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194年)二月初。
經過一係列長久的前期準備,青州很多官署已經遷往了曆城。
此時,薑滔也正在臨淄宴請臨淄的大小官吏以及當地的世家豪強進行臨別宴會。
準備明日也帶著留在臨淄最後的部署也遷往濟南曆城。
隻是,在宴會上,薑滔總是發現很多人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有的人疑惑的看著自己,有的人卻是眼光發亮的看著自己,
還有的人對自己的態度明顯比以前更加尊重……
薑滔心中十分疑惑,之前還聽說這些人中,有人暗自編排自己。
怎麽如今對自己會是這樣的態度。
隻是薑滔心中雖然疑惑,但是如今的薑滔生理素質已經很強大了。
所以其還是坦然麵對著眾人的目光,熱情的與這些人告別。
而他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的人皆是對其更加尊敬了。
甚至還有幾個人,默默擦著眼淚,看向薑滔,更加崇拜。
宴席結束之後,薑滔立馬找來戲誌才、郭嘉、陳群、荀彧等人,詢問發生了什麽事?
誰知,薑滔這一詢問,戲誌才、郭嘉等人卻是不說話,且偷笑不止;
齊國相荀彧也是表情複雜。
最後還是別駕陳群,禁不住薑滔的目光,告知了其一切:
原來,自上個月薑滔決定遷治所與曆城後,便出現了不利於薑滔,攻擊其出身的流言蜚語。
這些薑滔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後麵發生的事,卻讓薑滔大吃一驚,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
陳群繼續告訴他,在發生不利於薑滔的流言蜚語不久,從臨淄城中又傳出一個關於薑滔的傳言。
並且這個傳言越傳越廣,直接蓋過了之前不利於薑滔的流言蜚語。
薑滔聽了之後,立馬詢問陳群等人,是什麽傳言。
陳群難得的扭捏了起來,不過最後還是一一講述了出來。
那傳言就是:武安侯薑滔薑恒遠,乃是太公呂尚,也就是薑子牙的後裔。
且這個傳言言之確確,有板有眼,甚至連出處,都能一一對上。
傳言薑滔的先祖乃是薑太公呂尚的第十七代孫,公子壽。
這公子壽乃是春秋時期齊國第二十六任國君齊景公的長子。
齊景公五十八年(辛亥,公元前490年):
在位58年之久的齊景公自覺不久於人世,終於開始考慮他遲遲不願提起的立嗣問題。
最終他決定廢長立幼,立一個寵妾芮姬所生的公子荼為太子。
荼年幼,他的母親出身微賤,荼又行為不端,諸位大夫擔心荼成為太子。
就向景公進言,說希望在諸公子中選擇年長賢德者做太子。
齊景公不同意,堅決讓公子荼做了太子。
並將上卿國惠子國夏與高昭子高張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呂荼托付給了兩位重臣。
齊景公死後,呂荼繼承王位,為齊晏孺子。
就在齊景公屍骨未寒之時,一場足以顛覆呂氏政權的陰謀正在醞釀,這個幕後主使就是田乞(亦稱陳乞)。
田乞者,媯姓,是陳厲公之後,陳厲公的太子陳完奔齊,齊桓公納之,遂入齊為大夫。
繼媯姓之祀,以下五世而至田乞。
齊晏孺子元年(壬子,公元前489年),田乞聯合鮑牧(鮑氏為姒姓)及諸大夫發動政變,率領甲士攻打公宮。
高、國寡不敵眾,戰敗。
接著陳乞以詐術脅迫鮑牧,立公子呂陽生為君作為傀儡,是為齊悼公。
並派人將即位僅十個月的呂荼殺死。
從此,齊國大權遂落入田氏(陳氏)手中,田氏世代輔佐齊侯,政由田氏,祭則呂氏。
田乞立齊悼公,開齊國田氏貴族專齊政的先河。
公子壽(呂壽),作為齊景公的長子,在經曆了這一切變化後,知道自己是田氏最大的威脅。
於是呂壽逃到了濟南,複姓為薑,開始在濟南隱姓埋名的生活,不再過問齊國之事。
就算後來,田氏代齊,薑壽的後人也沒有出來行複國之事。
而薑壽,正是薑滔的先祖。
……
薑滔聽了陳群的事,震驚不已。
我是薑子牙、齊桓公、齊景公後人的事,我怎麽不知道?
難道是我父親死的急,沒有來得及告訴我?
