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193年)九月,此時薑滔已經在陰平城外帶兵圍困陶謙一個多月了。
期間,下邳相臧霸、彭城相陳登皆先後傳來戰報,言其已經徹底攻占了下邳國、彭城國全境。
中郎將曹豹甚至還帶著其五千部曲,北上加入到了圍困陶謙的大軍,其把薛禮也一並帶到了陰平大營。
薑滔見到薛禮後,自然對其禮遇有加。
隻是暫未定好其去處,便先將其留在身邊觀察一番。
薛禮見薑滔如此,心中也才放心不少。
至於彭城國,薑滔下令陳登,讓其將彭城降卒,挑選裁撤至五千兵馬,以為彭國郡兵,歸其統領。
如此,再加上孫觀的五千兵馬,彭城此時的守備力量便足夠了。
而讓薑滔意外的是,做了彭城相的陳登,居然向自己舉薦了一個人才。
那就是彭城人張昭。
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此人在徐州早就很有名氣。
之前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遭到張昭拒絕。
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其監禁,經當時還是從事的趙昱求情援救,張昭才被釋放。
被釋放後的張昭,便回到了家鄉彭城,一心在家看書學習。
陳登自然早就聽過張昭的名聲,所有在其到了彭城後,便一直拜訪張昭,想請其出仕幫忙。
隻是張昭仍然不肯入仕。
後來傳出廣陵太守趙昱雖未帶兵北上支援陶謙以抗拒薑滔,但是其也不願歸降薑滔的消息。
陳登便再次找到張昭,言:“趙元達(趙昱的字)與子步(張昭的字)乃是多年好友。
當初趙昱救子布一命,將你從陶謙的大牢中救出,不知子步是否還記得此段恩情。
如今趙太守糊塗一時,看不清局勢,想據守廣陵。
子布乃大才,當明白如今徐州既然為武安侯所得,那若是趙太守還如此猶猶豫豫,怕是終被武安侯派軍而伐。
那時,趙太守怕是有性命之憂。
若是子布還記得趙太守對你當初的恩義,當入仕武安侯,然後前去替武安侯出使趙太守。
趙太守一向敬佩子布,若其見子布也歸降了武安侯,想來也就能想明白其中關鍵,而歸降武安侯了。
如此趙昱方無性命之憂,子步才算還了當初的恩情。”
張昭聽了陳登的話,想起當初趙昱為救援自己,而向陶謙求情的事。
不由心中開始意動。
其實他當初不想出仕陶謙,非是他不願入仕做官,而是其看出陶謙乃是庸才,非可托付之人。
所有張昭才拒絕陶謙的征召,為此甘願下獄。
如今武安侯薑恒遠據青州,奪徐州,又任人唯賢,有明主之資。
所以讓張昭入仕薑滔,未嚐不可。
前幾次拒絕陳登的推舉,乃是想著等有機會見了薑滔一麵再最後決定。
隻是如今情況危急,趙昱還等著自己前去說降,否則其必不被薑滔所容。
於是同意了陳登的推薦,親自前往陰平拜見薑滔。
而薑滔在得知此人乃是張昭後,自然也十分高興。
這張昭可是後來孫吳重臣,隻是因為其敢於直諫、性格剛直,才沒有坐上東吳的丞相之位。
如此大才,薑滔自然樂意將其招致麾下。
於是當場表張昭為徐州治中,負責協助薑磊管理徐州。
張昭沒有想到薑滔一來,就讓自己擔任如此重任。
這徐州治中之位,可是地位僅次於徐州別駕的要職。
張昭因此深受感動,同時不忘請命,前往說服廣陵太守趙昱。
薑滔得知其中淵源後,自無不可。
當即又親自寫了一封勸降信給趙昱,言其若願來歸,可仍為廣陵太守,隻是需受他調遣。
張昭得了承諾,當即就前往廣陵,麵見趙昱。
趙昱得知張昭前來,很是熱情的接待了張昭。
隻是當張昭說出自己已經出仕了武安侯薑滔,並已擔任了徐州治中;
此次前來也是為說降趙昱時,廣陵太守趙昱震驚不已。
“子布可是當初寧願入獄,也不願出仕陶恭祖的。
為何如今卻願出仕那薑恒遠耶?”
聽到趙昱的詢問,張昭緩緩道:“昭出仕武安侯,一為自己,二為元達(趙昱)也。”
趙昱聽了張昭的話,疑惑不解。
“為我?”
