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194年)一月中,正在抱著自己女兒薑玥玩耍的薑滔。


    被戲誌才等人求見,言天下有大事發生。


    薑滔聽了立馬將他們迎進了大廳,然後詢問。


    戲誌才言:幽州牧劉虞,被公孫瓚反殺了。


    然後其開始講述詳情:


    原來自魏攸去世不久,劉虞又打算出兵討伐公孫瓚,並為此開始準備。


    初平四年(193年)冬,劉虞糾合諸屯兵,共計十萬人,進攻公孫瓚。


    臨行前,從事程緒脫下頭盔,向劉虞諫言:“公孫瓚雖然有過錯,然而罪名並未確立。


    明公不事先告知,敦促公孫瓚改弦更張,而兵起蕭牆,這並非國家之利。


    加上勝負難以預料,不如休兵,以武力逼迫其就範。


    公孫瓚必定悔禍謝罪,這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劉虞以程緒大戰當前提出異議,擾動軍心,於是殺他示眾。


    劉虞又告訴出征士卒:“不要傷害其他人,隻殺一個伯圭(公孫瓚的字)就行了。”


    劉虞手下從事公孫紀,平時因為同姓被公孫瓚厚待,趁夜跑到公孫瓚處告發劉虞的計劃。


    當時,公孫瓚的部眾都散布在外麵,公孫瓚自覺不敵,本想逃走。


    結果劉虞的士兵不善於作戰,又愛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許焚燒城池,一時間竟攻不下來。


    公孫瓚於是召集精銳勇士數百人,順風縱火,火燒劉虞軍營,趁勢突襲。


    劉虞遂大敗,向北逃至居庸縣,又打算召烏桓、鮮卑來救自己。


    公孫瓚追擊,三日城陷,抓住了劉虞。


    並且把劉虞和他的妻小帶回了薊縣,仍讓他做傀儡管理州中事務。


    此時,正趕上朝廷派使者段訓來增加劉虞的封邑,讓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務.


    並拜公孫瓚為後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冀三州。


    公孫瓚趁機誣陷劉虞之前與袁紹合謀要當皇帝,脅迫使者段訓,將劉虞斬首。


    故常山相孫瑾、掾張逸、張瓚等忠義憤發,相繼前來看望劉虞,大罵公孫瓚,結果都被殺害。


    公孫瓚將劉虞的首級送到京都,半路上被劉虞的故吏尾敦帶人劫走並安葬。


    劉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後,幽州及流亡至此的百姓都痛哭流涕。


    公孫瓚殺了劉虞後,又上表段訓為幽州刺史。


    公孫瓚殺了劉虞,得到了整個幽州,日益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


    公孫瓚對待幽州有才能的名門子弟,必將其打壓在窮苦之地。


    有人問原因,公孫瓚說:“如今這些衣冠子弟、善士富貴了,他們都會認為是自己應得的,而不會記得別人的好處。”


    公孫瓚寵幸驕縱的大多都是庸才,如算卦的劉緯台、布販子李移子、商人樂何當三人。


    公孫瓚和他們結為兄弟,自己做老大,稱他們三個為老二、老三、老四。


    他們因公孫瓚的緣故,富皆巨億。


    甚至公孫瓚還讓自己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還常把他們比作曲周侯酈商、潁陰侯灌嬰之類。


    ……


    聽到公孫瓚如此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薑滔也就放心了。


    不過現在還不是討伐公孫瓚的時候,還得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現在所有反抗公孫瓚的勢力都還在醞釀當中。


    於是薑滔傳密信給渤海太守鄧愈,讓其整軍備戰,囤積軍糧。


    並且嚴密關注幽州的情況,做好隨時北上準備。


    此外,薑滔還幹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把青州治所從齊國臨淄遷到了濟南國曆城。


    曆城北有濟水,南有大山,地勢險要,便於防守。


    而且曆城相比臨淄,更加靠近幽、冀、兗三洲前線。


    將治所從臨淄遷到曆城,也更加便於薑滔支援前線作戰,也更加方便薑滔以後發動主動的進攻。


    由於薑滔在青州的威望,此事雖引起青州百姓關注,但也沒有多少人敢於反對。


    隻有一些臨淄本地世家豪強,認為將青州治所從臨淄遷往曆城,會減弱臨淄的防禦,損害其利益。


    於是,在齊國,不由傳出一個流言蜚語。


    說薑滔乃是與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在外富貴了,便想著富貴還鄉。


    為此,不惜把青州治所遷回其家鄉曆城。


    並且說這與薑滔出身有關,其乃庶民出身,有著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的小民思想。


    對於這些傳言,薑滔也很無奈。


    但是其還是堅持己見,仍然要將青州治所從臨淄遷往曆城。


    於是整個興平元年(194年)的春季,青州各官署,開始了忙碌的遷移工作。


    而濟南相李岩,為了支持薑滔的工作。


    也將濟南治所從東平陵城遷往了曆城。


    曆城成為青州州治以及濟南國都後,政治地位直線上升。


    曆城令一職,薑滔思索之後,便將之前守城有功的新泰令閻應,調派來擔任新的曆城令。


    ……


    薑滔對於齊國內部關於薑滔的流言蜚語置之不理,但薑滔身邊的人對此卻是十分在意。


    畢竟在這個重視出身的時代,若是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件事,怕是會麻煩不斷。


    沒看見大將軍何進便是於此嗎?


    大將軍何進,出身屠戶家庭。


    由於其妹選入皇宮得寵於靈帝,被任為郎中,再遷虎賁中郎將,又出任穎川太守。


    後其妹被立為皇後,召何進入朝任為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張角領導的黃巾農民起義爆發後,漢靈帝更是拜其為大將軍。


    隻是身為大將軍的何進,仍然因為其出身被人嘲笑。


    使其威望一直上不去。


    甚至將其看做是憑借妹妹上位的外戚,其根本是沒有什麽能力的庸才。


    如今薑滔的地位越來越高,但是卻出現有人在其出身上做文章。


    這讓薑滔身邊的人看到了危機。


    特別是已經與薑滔聯姻的臨淄左氏、泰山羊氏。


    此時他們家族已經與薑滔的利益完全捆綁在了一起,不能容許薑滔有半點汙點。


    於是左氏家主左庸與羊氏家主羊袐開始了聚在一起相商。


    不久,又一條關於薑滔的傳言,開始從齊國臨淄蔓延開來。


    而且這條傳言,經過有心人的推波助瀾,越傳越廣。


    最後整個齊國,整個青州,連帶著徐州,甚至在兗州、冀州都開始被人津津樂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