薑滔再轉頭看向戲誌才、郭嘉等人,隻見其似乎忍俊不禁,在暗自發笑。
這笑的太怪異了,不像是自己這樣的驚訝,或者是欣喜的笑。
不對,肯定不對,這裏肯定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於是薑滔再次詢問陳群等人,可知這傳言從哪裏而來。
陳群聽了薑滔的詢問,臉色比剛才還要難看。
其思考之後,還是對著薑滔道:“初聞此傳聞,不知幕後之人是何人,亦不知其是何目的。
所以我等也連忙派人追查。
隻是,隻是後來發現幕後推波助瀾者,有臨淄左氏,亦有泰山羊氏。
其皆是使君親近之人,想來其目的乃是應對之前對使君不利的流言蜚語。
所以我等便沒有阻止,對此亦是置若罔聞,不再插手此事。”
聽了陳群的話,薑滔也是馬上明白了一切。
怕是左氏和羊氏自作主張,沒有請示薑滔,便自行其是。
其編造了薑滔乃是薑子牙的後代,薑齊後裔,並且暗自派人將這個傳聞散播開了。
不過這種事確實不易讓薑滔知道,否則若是薑滔知道,那是該支持還是該反對呢?
若是支持,其有亂認祖宗的嫌疑;
若是不支持,但此傳言確實對薑滔有益,能夠很好的解決薑滔出身問題。
這些都已經是六七百年前的事了,誰又說的清楚。
而且臨淄左氏乃是真的薑齊後裔,有其幫忙操作,其必能將此事弄的有據可查,有史可依。
薑滔看著偷笑的戲誌才、郭嘉等人,怕是其早就知道了此事。
而且知道此事對薑滔有利,便沒有阻止,亦沒有告訴薑滔。
想明白了的薑滔,也就不再糾結。
對此事也是同樣當做不知,後事自有人幫其完善。
於是次日,薑滔仍然按照原計劃帶著青州官吏遷往了曆城。
而關於薑滔是薑子牙後裔的傳言,也是越傳越厲害,越傳越遠。
就連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揚州的袁術,甚至荊州的劉表最後都有所聽聞。
不僅於此,就連薑滔屢戰屢勝的原因似乎也被人找了出來。
那就是其藏有祖傳的《太公兵法》,也就是薑子牙親手編著的兵書。
聽了此傳聞的人,皆是恍然大悟,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就連左氏、羊氏聽了,也是彼此試探,言之前沒有商討過說有此傳言啊?
經過一係列長久的前期準備,青州很多官署已經遷往了曆城。
此時,薑滔也正在臨淄宴請臨淄的大小官吏以及當地的世家豪強進行臨別宴會。
準備明日也帶著留在臨淄最後的部署也遷往濟南曆城。
隻是,在宴會上,薑滔總是發現很多人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有的人疑惑的看著自己,有的人卻是眼光發亮的看著自己,
還有的人對自己的態度明顯比以前更加尊重……
薑滔心中十分疑惑,之前還聽說這些人中,有人暗自編排自己。
怎麽如今對自己會是這樣的態度。
隻是薑滔心中雖然疑惑,但是如今的薑滔生理素質已經很強大了。
所以其還是坦然麵對著眾人的目光,熱情的與這些人告別。
而他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的人皆是對其更加尊敬了。
甚至還有幾個人,默默擦著眼淚,看向薑滔,更加崇拜。
宴席結束之後,薑滔立馬找來戲誌才、郭嘉、陳群、荀彧等人,詢問發生了什麽事?