張昭見趙昱如此,慢慢解釋道:“確實也是為元達也。
那彭城相陳登勸我出仕武安侯時,張昭雖也看好武安侯,但一直猶豫。
隻是聽聞元達在此,不願歸降武安侯時,這才不敢猶豫,同意了入仕武安侯,且請命來收降元達。
蓋因元達若是再這樣猶豫下去,等武安侯平定陶恭祖後,其必帶兵討伐元達也。”
趙昱聽了張昭的話,立馬明白了張昭所想。
趙昱不由感歎道:“子布有心矣。隻是我之所以不想歸降那薑恒遠,非是昱不知其中道理。
但是那薑恒遠已占據青徐兩州,怕是其野心不隻於此。
若是再讓其這樣發展下去,怕其必替漢自立也。
若如此,我等難道也要助紂為虐嗎?”
張昭聽了趙昱的話,也是驚訝不已。
沒有想到趙昱會想得這麽遠,居然想到了薑滔可能會謀反的事。
驚訝之後,張昭不由也認同了趙昱的猜測。
隻是張昭思考之後,不由笑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怕是這大漢已病入膏肓矣。
就算武安侯不替漢自立,想來也會被別人所替。
既如此,不如我等一起,協助武安侯早日平定這亂世。
如此反而才是對天下百姓最好的辦法。
若是武安侯不能早日平定天下,這天下百姓不知會有多少,死於這戰亂不休的亂世。”
趙昱聽了張昭這大逆不道的話,也是一愣。
沒想到張昭得知薑滔有自立的可能後,還要幫薑滔來說服自己。
隻是趙昱再仔細回想張昭的話後,也覺得不無道理。
自己心向漢室,但是如今看來,這漢室已經大廈將傾也。
既如此,還不如快點建起新房,讓百姓早日結束這戰亂之苦。
想到這,趙昱起身向張昭拜了一拜道:“多謝子布解惑也。吾願與子布一起,助武安侯早日平定亂世。”
十日後,張昭回到陰平,向薑滔稟告,“廣陵太守趙昱,已願歸降使君矣。”
聽到如此消息,一直因圍困陶謙沒有進展而愁眉苦臉的薑滔,再次高興起來。
如此,徐州大局已定矣。
期間,下邳相臧霸、彭城相陳登皆先後傳來戰報,言其已經徹底攻占了下邳國、彭城國全境。
中郎將曹豹甚至還帶著其五千部曲,北上加入到了圍困陶謙的大軍,其把薛禮也一並帶到了陰平大營。
薑滔見到薛禮後,自然對其禮遇有加。
隻是暫未定好其去處,便先將其留在身邊觀察一番。
薛禮見薑滔如此,心中也才放心不少。
至於彭城國,薑滔下令陳登,讓其將彭城降卒,挑選裁撤至五千兵馬,以為彭國郡兵,歸其統領。
如此,再加上孫觀的五千兵馬,彭城此時的守備力量便足夠了。
而讓薑滔意外的是,做了彭城相的陳登,居然向自己舉薦了一個人才。
那就是彭城人張昭。
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此人在徐州早就很有名氣。
之前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遭到張昭拒絕。
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其監禁,經當時還是從事的趙昱求情援救,張昭才被釋放。
被釋放後的張昭,便回到了家鄉彭城,一心在家看書學習。
陳登自然早就聽過張昭的名聲,所有在其到了彭城後,便一直拜訪張昭,想請其出仕幫忙。
隻是張昭仍然不肯入仕。
後來傳出廣陵太守趙昱雖未帶兵北上支援陶謙以抗拒薑滔,但是其也不願歸降薑滔的消息。
陳登便再次找到張昭,言:“趙元達(趙昱的字)與子步(張昭的字)乃是多年好友。
當初趙昱救子布一命,將你從陶謙的大牢中救出,不知子步是否還記得此段恩情。
如今趙太守糊塗一時,看不清局勢,想據守廣陵。
子布乃大才,當明白如今徐州既然為武安侯所得,那若是趙太守還如此猶猶豫豫,怕是終被武安侯派軍而伐。
那時,趙太守怕是有性命之憂。
若是子布還記得趙太守對你當初的恩義,當入仕武安侯,然後前去替武安侯出使趙太守。
