸也是有見識有眼光的人,很快就想明白,此戰怕是陶謙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畢竟怎麽看,這陶謙皆不是薑滔的對手。
還有那個自稱天子的闕宣,更是一個笑話。
如今各方諸侯擁兵自重,但又有哪個諸侯敢自稱天子。
這闕宣就一無名之輩,也膽敢自稱天子,不是自取滅亡嗎?
想明白其中關鍵的臧霸,終於不用糾結,對著自己的夫人道:“謝夫人提點。”
說完,抱著自己的夫人去了內房。
隻是正當臧霸準備好好“感謝”一下自己的夫人時,就有下人前來稟告,言使君派了信使前來。
已經想明白的臧霸,立馬拿出態度,親自前往迎接薑滔派來的信使。
那信使見臧霸如此熱情,反而嚇了一跳。
其知道自己這次前來關係重大,是督促臧霸不要讓他反叛,所以在來的路上,信使已經想好了各種可能。
隻是如今這臧霸熱情的態度卻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局麵,這……
不過既然是被薑滔派出的信使,也是有幾分膽識的。
其很快便調整了心態,對著臧霸道:“恭喜臧國相,使君已表臧君為徐州下邳國國相。還請臧君速速帶兵前往上任。”
信使說完,又將薑滔給臧霸的親筆信交給了臧霸。
臧霸聽了信使的話,同樣十分驚訝。
怎麽自己就成了徐州下邳國國相了,這下邳國不是還在陶謙手中嗎?
臧霸帶著好奇,恭敬地接過薑滔的親筆信,立馬打開查看。
薑滔信中寫到:宣高(臧霸的字)自投效滔之後,一直勤勤懇懇,滔皆看在眼中。
聽聞萊蕪縣被宣高治理的很好,百姓安居樂業,且再無人敢上山為賊,此皆乃宣高之功也。
如今徐州牧陶謙為自己利益,對泰山、魯國不宣而戰。
對無辜的泰山、魯國下手,是十分不恥的行為。
滔已經準備帶領大軍討伐徐州,為泰山、魯國無辜死去的百姓申討公道。
隻是聽聞校尉昌豨被陶謙派人蠱惑,反叛了泰山。
滔本準備將其一並誅之,但是想到當初其在危難時刻,率眾與宣高等人一起投效自己。
便心有不忍,想給昌豨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常聞昌豨最敬宣高,便想請宣高派人說降昌豨。
若昌豨能迷途知返,滔自當既往不咎,且任命其為下邳國郡國中尉,與君共同治理下邳。
雖此時下邳國還在陶謙手中,但此次其無名攻打自己,滔自然要讓其受到懲罰。
若是宣高能說降昌豨,可與昌豨先行帶軍攻入徐州。
若是昌豨執迷不悟,那就等著滔帶領大軍來後,與宣高一起先破昌豨,再一起攻入徐州。
……
臧霸看著薑滔的來信,不由為之前的決定感到慶幸。
看來薑滔是想趁此時間奪取徐州了啊,果然是一個不肯吃虧的主。
不過看到信中薑滔讓自己派人前去勸降昌豨,臧霸卻覺得希望渺茫。
作為昌豨的大哥,自然知道昌豨的德性,其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
如今其得了陶謙的重用,還被表為泰山郡守。
如此風光,怎麽可能再次歸降。
隻是身為昌豨的大哥,臧霸於公於私,也得派人前去勸降試試。
希望其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害了自己的性命。
於是臧霸派出當年一起做泰山賊的心腹,其也是與昌豨相熟,希望昌豨看在往日情分,能夠在接到自己的信後,複歸薑滔陣營。
同時臧霸也開始征集糧草,召集部曲,準備了兩日後,便親自帶領千餘部曲,往奉高而去。
……
初平四年(193年)七月中,新泰城外。
此時正統軍萬餘人圍困新泰城的昌豨,接到了臧霸的回信。
本來就因戰事不順的昌豨,看完臧霸的信後更是憤怒不止。
其直接將臧霸的回信撕掉,還讓人將那個以前一起為泰山賊的信使的耳朵割掉,如此才算消減了一絲憤怒。
做完這一切的昌豨,將目光再次轉向了前麵那座已經阻擋自己大軍多時的新泰縣城。
這新泰乃是當初薑滔提議下,新置的一縣。
縣令閻應,也是當初薑滔親自任命的。
早在七月初,昌豨便已帶領大軍攻打到了新泰城下。
本來昌豨以為這新泰縣乃是新建,城內兵馬又不多。
想來其不是望風而降,就是會被自己一擊即潰。
隻是沒有想到,那縣令閻應卻是一個十分難啃的硬骨頭。
這與自己在綠林中的聲望不相符的。
這就是臧霸一直在糾結的地方。
留在薑滔陣營,不得重用;
但是反叛到陶謙陣營,自己又會被人說成是沒有信義之人。
臧霸一直在屋內糾結了幾天,其夫人張氏見自己的夫君一連幾日將自己關在房中不見客,很是擔憂。
要知道臧霸平常可是很樂意出去交友訪朋的,如今卻將自己關在屋內,足不出戶。
張氏乃是萊蕪世家出身,在臧霸做了萊蕪縣令後,家族為了家族利益,將其嫁給了臧霸。
彼時的臧霸也需要獲得當地世家豪強的支持,也就很樂意這場聯姻。
出於對自己丈夫的關心,張氏便進屋向臧霸詢問緣由。
一直在糾結中的臧霸,也知自己的夫人略有見識,而且這事其不敢拿去與外人討論。
於是臧霸也就向張氏說了緣由,同時也向張氏抱怨了心中對薑滔的不滿。
張氏一聽,也知此事關係重大。
張氏思考許久之後,對著臧霸道:“夫君此時隻在魚與熊掌之間艱難選擇,可是夫君不若想想,徐州牧陶謙與青州牧薑使君的這場仗,誰人會勝?”