誰知,薑滔這一詢問,戲誌才、郭嘉等人卻是不說話,且偷笑不止;
齊國相荀彧也是表情複雜。
最後還是別駕陳群,禁不住薑滔的目光,告知了其一切:
原來,自上個月薑滔決定遷治所與曆城後,便出現了不利於薑滔,攻擊其出身的流言蜚語。
這些薑滔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後麵發生的事,卻讓薑滔大吃一驚,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
陳群繼續告訴他,在發生不利於薑滔的流言蜚語不久,從臨淄城中又傳出一個關於薑滔的傳言。
並且這個傳言越傳越廣,直接蓋過了之前不利於薑滔的流言蜚語。
薑滔聽了之後,立馬詢問陳群等人,是什麽傳言。
陳群難得的扭捏了起來,不過最後還是一一講述了出來。
那傳言就是:武安侯薑滔薑恒遠,乃是太公呂尚,也就是薑子牙的後裔。
且這個傳言言之確確,有板有眼,甚至連出處,都能一一對上。
傳言薑滔的先祖乃是薑太公呂尚的第十七代孫,公子壽。
這公子壽乃是春秋時期齊國第二十六任國君齊景公的長子。
齊景公五十八年(辛亥,公元前490年):
在位58年之久的齊景公自覺不久於人世,終於開始考慮他遲遲不願提起的立嗣問題。
最終他決定廢長立幼,立一個寵妾芮姬所生的公子荼為太子。
荼年幼,他的母親出身微賤,荼又行為不端,諸位大夫擔心荼成為太子。
就向景公進言,說希望在諸公子中選擇年長賢德者做太子。
齊景公不同意,堅決讓公子荼做了太子。
並將上卿國惠子國夏與高昭子高張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呂荼托付給了兩位重臣。
齊景公死後,呂荼繼承王位,為齊晏孺子。
就在齊景公屍骨未寒之時,一場足以顛覆呂氏政權的陰謀正在醞釀,這個幕後主使就是田乞(亦稱陳乞)。
田乞者,媯姓,是陳厲公之後,陳厲公的太子陳完奔齊,齊桓公納之,遂入齊為大夫。
繼媯姓之祀,以下五世而至田乞。
齊晏孺子元年(壬子,公元前489年),田乞聯合鮑牧(鮑氏為姒姓)及諸大夫發動政變,率領甲士攻打公宮。
高、國寡不敵眾,戰敗。
接著陳乞以詐術脅迫鮑牧,立公子呂陽生為君作為傀儡,是為齊悼公。
並派人將即位僅十個月的呂荼殺死。
從此,齊國大權遂落入田氏(陳氏)手中,田氏世代輔佐齊侯,政由田氏,祭則呂氏。
田乞立齊悼公,開齊國田氏貴族專齊政的先河。
公子壽(呂壽),作為齊景公的長子,在經曆了這一切變化後,知道自己是田氏最大的威脅。
於是呂壽逃到了濟南,複姓為薑,開始在濟南隱姓埋名的生活,不再過問齊國之事。
就算後來,田氏代齊,薑壽的後人也沒有出來行複國之事。
而薑壽,正是薑滔的先祖。
……
薑滔聽了陳群的事,震驚不已。
我是薑子牙、齊桓公、齊景公後人的事,我怎麽不知道?
難道是我父親死的急,沒有來得及告訴我?
薑滔再轉頭看向戲誌才、郭嘉等人,隻見其似乎忍俊不禁,在暗自發笑。
這笑的太怪異了,不像是自己這樣的驚訝,或者是欣喜的笑。
不對,肯定不對,這裏肯定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於是薑滔再次詢問陳群等人,可知這傳言從哪裏而來。
陳群聽了薑滔的詢問,臉色比剛才還要難看。
其思考之後,還是對著薑滔道:“初聞此傳聞,不知幕後之人是何人,亦不知其是何目的。
所以我等也連忙派人追查。
隻是,隻是後來發現幕後推波助瀾者,有臨淄左氏,亦有泰山羊氏。
其皆是使君親近之人,想來其目的乃是應對之前對使君不利的流言蜚語。
所以我等便沒有阻止,對此亦是置若罔聞,不再插手此事。”
聽了陳群的話,薑滔也是馬上明白了一切。
怕是左氏和羊氏自作主張,沒有請示薑滔,便自行其是。
其編造了薑滔乃是薑子牙的後代,薑齊後裔,並且暗自派人將這個傳聞散播開了。
不過這種事確實不易讓薑滔知道,否則若是薑滔知道,那是該支持還是該反對呢?
若是支持,其有亂認祖宗的嫌疑;
若是不支持,但此傳言確實對薑滔有益,能夠很好的解決薑滔出身問題。
這些都已經是六七百年前的事了,誰又說的清楚。
而且臨淄左氏乃是真的薑齊後裔,有其幫忙操作,其必能將此事弄的有據可查,有史可依。
薑滔看著偷笑的戲誌才、郭嘉等人,怕是其早就知道了此事。
而且知道此事對薑滔有利,便沒有阻止,亦沒有告訴薑滔。
想明白了的薑滔,也就不再糾結。
對此事也是同樣當做不知,後事自有人幫其完善。
於是次日,薑滔仍然按照原計劃帶著青州官吏遷往了曆城。
而關於薑滔是薑子牙後裔的傳言,也是越傳越厲害,越傳越遠。
就連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揚州的袁術,甚至荊州的劉表最後都有所聽聞。
不僅於此,就連薑滔屢戰屢勝的原因似乎也被人找了出來。
那就是其藏有祖傳的《太公兵法》,也就是薑子牙親手編著的兵書。
聽了此傳聞的人,皆是恍然大悟,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就連左氏、羊氏聽了,也是彼此試探,言之前沒有商討過說有此傳言啊?