趙太守一向敬佩子布,若其見子布也歸降了武安侯,想來也就能想明白其中關鍵,而歸降武安侯了。
如此趙昱方無性命之憂,子步才算還了當初的恩情。”
張昭聽了陳登的話,想起當初趙昱為救援自己,而向陶謙求情的事。
不由心中開始意動。
其實他當初不想出仕陶謙,非是他不願入仕做官,而是其看出陶謙乃是庸才,非可托付之人。
所有張昭才拒絕陶謙的征召,為此甘願下獄。
如今武安侯薑恒遠據青州,奪徐州,又任人唯賢,有明主之資。
所以讓張昭入仕薑滔,未嚐不可。
前幾次拒絕陳登的推舉,乃是想著等有機會見了薑滔一麵再最後決定。
隻是如今情況危急,趙昱還等著自己前去說降,否則其必不被薑滔所容。
於是同意了陳登的推薦,親自前往陰平拜見薑滔。
而薑滔在得知此人乃是張昭後,自然也十分高興。
這張昭可是後來孫吳重臣,隻是因為其敢於直諫、性格剛直,才沒有坐上東吳的丞相之位。
如此大才,薑滔自然樂意將其招致麾下。
於是當場表張昭為徐州治中,負責協助薑磊管理徐州。
張昭沒有想到薑滔一來,就讓自己擔任如此重任。
這徐州治中之位,可是地位僅次於徐州別駕的要職。
張昭因此深受感動,同時不忘請命,前往說服廣陵太守趙昱。
薑滔得知其中淵源後,自無不可。
當即又親自寫了一封勸降信給趙昱,言其若願來歸,可仍為廣陵太守,隻是需受他調遣。
張昭得了承諾,當即就前往廣陵,麵見趙昱。
趙昱得知張昭前來,很是熱情的接待了張昭。
隻是當張昭說出自己已經出仕了武安侯薑滔,並已擔任了徐州治中;
此次前來也是為說降趙昱時,廣陵太守趙昱震驚不已。
“子布可是當初寧願入獄,也不願出仕陶恭祖的。
為何如今卻願出仕那薑恒遠耶?”
聽到趙昱的詢問,張昭緩緩道:“昭出仕武安侯,一為自己,二為元達(趙昱)也。”
趙昱聽了張昭的話,疑惑不解。
“為我?”
張昭見趙昱如此,慢慢解釋道:“確實也是為元達也。
那彭城相陳登勸我出仕武安侯時,張昭雖也看好武安侯,但一直猶豫。
隻是聽聞元達在此,不願歸降武安侯時,這才不敢猶豫,同意了入仕武安侯,且請命來收降元達。
蓋因元達若是再這樣猶豫下去,等武安侯平定陶恭祖後,其必帶兵討伐元達也。”
趙昱聽了張昭的話,立馬明白了張昭所想。
趙昱不由感歎道:“子布有心矣。隻是我之所以不想歸降那薑恒遠,非是昱不知其中道理。
但是那薑恒遠已占據青徐兩州,怕是其野心不隻於此。
若是再讓其這樣發展下去,怕其必替漢自立也。
若如此,我等難道也要助紂為虐嗎?”
張昭聽了趙昱的話,也是驚訝不已。
沒有想到趙昱會想得這麽遠,居然想到了薑滔可能會謀反的事。
驚訝之後,張昭不由也認同了趙昱的猜測。
隻是張昭思考之後,不由笑道:“如今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怕是這大漢已病入膏肓矣。
就算武安侯不替漢自立,想來也會被別人所替。
既如此,不如我等一起,協助武安侯早日平定這亂世。
如此反而才是對天下百姓最好的辦法。
若是武安侯不能早日平定天下,這天下百姓不知會有多少,死於這戰亂不休的亂世。”
趙昱聽了張昭這大逆不道的話,也是一愣。
沒想到張昭得知薑滔有自立的可能後,還要幫薑滔來說服自己。
隻是趙昱再仔細回想張昭的話後,也覺得不無道理。
自己心向漢室,但是如今看來,這漢室已經大廈將傾也。
既如此,還不如快點建起新房,讓百姓早日結束這戰亂之苦。
想到這,趙昱起身向張昭拜了一拜道:“多謝子布解惑也。吾願與子布一起,助武安侯早日平定亂世。”
十日後,張昭回到陰平,向薑滔稟告,“廣陵太守趙昱,已願歸降使君矣。”
聽到如此消息,一直因圍困陶謙沒有進展而愁眉苦臉的薑滔,再次高興起來。
如此,徐州大局已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