臧霸聽了自己的夫人的話,霎那間茅塞頓開。
“對啊,自己隻在眼前利益上做選擇,卻忘記不如想想薑滔和陶謙誰的贏麵更大。”
而將薑滔與陶謙一比,臧霸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自薑滔奪取了青州之後,北抗公孫瓚,南擊袁公路,未嚐一敗。
且其還有袁紹、曹操兩個盟友,皆是軍威赫赫之人。
而徐州牧陶謙,據說此次其之所以前來攻打薑滔,就是因為其與原盟友袁術的關係變得緊張。
袁術欲奪取徐州控製權,增加自己的實力。
而陶謙也因此為了有抵抗袁術的實力,不得不選擇走上擴大自己地盤的道路。
這才被逼的對薑滔發動攻擊。
臧霸也是有見識有眼光的人,很快就想明白,此戰怕是陶謙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畢竟怎麽看,這陶謙皆不是薑滔的對手。
還有那個自稱天子的闕宣,更是一個笑話。
如今各方諸侯擁兵自重,但又有哪個諸侯敢自稱天子。
這闕宣就一無名之輩,也膽敢自稱天子,不是自取滅亡嗎?
想明白其中關鍵的臧霸,終於不用糾結,對著自己的夫人道:“謝夫人提點。”
說完,抱著自己的夫人去了內房。
隻是正當臧霸準備好好“感謝”一下自己的夫人時,就有下人前來稟告,言使君派了信使前來。
已經想明白的臧霸,立馬拿出態度,親自前往迎接薑滔派來的信使。
那信使見臧霸如此熱情,反而嚇了一跳。
其知道自己這次前來關係重大,是督促臧霸不要讓他反叛,所以在來的路上,信使已經想好了各種可能。
隻是如今這臧霸熱情的態度卻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局麵,這……
不過既然是被薑滔派出的信使,也是有幾分膽識的。
其很快便調整了心態,對著臧霸道:“恭喜臧國相,使君已表臧君為徐州下邳國國相。還請臧君速速帶兵前往上任。”
信使說完,又將薑滔給臧霸的親筆信交給了臧霸。
臧霸聽了信使的話,同樣十分驚訝。
怎麽自己就成了徐州下邳國國相了,這下邳國不是還在陶謙手中嗎?
臧霸帶著好奇,恭敬地接過薑滔的親筆信,立馬打開查看。
薑滔信中寫到:宣高(臧霸的字)自投效滔之後,一直勤勤懇懇,滔皆看在眼中。
聽聞萊蕪縣被宣高治理的很好,百姓安居樂業,且再無人敢上山為賊,此皆乃宣高之功也。
如今徐州牧陶謙為自己利益,對泰山、魯國不宣而戰。
對無辜的泰山、魯國下手,是十分不恥的行為。
滔已經準備帶領大軍討伐徐州,為泰山、魯國無辜死去的百姓申討公道。
隻是聽聞校尉昌豨被陶謙派人蠱惑,反叛了泰山。
滔本準備將其一並誅之,但是想到當初其在危難時刻,率眾與宣高等人一起投效自己。
便心有不忍,想給昌豨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常聞昌豨最敬宣高,便想請宣高派人說降昌豨。
若昌豨能迷途知返,滔自當既往不咎,且任命其為下邳國郡國中尉,與君共同治理下邳。
雖此時下邳國還在陶謙手中,但此次其無名攻打自己,滔自然要讓其受到懲罰。
若是宣高能說降昌豨,可與昌豨先行帶軍攻入徐州。
若是昌豨執迷不悟,那就等著滔帶領大軍來後,與宣高一起先破昌豨,再一起攻入徐州。
……
臧霸看著薑滔的來信,不由為之前的決定感到慶幸。
看來薑滔是想趁此時間奪取徐州了啊,果然是一個不肯吃虧的主。
不過看到信中薑滔讓自己派人前去勸降昌豨,臧霸卻覺得希望渺茫。
作為昌豨的大哥,自然知道昌豨的德性,其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
如今其得了陶謙的重用,還被表為泰山郡守。
如此風光,怎麽可能再次歸降。
隻是身為昌豨的大哥,臧霸於公於私,也得派人前去勸降試試。
希望其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害了自己的性命。
於是臧霸派出當年一起做泰山賊的心腹,其也是與昌豨相熟,希望昌豨看在往日情分,能夠在接到自己的信後,複歸薑滔陣營。
同時臧霸也開始征集糧草,召集部曲,準備了兩日後,便親自帶領千餘部曲,往奉高而去。
……
初平四年(193年)七月中,新泰城外。
此時正統軍萬餘人圍困新泰城的昌豨,接到了臧霸的回信。
本來就因戰事不順的昌豨,看完臧霸的信後更是憤怒不止。
其直接將臧霸的回信撕掉,還讓人將那個以前一起為泰山賊的信使的耳朵割掉,如此才算消減了一絲憤怒。
做完這一切的昌豨,將目光再次轉向了前麵那座已經阻擋自己大軍多時的新泰縣城。
這新泰乃是當初薑滔提議下,新置的一縣。
縣令閻應,也是當初薑滔親自任命的。
早在七月初,昌豨便已帶領大軍攻打到了新泰城下。
本來昌豨以為這新泰縣乃是新建,城內兵馬又不多。
想來其不是望風而降,就是會被自己一擊即潰。
隻是沒有想到,那縣令閻應卻是一個十分難啃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